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原因: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两弹一星(1)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建成 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2)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试验成功。(3)卫星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3载人航天(1)决策:1992年,作出实施 的战略决策。(2)成就: 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3)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背景(1)中国的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2) 年,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2成就(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意义(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2)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1)成就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2)意义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1)成就1965年, 在中国首次实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 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意义开辟了 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K知识参考答案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洗雪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腾飞的历史新纪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卫和防御能力,将祖国的发展与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2缩短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重要方面存在的差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关键领域进入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3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养和形成了一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增强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的力量。5奠定了中国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领域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20172018学年河南省八市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业测评)1964年10月16日,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喜讯传开后,举国振奋。原子弹成功爆炸A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科技强国B振奋了民族精神C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改善了民众生活【答案】B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及作用1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2作用(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0172018学年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认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对人类的贡献超过了政治经济影响【答案】C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时期背景侧重点影响20世纪5070年代1美国敌视新中国,想要扼杀新生政权。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国防实力1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3改革开放日益深化1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2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3实现了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平衡,缓解了人口迅猛增长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矛盾,保证我国内部粮食安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的物质保障。4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水稻单产的迅速提高,为缓解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2018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D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为了打破苏联和美国的核垄断,与“制高点”不符,排除A项;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故B正确;“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与“制高点”不符,排除C项;“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与“制高点”不符,排除D项。【巧学妙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可归纳为“一、二、三、五”。一个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两个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三位杰出人物:钱学森、袁隆平、杨利伟。五大领先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水稻培育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1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2如图反映的是1964年我国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这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D成功发送人造地球卫星32017年11月6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全球组网,标志着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又上一个新台阶。回顾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历程,下列成就正确的顺序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嫦娥2号”成功发射 “神舟5号”升上太空 “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ABCD4“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搜狐网CEO张朝阳感慨地表示:“当时在美国的时候,也看过许多记录片,什么阿波罗登月等等,当时的感觉就是,美国真是太强大了。那么,这一刻我想说的是,现在轮到中国了!”与之有关的新中国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5据历史资料统计,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两倍多。为提高我国水稻单产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袁隆平C邓稼先D李四光6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1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一20、歼一10C,红旗一22等六款新型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B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C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时间国家科技成果时间国家科技成果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4中国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77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极其有限的进步都必然要付出代价。社会发展代价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必然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要作出的某种投入或者导致的某种损失、牺牲的,是不可避免的;人为性代价是因主观方面或人为的因素等造成的某些损失,这些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的。社会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度”内,否则就会抵消甚至湮没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摘编自牛西平试论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科技进步的代价是否被控制在合理的“度”内谈谈你的认识。1(2018年江苏卷)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2(2016年浙江卷)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3(2015年北京卷,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 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垄断核武器,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逐渐恶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当时史实不符,故排除。2【答案】A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嫦娥2号”成功发射是在2010年,“神舟5号”升上太空是在2003年,“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是在1961年,故C项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依据材料“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阿波罗登月等等,当时的感觉就是,美国真是太强大了”、“现在轮到中国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选D。A、B、C三项相关成就所处的时代及地位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故B项正确;钱学森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故A项错误;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故C项错误;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家,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属于“文革”时期,故A项错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不属于“文革”时期,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属于“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不属于“文革”时期,故D项错误。1【答案】A 2【答案】(1)特点:以高新科技为主;美国和苏联科技优势突出;中国奋起直追世界科技潮流。原因: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战的影响和推动;美苏战后争霸的推动;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中国遭受科技威胁和歧视。(2)认识一:科技进步的代价被控制在合理的“度”内。科技进步尽管产生了生态危机、贫富差距、殖民扩张、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但是毕竟带来了更多的积极成果。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文明不断推进,人们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认识二:科技进步的代价并没有被控制在合理的“度”内。科技进步导致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文明不断推进,人们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等,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积极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