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释猜嫌.doc_第1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doc_第2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doc_第3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doc_第4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 教学设计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 姓 名:崔 海 启 班 级: 高 二(3) 班 单 位:包 集 中 学 时 间:2017年 5月 6日情真意切释猜嫌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个性化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筛选信息:把握关键信息,分析人物思想情感。 2、细节品析:掌握通过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情真意切”利于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体悟“情真意切”,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结合细节分析,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导读,课堂激疑,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点拨归纳,入情品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近千人,有名有姓的达七百多人,其中最主要的女性,当然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林黛玉进贾府,对林黛玉了解多少呢? 问1:还记得里面怎么描写黛玉的吗?现在我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林黛玉的容貌。(师深情朗诵,唤起学生的记忆,然后全班齐读)幻灯片内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问2:那黛玉的性格呢? 多愁善感,孤高自傲。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问3:现在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宝钗。幻灯片内容: 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全班齐读) 问4:在你们的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是什么关系啊?(情敌) 问5:他们都爱着谁?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片段,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旁白、外面人、林黛玉、薛宝钗)起来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先看看,酝酿一下情感,要把情敌的感觉读出来。 问6:那情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 最能体现黛玉的那股酸劲、醋劲是哪两个字?(嗳哟)幻灯片内容: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为何不解这意思?”(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回) 问7:朗读完了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黛玉什么样的性格? (敏感多疑 尖刻小气)问8:就这么一个极度敏感多疑的女主人公,是如何化解了对情敌宝钗的猜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楼梦的节选情真意切释猜嫌(板书课题) 二、设疑解题。 情真意切释猜嫌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一篇文章。这一回完整的回目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什么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金兰契”比喻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金兰语”比喻情投意合的知心话。后来,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契若金兰)。 在这一回中,是谁和谁情投意合?薛宝钗和林黛玉。请大家把这两个名字加入到题目中去,应该是“薛宝钗的情真意切释去了林黛玉的猜嫌”,也只有释去猜嫌,二人才能情投意合。3、 鉴赏文本。 鉴赏文本,有这样三个问题“猜嫌”从何而来?如何“释”?怎见得“情真意切”?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的研习,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问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 问1:刚才的片段,咱们看到了“猜嫌”从何而来,可是,从本文哪里可以看出来林黛玉的确猜嫌薛宝钗了? 明确: 在第三段第一行“只当你心里藏奸”。问2:面对如此敏感多疑的林黛玉,薛宝钗是如何冰释前嫌的?用题目中的四个字回答。 问3:老舍说“文学是语言”。红楼梦之所以能成功的塑造出一批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是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语言对话中,你觉得薛宝钗哪句话,最情真意切,最打动林黛玉? (学生找薛宝钗的语句,入情品读,思考理解,点拨归纳)预设: (1)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 (问看病)(2)宝钗道:“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谈饮食)(3)宝钗道: “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略显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 (谈用药) 同学们,在林黛玉进贾府里,也有问药问生活的场景,我们来看看。(请一学生朗读) 众人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治疗?” (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才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问:这和宝钗的关心一样吗? 点拨: 王蒙先生评点此处为,不是关心而是走过场,一语中的。 (4)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谈身世)(5)宝钗要给黛玉送燕窝说,“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送燕窝) 幻灯片内容: 问看病 谈饮食 谈用药 谈身世 送燕窝问4:面对薛宝钗情真意切的关心,林黛玉的“猜嫌”最后到底消除没有?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同学们在阅读文本时,不能走马观花,要注意细节。 预设:(1)宝钗说,“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2) 在她们交谈中,黛玉谈到了自己孤苦的身世。(追问:你觉得她说的这些话还有什么意味?除了她对自己的自责之外,实际上还有对宝钗的什么态度? )(3) 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 (4) 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几句话儿。”问5:不知道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还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黛玉说了七次话,宝钗说了七次话,她们每一次说话的表情和动作是不是都一样的呢? 梳理全文脉络:道、叹道、笑道、忙笑道,从叹到笑;由黛玉对宝钗的厌烦到赞美到自责到最后诚邀。这不正是文章发展的一个脉络吗? 幻灯片内容: 道叹道笑道忙笑道 厌烦赞美自责诚邀 在这样的脉络发展当中,正是由于他们这样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两位女主人公的心灵逐渐的贴近并坦诚相待。所以,脂砚斋在重评石头记时,不由得写下了如此批语。(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 “宝钗此一戏,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问6:如果说以前的黛玉,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尖刻小气,敏感多疑,那么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看出黛玉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同时宝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幻灯片内容: 林黛玉:坦率真诚,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薛宝钗:宽容大度,关心体贴,情真意切。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想,肯定有这样一幅呈现人情美、人性美的画面,会永远定格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在高宅大院的贾府之中,一个秋日阴沉的黄昏,两位女主人公敞开心扉,说着悄悄话。(全班齐读)两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心心相印、情同姐妹。这闪耀着人情美人性美的画面,应该正是作者理想的写照吧。读到此,我想用一句谚语表达一下我的感触,“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四、拓展延伸。 你觉得她们是势不两立的“情敌”吗?薛宝钗是破坏宝黛爱情的罪魁祸首吗?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明确: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请思考:你觉得曹雪芹笔下这“两奇葩”仅仅只是庸俗的“三角恋爱”中可怜的角色吗? 2003年11月05日百家讲坛栏目新解红楼梦节目周汝昌答疑红楼梦(下) 周汝昌,我国著名红学家。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主持人:在这期节目里,周老先生主要针对红楼梦人物与广大的红学迷们展开对话。红学迷们想请教问周老怎么看待林黛玉和薛宝钗,比较喜欢谁?要是在现代社会中,后者是不是比前者的生存能力要强?(找一名学生朗读) 我们首先要抛开一个观念的影响,不要把这么一个伟大深刻的作品引向了一个狭小庸俗的小悲剧(钗黛争婚,二女一男,家长在旁边使坏),这么重新思考一下:为什么红楼梦第五回中,这些女儿都入薄命司?书里叫做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什么这样?他为了普天之下广大妇女的不幸命运而写书而流泪,至于小女儿个性不同,有点你长我短,吵吵小架,这个是很不稀奇的。当我们把那一大套都抛净了,重新再读红楼梦的时候,你再体会那个美,那个人和人的关系,真是博大精深,每一个女儿,她的长处短处,都很可人很可爱。 (周汝昌评说四十五回后面部分)(全班学生齐读) 宝钗走后,晚上下起了雨,林黛玉非常寂寞伤感,写了秋窗风雨夕。没想到,宝玉来了,风雨故人来。注意,宝玉是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打着伞提着明瓦灯,来到潇湘馆的。后来有蘅芜苑的一个丫鬟,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你看,碧伞红灯,那个诗情画意。油漆伞是绿的,提的灯是红的,在小雨中渡过沁芳桥。想想那意境。我说句冒昧的话,这才是红楼梦的精华。你们读红楼梦注意这些地方了吗?那个美那个境界。五、布置作业。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黛玉和宝钗身上含有的那种人性美,但是做为红学研究的第一大公案来说,历来研究家们对于黛玉和宝钗的性格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的:(全班齐读)1、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 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2、黛玉一味痴情,心地偏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3、谈恋爱自盼黛玉,找妻子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