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2 3 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5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知识梳理 考点一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目标导向 判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布图 能够判断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并能分析其成因 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1 内容 环境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 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 荒漠化 森林破坏 湿地减少等 3 水土流失 指在水力 重力 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 丘陵和高原地带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确定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1 熟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森林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其中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森林减少等考查的频率较高 1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准确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 要强化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或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地区分布的记忆 如水土流失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 森林破坏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 第二 要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条件 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 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最有可能出现该问题 如果人类活动不当 则会出现荒漠化的问题 此类地区如果灌溉不当 则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壤盐渍化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区 生物多样性锐减则分布较为普遍 存在生态破坏的地区都存在该问题 1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方法 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时 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具体如下 1 自然原因 地形原因 海拔 起伏状况 封闭状况等 气候原因 热量条件 降水条件 风力 风向等 土壤条件 土壤组成 肥力 质地等 植被状况 疏密状况 季节变化等 河流原因 流量大小 侵蚀强度和沉积状况等 2 人为原因 当地农业结构 居民能源消费结构 生产技术 政策导向等 分析原因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 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1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 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 过渡性 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 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 发展的重要基础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1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 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 生物 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1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分别写出甲 乙 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案 名称 甲为黄土塬 乙为黄土墚 丙为黄土峁 演变过程 由于黄土结构疏松 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 降雨主要集中在7 8 9月份 多暴雨 易于形成冲沟 原始地表被破坏 形成黄土塬 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 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 深切 变宽 顶部面积减小 变为长条形的黄土墚 黄土墚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 逐渐破碎 演变为黄土峁 1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 不利影响 黄土地貌塬 墚 峁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 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土地面积不断缩减 耕种条件越来越差 土壤逐渐贫瘠化 水土流失加剧 2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以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景观图为背景 考查水土流失对地貌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突出考查景观图信息的解读与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描述 阐释能力 2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 信息提取 1 题干信息 黄土峁 黄土墚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是景观图中地貌的判断依据 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 说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2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图像信息 2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迁移应用第 1 题 水土流失对地貌的影响分析 图甲顶面平坦宽阔或微有起伏 为黄土塬 黄土堆积厚度较大 图乙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 为黄土墚 图丙是呈孤立的黄土丘 浑圆状形如馒头 是黄土峁 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的体现 在土质 气候 植被等因素影响下 流水侵蚀易形成冲沟 原始地表被破坏 形成黄土塬 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 冲沟进一步发展变为长条形的黄土墚 黄土墚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 逐渐破碎 演变为黄土峁 第 2 题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可以通过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耕地面积 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材料二 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水量动态图 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 水力 风力 重力及冻融等 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 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其单位为吨 千米2 年 2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描述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导致图示侵蚀模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27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知识梳理 考点二水土流失的治理目标导向 能够针对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 提出具体的针对性治理措施 2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合理利用土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实行 保塬 护坡 固沟 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3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比较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典型区域 但两者在成因 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不尽相同 具体分析如下 1 原因对比 相同点 地形崎岖 乱砍滥伐 不同点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丰富 雨季长 3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危害程度 从经济角度 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同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主要原因 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均土地少 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多是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 一旦表土被侵蚀 恢复更加困难 地处江河下游 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 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 南方低山丘陵区以发展多种经营为主 3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3江苏卷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甲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 图乙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3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图乙中虚线框区域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c a 水平梯田b 坡式梯田c 隔坡梯田d 反坡梯田 2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a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 修筑难度小c 利于机械化耕作d 便于灌溉施肥 3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本题以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图为背景 考查治理水土流失中工程措施的表现和影响 突出考查信息的解读与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8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 信息提取 1 题干信息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疏密 海拔反映地形特征 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缓 海拔升高地势升高 海拔降低地势降低 39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图示信息 40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 迁移应用第 1 题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分析 根据图乙可知 结合图中比例尺 等高线表现的坡度变化为平地与缓坡相间分布 适合修筑隔坡梯田 注意反坡梯田的平地表现为外高内低 适合在等高线整体相对较密集的坡地上修建 水平梯田是平地与陡坡相间分布 第 2 题 运用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分析 修建梯田是黄土高原在缓坡上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有利于减少坡面径流 减轻水土流失 图甲中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 能够有效地保水保土 梯田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 修筑难度较大 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 更不适于机械化和灌溉施肥 41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6山东烟台期末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 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 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 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 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 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 的治理开发模式 如下图 读图 完成第1 2题 42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 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 其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 a 热量b 水分c 地形d 土壤2 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 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水土 改善生态环境a b c d 答案 解析 43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 自然资源较丰富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1600毫米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图甲 44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4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46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 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等 2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为5 25 的范围内 随着坡度的增大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 多选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 植物种类增加b 土壤肥力下降c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 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 降水量增加 引发滑坡 泥石流 4 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 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47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等知识 获取图表信息 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第 1 题 由图甲图例可知 当地水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加之该区域地形起伏大 落差大 西部为横断山区 因此淡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丰富 第 2 题 由图乙可知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 由图丙可得出结论 在地形坡度为5 25 的范围内 随着坡度的增大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 第 3 题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 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湿度减小 肥沃的表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流失的土壤在河道 湖泊淤积 使其泄洪能力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淘宝商城入住协议书
- 方塘转让协议书
- 无偿租借房屋协议书
- 墙纸店展示架与样板间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厨房油污清洁剂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江苏南京鼓楼区属国企集团人员招聘真题
- 2024年温州市瓯海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起重设备安装人员岗位责任划分方案
- 《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书示范文本》
- 数控机床质量检验规定
- 信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完整版)路面拆除施工方案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工艺美术馆招聘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关于宗教干部教育整顿工作的自查报告
- 关于生命线的讲解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绿色能源5万吨年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