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鞘岭 太行山脉 长城 秦岭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讨论 为何黄土高原很早就成为了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 地形与地貌 黄土高原表层覆盖着100米左右厚度的黄土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地表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塬 由厚层黄土组成 面积较大 顶部平坦 是良好的耕作区 返回 贵州黄果树瀑布 严重的水土流失 目前 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 104km2 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 4 104km2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土层1cm 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严重的水土流失 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光山秃岭的景象 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讨论1 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呢 参考书本p39 40四箭头问题 及图册p29 气候 延安的气温与降水 土壤 黄土剖面图 黄土由粉砂颗粒组成 无层理 垂直节理发育 故具有直立性 不易塌陷 但土质疏松 抗侵蚀能力低 易起风沙 讨论 2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力降低 使沟谷增多 扩大 加深 土地退化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形成洪涝灾害 3 我们应如何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人文特色 服饰 民居 食物 文化艺术 高原文化 自主学习书本p40 41 举例说明黄土高原独特的高原文化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 服饰 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习惯以白羊肚头巾 成圈状挽手头顶 白羊肚头巾已成为陕北文化的一个鉴证和缩影 黄土土质疏松 高原上风沙大 外出劳作的人们可用白羊肚巾来擦拭头顶 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 农作物 小米古称稷或粟 耐旱 品种繁多 是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是非湿润区 适合种植旱地作物 靠崖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 窑洞的特点 人们挖窑洞都选择土质坚硬的地方 房顶和墙壁都相当厚 不易传热 所以窑洞冬暖夏凉 黄土具有直立性 不易塌陷 故可以挖窑洞居住 黄土高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 而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道道的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红旗一杆杆的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曲调悠扬高亢 粗狂奔放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气势磅礴的腰鼓 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连绵起伏 苍茫 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 悲壮 所以能塑造苍凉 宏壮而沉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