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doc_第1页
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doc_第2页
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doc_第3页
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doc_第4页
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地区教育部门完成工作情况总结 按照成府目督发20118号及成府目督发201115号文件的要求,我局承担了“四川十大惠民行动”及省政府重点督办事项中的教育资助行动目标(上述两项目标为相同内容),现将该目标在2011年上半年的执行情况报告如下: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66号)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14个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对学生实行免学杂费、信息技术费入学,对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住校生提供生活补助。同时,配合对14个郊区(市)县实施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城区困难家庭学生同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据初步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市共有约80.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了免学杂费、信息技术费入学,对29194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向12241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2011年上半年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的费用总额为14337万元(中央7532万元,市上2857万元,区县3378万元,学校570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2764万元,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温江区对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课本费及作业本费,新都区及双流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课本费;五城区及高新区共投入1593万元免除涉农的79285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信息技术费、课本费及作业本费。从2004年起,我市就开始对14个郊区(市)县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乡镇低保家庭子女)进行学费资助,为进一步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2011年5月,我局与市财政局共同拟定了关于在我市远郊区(市)县实施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同学费标准的意见,并报经市政府第103次常务会通过后正式下发。意见出台后,对户籍在金堂县、蒲江县、彭州市、大邑县、邛崃市、都江堰市、新津县、崇州市、青白江区九个郊区(市)县,今年就读我市区域内合格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按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收取学费,中等职业学校高于普通高中的学费差额部分由政府根据不同类别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补助。经预测,这九个郊区(市)县将有2.4万余名中职新生享受学费补助政策,市本级承担经费2300余万元,九个郊区(市)县配套经费580余万元。此外,我市五城区及高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职教惠民政策,对今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部分新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费补助。预计今年我市享受各类资助的中职新生将达到新生总数的70以上。2011年我市1300万元帮困助学资金已全部列入市本级教育部门年度预算,并经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5月我局下发了关于构建成都市教育资助体系的实施意见,通过该意见的实施,我市将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并资助城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和城市家庭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为做好2011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今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1年我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工作的意见”(成府办201135号)。5月8日,市政府又召开新闻发布会,我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我市2011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我局对今年全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统筹安排。一是我局印制了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证明4.4万份,已于4月30 日前下发给各城区教育局,由各城区分发给街道办事处;二是从5月9日起,通过各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相继对具体政策进行了宣传报道;三是从5月8日至6月9日,我市各街道办事处集中办理并免费发放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证明;四是6月7-9日,进城务工农民在各城区教育局指定的登记点登记;五是7月16日,全市统一公布农民工子女入学信息。目前,我市各中小学在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为103535人。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局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将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纳入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按照“统筹协调、划片指定、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同时,我市设立了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建立了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二是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办学潜力,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近三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在农民工暂住人口集中的城郊结合部新建学校6所,改、扩建学校49所,增加学位4万余个;三是加大扶持,加强规范,促进民办民工子第学校健康发展。我市将此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并对35所合法举办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每校资助5万元,帮助其建成图书资料室;四是简化手续、优化入学办理程序,方便就读。我市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入(转)学申请受理点设在各街道办事处,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免费出具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证明,在全市统一公布入学信息。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保障,得到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拥护、认同和接受,维护了社会稳定,优化了投资环境,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期望。为努力构建完善的残疾学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多元特殊教育需求,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权利,我市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在市政府残工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加强业务指导、协调各方力量、交流情况经验、研究发展措施、督促政策落实的要求,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有关特殊教育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我市制定了成都市特殊教育2006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三是市政府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纳入对各区(市)县教育督导目标考核内容。四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我市明确规定,要按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促发展的“三保一促”方针,确保特教教师待遇落实和特教事业发展需要。成都市特殊教育2006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市财政在市教育部门预算中每年安排100万特殊教育专项资金用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用于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等;将残疾人特殊教育帮困助学统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帮困助学工程中统筹安排;对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普通中小学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目前,我市共有三类残疾儿童少年4872人,已入学的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