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doc_第1页
诗歌鉴赏方法.doc_第2页
诗歌鉴赏方法.doc_第3页
诗歌鉴赏方法.doc_第4页
诗歌鉴赏方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方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答:(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答: 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访隐者 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 寒云抱泉石。山翁 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问题解读以上1(1)和2(2)小题均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主人公形象和诗人形象。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诗中的XX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方法点拨鉴赏诗中人物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 方法1 解读标题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四川卷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这个诗题,“怀”字,是怀念之意,点出诗人感情,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天经、智老”点明怀念之人;“因访之”点明写作缘由。再如,福建卷的访隐者这个诗题,也直接点明诗歌内容。 方法2 知人论世法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的方法。例如:杜甫从年轻时起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腐败的封建政治,动乱不已的社会现实,却不仅使杜甫的政治理想破灭,而且生活也陷于困顿。杜甫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与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熔铸在一起,表现在蜀相一诗中。陆游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都渴望恢复中原、报国杀敌,对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己的报国壮志付诸东流充满愤恨。书愤就是抒发这种愤恨感情的作品之一。 方法3 抓关键句法 这里的关键句包括人物描写句、含有典故的句子等。古代诗歌往往以片断的形式来刻画人物,用一个神态、动作、微妙的心理变化等表现人物性格,所以,概括人物形象,一定要联系诗中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进行分析。例如:回答1(1)题时,从“客子光阴诗卷里”可以想象诗人每日吟诗度日,是一个“情趣高雅”之人;从“西庵禅伯还多病”“忽忆轻舟寻二子”可以分析得知诗人挂念着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珍视友情;从“纶巾鹤氅试春风”一句可以分析得知,诗人装束高雅,迎风而立,是一个风流飘逸之人。再如:回答2(2)题时,从“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两句,写出了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方法4 分析注解法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及作品的内容。例如:四川卷中,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据此注释,我们很容易明白诗人所怀何人及所怀之人的身份。这样结合人物身份再概括诗人形象时,也会有的放矢。 答题步骤第一步 概括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第二步 刻画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及创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 概括出形象的特征、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答题模板 诗中塑造了一个_(身份)_形象。通过(记叙、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手法,表现出了人物_特点。作者借此表达_情感。【必备知识】常见诗人形象举隅: 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现了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之情。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答案详解】 1.(1)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类题要有整体意识,先仔细审读题目、诗句(尤其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注释,再运用鉴赏知识对人物形象及诗句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 参考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此诗,应从对仗手法、情景关系等角度考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一联在当时广为传诵,诗人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其中苦还是乐,怜还是惜,悲还是喜,令人难以察觉,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参考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2.(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叙述了自己拜访隐者时见到的景象。只有一条小路,通往隐者的居住地,这条小路横亘在悬崖峭壁上。一个“踏”字,既写出了隐者居住地的偏远,又点明了诗人的造访之意,照应了题目。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答案:踏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隐者居住的山坳里寒云密布,在山石间盘绕,在山泉上翻腾。在这天气转寒之时,隐者自己酿造的酒也熟了,所以隐者也不出门了,更无外人来访。门外因天寒而凋落的花朵,因为没有主人来打扫,没有客人的来访,洒落一地。全诗借写隐者居住地的偏远,以及满地落花无人来打扫的景象,表现了隐者远离尘嚣、率性自适的品性。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