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 年级 下 教学案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型 讲读课课时2课时主备张小平审核审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记住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课前预习 学 案(印发学生)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景的;(重点) 2、把握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关于作者和朝花夕拾,请同学们自主搜集、整理并相互交流。 2、自学指导。 (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 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2)、你知道“三味”是什么意思吗? 二、感知探究 1、作者写百草园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试从文章中找出来?作者对百草园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4、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过得怎么样?离开三味书屋是,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5、你认为寿镜吾是位怎样的先生? 6、自主学习后你认为童年的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自主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四、课堂检测 (一)1.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B) A.由园内到园外B.由整体到局部C.由概括到具体D.由略写到详写 2.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视觉_、_听觉_、_触觉_、_味觉_四个方面来写的。 3.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想象4.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D)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二)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D)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3、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C)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4、选出修辞手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B)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5、选出对课文第二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静物、动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椹,其它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 1、记住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把握百草园的乐趣所在,并能发现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在写景记事中渗透的思想感情,仿写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教学环节所用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环节一(预时5 分钟)温习旧知新课导入明确目标:(一、)1、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回忆在以前的学习中了解到的有关鲁迅的生平和文章。然后根据课件内容进行总结并且给学生出示较为典型的诗歌自嘲自题小像 那么这样的文学家思想家是怎样描绘他的童年的?我们一起到他的乐园百草园中领略一翻。 2、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2.写作背景本课选自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起来”用以比喻自己童年和青少年的往事,到了中年才写成文章。是鲁迅在生活处于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作者当时只能借助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来排遣眼前的苦闷。 环节二(预时 16 分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检测:(3分钟)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幻灯片三 (三、)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总体把握文章的结构。(5分钟) (四、)研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8分钟)1.阅读第一部分,读后请同学们以“一个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2、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本部分的文眼是什么?3、认真仔细的默读第二自然段,并且在默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和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培养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感悟探讨这段文字写景的妙处。 并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幻灯片四 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下面先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其余的同学思考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5、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6、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1、通过检测,掌握文中重点字词2、自渎课文,思考: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合作探究: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请指出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哪一段是过渡段? 依据文意划分段落: 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写批注,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整理,准备展示环节三(预时 10 分钟)小组展示交流共享:引导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适当点拨明确:(1)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好吃的具在;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2)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5)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6)善于运用联想。作者由何首乌根联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从而表现了百草园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4、明确: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5、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6、明确:应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无奈,从而表现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并做补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环节四(预时5 分钟)课堂练习查漏纠错:拓展巩固: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学案课堂检测(一):1、阅读文段,独立完成练习。2、小组交流,查漏补缺。环节五(预时3 分钟)小结提升板书整理:总之,这一部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真是形胜色香味俱全,春夏秋具备,乐在百草园 春形 夏声 秋鲁色 冬迅味 俱皆 全备整理笔记环节六(预时1 分钟)课后作业:根据本课学习中学到的巧妙运用动词描写动作的方法,写自己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的活动。 课后反思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细读文本,深入了解三味书屋充满别样情趣的学习生活,进一步理解文章中蕴涵的主题。教学环节所用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环节一(预时 3 分钟)温习旧知新课导入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共同回忆上节棵内容导入本课,并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环节二(预时 10 分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 1.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3.分析对先生的描写 (1)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2)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作者对他态度如何?1、默读,独立思考,勾画批注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做整理环节三(预时 15 分钟)小组展示交流共享:指导各小组成员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做点拨引领,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明确:1.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陈旧、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3.分析对先生的描写 (1)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明确: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2)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明确:A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B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明确: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并做补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环节四(预时 7 分钟)课堂练习查漏纠错:要求学生完成学案课堂检测(二)1、阅读文段,独立完成练习。2、小组交流,查漏补缺。环节五(预时 5 分钟)小结提升板书整理:1、教师小结并引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荒废的百草园,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在枯燥无味的私塾里,孩子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快乐。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两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