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柳子厚墓志铭 备课人:周周【教学目标】1、通过文章,了解柳宗元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2、了解柳宗元的精神品德,并产生敬仰之情。3、学习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从文章事迹中了解柳宗元的高尚品德,并对此产生对伟人的敬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介绍文章作者、人物和相关常识。2、 讲解文章第15节。一、 柳宗元介绍。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寓言和人物传记。山水游记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称,其中不但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景物的,更融入了遭受政治挫折后内心的苦闷。寓言以三戒等最为著名,篇幅短小,文字犀利,极力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为文主张“文者以明道”,强调文章针砭时弊的作用,致力于文体文风及语言的革新。为人正直,所交皆当世名人。二、介绍墓志铭。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三、与韩愈的交情。韩愈与柳宗元作为同期为文者,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在文学革新上桴鼓相当。韩愈很推崇柳宗元的散文,认为“雄深雅健”。作为同朝为官者,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却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态度上属于变革派,韩则是保守的,他对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不赞同,甚至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对他们加以严厉指责。在柳宗元政治得意之时,韩愈却远贬阳山。在思想信仰上,柳是信仰佛教的,而韩愈一生以儒家道统观念的卫道者自居,极力排斥佛老,他曾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供奉而被宪宗命令处死,幸得人相救才免于一死,但被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的潮州任刺史,直至穆宗即位才又内召为国子监祭酒。韩柳作为同朝的不同政见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作为朋友和文友的关系。柳宗元临死之时,托韩愈照顾自己的身后事。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实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典范。这篇文章称为韩愈所写的墓志铭中最精彩的一篇,也源于此篇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叙述,显得尤为感人。四、研习文章的第一节。1、字词梳理。子厚【子厚:柳宗元的字。作墓志铭例当称死者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称字。】讳宗元【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以示尊敬。】。七世祖庆【柳庆】为拓跋魏【拓跋魏:北魏】侍中【侍中:门下省的长官,掌管传达皇帝的命令,北魏时侍中位同宰相。】,封济阴公。曾伯祖奭【曾伯祖奭(sh):柳奭在贞观年间(627649)为中书舍人,因外甥女王氏为皇太子(唐高宗)妃,擢升为兵部侍郎。王氏当了皇后后,又升为中书侍郎。652年(永徽三年)代褚遂良为中书令,位相当于宰相。后来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韩瑗和褚遂良力争,武则天一党人诬说柳要和韩、褚等谋反,被杀。】,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yun俱 【俱:一起】得罪【得罪:冒犯】武后【褚(zh)遂良:字登善,曾做过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等官。唐太宗临终时命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辅助高宗。后因劝阻高宗改立武后,遭贬忧病而死。韩瑗(yun):字伯玉,官至侍中,为救褚遂良,也被贬黜。】,死(于)高宗朝。皇考讳镇【皇考:对亡父的尊称】,以【以:因为】事母弃太常博士,求【求:请求】为县令(于)江南。其后以【以:因为】不能媚【媚:迎合】权贵【柳镇曾迁殿中侍御史,因不肯与御史中丞卢佋,宰相窦参一同诬陷侍御史穆赞,后又为穆赞平反冤狱,得罪窦参,被窦参以他事陷害贬官。】失御史;权贵人死【权贵人死:其后窦参因罪被贬,第二年被唐德宗赐死。】,乃【乃:才】复【复:又】拜侍御史。号【号:号称】为刚直,所与游【所与游:所字结构,所交往的人】皆当世名【名:有名望】人。 【翻译】:子厚,名叫宗元。他的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一起得罪了武则天皇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掉了御史官。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所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2、问题探讨:(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内容:答:叙说柳宗元的家世。(2)作者使用大量篇幅讲述其父的生平,其中可以彰显其父的哪些品质?答:一是赞扬其父亲的孝道;二是赞扬其父亲的刚直,表明品格。五、分析文章第二节。1、 字词梳理。子厚少精敏【精敏:精锐敏捷】,无不通达【通达:把握洞察事理】。逮(di)其父时【逮,及,到。】,虽少年【少年:年少】,已自【自:独自。】成人,能【能:凭能力】取进士第,崭然【崭然:突出的样子】见【见(xin):同“现”】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有子:意谓有光耀楣门之子】。其后以【以:因为】博学宏词【博学宏词:名词作动词,通过博学宏词。唐制,进士及第者可应博学宏词考选,取中后即授予官职。】,授集贤殿正字【集贤殿:集贤殿书院,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正字:集贤殿置学士、正字等官,正字掌管编校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柳宗元二十六岁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廉:正直。悍:勇猛刚烈。俊杰廉悍:议论见解独特,才智出众。】议论证据今古【证据:名词作动词,引据今古事例作证。】,出入【出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经史百子,踔厉风发【踔(chu )厉风发:议论纵横,言辞奋发,见识高远。踔,远。厉,高。踔厉:奋起。风发:精神振奋的样子。】,率常屈其座人【率:每每。屈:使之屈服。】。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要人:显贵之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令出我门下:意谓都想叫他做自己的门生以沾光彩。】,交口荐誉之【交口:异口同声。】。 【翻译】:子厚少年时就很精锐敏捷,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独自成才,凭能力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个好儿子。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他才智突出,清廉刚毅,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言谈纵横上下,意气风发,常常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要收他做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称赞他。 2、问题探讨。(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来介绍柳宗元的?答:突出的是柳宗元为学才能。(2)为了说明柳宗元的为学才能,作者从正侧两方面介绍,请分别找出。答:正面:少精敏,无不通达。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 侧面:众谓柳氏有子;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六、分析文章第三节。1、字词梳理。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蓝田:今属陕西。尉:县府管理治安,缉捕盗贼的官吏。】拜【拜:授予官职。】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诸事。】。顺宗即位,拜【拜:授予官职。】礼部员外郎【礼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柳宗元得做此官是王叔文、韦执谊等所荐引。】 。遇用事者【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唐顺宗做太子时,王叔文任太子属官,顺宗登位后,王叔文任户部侍郎,深得顺宗信任。于是引用新进,施行改革。旧派世族和藩镇宦官拥立其子李纯为宪宗,将王叔文贬黜,后来又将其杀戮。和柳宗元同时贬作司马的共八人,号“八司马”。】得罪【得罪:获罪】,例【例:照例】出【出:贬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例贬:依照“条例”贬官。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本是州刺史属下掌管军事的副职,唐时已成为有职无权的冗员。】。居闲【居闲:指公事清闲。】益自刻苦,务【务:致力于】记览【记览:记诵阅览。此喻刻苦为学。】,为词章泛滥停蓄【泛滥:文笔汪洋恣肆。停蓄:文笔雄厚凝炼。】,为深博无涯涘【无涯涘(s):无边际。涯、涘,均是水边。】。而自肆于山水间【肆:放情。】。 【翻译】: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或汪洋恣肆,或雄厚凝炼,其造诣象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2、内容分析。(1)这一段写了柳宗元哪方面的事情?答:写了柳宗元的出仕被贬。(2)在出仕被贬的经历中,作者仍刻苦为学,纵情山水。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品德?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毅刻苦。七、分析文章第四节。1、梳理字词。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偕:一起】出为刺史【偕出:815年(元和十年),柳宗元等“八司马”同时被召回长安,但又同被迁往更远的地方。】,而子厚得柳州【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既【既:已经】至,叹曰:“是【是:这。代柳州。】岂不足为政邪【是岂不足为政邪:意谓柳州地虽僻远,也可以做出政绩。】?”因其土俗【因:顺着,按照。土俗:当地的风俗。】,为设【设:制定。】教禁【教禁:教谕和禁令。】,州人顺赖【顺赖:顺从信赖。】。其俗以【以:用】男【男:子】女质钱【质:典当,抵押。】,约不时【时:按时】赎【不时赎:不按时赎取。】,子本相侔【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相侔(mu):相等。】,则没【没:没收。】为奴婢。子厚与【与:与之,替债务人.】设【设:设计】方计【方计:计谋。】,悉【悉:全部】令赎归。其尤【尤:特别】贫力【力:能力】不能者【者:的人】,令书【书:写,记下。】其佣【佣:佣金,工资。】,足【足:足够】相当【相当:相抵。足相当:意谓佣工所值足以抵消借款本息。】,则使归其质【质:人质。】。观察使【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是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其法【下:推行。下其法: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于【于:到】他州,比一岁【比(b):及,等到。】,免【免:免除】而归者且【且:将近】千人。衡湘以南为【为:应试。】进士者【衡湘:衡山、湘水,泛指岭南地区。】,皆以【以:把】子厚为师,其经承【经承:经过,承受】子厚口【口:亲口】讲指画为文词者【为文词者:写文章诗文的人】,悉有法度【法度:规范。】可观【可观:值得观赏】。【翻译】: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设计计谋,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写文章诗文的人,全都都有规范值得观赏。 2、内容分析。(1)这一段写了柳子厚哪方面的内容?答:写了柳子厚在柳州的治绩,突出表现了柳宗元的政治才干。(2)说明其具有什么品质?答: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八、分析文章第五节。1、字词梳理。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遣:放逐】中【中山:今河北定县。刘梦得:名禹锡,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人,中山为郡望。其祖先汉景帝子刘胜曾封中山王。王叔文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郎州司马,这次召还入京后又贬播州刺史。】,当诣播州【诣:前往。播州:今贵州绥阳县。】。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亲在堂:母亲健在。】,吾不忍梦得之【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穷【穷:困窘。】,无辞【无辞:没有话】以【以:来】白【白:表白】其大人【大人:父母。此指刘禹锡之母。句谓这种不幸的处境难以向老母讲。】;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于:向】朝,将拜疏【拜疏(sh):向皇帝上疏。】,愿以柳易播【以柳易播:意指柳宗元自愿到播州去,让刘禹锡去柳州。】,虽【虽:即使】重得罪【重(chng)得罪:再加一重罪。】,死不恨【恨:遗憾】。遇有以梦得事白【白:告诉】上者【“遇有”句:指当时御史中丞裴度、崔群上疏为刘禹锡陈情一事。】,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刺:用作动词做刺史。连州:唐属岭南道,州治在今广东连县。】。呜呼!士穷乃见【见:现。表现出】节义【节义:节操和义气】。今【今:现在】夫平【平:平时】居【居:居住】里巷相慕悦【慕悦:敬慕喜悦】,酒食游戏相征逐【征逐:追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诩诩(x):夸大的样子,讨好取媚的样子。强(qing):勉强,做作,取下:指采取谦下的态度。】,握手出肺肝相示【出肺肝相示:譬喻做出非常诚恳和坦白的样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背负:背叛,变心。】,真若【若:好像】可信;一旦临【临:面对】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如毛发比:譬喻事情之细微。比,类似。】,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陷阱:圈套,祸难。】,不一引【引:伸】手救,反挤【挤:排挤】之又下【下:名词做动词,扔下】石焉【焉:于之,向他】者【者:的人】,皆是也。此宜【宜:应该】禽兽夷狄所不忍为【所不忍为:所字结构,所不忍心做的事情】,而【而:转折,但是】其人自视以为【以为:认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闻子厚之风【风:风度】,亦可以少【少:略微】愧矣【少:稍微。】。 【翻译】: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现在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2、 内容分析。(1)这一节文字突出了柳宗元怎样的为人特点?答:突出了柳宗元急人所难,舍己为人的挚友形象。以柳易播这一典型事例,柳宗元自身被贬,处境困窘,据说这次他被贬还是因为刘禹锡写了一首诗,叫玄都观看花诗,触怒了执政,柳宗元也跟着倒霉,但柳不但不怨刘,而是关心朋友,真诚体贴到神情为之“泣”下,举动冒死以请,为朋友如此笃情重义,如此舍己为人,令人感动。(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答:作者以议论的笔法,用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柳宗元的这一性格特点。(注意分析出是如何对比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文章6-8节。2、整体分析全文结构脉络。一、 分析文章第6节。1、字词梳理。子厚前时【前时:从前】少年,勇于为人【为人:助人。此处有认为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是政治上的失慎之意。所以下面说“不自贵重”。】,不自贵重顾籍【顾籍:顾惜。】,谓【谓:认为】功业可立就【立就:即刻成功。】,故【故:结果】坐废退【坐: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废退:指远谪边地,不用于朝廷。】。既退【退:贬】,又无相知【相知:交结】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有气力:有权势和力量的人。推挽:推举提携。】,故卒死于穷裔【穷裔:穷困的边远地方。】,材不为世用,道【道:理想】不行【行:施展】于【于:在】时也。使【使:假使】子厚在台省时【台省:御史台和尚书省。】,自持【持:约束】其身,已【已:已经】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被贬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穷:穷困】。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极:到达极点】,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自力:自我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为将相于一时:被贬“八司马”中,只有程异后来得到李巽推荐,位至宰相,但不久便死,也没有什么政绩。此处暗借程异作比。】,以彼易【易:换】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翻译】: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自己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象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头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象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能有辨别它的人。2、内容分析。结合本段文字的议论,谈谈柳宗元的得与失?并简要评价柳宗元?(或者说说自己的认识)二、分析文章7-8节。1、字词梳理。子厚以【以: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十四年,即819年。十一月八日:一作“十月五日”。】,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280)。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始:才】四岁;季曰周七【周七:即柳告,字用益,柳宗元遗腹子。】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得:能够】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裴行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人,时任桂管观察使,是柳宗元的上司。】。行立有节概【节概:节操度量。】,重然诺【然诺:许诺。重然诺:看重许下的诺言。】,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尽:尽心,尽力。】,竟【竟:最终】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卢遵:柳宗元舅父之子。】。遵,涿人【涿(zhu):今河北涿县。】,性谨慎,学问不厌【厌:满足】。自子厚之斥,遵从【从:跟随】而家焉【焉:于之】,逮【逮:到】其死不去【去:离开】。既往【往:去】葬子厚,又将经纪【经纪:经营,料理。】其家,庶几【庶几:近似,差不多。】有始终者。 【翻译】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铭曰:“是【是:这】惟【惟:是】子厚之室【室:幽室,即墓穴。】,既固既安,以【以;:来】利其嗣人【嗣人:子孙后代。】。”【翻译】: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墓穴,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2、内容分析。(1)第七段交代了什么?答:裴行立和卢遵在柳宗元死后在费用和人力方面的帮助。(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交代这些事情?答:这些内容回应了前面议论交谊的话,紧扣朋友之义,呼应了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主旨。同时,也看出作者对子厚家室子女未来的关注,流露出深厚友情。(3)第8段语言简短,写作目的是什么?答:虽语短但情深,因为死者死后孩子特别小;所以这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也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三、全文重点字词。第一段:皇考 以事第二段:逮 有子 证据率 俊杰廉悍 踔厉风发 屈第三段:用事者 例出 务记览泛滥停蓄第四段:不足 因其 教禁 质钱 子本相侔 令书其佣 比一岁 第五段:亦在遣中 白其大人拜疏 以柳易播改刺连州 士穷乃见节义 亦可以少愧矣。第六段:勇于为人故坐废退 贵重顾藉 推挽 穷裔 自持 第七段:立然诺 尽 竟第八段:嗣 四、理清文章思路思考1: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答:全文八段,可分为三部分;(一)(1)写死者家世。(二)(2-6)选取柳宗元一生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防雨棚施工方案(3篇)
- 学校主题墙施工方案(3篇)
- 新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写升国旗应用题目及答案
- 小学作文题目试卷及答案
- 第一次买东西作文12篇
- 海燕象征意义与精神力量探究教案
- 我的校园故事300字9篇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部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 环境工程CAD技术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