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doc_第1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doc_第2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doc_第3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doc_第4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初扣诗歌的大门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诗的创作教学【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并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文学样式。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大都仅停留在学生品读赏诗的层面上,很少进行写诗的创作指导。本人根据自己指导高年级学生写诗的经验,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指导儿童诗写作的实践与体会:通过推荐、指导、赏读的途径去积累童诗素材,唤醒沉睡的诗性;通过仿写这座读、写联系的最好桥梁来酝酿儿童丰富的想象;亲近自然、走进生活,培养儿童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以进行趣味盎然的童诗训练和创作。【关键字】:赏读积累 仿写续弦 激发想象 突出童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读诗、赏诗、写诗活动。我带领学生“叩开诗歌的大门”,在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引导学生广泛搜索各类诗作,吟诵各类诗作,领悟儿童诗的情趣,掌握一些基本的创作方法,然后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用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在本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诗例自己写儿童诗作为本单元的大作文,却发现小学高年级大部分学生不会创作儿童诗,即使是创造出的诗歌也是干涩乏味。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学生想象力的缺乏。有老师说,一个小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是问号,小学毕业是逗号,初中毕业是句号。几年的学校生活把本来可以在蓝天下自由翱翔的白天鹅变成了只会在地面蹒跚挪移的丑小鸭。想象力的缺失导致的是他们在生活中缺少一颗诗心。现行教材逐渐远离儿童诗。有人把儿童诗比作天使的声音,可是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的课文里只编排了零星的几首儿童诗,天使的声音的稀缺导致了学生写的儿童诗缺乏诗性。老师对儿童诗写作教学不大关注。 我们在平时很少引领孩子进行儿童诗创作,在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中更是难以听到儿童诗写作课。因而,儿童诗成为游离于祖国母语文化之外的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孩子们写的童诗也缺少点诗意。儿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诗这样的文学样式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比文更接近。在台湾,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没有理由把诗歌跟语文疏离开来。可是,学生欣赏和阅读的只是几首少得可怜的由儿童诗人创作的诗作,几乎没有来自我们孩子之手的诗作。针对以上的情况,在小学高年级,让学生写出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儿童诗很有必要。那么,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呢?本人做了些尝试。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赏读在创作之前,让他们阅读和品赏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在与诗人心灵相遇的刹那, 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和韵味,领悟写法,更重要的是找回潜在的诗心,走进似曾相识的诗境,唤醒沉睡的诗性,并以最原始的童真童趣焕发出来,实现自我感受与天然诗性的对接。1、 向孩子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我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金子美玲等中外名家的童诗作品,也可以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如小朋友、儿童诗、小星星等富含童趣童诗的报刊杂志,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队伍;还可以把同学仿写或创作的优秀诗歌拿来赏读,如我上一届学生刊登在台州晚报上的诗作:闫可可的星星、徐晶的春是什么等都成为本届学生赏读的范例。外国名家的童诗作品如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的诗奇怪的事,很适合高段小学生去赏读: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的雨,怎么会闪着银光?/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绿色的桑叶,怎么会变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了,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怎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金子美玲的诗,总是像露珠一样澄澈晶莹,以清丽的心映照人间。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受这个世界,创作了一批洋溢着绚丽幻想、充满童趣的诗歌。读着这些清新明快的小诗,心一下活泼起来。这些优秀的儿童诗,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深深感动,还有浅浅的思考。2、给予孩子必要的儿童诗阅读指导诗以言志,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成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视角,往往是成人难以想象,也很少去想象的,除非我们把自己降至与他们相同的高度,否则,以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我们将永不能够理解孩子生活中的悲伤和快乐。但降低自己的高度不等于“装幼稚”,恰好相反,以孩子的单纯无拘的视角去看世界,常常能得到一个大智慧的结果。(1)集体赏读例诗“学而得法,事半功倍”。在这次赏读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大量的诗作,如书本中的太阳的话、白桦、我们一起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等。每一首优秀的儿童诗,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轻轻地吟诵,内心会涌起一阵阵温热和感动。例如: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它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总是断断续续的/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咦/爸爸的鼾声停了/是不是火车到站了。这是一首温情的童诗。小诗人敏锐地捕抓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作的题材,并运用形象的比喻,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她又觉得火车到了站。读罢全诗,童趣盎然,充满了父子亲情。除课本中的诗例外,我还带领学生赏读课外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例如:落叶们的愿望:一阵秋风吹了过来, /落叶们唰唰地在空中飞跑。 /有的想亲亲小草, /有的想抱抱菊花, /有的想去点缀奔流的小河, /有的想为小动物建造舒适的家。 /落叶们的愿望真美好。在孩子的眼中,秋叶是活泼泼的,灵动飞翔的,在这些小小落叶中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点缀奔流的小河”、“为小动物建造舒适的家”。但是在他们的眼里,这轮回是温馨而有趣的,落叶们并没有“死”,而是带着美好的愿望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这种境界,从容而大气。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童心是不可仿的,因为它是一种人的性灵,就像苏东坡的豪放,辛弃疾的冷峻,李清照的清婉,都是一种天然的气质。(2)总结赏读方法通过集体赏读例诗,让学生逐渐掌握赏读方法,用习得的方法自主赏读。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了赏读的基本步骤:一是读读自己喜欢的诗作,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二是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赏读诗歌。比如体悟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写写头脑中浮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再现诗人的情感,写写自己的体会等。(3)引导自主赏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赏读,学生对儿童诗欣赏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接着,我就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诗进行赏读,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情味和情趣,把欣赏感悟写成书面稿,与同学交流,发表心得,以提升他们欣赏诗歌的能力。通过体悟、想象、美读等不拘一格的赏读方法,让学生感受儿童诗语言的简练、想象的丰富、生活气息的浓厚、抒情的强烈以及节奏轻快的魅力。这样的赏读活动,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诗情,而且循序渐进地渗透了一些儿童诗的创作技巧,进而诱导他们迸发出富有诗意的语言。二、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仿写儿童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分行的语言,重复的句式,相似的段落,都是学生模仿创作极佳的学习范本。我们在注重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精神内涵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仿写儿童诗是小学生诗歌习作的起步,也是小学生非常乐于表达的一种写作形式。仿写,降低了写诗的坡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对于小学生而言,仿写是架起读、写联系的最好桥梁。从模仿中探究写作规律,理解、掌握其中的写作原理、写作方法,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来。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三种仿写儿童诗的形式,与大家共同探讨:1、改换物象最简单的仿写是让学生模仿一首诗的句式、结构,换上其他的事物进行诗歌写作。我在教学写儿童诗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仿写的环节,让孩子学着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风”。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请学生朗诵海上的风(刘饶民)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她一来/就奏出万种歌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狮子/它一来/就掀起波浪滔天。 然后,请学生说说在诗人眼里海上的风是什么?第二步:让孩子们仿照诗句说说在你的眼里海上的风是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想象如天马行空,如:“海上的风是乐谱,她一来就编奏出一曲曲动听的歌谣。”“海上的风是画家,她一来,就绘出一幅幅动感的画卷。”“海上的风是邮差,她一来,就带来渔民伯伯满载而归的消息。”“海上的风是隐形的轻纱,他一来,就激起万倾碧波,银光闪闪。”“海上的风是水神,她一出没,就卷起条条浪涛。”孩子们说得真好,竟然让海上的风有了灵性,有了感情,煞是精彩!2、活用修辞写诗和写文章一样,需要一定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让诗变得生动、活泼。在诗歌仿写过程中,引导学生娴熟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儿童诗更富有童趣,而且能让仿写的过程变得更有趣。 (1)首先,借助比喻写诗比喻是以此一物比作彼一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具体化,比喻成了形象的事物,这就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例如:我班班长汪静模仿诗歌课例爸爸的鼾声的比喻法写下了爷爷的背这首小诗:爷爷的背,像一座拱桥,我曾无数次跨过这座桥。爷爷的背,历经了许多风霜,越老越弯,也越颓废爷爷的背,一直弯曲着,好似一条优美的弧线。爷爷的背,是我的依靠,是我生命的永远的依靠爷爷的背,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但还是那么坚毅。爷爷的背,如一只小弯船,在海上行驶,渐渐地,远离了我(2)其次,借助拟人写诗拟人就是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情。在儿童的眼里,事物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所以天上地下,万事万物都可比拟成人。比如:我班学生丁婷婷模仿致老鼠的拟人法写下诗歌仿作致月亮: 我喜欢你 弯弯的,挂在天穹; 圆圆的,悬在玉宇。 虽然白天看不见你,但,我仍然喜欢你。 你晚起早归,置身在星辰之间,恰似异乡的游子,没有伴侣。可你却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为孤寂的人们指引前行的道路!虽然你没有太阳那么明而亮,但你遥寄着游子的思念,总能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如果我能飞向宇宙,我一定要去你的星球,解开你的未解之谜。不论是“天上的月亮”还是 “爸爸的鼾声”,都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然而小作者却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普通的物象,以儿童独特的视觉去解读,模仿并灵活运用文中例诗的修辞法,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关联句段(1)首先,引导学生用设疑法写诗小学生天真活泼,凡事喜欢刨根问底,常常会问“为什么?”。设疑后再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解答。这种创作方法常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什么.”等来表达。例如:小草:“为什么小草是绿色的?/哦,它们是千万条透明的带子/在绿色的颜料桶中泡/了整整一个冬天/又被顽皮的春娃娃撒满大地。”全诗精致短小却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特点。绿草难道原来是透明的带子?难道在绿色的颜料桶里泡了一个冬天?作者寻找的原因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我们却很喜欢这个答案,天真幼稚的想法让小诗很有味道。学了课外这首儿童诗后,上一届学生徐晶用设疑法作了仿写:春是什么春是什么? 鲜花们说: “春是我们竞相开放的时候”, “春是我们百花争艳的季节”。 春是什么? 绿草们说: “春是我们释放活力的时候”, “春是我们绿意盎然的季节”。 春是什么? 燕子们说: “春是我们建筑新窝的时候”, “春是我们重回南方的季节”。 春到底是什么呢? 我说: 春天是开启生命的钥匙; 是她在万物冬眠之时, 最早醒来将他们唤醒; 是她不怕劳累,跑遍千家万户,重新赋予万物以灵魂。(2)其次,引导学生用假设法写诗天真烂漫的孩子喜欢幻想,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有无数愿望。因此,引导学生用假设写诗,学生十分容易掌握。运用这种方法,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给了孩子表达内心愿望的机会。如如果我变了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在“如果”两字的帮助下,儿童打开了心扉,把内心美好的愿望都展现出来了,尤其是最后一句“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只有孩子才想得出来的绝妙的理由。这样,在愉快的仿写中,学生对儿童诗的形式、语言、音韵、节奏等特点渐渐熟悉,思维活跃,不断创新。从而,有效激发了儿童写诗的兴趣和热情。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创作在丰富的赏读积累和熟练的仿写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作儿童诗就水到渠成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位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叩开心灵上的诗歌大门,要打开他的创作源泉。”童诗跟所有的写作一样,需要有丰富的储备,因此,指导孩子写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提供他们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儿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到生活中去,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深刻的表象。引领学生创作我认为必须注意两点:1、激发想象才有写作点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如果说感情是儿童诗的右翼,那么,想象则是其左翼。有了它们儿童诗才能“飞腾”。只有凭依想象,才能发现生活中具有诗意的东西,并使其升华,构筑诗的篇章。我在教学生学写儿童诗的课堂中,就是以“想象让诗歌更有趣”为主线,把赏诗、仿诗、写诗、诵诗结合起来:从阅读爸爸的鼾声和致老鼠两首童诗入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仿写童诗,开启想象之门,给最后的创作架设阶梯;试写童诗,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走入想象的深处,聆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样,真正引领孩子们走进诗歌的殿堂,享受写儿童诗的快乐,觉得有表达的快乐。从教学实际来看,越到高年级,学生好像想象力越匮乏。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博大的心胸,一个开阔的视野,精心呵护每一颗童心,让诗意照耀每个儿童的生活,让想象充溢每一个儿童的思维空间。只要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就会发现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想象,就是儿童诗的项链。那么,如何激发高段学生张开想象的羽翼呢?我指导学生紧紧抓住事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功能等来展开想象,把事物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再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常用的手法表达出来。想象可分直接想象和间接想象,写诗的时候,如果想象层次越深,诗就越有意趣。(1)直接联想:枫叶手掌 雨滴项链 皱纹小溪 镜子照相机雷声敲鼓 星星印章、金币 彩虹拱桥、颜料盒、围巾(2)间接联想:落叶黄蝴蝶思念大地妈妈 嫩芽树的眼睛看风景涟漪池塘微笑荡漾着快乐 螃蟹横着走横行霸道诗重联想、诗重想象。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产生诗的第一生产力。当然,初写儿童诗我们可以穿插一些儿童诗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例如:枫:你一定是千手观音吧,/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 )?/秋风吹过,/一只只小手都( ),/跳起了( ),/给大地妈妈铺上了( )。在训练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不同类型和题材的诗,让学生多做练习和熏陶,由接触到熟悉,再由熟悉到熟练,然后就能逐渐尝试写出自己的体验。2、突出童真童趣才有闪光点童诗是来自于儿童笔下的诗。我觉得应该比成人的诗更具有趣味性,而且可以说是一种稚嫩而又傻里傻气的趣味,也就是说写出来的儿童诗要有点“傻”。这样的诗才会更可爱。如贺振婕的医生:蚊子医生/出门去打针/打了一枚针/怎么越打越糟啊/起了一个大包包/痒痒的/“啪”的一声/赶紧把这医生绳之以法。读了这首诗,小作者创设了蚊子叮人的情景,只可惜这可恶的“医生”被人消灭了。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不禁叫人扑嗤笑出声来,儿童诗正是需要这种纯正的趣味。成年人在指导孩子习作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带上成人味,总忍不住要把自己的观察、判断与思考,以及表达方式灌输给孩子,孩子写作时如果过分地沾染了成人味,习作中必然会出现半生半熟的小大人味,再不就是一味模仿他人的鹦鹉学舌。所以,在童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