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doc_第1页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doc_第2页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糟粕中国“孝”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远,大约从史前文明就开始了。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的二十四孝之首便讲述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然而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禅让了帝位。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从这则故事便可以说明中国子女孝敬父母恪守孝道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组成元素而形成的,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稳定,而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也自然就成为了所有关系的集结点,因此“孝”逐渐被统治阶级用来愚弄百姓,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有的天然色彩。中国子女尽孝从民间走向社会,从家庭上升到国家,从行为凝结成文化,据可靠文献能证明的,大约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理应是人自然的天性,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将“孝”纲常化、政治化,孝道逐渐扭曲,并出现了假孝、愚孝、以孝换官及以孝沽名等丑恶现象,孝文化的内容也掺含了大量的糟粕。二十四孝虽然记载了不少让人感动不已的孝子故事,有利于促进社会孝道传统的宏扬和发展,使子女能够尽心赡养父母,但是其间也不乏孝过其头的不合理行为,这给子女尽孝蒙上了一层愚蠢的色彩,应该划入迷信和封建糟粕的范畴。鲁迅先生曾写文大力批判过二十四孝图中的孝子们,说:“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这句话足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寒心,因为古往今来一直提倡和宣扬的美德竟然是这样一种愚蠢的行为,鲁迅先生是受过优良教育的知识份子,可以分辨出这种孝行为的恶毒,可是大多的平民百姓却是视若信条,这无疑是更让鲁迅先生痛心的地方。与鲁迅先生一样,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人深恶痛绝,想破口开骂的故事便是“戏彩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戏彩娱亲”中 70岁的老莱子孝敬父母美食倒也是个孝子,但何至于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这不仅不能算孝,还有点不肖丢其父母脸的味道。“郭巨埋儿”中郭巨担心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想埋掉孩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的事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居然也可以列入孝史之中!粮食不够,可以开源节流,也用不着为了不减少母亲的口粮而杀死亲子啊!除了让人感到愚蠢外,不能用什么心情来面对这样的事,愚蠢的不紧紧是故事中的人物,更是这样一种居于道德之首的孝文化。正是基于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体现为愚昧化,到了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孝道,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以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软弱性,往往又出现徘徊和对旧的礼教传统的复古。到了现代,五四运动前后一批自由主义思想家,对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猛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