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doc_第1页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doc_第2页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doc_第3页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doc_第4页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育雏室的准备: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如果采用煤炉或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21g高锰酸钾+42mL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后,应通风换气。)(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48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水,应补充水分。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4、雏鸡的饲养管理(1)开水、开食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3小时内让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30,加5%的红糖或白糖,1-4天的饮水中添加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水槽、饮水器至少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在饮水23小时后开食。开食最好用蛋雏鸡全价配合料,采取自由采食方式。注意事项:先开水,后开食。不能反过来(2)保温育雏时温度计挂在育雏器边缘距离垫料或底网5厘米处。育雏期的适宜温度周龄1d-3d23456适宜温度34-3232-2929-2626-2424-2222-20逐渐降温,防止忽高忽低,每周降低23度,第5周脱温。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脱温时间。判断温度是否合适的方法:温度合理均匀散开,安静、活动自如、采食正常温度过高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增加温度过低打堆、不吃、绒毛直立、卷缩、吱吱叫注意事项:防止压死踩死(3)控制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4)通风与光照通风可以换气,还可以使温度均匀。防止氨中毒氨气溶度过高,新城疫免疫力下降光照时间:13日龄全天光照,45日龄1520小时/日;69日龄1618小时/日;1014日龄1416小时/日;1528日龄1214小时/日;2842日龄810小时/日。(5)控制饲养密度12周龄3040只/平方米,34周龄2530只/平方米,56周龄2025只/平方米。密度过大的危害?(影响环境、产生啄癖)(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龄,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mg/kg)或加电解多维。二、蛋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从育雏结束到转入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一)育成舍的准备及转群育成舍的准备主要是育成舍的清洗、消毒、检修、空舍等。鸡群从雏鸡舍进入到育成鸡鸡舍的转群一定要减少鸡的应激。转群时间一般为雏鸡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到1718周龄,最迟不能超过20周龄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夜间进行,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内添加多种维生素100200克/吨。转群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转群时不要忘记断喙(修剪)、做预防注射等,可结合进行淘汰选择。(二)育成鸡的日常管理1、饮水 保证清洁充足,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饮水器。2、喂料均匀,日喂三次,每天要净槽。3、环境控制 首先是温度,育成鸡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冬天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其次是通风,尤其是深秋、冬季及初春的通风,一定要与温度协调起来。最后是清粪,清粪一定要及时,每24天一次。因为鸡粪过多,导致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4、卫生预防5、分群饲养 其一,将一些瘦弱的鸡挑出,提高一些营养水平,单独饲喂。平时将一些不合格的鸡检出,进行隔离饲养。其二,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在7090日龄对鸡群进行一次整理,分出大、中、小三群,分别进行饲养管理。6、观察鸡群 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鸡群的正常发育。7、育成鸡的选择 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品种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一般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选择体重适中,健康无病的鸡。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在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淘汰处理。(三)育成鸡的光照管理1、密闭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1周23小时光照,220周龄恒定为89小时光照。从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应根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第一周龄光照制度基本同密闭鸡舍,从第二周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为利用自然光照。在我国从4月15日至9月1日出雏的雏鸡,其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只要光照不超过10小时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第二种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结合的方法。此法适合于每年9月1日到次年4月14日出雏的生长鸡。在具体实施中,又可分为恒定和渐弱两种光照制度。A、恒定法:查出本批雏鸡到达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从第二周到产蛋前恒定此时间,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B、渐减法:查出本批雏鸡达到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然后加人工光照5小时,以后每周均匀递减至20周时刚好将增加的5小时减完。以上两种光照制度相比前者实行容易,但控制性成熟效果不如后者,后一种生产中实践具有一定的难度。密闭式鸡舍光照管理方案周龄光照时间(小时/天)0-12-171819202122232425-6869-76238-991011121314151617开放式鸡舍商品代蛋鸡光照管理方案周龄光照时间(小时/天)0-12-78-1819-6869-7623自然光照自然光照a1723自然光照ba17注:a:每周加1小时,至16小时恒定b:查出8-17周龄期间当地日照最长时间,恒定此光照时间光照强度:10LX人工光照灯具设置:高度一般2米左右,灯距为高度的1.5倍,4060瓦灯泡为宜。(四)育成鸡的限制饲喂1、限制饲喂的意义适当推迟性成熟,节约饲料,淘汰病弱鸡。首先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的生长、控制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促使鸡积蓄脂肪超重,脂肪过多,产蛋表现软柔,容易脱肛,易发脂肪肝,死亡率高、性早熟,易发生小鸡产大蛋,导致难产,死亡。限饲使鸡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还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饲料。2、限制饲养的方法限量饲喂,一般限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左右;限时饲喂,有隔日限制饲喂和每周限制饲喂;限质饲喂。3、限制饲喂应该注意:(1)限制饲养时要随时抽测体重,根据抽测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限饲或限饲多少,如若低于标准重10%则增料1%,反之亦然。(2)限饲时应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使鸡吃料时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龄饲喂,都能做到80%鸡在采食,20%的鸡的饮水。(3)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4)限饲过程中,若有其它应激如接种、发病等,应恢复为自由采食。(5)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瘦弱鸡应分别饲喂。(五)体重与均匀度控制1、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着开产日龄与产蛋率。良好的体重不仅会适时开产,而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有不良的后果,如脱肛、子宫炎等问题,人们在实际中统计得出,正常体重与非正常体重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40枚蛋的差异。2、育成期鸡群均匀度与蛋鸡生产性能的关系要求育成鸡的均匀度在80%以上,若低于70%,那么饲养管理上需要改进。实践证明,只有鸡群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所要求的变异范围时,才能表现出遗传性能所赋予的生产性能,即产蛋率、产蛋数以及母鸡的存活率等都有表现为最优。当体重低于最佳体重范围时,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当体重超过最佳体重范围时,指标差异也显著。3、称量只有详细的称量才能够很好地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均匀度,对超重的进行限饲,对于低体重的要加强饲喂。当称量测得鸡群的均匀度低于70%时,尤其是低于平均体重严重时,就要及时地分析原因。一般从疾病、喂料的均匀性、密度、管理等方面去查找。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三、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采用三层阶梯式笼养,自由饮水,人工给料的方式。(二)进鸡前的准备设备要维修、调试完好,用具齐全。进鸡前三天对鸡舍、设备及用具进行消毒。在进鸡前加料加水。(三)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1.检测鸡群体重并与本品种体标准对照。如18周龄时达不到体重标准,对原为限制饲养的转为自由采食,提高饲粮代谢能水平(蛋白水平一般不用再提高),推迟一周延长光照时间。2.开产前增加光照时间一周后(或达5%产蛋率)将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粮。改换饲粮前为给开产前的鸡补钙,可在生长饲粮中加一些贝壳粉或石粉,任其自由采食。3. 根据新开产母鸡的生理特点,在鸡群开始产蛋之时起逐步过度到产蛋鸡日粮:用预混料配制蛋鸡料应逐步提高豆粕和石粉(含钙36-38%)的配比,石粉配比:5-10%产蛋率时加到3%,以后产蛋率每提高8-10%增加1%石粉,直至使石粉总配比保持在8.0-8.5%水平;如果是使用商品全价料或浓缩料,应采取逐步减少青年鸡料和逐步增加蛋鸡料的方式进行。如果在产蛋率上升到20-50%阶段时发现有个别产蛋鸡站不起来(一般发生在早上,鸡的外表和精神状态都正常),这是缺钙所致,可以在下午喂过饲料半小时后按每1000羽蛋鸡额外添加3-4公斤石粉到饲料槽中,让那些缺钙的产蛋鸡自由采食。特别提示:不能提前过度增加饲料的含钙水平,否则,会导致那些还没有开产的蛋鸡发生痛风(这是因为对还没有开产的蛋鸡来说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绝大部分都是多余的,体内多余的钙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酸结合形成尿酸钙,尿酸钙在关节处沉积就会引起通风。)4.自由采食,并直至产蛋高峰过后两周为止。(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根据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采取三段饲养法,不同时期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粮(商品料应选择相应的料号)。2.经常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倾听鸡只呼吸有无异常音;检查设备;及时观察淘汰不合格蛋鸡。3.减少应激因素,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环境。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减少突发事故。4.注意保持舍内环境卫生,要经常洗刷饲喂用具,并定期消毒。5.产蛋鸡每天喂料2-3次,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浪费。玉米豆粕型日粮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