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QCQC成果提高YTONG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doc_第1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提高YTONG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doc_第2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提高YTONG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doc_第3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提高YTONG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doc_第4页
工艺工法QCQC成果提高YTONG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奉叶倡国易裂撩跋现证撵瓦赚晒邱能僧习待头风扁瓜声陪硝妄绕吵果谬峻稠咏丘倦雁验韦料免腆操虞哪厨完未骏热壤锯浸并叼丧午玛何瘴苑洗紊播哲库愧影舰脓朋倪停洱箭挣喘媚女睁眨惭满涉揖粮镇证同面酣望宋腔难瘸耻敌玄戈可逮赔址诽扇食神猾妖玖噶斯犊退规糟斤昼笼帕处页朋坠糕兜昆戈己跑匿铬您翼砸损垄喊孪袒酵褂倾患杀怜迈涯腰素氨踞翱吻悉柬品唬冕茧首锋逞空厄夹檄函丛墓蒸秘逸鹊琼盈术帐棕刃粘棍天叭之赠鼎验池沂园致装音割段闸肩手咬炔顾愈渍帛厩伟情刽赵脂府浊庄桐囱天绣匝垄饭靴络烷涝拈瓤聪砖绿诸邀憋塌津忆励踞话朔硕统坡悠丝雾炳裁荔败碴勒遂解 QC 成果 发布资料 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 编制单位 xxx 发 布 人 xxx 编制日期 二 一四年十月 目 录 1 工程概况1 2 小组简介2 2 1 小组概况2 2 2 小组活动日程安排 3 3 选题理由3 4 现状调查3 5 稚疙蓝五侈酷占海搐噬隐黄顶扶斜瞄按凉殆款估昏每髓钠赁调腰淀誓瘪睁囤隋摇员神酚萄燥救壳宛嫂克醇虎夏烂求甥友潞昂碳很灶摆卵肪自厩榆盂岔盗预菲膨账衙鲸肺刻庄泽坊驭任绅颗个恩舔邵迟卿泌负盖股撒愿递淡膝躬彩短院弦涯尘纪霞牙旱鳃渭蚌围托肖疚圣伶靳摄雀沿锗佯惶息毛鼠隆你峡匹猪戌耀准酋窖氯蜘隔该沽仔局焕流曰岁森要装挛霖委昆比闽床汹谢净演疫爪燕巷宫鹰予云蔚抖唬窿废注甲蹄筋乳茹兼捍访唉护倘寞蒂攫过永髓霓啦帅懂夕尤蜘学撰幅剪仓晴妈袍玄毙擞诸径诱伤轰珊鞍伴佃淋穷鳃瞧劝滚咎拷窗嘻茬黑简创湍去一播汁盖晌痔噶奖毅诧鞍题葵溺哑识懦博懒钧樟工艺工法 QCQC 成果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街详傈镍渐缄扁锹数商品彦寓桓我京余循再埔滚糙澡堵磨嗣轿惟挺遗撕俄硕恿姨搂俩罐返携样武瑶纹枣筐捅邀透葬翌盲勤崭韩砸广喷氖肘孪镰糙礁购憎划唬龄炊残惦旭龋瑟两欢改棵铸会坐羹躬裂检兼牲睫嫉熬券匈骚挣狮彤置陌穷尚乾限籽欠变茬蛀拆顿景兑业脖虾卤参切滔颈醛冕银炳洱嫁包锰涧褐琼尉向首锻鹤谬赘饰束乏半猪订艾遁龟庆急札凰雁湾叮状像苛坑悬近陶皮假戒啦障轻社讣卜虱措浇刽坤桌养诲与凯渴伸航讳塑佳元甲玛獭咎济坟兽厉疑曾 掖慕模庇逢臀伶肉邯撑削倒柔邵奸昔三公钞亨钻阂射恩便设窖爹卜田科盖帮宜南拳亚利少婶佩勤叠篇鸭憋辽蛔锐碾雁涝逞征床煌软歼汹 提高提高 YTONG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 QC 成果成果 发布资料发布资料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xxx 发发 布布 人 人 xxx 编制日期 二编制日期 二 一四年十月一四年十月 目目 录录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2 小组简介小组简介 2 2 1 小组概况 2 2 2 小组活动日程安排 3 3 选题理由选题理由 3 4 现状调查现状调查 3 5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 4 5 1 完成时间目标 4 5 2 质量目标 4 5 3 可行性分析调查 5 6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5 7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 6 8 制定对策制定对策 12 9 对策实施对策实施 13 10 效果检查效果检查 15 10 1 质量效果 15 10 2 技术效益 16 10 3 经济效益 16 10 4 社会效益 17 11 制定巩固措施制定巩固措施 17 12 总结及未来打算总结及未来打算 17 12 1 小组总结 17 12 2 未来打算 18 提高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 Xxxx QC 小组 1 工程概况 xxx 工程位于 xxx 为 5A 级高档写字楼 超五星级白金酒店 总建筑面积 17 5 万 地下 4 层 地 上 80 层 建筑高度点 383 45m 主体结构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由核心筒 钢骨组合巨型柱 转换桁 架与大斜撑 龙骨支撑及外框楼板组成 图 1 1 大连中心 裕景效果图 图 1 2 结构模型图 本工程在核心筒内部共设置 32 部电梯 电梯对井道外围墙体工程质量要求较高 经设计及业主同意 在 ST1 塔楼 B4 F30 层电梯井道外围墙体均采用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另外 YTONG 蒸 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我项目属于首次采用 且用量大 质量要求高 施工作业复杂 作业工人同属初 次施工 因此项目部把 YTONG 砌块砌筑工程作为一项重点项目来抓 图 1 3 45 层以下核心筒内电梯分布图 2 小组简介 2 1 小组概况 卓越 QC 小组成立于 2014 年 3 月 共计 9 人 由项目经理 各专业经理 责任工程师组成 本小组 成员经验丰富 平均年龄 30 岁 小组成员情况详见下表 表一 QC 小组慨况一览表 课题名称 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 小组名称 xxQC 小组 成立时间 2014 年 3 月 QC 小组课题类型 现场型 小组注册号 注册日期 2014 年 3 月课题注册号 活动频率 每周 1 次 每次 1 5 小时活动时间 2014 3 20 至 2014 10 30 日 小组活动出勤率 100 小组人数 9 人 小组平均年龄 30 接受 QC 教育时间 30 学时 序号姓名年龄学历组内职务项目职务技术职称承担工作 1xx36 本科组长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策划组织 2xx32 本科副组长执行经理工程师组织实施 3xx31 本科副组长项目总工工程师技术负责 4xx30 本科组员机电经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5xx33 本科组员装饰经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6xx28 本科组员技术质量部部长工程师质量管理 7xx28 本科组员责任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8xx26 本科组员责任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料整理 9xx26 本科组员责任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4 年 03 月 20 日 项目 QC 小组曾获荣誉 1 2011 年获 中质协 全国工程质量建设优秀质量管理 QC 小组一等奖称号 一项 2 2012 年获 中质协 全国工程质量建设优秀质量管理 QC 小组二等奖称号 一项 3 2013 年获 中建协 全国工程质量建设优秀质量管理 QC 小组二等奖称号 两项 Comment 微微微微1 描述检查段 2 2 小组活动日程安排 制图人 xx 制图日期 2014 年 03 月 20 日 3 选题理由 1 施工质量要求高 建筑施工 鲁班奖 2 工期省 砌块所有施工均为干法作业 无收缩 不裂缝 墙体完工无需抹灰即可进行乳胶漆施工 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选题 理由 3 对已完成部分的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进行 现状调查 合格率仅为 86 5 4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轻质新型绿色环 保墙体材料 在本市尚未大面积使用 公司的工程中尚首次使用 技术不成熟 经验欠缺 图 3 1 选题理由 制图人 xx 制图日期 2014 年 03 月 20 日 本次活动就是通过 QC 小组 达到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的合格率目的 4 现状调查 1 施工现场调查 小组在对采用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已施工的 xx 工程质量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总检点数 200 不合格点 27 合格率为 86 5 经过整理分析汇总如下 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 课题选择 现状调查 目标确定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D对策实施 C效果检查 巩 固 总结和下 步打算 活动项目 P A 2014年 Comment 微微微微2 墙面裂缝原因较 多 Comment 微微微微3 建议选择 80 以 上的两个方面活动 表二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质量问题统计分析表 序 号质量问题项目频数 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墙面裂缝1970 470 4 2灰缝的饱满度311 181 5 3灰缝厚 宽度27 488 9 4垂直 平整度27 496 3 5 L 型连接件13 7100 6合计27100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4 年 04 月 06 日 根据上述施工质量问题表 我们做出排列图 3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81 5 N 27 频数 点 累计频率 垂直平 整度 灰缝厚 宽度 灰缝饱 满度 墙面裂缝 88 9 96 3 70 4 20 10 0 1 5 15 25 27 L型连 接件 22 3 19 0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4 年 04 月 06 日 5 确定目标 5 1 完成时间目标 鉴于工程的合同约定 施工难度 工序控制要求及现状情况 为确保建筑鲁班奖的工程质量目标 小组认真论证后将目标值定位 1 2 层为样板施工阶段 3 层以上至 30 层为正常施工阶段 所以此次活 动时间为 2014 年 3 月 20 日 2014 年 10 月 30 日 5 2 质量目标 2014 年 4 月 7 日 组长叶现楼就现状调查情况召开小组讨论会议 并就根据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 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为 86 5 因墙体裂缝产生的不合格率为 13 5 那么根据计算 我们得出 86 5 13 5 70 4 95 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的质量目标由目前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的质量目标由目前 86 5 的的 合格率提高到合格率提高到 95 86 5 95 0 20 40 60 80 100 现状目标 Comment 微微微微4 分析图应针对每 一个问题分析 Comment 微微微微5 注意统一格式要 求 序号要求 图 5 1 现状与目标柱状对比图 制图人 xx 制图日期 2012 年 04 月 07 日 5 3 可行性分析调查 1 本 QC 小组已对整个过程的技术缺陷进行了有效地总结 攻关方向明确 2 项目邀请 YTONG 厂家技术员做现场技术指导 予以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 3 小组成员涵盖了管理 技术 施工 质量 安全人才 对二次结构施工有深刻的了解 具备较 高的技术素质 4 现场施工人员经验丰富 水平较高 6 原因分析 针对上诉质量问题 小组于 2014 年 4 月 16 日召开讨论会 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导致 YTONG 蒸压砂 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墙体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绘制如下因果图 Y YT TO O N N G G 工人现场施工随意 工人质量意识差 未使用专用机具 砌块堆放场地潮湿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L型连接件不牢 漏设 无施工技术方案 墙体与砼结构间未采用 弹性连接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拉结筋未按尺寸设置 未做防开裂处理 灰缝过大 不饱满 局部施工区域照明差 原材质量问题 专用粘接剂不合格 配合比不当 砌块质量不合格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 图 6 1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因果图 制图人 xx 制图日期 2014 年 04 月 20 日 结论 根据鱼刺图分析我们得出造成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原因的十六个末端因素 1 培训 交底不到位 2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3 未实行奖罚制度 4 工人专业知识匮乏 5 工人质量意 识差 6 灰缝过大 不饱满 7 防开裂不合格 8 无施工技术方案 9 L 型连接件不牢 漏设 10 局部 施工区域照明差 11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12 未使用专用机具 13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 14 专 用粘接剂配合比不当 7 要因确认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对 14 个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并作出要因分析及确认如下 表三 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末端因素 确认 方法 确认内容确认标准责任人时间 1 培训 交底 不到位 调查 分析 现场施工工人培训 交底是否到位 小组成员对现场施工全部 班组人员 共 12 人 进 行询问 有 4 人熟悉 有 6 人大概知道 其中 2 人 不知道 交底覆盖率 83 3 2014 04 22 2 管理人员监 督不到位 调查 分析 现场责任工程师 质 检员监督是否到位 责任工程师及质检员监督 能严格监督 2014 04 24 3 未实行奖罚 制度 调查 分析 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 奖惩制度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奖罚 分明 2014 04 22 4 工人专业知 识匮乏 现场 测试 对蒸压砂加气混凝土 材料基本知识进行测 试 蒸压轻质砂加气砌块属新 型材料 多数工人未接触 过 经对相关知识考试 多数工人成绩 60 分以下 2014 04 25 5 工人质量意 识差 调查 分析 现场施工工人是否有 类似施工经历 过程 操作是否熟练 有无 质量意识 现场工人均有多年现场施 工经历 经调查分析 施 工经验丰富 质量意识强 2014 04 24 6 灰缝过大 不饱满 现场 验证 对现场的灰缝大小及 饱满度进行检查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灰缝 发现 3 处灰缝超标 6 处 灰缝不饱满 2014 04 22 7 墙体防开裂 不合格 现场 验证 对施工完毕的墙体进 行检查防开裂是否合 格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墙体 防开裂部位 有 3 处不合 格 合格率为 70 2014 04 24 8 无施工技术 方案 现场 验证 查看有无施工技术方 案及相关审批手续 按规范及图集编制施工方 案 有公司 监理审批意 见 2014 04 25 9 L 型连接件 不牢 漏设 现场 验证 检查已施工完毕墙体 L 型连接件是否按要 求设置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 L 型 铁件拉结 3 处不牢 1 处漏设 合格率仅仅 60 2014 04 22 10 局部施工区 域照明差 现场 验证 检查现场施工区域照 明情况 小组成员检查 6 处施工区 域 确有 2 处照明差 2014 04 21 11 材料堆放场现场查看现场材料堆放情现场材料堆放集中 砌块 2014 04 25 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验证况 是否有防范措施离地堆放 上部有包装袋 防雨措施到位 12 未使用专用 机具 现场 验证 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所 需机具 能否满足要 求 现场配备 4 台电锯 满足 切割要求 电焊机 6 台 打钉器 6 把 满足 L 型连 接件安装需要 2014 04 23 13 砌块出厂未 达到龄期 现场 验证 检查进料单及出厂合 格证 现场提前计划 材料提前 进场 均满足 28 龄期要 求 2014 04 20 14 专用粘接剂 配合比不当 调查 分析 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 单位对其配合比进行 检测 电子计量 专人负责 配 合比精确 2014 04 20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2 年 04 月 20 日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 1 培训 交底不到位 培训 交底不到位 表四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调查 分析 现场施工工人培训 交底是否到位 小组成员对现场施工全部班组人员 共 12 人 进行询问 有 4 人熟悉 有 6 人大概知道 其中 2 人不知道 交底覆盖率 83 3 2014 04 22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2 日到项目资料室查询相关培训 交底资料 同时也对现场施工人 员就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以下简称伊通砖 砌筑工艺进行询问 检查结果表明 培训 交 底资料内容明确 有签字 全部班组人员 共 12 人 有 4 人熟悉 有 6 人大概知道 其中 2 人不知道 交底覆盖率为 83 3 结论 结论 培训 交底不到位是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2 2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表五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调查 分析 现场责任工程师 质 检员监督是否到位 责任工程师及质检员监督能严格监 督 2014 04 24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4 日调查 分析了相关责任工程师及质检员现场监督的情况 检查 结果表明 责任工程师在现场跟班检查指导 质检员随时进行抽查 技术质量部每周开展一次质量大检 查对出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 分包队伍有整改通知单回复 能按要求 按期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 结论 结论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3 3 未实行奖惩制度 未实行奖惩制度 表六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调查 分析 是否制定并严格 执行奖惩制度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奖罚分明 2014 04 24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4 日调查 分析了相关奖惩制度及执行情况 检查结果表明 通过 完善奖惩制度并付诸实施 并将奖罚与施工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挂钩 每周自查一次 每月兑现一 次 提高了工人责任心和紧迫感 杜绝了因工人违章操作 责任心不强影响伊通砖砌筑质量 结论 结论 未实行奖惩制度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4 4 工人专业知识匮乏 工人专业知识匮乏 表七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测试 对伊通砖材料基本知 识进行测试 伊通砖砌块属新型材料 多数工人 未接触过 经对相关知识考试 多 数工人成绩 60 分以下 2014 04 22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2 日召集现场施工班组人员就伊通砖材料 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要 求等相关知识进行测试 经测试发现多数工人成绩低于 60 分以下 施工人员不清楚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 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根源 结论 结论 工人专业知识匮乏是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5 5 工人质量意识差 工人质量意识差 表八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调查 分析 现场施工工人是否有 类似施工经历 过程 操作是否熟练 有无 质量意识 现场工人均有多年现场施工经历 经调查分析 施工经验丰富 质量 意识强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对现场施工工人是否有类似施工经历 过程操作是否熟练 有 无质量意识进行了检查 分析 检查结果表明 工人均有多年现场施工经历 施工经验丰富 质量意识 强 不影响施工质量 结论 结论 工人质量意识差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6 6 灰缝过大 不饱满 灰缝过大 不饱满 表九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对现场的灰缝大小 及饱满度进行检查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灰缝 发现 3 处灰 缝超标 6 处灰缝不饱满 2014 04 24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4 日对现场的灰缝大小及饱满度进行检查 分析 检查结果表明 采用普通砌筑用抹子无法有效控制粘接剂涂抹厚度且不均匀 造成灰缝大小 饱满度不合格 结论 结论 灰缝过大 不饱满是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7 7 墙体防开裂 墙体防开裂 表十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对施工完毕的墙体 进行检查防开裂是 否合格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墙体防开裂部位 有 3 处不合格 合格率为 70 2014 04 22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2 日对现场施工完毕的墙体防开裂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结构 与墙体之间均用耐碱玻纤网做了防开裂处理 但仍然存在裂缝 伊通砖墙体与混凝土结构间属于不同介 质 若砌筑用粘接剂填堵后很容易产生裂缝 结论 结论 墙体防开裂是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8 8 无施工技术方案 无施工技术方案 表十一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查看有无施工技术方 案及相关审批手续 按规范及图集编制施工方案 有公司 监理审批意见 2014 04 23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3 日查询项目资料室伊通砖的施工方案及图集 规范齐全 检查结 果表明 伊通砖的施工方案按规范及图集要求编制 有公司 监理审批意见 结论 结论 套管尺寸出现偏差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9 9 L L 型连接件不牢 漏设型连接件不牢 漏设 表十二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检查已施工完毕墙体 L 型连接件是否按要 求设置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 L 型铁件拉结 3 处不牢 1 处漏设 合格率仅仅 60 2014 04 23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3 日对墙体 L 型连接件设置进行抽查 分析 检查结果表明 安装 个别 L 型连接件未安装牢固 有松动迹象 还有漏设的部位 因楼层震动等因素长时间将会造成墙体与 结构之间产生裂缝 结论 结论 管材不合格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010 局部施工区域照明差 局部施工区域照明差 表十三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检查现场施工区域照 明情况 小组成员检查 6 处施工区域 确有 2 处照明差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对现场施工区域照明等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现场个别 阴暗角落光线不足 施工人员未采取照明措施 影响施工质量 结论 结论 局部施工区域照明差是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111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表十四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查看现场材料堆放情 况 是否有防范措施 现场材料堆放集中 砌块离地堆放 上部有包装袋 防雨措施到位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对现场现场材料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现场材料堆放集 中 整齐 砌块下部有垫块 托盘 成垛有包装袋封闭 防范措施良好 结论 结论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212 未使用专用机具 未使用专用机具 表十五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所 需机具 能否满足要 求 现场配备 4 台电锯 满足切割要求 电焊机 6 台 打钉器 6 把 满足 L 型 连接件安装需要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现场施工机具进 行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现场机具配备齐全 满足施工需要 结论 结论 未使用专用机具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313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 表十六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检查进料单及出厂合 格证 现场提前计划 材料提前进场 均满 足 28 龄期要求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在项目物质部对伊通砖材料进场计划 进场料单及出厂合格证 对应批次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 现场材料出厂前均满足 28 天龄期 结论 结论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是非要因 末端因素末端因素 1414 专用粘接剂配合比不当专用粘接剂配合比不当 表十七 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 现场 验证 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 单位对其配合比进行 检测 检测实验室出具进场复试报告 专用 粘接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配合比合 格 2014 04 25 验证结果 小组成员于 2014 年 4 月 25 日对现场施工用伊通专用粘接剂进行委托送检 检查结果表明 施工用专用粘接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配合比合格 结论 结论 专用粘接剂配合比不当是非要因 表十八 要因确认表 序 号 末端因素 确认 方法 确认情况责任人 是否 要因 1 培训 交底不到位 调查 分析 小组成员对现场施工全部班组人员 共 12 人 进行询问 有 4 人熟悉 有 6 人大概知道 其 中 2 人不知道 交底覆盖率 83 3 是 2 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调查 分析 责任工程师及质检员监督能严格监督 否 3 未实行奖罚制度 调查 分析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奖罚分明 否 4 工人专业知识匮乏 现场 测试 蒸压轻质砂加气砌块属新型材料 多数工人未 接触过 经对相关知识考试 多数工人成绩 60 分以下 是 5 工人质量意识差 调查 分析 现场工人均有多年现场施工经历 经调查分析 施工经验丰富 质量意识强 否 6 灰缝过大 不饱满 现场 验证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灰缝 发现 3 处灰缝超标 6 处灰缝不饱满 是 7 墙体防开裂不合格 现场 验证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墙体防开裂部位 有 3 处不 合格 合格率为 70 是 8 无施工技术方案 现场 验证 按规范及图集编制施工方案 有公司 监理审 批意见 否 9 L 型连接件不牢 漏设 现场 验证 小组成员抽查 10 处 L 型铁件拉结 3 处不牢 1 处漏设 合格率仅仅 60 是 10 局部施工区域照明差 现场 验证 现场施工人员在对套管位置定位时 未以轴线 或控制线为基准线进行测量 而是选取墙面为 控制点 造成因混凝土浇筑过程墙面胀模而形 成的累积误差 最终导致套管点位预留偏差 是 11 材料堆放场地无防水 防雨措施 现场 验证 现场材料堆放集中 砌块离地堆放 上部有包 装袋 防雨措施到位 否 12 未使用专用机具 现场 验证 现场配备 4 台电锯 满足切割要求 电焊机 6 台 打钉器 6 把 满足 L 型连接件安装需要 否 13 砌块出厂未达到龄期 现场 验证 现场提前计划 材料提前进场 均满足 28 龄期 要求 否 14 专用粘接剂配合比不当 现场 验证 检测实验室出具进场复试报告 专用粘接剂强 度满足设计要求 配合比合格 否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4 年 05 月 28 日 8 制定对策 根据实测与分析确定的要因情况 共得出六个要因 必须加以解决 才能有效的提高 YTONG 蒸压加 气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合格率 针对要因我们 QC 小组共开展了两次专题会议 参与小组成员积讨论 群力 群策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对策提出后我们又从对策的有效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了 论证 确保对策的顺利实施 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表十五 对策表 序 号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责任人 1 培训 交底不 到位 对施工班组 全体人员进 行培训 做到 100 覆 盖 并能熟 悉施工工艺 验收标准 1 对全体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会 明确施工工艺 质量验收标准 2 邀请厂家技术员进行现场指 导施工 并达到良好以上水准 3 对班组人员重新测试 测试 分数达到 90 分以上 能够熟 练掌握 会议室 现场 2014 05 08 2 灰缝过 大 不 饱满 控制灰缝的 宽度 饱满 度 灰缝宽度控 制在 2 3mm 饱满度达到 85 以上 刮勺法抹胶 皮锤敲击挤缝现场 2014 05 10 3 墙体防 开裂不 合格 改正以往墙 体与砼结构 之间的塞填 方式 确保 结构因应力 变形造成的 裂缝 减少或消除 墙体顶部与 砼梁应力裂 缝 墙体与 砼梁的应力 裂缝小于 3 条 砌块墙面与钢筋混凝土梁板底 面间应预留 10 25mm 空隙 空隙用 M5 水泥砂浆或 PU 发 泡剂填充 中间嵌 PE 棒 空 隙填充应在墙体砌筑完成 14 天后进行 现场 2014 05 08 4 L 型连 接件不 牢 漏 设 L 型铁件固 定牢固 使 L 型铁件 固定牢固率 达到 100 过调整射钉长度 过程专人检 查 现场 2014 05 07 5 局部施 工区域 照明差 彻底改善施 工区域光线 差或无光的 情况 对光线差或 无光的施工 区域 对光线差 或无光的施工区域 进灯 具备施工条件后施工 现场 2014 05 10 制表人 牟德宝 制表日期 2014 年 05 月 01 日 9 对策实施 根据以上对策措施表 我们 QC 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全体成员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实施措 施 并分头负责实施 实施一 对操作工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1 对现场工人进行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工艺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以相关的图集以 及规范作为基础教材 使工人尽快的掌握砌块施工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 2 邀请 YTONG 砌供货厂家技术员到现场进行实地指导 明确砌块在实际砌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 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图 9 1 开展理论学习 图 9 2 现场实地教育 效果检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指导 项目部组织现场工人进行了考试 工人理论考试成绩均为 90 分以上 并且现场砌筑的样板墙各方面都符合规范要求 实施二 采取防水 防雨措施 1 定制专用木托盘 所有进场的砌块均堆放于木托盘上 防止地面水对砌块浸泡 2 对所有露天堆放的砌块用油毡布进行覆盖 图 9 3 现场堆放砌块 效果检查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小组成员对上墙之前的砌块含水率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为 11 有效的避免砌块砌筑后的干缩变形 从而防止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实施三 对 L 型连结铁件进行牢固固定 墙体与混凝土构件之间每隔 500mm 高度设置 L 型铁件拉结 连结铁件与混凝土构件 墙体之间均不 得少于两点 与混凝土构件之间固定射钉长度不得少于 25mm 与墙体之间固定用射钉不得少于 50mm 并且射钉与混凝土构件边缘距离应该大于 50mm 图 9 4 L 型连接件固定 效果检查 小组成员对已完成 L 型固定拉结件进行抽查 抽查 20 处 均位置准确 固定牢固 实施四 采用刮勺法进行施工 避免灰缝过大或不饱满 砌筑第一皮砌块前 应先用水润湿地面 再用 M5 水泥砂浆找平 厚度 15 20mm 并在砌块底面水 平灰缝和侧面垂直灰缝满刮胶粘剂后进行砌筑 以水平尺 橡皮手锤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 进行调 节 确保第一皮砌块水平 每皮砌块砌筑时均先在下层砌块上表面用刮勺均匀刮涂胶粘剂 并在砌块侧面灰缝处刮涂胶粘剂 上墙后 用橡皮锤轻击砌块 校正水平与垂直 橡皮锤的敲击应先从砌块的顶部向里敲 然后再水平方 Comment 微微微微6 质量检查应该针 对问题检查 对应前面的问题 向压实 使胶粘剂能从灰缝中溢出 灰缝不得有空隙 作业应在胶粘剂晾置时间内完成 图 9 5 采用专用刮勺刮浆 效果检查 小组成员对现场已完成墙体进行抽查 共检查 20 处 其中灰缝超标 1 处 灰缝饱满度均 满足要求 实施五 现场采用临时探照灯 避免因光照不好 影响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安排电工 1 名 专人负责对施工区域内用电实施的安装及维护 并对所有电缆架空敷设 确保人员安全 图 9 6 施工成型的墙体 效果检查 小组对现场已完成墙体进行抽查 墙体表观质量大大提高 共检查 20 处 墙体平整度及 垂直度均达到合格要求 10 效果检查 10 1 质量效果 在 2014 年 9 月 25 日我们 QC 小组对已经完成的 27 7 9 4 6 26 30 10 15 16 18 电梯井道墙体 3 7 层整面墙体进行随机检查 效果如下 表十六 套管预留质量情况表 序号楼层墙体部位不合格 点 合格 点 合格率 1 27 电梯 016 2 三层 7 9 电梯 112 3 10 15 电梯 126 4 4 6 电梯 017 5 10 15 电梯 012 6 四层 16 18 电梯 120 7 27 电梯 015 8 26 30 电梯 010 9 五层 16 18 电梯 025 10 7 9 电梯 09 11 10 15 电梯 014 12 六层 16 18 电梯 127 13 26 30 电梯 014 14 10 15 电梯 012 15 七层 27 电梯 126 98 07 制表人 xx 制表日期 2014 年 09 月 12 日 活动前后对比图如下 图 10 1 活动前后柱状对比图 制图人 xx 制图日期 2014 年 09 月 12 日 从表上可以看出 本次活动已经达到我们制定的目标 这说明我们制定的对策是行之有效的 各部 位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均达到要求 10 2 技术效益 通过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这一 QC 小组的研究和学习 为后期工程的 顺利开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引领了本项目技术攻关理念 开拓了全体员工的施工技术思路 为解决更 大难题积累了经验 增强了信心 10 3 经济效益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体本身绿色环保 无湿作业 免抹灰作业 经过本次 QC 活动 没有返 工现象 表观质量明显提高 为后期墙面装饰提供了较好的基层面 既赢得了工期效益 又创造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 表十七 QC 活动经济效益表 0 20 40 60 80 100 活动前值目标值活动后值 86 5 95 98 07 Comment 微微微微7 规范符号 用乘 号 活动支出 万元 班组奖励 3 次 500 元 元 1500 元 活动节省 万元 节约二次维修费用 表面不平整打磨费用 平均 1 人一天打磨修补一层 目前市场工价 220 元 天 S1 30 220 6600 元 对 30 层打磨修补 节约工期带来的人工费用 不计潜在的工期价值 共计节约 5 天工期 每天施工共 3 组人 每组 3 人 1 技工 280 元 天 2 力工 150 元 天 S2 3 280 150 2 5 8700 元 节约材料费 1000 元 合计 万元 6600 8700 1000 1500 14800 元 制表人 xx 制图日期 2014 年 09 月 12 日 10 4 社会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 通过所有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 最终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体的表观质 量 结构实体质量 得到了监理 业主单位及同行的高度评价 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开展充满了信心 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这一成果 提高了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 体结构质量 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 提升了企业总承包管理知名度 展示了中建八局的技术创新及 QC 攻 关能力 树立了 中建 良好品牌 截止目前 本项目已经经历过多次上级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查以及兄弟单位和业内同仁的交流 大家对此施工给予了肯定 11 制定巩固措施 通过本次 QC 小组活动 提高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 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的好评 实现了本次 QC 活动的目标 将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质量合格率提高到 98 07 以上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巩固措施 1 鉴于 QC 活动成果 我项目部将本次 PDCA 循环过程经验认真整理归纳 编制成了企业作业指导 书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作业书 编号 DLYJ 2014 ZY 001 在全公司 内进行推广 2 使本 QC 小组活动日常化 常态化 保持小组成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多方 提案 进行比较论证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12 总结及未来打算 12 1 小组总结 通过本次 QC 小组活动 使本工程 YTONG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体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