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命题角度1古代农业的发展 1 2016 课标全国 25 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由题干中的 汉代画像砖 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 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 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 故选d项 排除a项 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 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 排除b项 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排除c项 答案d 命题角度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 2015 课标全国 27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 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 故a项错误 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的增加 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故b项正确 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 但仍在向前发展 并没有急剧衰退 故c项错误 从唐宋至明清时期 政治重心逐渐北移 故d项错误 答案b 命题角度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2016 课标全国 26 宋代 有田产的 主户 只占民户总数20 左右 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d 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宋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特别是商品经济超过唐代 因此 经济严重衰退 的说法错误 故a项错误 宋代政府采取了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的政策 导致北宋土地兼并加剧 大量自耕农破产 沦为 佃农 故b项正确 坊市制度崩溃 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与材料无关 故c项错误 政府管理失控 不符合史实 故d项错误 答案b 命题角度4古代货币的发展 4 2014 课标全国 26 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 以便贸易 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 富者资稍衰 不能偿所负 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结合题意 富民十六户主之 以便贸易 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 故a项正确 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 不能偿所负 才出现商业纠纷 故b项错误 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 故c项错误 交子产生于蜀 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 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故d项错误 a 命题角度5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5 2015 课标全国 26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 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 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 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 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 故a项错误 宋代受理学影响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 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 故b项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 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故c项正确 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 是维护统治的需要 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故d项错误 答案c 命题角度6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6 2016 课标全国 27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百年前的雇工 戴星出入 俗柔顺而主令尊 如今 骄惰成风 非酒食不能劝 夏必加下点心 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材料实质反映的是明末农村雇工待遇提高 由此可以判断是城镇经济发达 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 故选a项 夏必加下点心 冬必与早粥 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 故b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社会矛盾尖锐 排除c项 材料反映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增强 故d项错误 答案a 主线一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知识 连线 思维诊断 1 汉书 食货志 说 种谷必杂五种 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 菜如有畦 瓜瓠果菔殖于疆易 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史料主要体现了自然经济的哪一特征 提示 自给自足 2 李成贵在 国家 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中写道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 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 经济的衰荣 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小农 成为 最重要的变量 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小农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如何认识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提示 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确立和稳固的基础 中央集权为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提供了政治保障 史论 归纳 1 使用木石农具 刀耕火种 撂荒耕作制 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2 铁犁牛耕的使用 商品交换的发展突破了井田制的樊篱 导致了封建地主制的建立 而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也进入了成型期 3 我国的精耕细作农业 是以精耕 细管 良种 重肥等综合措施和高土地利用率为手段 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攻方向的劳动集约型农业 4 在小块土地上 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 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5 明清时期 玉米 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加上广泛植棉 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6 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 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如自唐代出现曲辕犁 耕作技术就始终没有革命性突破 而西方在19世纪中期已经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 史料 研读 史料一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 1 根据史料指出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 提示 变化 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影响 促进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 有利于确立封建制度 为百家争鸣奠基 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 史料二 水居千石鱼陂 山居千章之材 安邑千树枣 燕秦千树栗 蜀 汉 江陵千树桔 淮北 常山之南 河济之间千树萩 陈 夏千亩漆 齐 鲁千亩桑麻 渭川千亩竹 史记 货殖列传 2 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怎样的经营思想 提示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图 识史 识图1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解图1据图示 分析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土地从国有到私有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生产为主 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识图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图2根据图示中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你能得出哪些规律或认识 提示 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 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 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 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保持协调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伴随政治中心南移 高考 研究 命题规律 1 题型考查 2016年全国课标 卷以第40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4年全国课标卷以第41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012 2013 2015年则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2 基础知识类考查 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古代的土地制度是常考点 如2016年新课标 卷第25题考查汉代大地主田庄经济 2016年新课标 卷第26题考查宋代的租佃现象 2015年课标全国 卷第24题考查了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2013年课标全国 卷第25题和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24题都考查了古代土地制度 2015年课标全国 第26题涉及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3 影响类考查 2016年新课标 卷第40题考查了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015年课标全国 卷第27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014年课标全国 卷第40题则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角度考查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命题预测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 是封建政治 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一直是历年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 复习备考时 一则注意抓住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 的基本特点 以及其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历史作用 二则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则理解宋代到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租佃关系的发展变化 高考选择题 仿真练1 2016 陕西宝鸡质检 西周时期 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 或异居共财 春秋战国时期 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 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 家长制受到挑战c 公民意识增强d 中央集权的削弱 解析题目中显示了 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 表明个体的小农经济兴起 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成为生产单位 故a项正确 自我意识和家庭的观念 不是说家长制受到了挑战 故b项错误 题目中是说个体小农经济 不是说公民意识增强 故c项错误 题目中没有提到中央集权的削弱 故d项错误 答案a 2 2016 江西重点中学联考 清初 江西 江苏 福建等省 佃田者不输租 已经 积以成习 地主在出租土地时 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 租约期满再行返还 这从侧面说明 a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d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 地主出租土地的时候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的原因在于 佃田者不输租 积以成习 因此这一举措是受佃田者习惯的影响 从侧面反映了佃农身份 地位的提高 也表明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故a项正确 材料中有风险意识的是地主 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衰退 故c项错误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也不能体现 故d项错误 答案a 主线二从 工商食官 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古代手工业 知识 连线 思维诊断 1 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 主要出产四种蜀锦 上贡锦 官诰锦 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 结合所学知识推断 成都锦院应属于哪一种手工业类型 提示 官营手工业 2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 烘煮 缫丝 织绸 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 并有 桑植满田日 户户皆养蚕 步步闻机声 家家织绸缎 的民谣 这说明该地手工业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提示 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明显 3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有何特点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具有保守性 封闭性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 新技术难以推广 往往导致失传 也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史论 归纳 1 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 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 周王室的衰微 逐渐走向衰落 2 官营手工业对提高工艺技术起过一定作用 但其生产不计工本 产品不投放市场 导致了先进工艺与极低劳动生产率长期并存 3 从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 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 再到工场手工业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 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而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市场 5 北宋以前 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 南宋以后 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明中期以后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 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6 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史料 研读 史料一 景德 业制陶器 四方远近 挟其技能以食力者 莫不趋之如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 以致陶之业 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 几皆半于浮 清 景德镇陶录 1 史料一表明当时景德镇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 提示 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史料二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 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 到明代棉花种植已遍及全国各省区 到了清代中叶 手工棉纺织业呈现出时人所称的 棉花寸土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 的景象 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2 根据史料二 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提示 特点 棉纺织的范围日益扩大 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纺织部门 原因 人们生活的需要 政府政策的推动 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 解图 识史 识图中国古代瓷器的演变历程 解图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大宗商品中有三张 名片 你知道分别是指哪三张名片吗 提示 两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 是丝绸 一千年前中国的 名片 是陶瓷 五百年前中国的 名片 是茶叶 高考 研究 命题规律 1 题型考查 全国课标卷近几年在此命题明显偏少 2014和2010年都以第40题的非选择题形式有所涉及 2 基础知识类考查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成为主要考查内容 如2016年新课标 卷第27题考查明末江南农村市镇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 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40题考查了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 中外对比 影响类考查 2014年课标全国 卷第40题从中外科学技术对比的角度考查了古代农业 手工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命题预测高考对手工业考查主要侧重于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对手工业成就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纺织 冶金 制瓷三大主要行业 复习备考时要求理清不同时期手工业产品的特点 认识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传承的脉络及局限性 注意联系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问题 高考选择题 仿真练1 2016 郑州一中考前模拟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 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解析鸦片战争以前 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依附于农业的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 其生产目的是自给自足 其经营的规模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 这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 也影响了这一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2 2016 河北保定中学模拟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 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的丝织 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 粤缎 粤纱 等 此史料印证了 a 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 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d 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晚期 上海已经有规模庞大的织布工人即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也出现了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实行专业化生产的趋向 所以此史料印证了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故a项正确 材料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无关 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出海外贸易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故c项错误 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与此题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a 主线三步履维艰的古代商业 知识 连线 思维诊断 1 美国学者查尔斯 默里在 文明的解析 中写道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你认为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2 有学者认为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转折点 出现了 商业革命 据此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宋朝的商业发展繁荣 突破了坊市制度 夜市相当繁荣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并且出现了 交子 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发达 3 明朝出现 燕赵 秦晋 齐梁 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 蛮海 闽广 豫章 楚湘 欧越 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的现象 上述史料反映了哪一经济现象的出现 提示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史论 归纳 1 中国古代货币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元宝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纸币 交子 的演变 2 白银作为货币 具有不变质 易分割 价值高等优点 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 唐代坊市制度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 管理功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 侧重于坊 而服务功能则带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侧重于市 4 对于宋代由坊市制度被打破所产生的变革 人们称之 城市革命 其直接后果 便是城市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5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市舶贸易两种 唐朝之前 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 安史之乱 后 唐朝走向衰落 于是改变经营方式 产生了市舶贸易 6 朝贡贸易是指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 目的是朝贡而不是贸易 其核心是文化的感召力 实现 天下归仁 四夷来朝 7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 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 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史料 研读 史料一 吴地市镇上 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远近村纺织成绸匹 俱到此上市 四方商贾 上自帝京 远连交广 以及海外诸洋 梯航毕至 吴越州郡 察其市肆 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 徐锡龄 熙朝新语 1 据史料一 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提示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 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 市镇经济发展 商帮出现 史料二明朝中叶以下的社会风气出现了显著变化 至世宗嘉靖初 则稍异矣 出贾既多 土田不重 操赀交捷 起落不常 高下失均 锱铢共竞 互相凌夺 各自张皇 到万历时 则迥异矣 富者百人而一 贫者十人而九 歙志风土论 2 归纳明朝后期百年之间社会风气的主要变化及原因 提示 变化 农业人口 弃本逐末 工商业竞争激烈 金钱崇拜和追求奢侈高消费之风盛行 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 原因 与商品经济的繁荣相联系 解图 识史 识图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解图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 概括我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提示 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货币 交通 政府政策 战乱 商业组织 城市发展等 识图2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解图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 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 提示 城市布局由相对稳定到突破时空界限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尤其南方城市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高考 研究 命题规律 1 题型考查 2013 2014 2015年新课标卷都以选择题形成进行了考查 2 基础知识类考查 宋代和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 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 卷第27和2013年全国新课标 卷第26题都考查了明代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2015年课标全国 卷第26题考查了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3 影响类及知识迁移类考查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历代货币的演变及影响成为常考点 如2014年课标全国 卷第26题 2010和2011年的课标全国卷第27 25题都涉及到货币经济的发展状况 命题预测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年新课标卷考查的重点 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元的海上贸易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深刻变化及这一时期中西方经济的交流与联系将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 高考第41题 仿真练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安古斯 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 1 增长到32 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 3 增长到26 6 贡德 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 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 悖论 综合上述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就材料中 悖论 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要求 观点鲜明 论证严密 表述成文 富有逻辑 不超过250字 答案观点一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论据 农业 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瓷器对外销量更大 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 城镇商业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成为商品 货币 白银 作用越来越大 区域间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 出现了商帮 徽商和晋商 观点二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 农业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 手工业 仍以手工作坊为主 经营方式陈旧 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 商业资本积累不足 商人大多把财富用于购房置地 供应子女读书 海外市场拓展不够 海禁 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拓展研究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深刻变化1 货币经济活跃 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 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 农产品商品化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棉花 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3 工商业市镇兴起 运河沿岸 江南地区 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4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5 思想文化呈现新特征 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 异端 思想 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6 未实现社会转型 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主线四从国家干预角度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 知识 连线 思维诊断 1 有学者说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有哪些表现 提示 工商食官 盐铁官营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 官营手工业等 2 儒林外史 记载 两个读书人在茶馆喝茶 看到一个商人 大概挺有钱 也儒冠儒服 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 坐在那里喝茶 于是把那个商人一阵好打 你也敢来冒充儒生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在明清之际 社会生活中经商意识较为深厚 但仍存在轻视商人群体的社会等级观念 3 韩德强在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中说 清朝时期 广东怡和行商 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 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 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这主要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提示 出现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 史论 归纳 1 古代经济政策在本质上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突出反映了王朝政权对经济的干预支配和操纵控制 2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自古有之 如建立城镇市集 划分销售地区 规定交易时间 实行 工商食官 和专卖制度 调控市场物价 统一衡器币制等 3 重农抑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衍化出轻商 贱商 鄙商的观念和意识 形成一个包括意识 观念 思想和政策在内的有机整体 根深蒂固 一直持续到近代才开始走向破产 4 闭关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 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 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开拓 隔绝了世界潮流 导致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面向近代化的世界 5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 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又叫 洋行 或 洋货行 史料 研读 史料一明成祖时 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 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 乃侵其利 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 明朝朝贡贸易研究 1 史料一反映了明成祖是如何认识外商来华贸易的 提示 明成祖认为外商来华是 夷人慕义远来 这反映出明代统治者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炫耀国威 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 史料二 清 南洋未禁之先 闽 广家给人足 鲜有在家饥寒 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 百货不通 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罔用 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 贫者困 驱工商为游手 驱游手为盗贼耳 蓝鼎元 鹿洲初集 卷三 2 史料二反映了清朝实施 禁海 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不安 解图 识史 识图1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解图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 明清时期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是封建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体现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松弛 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识图2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劳务外包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开发区协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高层次人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吉林工商学院公开招聘博士人才(3号)(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招聘急需紧缺合同制人员1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金华市教育局所属金华教育学院公开招聘教师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贵州安顺市实验学校阅山校区选调教师4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2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编制教师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中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上海2023)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全套)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NB-T31052-2014风力发电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 FZ-T 01158-2022 纺织品 织物刺痒感的测定 振动音频分析法
- 工程部造价管控手册
- 汽车销售三方协议
-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课件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天惊牌中药消毒剂专家讲座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