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_第1页
苏人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_第2页
苏人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_第3页
苏人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_第4页
苏人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江苏人民出版社)教案主主九年级政治教案目录 2009.9课时总序号分课时序号教 学 内 容页 码备课成员教研之窗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1时 厚 祥011.1成长在社会感受社会变化6四中备课组021.2成长在社会关心社会发展8四中备课组031.3成长在社会学会亲近社会10四中备课组041.4成长在社会自觉服务社会12四中备课组052.1融入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特色14四中备课组062.2融入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16四中备课组072.3融入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8四中备课组083.1笑对生活感受挫折 认识挫折20实中备课组093.2笑对生活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22实中备课组103.3笑对生活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24实中备课组教研之窗二让学生合作学习 让课堂灵性飘逸26时 厚 祥114.1学会合作感受合作30实中备课组124.2学会合作学会合作32实中备课组134.3学会合作参与竞争34实中备课组145.1与诚信同行人贵诚信36实中备课组155.2与诚信同行诚实为人38实中备课组165.3与诚信同行尊重隐私 保守秘密40实中备课组教研之窗三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新44赵 林176.1做守法公民认识以法治国47大圈备课组186.2做守法公民树立法制观念49大圈备课组197.1维护合法财产依法继承财产51张湾备课组207.2维护合法财产保护智力成果53张湾备课组217.3维护合法财产学会民主监督55张湾备课组教研之窗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57徐 益 明期中模拟一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模拟试卷(一)60秦 加 俊期中模拟二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模拟试卷(二)64孙 存 元期中模拟三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模拟试卷(三)68周 迅附 录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72时 厚 祥228.1拥护党的领导辉煌的历史篇章76灌中备课组238.2拥护党的领导科学的行动指南78灌中备课组248.3拥护党的领导伟大的基本路线80灌中备课组259.1发展人民民主人民是国家主人82灌中备课组269.2发展人民民主广泛的民主权利84灌中备课组2710.1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经济成分共进86灌中备课组2810.2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8灌中备课组2910.3走共同富裕道路共享经济繁荣成果90灌中备课组教研之窗五建议案与我共成长92张 会 建3011.1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对外开放 走向世界95张店备课组3111.2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97张店备课组3211.3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心忧天下 向往和平99张店备课组3312.1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理想伴我成长101长茂备课组3412.2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坚持艰苦奋斗103长茂备课组3512.3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世界因我精彩105长茂备课组教研之窗六重视实践活动 增强应试能力107秦 加 俊期末模拟一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模拟试卷(一)111高 洪 彦期末模拟二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模拟试卷(二)115刘 军期末模拟三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模拟试卷(三)119朱 彦 金附 录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试卷123时 厚 祥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 四 中 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第1 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1.1 感受社会变化第1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对比体验社会生活变化,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取得的成就领略现代文明,辩证地把握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增进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第 三 次备 课教学难点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探寻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阅读感悟、思考探究、自主交流。教 学 过 程一、【导入示标】描述变化:我国百姓生活的十大巨变(1)收入:“万元户”成为历史名词;(2)住:从生存到舒适;(3)行:从“自行车”到“汽车”;(4)穿:从“布票”到丰富多样的时装;(5)食:从“填饱肚子”到“食不厌精”;(6)医疗:有病从“扛”到积极治疗;(7)通信:从“邮票”到“email”;(8)教育:从精英到大众;(9)职业:从“从一而终”到自由转换;(10)娱乐:从“听评书”到时尚休闲,如逛书店、上网、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会、扭秧歌、做美容等。设疑导思:从上面百姓的生活巨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自主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陈述自己的意见。归结导入:这些都说明社会正发生着变化,就让我们来感受社会变化吧。(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阅读感悟】 体验生活变化设疑导读: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23相关内容和图片,思考(1)过去人们居住土房茅屋,现在 (2)过去人们用芭扇纳凉、火炉取暖,现在 (3)过去人们只求吃饱穿暖,现在 讨论交流:说说自己家庭或所在村镇(社区)人们平时文化生活的方式。阅读感悟:阅读文中引语朱德同志的诗句“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感悟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归结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教 学 过 程三、【思考探究】 领略现代文明举例说明:学生阅读文本P36相关内容和图片后各举一例说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取得重大的成就。点评补充:依据学生的表述进行点评激励和适当补充。思考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关系如何? (第1组)我国社会发展还有哪些新的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第2组)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第3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第4组)讨论交流:先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阅读理解:文本P5中关于伟人恩格斯的引言。引领探究:文本P5中“探究”栏目的相关问题。四、【提炼升华】归结提炼: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归纳课堂学习的重要收获。升华认识:前途是光明的,建国以来我国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无比辉煌的巨大成就,但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目前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发奋学习,以期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 ( )A、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依法治国 B、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促进社会和谐二、体验感悟 关注生活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请结合自身体验试加评析。三、思考探究 学会生活以“我国存在哪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主题设计一个社会调查方案。包括: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三、调查方法:四、调查结论。(至少三条)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 四 中 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第2 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1.2 关心社会发展第2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人与社会关系,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2、能运用实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3、能知道关心时政的道理,学会关心时政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 三 次备 课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方法阅读感悟、思考探究、自主交流。教 学 过 程一、【导入示标】叙述故事:简要讲述文本中P6的两则故事。设疑导思: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是否有关系?自由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陈述自己的意见。归结导入:事实说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关注社会发展。(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探究】 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设疑导思:l为什么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孙”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文本中的两则故事给你什么深刻启示?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学生点评补充。拓展知识:结合学生探究结果引导学生自读相关的“知识链接”,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引领感悟: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是有一滴滴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水就会干涸。联系我们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先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归结提炼:在探究和感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得出人类社会的含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探究交流】 从关心时事做起环节过渡:既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关注社会发展。那么青少年应如何关注、了解社会?自由回答:从关心时事做起。设疑导思:教 学 过 程我们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列举两条本周国内的重要新闻,并选择一条做简要评述。讨论归结: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文中P7的三个“有利于”。自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中“探究”材料,思考对材料中的观点各自的看法。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择优在全班交流。点评补充:依据交流情况,组织学生评价、激励、补充。四、【提炼升华】内容提炼: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离不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就必须积极关心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升华认识: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亲进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迫切要求。让我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1、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 ( )A、物质生产活动 B、政治活动C、精神生产活动 D、文化活动2、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这说明的本质属性是( )A、动物性 B、社会性 C、依赖性 D、特殊性3、青少年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 )做起。A、从事政治活动 B、投身经济建设C、关注时事政治 D、参与重大决策4、1981年北京一青年曾撰题一联:“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家事国事不问事,平安无事!”这说明他 ( )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安于现状,无视国家前途命运缺乏回报社会意识具有忧患意识,担心自己前途和命运A、 B、 C、 D、二、明辨是非 关注生活有些同学说:“关心社会发展是成年人的与我们学生无关。”请你试加评析三、思考探究 学会生活1、谈谈关心社会发展的原因;2、说说关心社会的有效方式、途径及其意义。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四中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第3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1.3 学会亲近社会第 3 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1、亲近社会的重要意义,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的心态。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亲近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惟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亲近社会。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近社会行为。第三次备 课教学难点善于明辨是非。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设境示标】描述情境:1993年8月17日,军人徐洪刚从家乡返回部队,当他乘坐的大客车路过偏僻的地方,几个歹徒突然向一名青年妇女强行勒索钱财,当被拒绝后,歹徒一边耍流氓,一边把她往疾驶中的车外推。此时,正在角落里打盹的徐洪刚被惊醒,见此情况,冲上前去,大吼一声,住手。歹徒看到有人干预,把注意力集中在徐洪刚身上。歹徒打了徐洪刚两巴掌,徐洪刚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没有还手,这时,歹徒拿出匕首向徐洪刚刺去,徐洪刚身上连刺14 刀,肠子流出体外50厘米,此时车已停下来,歹徒下车逃跑,徐洪刚奇迹般地用背心兜住外流的肠子,紧跟下车,用全部的力气往前追出50多米后一头栽到在路旁。设疑导思:听完这则故事后请问同学们有何感想?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社会是许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现实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繁纷复杂。我们要学会亲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体验感悟】 不能做“看客”陈述情境:10岁的小男孩在河边玩,不慎掉入水中,由于水太深,加上他不会游泳,所以在河里拼命挣扎呼喊,正在这时一男青年路过,听到喊声来到河边看看便走了。结果这小男孩被淹死了。激疑导思:请你说说在你的周围有类似的例子吗?说说自己对这种“看客”现象的感想?亲近社会的要求有哪些?感悟交流:学生依据自身感悟分组讨论后择优在全班交流。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探究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的主要表现。归结过渡:我们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不仅不能做“看客”,还必须要遵守社会公德。三、【思考探究】 遵守社会公德自读思考: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不守公德、不讲文明的行为?不守公德,不讲文明,对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有何影响?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公民遵守社会公德有何重要作用?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实践创新:就学校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或文明班级评比提几点建议。环节过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着许多阴暗和毒草,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四、【阅读探究】 善于明辨是非情境表演:九年级(2)班学生小刚在放学的路上遇见几个社会青年,他们每个人嘴里都叼着香烟,并诱惑小刚也学着他们抽烟。如不学的话,就对小刚不客气。(由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小品)看完小品后,假如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害学生会身心健康的不良诱惑?我们中学生怎样才能抵制这些来自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害?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评补充:依据交流情况组织学生评价、激励、补充。五、【提炼升华】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们青少年学生只有积极亲进社会、切实遵守公德、善于明辨是非,人生才能更精彩,世界才能更美好。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 一、思考探究 关注生活想一想,我们班级有哪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现象?二、实践创新 学会生活开学第一周,学校政教处就公布了学校文明班级评比条例,请你结合本班文明班级的创建,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四中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 第4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1.4 自觉服务社会第 4 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个人责任,学会忠于职守,知道奉献社会、关注他人的途径及意义,注重培养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命运、社会发展息息相关。2. 懂得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我们需要以实际行动,负起自己的责任,履行应尽义务。3. 明白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每个成员,应当乐于奉献:以合适方式积极回报他人和社会。养成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培养亲近社会的技能和习惯。教学重点作为社会成员,要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第三次备 课教学难点如何把关心社会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描述情境:2006年感动中国:把时间献给孩子:丛飞12年前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 去年,丛飞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在录制颁奖会的时候,他说:“我刚刚做完第10次化疗,还要做第11次、12次,因为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义,哪怕多活一个小时都很有意义的。” 设疑导思:为什么丛飞能感动亿万中国人的心?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们青少年学生只有学会亲进社会,自觉服务社会,人生才能有所作为。(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探究】 忠于职守自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12伟人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思考感悟: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点评补充:依据交流情况组织学生评价、激励、补充。思考讨论:作为学生,你的职责应该是什么呢?归结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思考探究:根据我国兵役法的有关要求,想一想,王某该怎么办?作为政府部门又该怎么办? 教 学 过 程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归结强调:承担的责任,有轻有重,最重要的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设疑导思:那么,为了国家利益是不是就不考虑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了呢?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激扬情感:师生共感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事迹。三、【阅读探究】 遵守社会公德命题演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自读思考: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我们是否只去索取,而不去奉献呢?那么,我们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呢?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归结明确: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美好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创造。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上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实践创新:为构建和谐校园,请你设计一次公益活动方案。激扬情感:师生共唱歌曲爱的奉献四、【提炼升华】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既要勇于承担责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又要乐于奉献,为社会和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1、刘明在省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很有价值的教辅资料,其他同学没有,刘明应该 ( ) A、借给要好的朋友看 B、一人独自使用以提高成绩C、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D、只给差生看,不让好生看2、为迎接08年奥运会,今年寒假北京朝阳区将组织社区的中学生教社区居民学外语,王惠是其中一员,对此她的正确做法是 ( ) A、犹豫,因为假期准备外出旅游 B、拒绝,因为假期还要复习功课C、接受,敷衍一下,反正教不会 D、接受,并认真做好相关准备二、思考探究 学会生活情境链接:为了使学生会培养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九(2)班同学决定利用10月1日国庆节假期时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打算对本地居民用水、节水情况做一次社会调查。请你参与:1、为他们设计一道具体明确的调查题目。2、调查中他们可能发现居民用水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有哪些?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四中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 第5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2.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1 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第三次备 课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一、【导入示标】简介常识: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9年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设疑导思: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我国优秀和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有哪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思考感悟】 说名字,谈文化设疑导思:谈到中华文化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启发感悟:“福娃”的含义和由来。讨论归结: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归结。观赏体验:媒体展播中华文化的记录片,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畅谈:激发学生感悟分析自己姓名的用意。(35名学生)激励进取:结合学生姓名当中的良好寓意进行德育渗透,激发进取。讨论交流: 列举我国不同的语言文字;(2-4个少数民族)列举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思考探究: 文字出现的重要意义;汉字的特点和意义。归结明确:依据学生列举和探究结果进行归纳和补充。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给学生简介文化的三种含义。三、【感悟交流】 中华文化知多少阅读感悟:阅读文本P19“感悟”栏目的8幅图片思考我国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明确:孔子文化,京剧,万里长征,敦煌壁画,编钟,算盘,地动仪,中华武术。教 学 过 程启迪思考:你知道的中华文化的其他代表还有哪些?你最喜爱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什么?讨论点评:结合学生思考交流的情况作适当的分析点评。环节过渡: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我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交相辉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不胜枚举!媒体展示: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会场思考探究:我们地区有哪些名胜古迹或文化遗迹?就保护这些名胜古迹或文化遗迹你有哪些建议?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明确:在全社会进行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人人都要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勇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四、【提炼升华】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既要感到无尚的自豪,更要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献出爱心,作出贡献!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1、我国的汉字起源于 ( )A、纸草文 B、甲骨文 C、象形文字 D、锲形文字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A、文字的出现B、阶级的出现C、科技的发展D、封建社会的建立3、下列不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A、赛龙舟 B、京剧 C、金字塔 D、中国结二、探究创新 学会生活1、以“学习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孔子”为主题举办一次活动,请你列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不少于四种),并就其中的一种,设计一个活动步骤。2、请用外语模拟给外国中学生Tom写封信,向他们介绍我们当地一项别具特色的风景名胜或饮食文化等。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四中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 第6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第2 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教学重点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第三次备 课教学难点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学方法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情境体验。教 学 过 程一、【导入示标】欣赏阅读:引导学生欣赏文本P23中的中国结图案,阅读相关文字。设疑导思:为什么中国结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交流】 你我共织中国结设疑导思:除了中国结之外,还有哪些体现认同感的民族文化?交流畅谈:自主思考,自由讨论,自由畅谈。引导归结:如2008年奥运会会微”、“福娃”等。启发感悟:2008年奥运会会微“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讨论归结: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归结。心灵折射:我想对“福娃”说感悟畅谈:自主感悟,自由畅谈,点评激励。赏析名言:欣赏阅读文本P23邓小平的爱国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思考感悟:邓小平这句名言所体现的内在情感是什么?名言所体现情感特征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增强这种情感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畅谈感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感悟分析。归结强调:依据学生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和补充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 祖国命运紧紧相连。这种情感可从民族文化里找到历史根源。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德育渗透:结合名言所蕴涵的浓郁的爱国之情进行德育渗透,激发情感。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给学生简介“认同”的含义。三、【体验探究】 情为祖国动展读图片:引导阅读文本P25“交流”栏目的2幅图片。教 学 过 程引领体验: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图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讨论归结:自主讨论,并择优交流,补充归结。设境体验:到欧洲旅游,有人问起“中国人是否还留着长辫子”时;去美国访问,看到有的中国人不讲卫生时;在许多国际性比赛中,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时。设疑感悟:在上述三种情境中你将分别会有着怎样的感受?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设疑导思:民族、国家命运与我们个人情感有何联系?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有何重要意义?阅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26前两段文字,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讨论归结:民族、国家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个人情感。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四、【感悟探究】 直面外来文化环节过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媒体展示:异彩纷呈的外来文化的相关图片。思考感悟: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哪些外来文化?列举交流: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列举说明。设疑导思:为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些外来文化?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外来文化?我们应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明确:形成文化融合的两个背景因素; 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 建设先进文化的两项基本要求。观点透视:目前有些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箱”说“伊妹儿”。请说说你的看法。讨论归结:结合前面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水到渠成地点拨引导。五、【提炼升华】总之认同民族文化我们就能产生高度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认同民族文化我们就能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既要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良成果。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感悟思辨 关注生活观点透视:在学习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后,某校九年级(10)班举办了以“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辨论发言,有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行了;有的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就行了;还的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请你评析:教 学反 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 备单 位灌 南 县第四中学授 课学 科九 年 级思想品德主 备时 间2009、8总 第7课时执 教 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2.3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第 3 教时学 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领悟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三次备 课教学难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方法讲授法 自学法 讨论法。教 学 过 程一、【设境示标】描述情境: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终于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技术!设疑导思:同学们,你们从中你能悟出什么?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感悟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一种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中才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我们每个立志成才、奋发有为的青少年同学必须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交流】 认识民族精神媒体展示:流光溢彩、气势雄浑的中华世纪坛。阅读领悟: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文本P29小字内容,体悟并剖析中华世纪坛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特色和华夏民族精神。引导列举:你了解的能引领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熟悉的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美德。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列举说明,并点评补充。设疑导读: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和特点各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研读探究:指导学生紧扣文本P30前三段内容研读分析,合作探究。讨论归结:分组讨论,择优交流,补充归结。激疑导思:既然我们这种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在实践中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它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各有那些?试列举说明。列举交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P3031相关内容列举说明。讨论明确:结合讨论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点评归结。拓展分析:结合电视剧长征的相关剧情和文本P31小字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教 学 过 程三、【感悟践行】 践行民族精神环节过渡:既然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那么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呢?设疑导读:指导阅读P31小字材料思考在海尔集团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理解,合作探究,择优交流并点评补充引领探究:说说中华民族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爱国主义: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感悟交流:启发学生结合自身感悟,合作探究,择优交流。归结补充:结合交流情况,进行启发点拨,并引导学生归结补充。设疑导思: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和现实意义?讨论探究: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强调:是“重要组成”,是“精神动力”,是“重要保证”。实践创新:请你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讨论探究:引领学生结合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并自主交流。提示归结: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提示点拨,并引导学生自主归结。四、【提炼升华】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