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康德的法权思想以私人法权为主线?总第452期?【哲学百家】试论康德的法权思想以私人法权为主线口黄萍(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38)摘要:康德认为,法权是一个人的任性能够在其下按照一个普遍的自由法则与另一个的任性保持一致的那些条件的总和.其思想基础是道德.法权与伦理都隶属于道德,二者的区别是外在自由与内在自由的区别.外在的”我的”和”你的”本质上不是实践的占有而是理知的占有,理知的占有的前提是实践理性公设.但理知的占有在自然状态中是偶然的,暂时的,只有在公民状态中,才能有一种外在的”我的”和”你的”的可能.关键词:法权;道德;自由;私人法权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1)050083-03一,法权的思想基础是道德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或理念来追求.但在这种追求过程中,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法权论的法权法则,乃至于道德法则采取好像是”自然法则”的形式形而上学初始根据,第二部分是德性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却是必要的.”】据.可见,在康德那里,法权和德性都隶属于道德,因此,二,法权的界定及其本质法权的思想基础是道德.这种道德内涵就在于道德命令本1.法权的界定及其本质.康德认为,”法权是一个人质上立足于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即道德自律.这就完成的任性能够在其下按照一个普遍的自由法则与另一个的任性了一个根本性的倒转:法或法则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上帝保持一致的那些条件的总和”.2】法权具有三个特征.首颁布的,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无条件的命令.1】他认为,先,只涉及一个人格对另一个人格的外在的,确切地说实践“自由概念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正因为如此,它对理论的关系,如果他们的行动作为行为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哲学而言是超验的,也就是说它是这样一个概念,不可能互相影响的话.其次,法权概念并不意味着与他人愿望(因在某种可能的经验中给它提供任何恰当的例证,因此,它此也与纯然的需要)的关系,而仅仅意味着与他人的任性的并不构成一种对我们而言可能的理论知识的任何对象,绝关系.第三,在任性的这种交互关系中,也根本不考虑任性对不能被视为思辨理性的一个建构原则,而只能被视为范的质料,而是只问双方任性的关系中的形式,只要这种任性导原则,确切地说只是纯然否定的原则.但在理性的实践被看作自由,以及通过行动,双方中的一方是否可以与另一应用中,它的实在性却通过实践的原理得到证明,实践原方的自由按照一个普遍的法则保持一致.【2理作为法则,独立于规定性的一切经验性的条件(一般而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含义:(1)权利是言的感性东西),证明了纯粹理性的一种因果性,证明了我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康德继承了传统自然法的思想,们心中的一种纯粹意志,道德和法则的起源就在于这种纯但康德的自然法思想与传统自然法不同,在自然法产生的初粹意志”.2】这种自由分为外在应用的自由和内在应用的期,自然法即是遵守自然的规律或上帝的意志,其思想核心自由,前者涉及法学的,后者涉及伦理的,因此,在康德是自然中心主义.而从中世纪开始,神学思想的兴起,认为那里,道德的两个部分即伦理与法学的区别,也就是内在神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宰,人是神的附属物,没有独自由和外在自由的区别.这样,道德立足于法之上的传统立的人格.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催生了人性的复苏,人逐渐结构被颇倒为法立足于道德之上的崭新结构了.1但法权从神权和教权束缚下解脱出来.这种转变反映在法哲学上就义务与道德义务仍是不同的,法权允许他律,而道德义务是近代古典自然法哲学开始用人和自然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是自律.虽然如此,康德仍然致力于推进人们对法权作道法.不过这时的古典自然法哲学深受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将世德化即自律的理解.法律的目的最终还是要造就出道德的界看作是一个机械的东西的影响,在古典自然法哲学看来,人来.当然,一旦这种状态在现实中完全实现,法律也就人不过是一架机器,国家但是没有科学地揭示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历史的发展要求对人性进行第二次的解放,法哲学也呼唤着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康德以他的批判性的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要求必须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和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4从而实现了近代以来欧洲法哲学发展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开创了法哲学研究的新局面.(2)权利是建立在主体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之上的,人只有是独立的,意志是自由的,才可能与他人发生法律关系,才可能取得权利.因此,康德的权利概念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而自由意志虽是先天的,超验的,却能通过实践的原理得到证明.(3)在法律关系中,注重的是权利关系中的双方是否都体现了个人的意志自由,而且这个自由意志是否与一个的普遍法则保持一致,即是否遵循了法权的普遍原则.康德认为,”法权的普遍原则”是:”任何一个行动,如果它,或者按照其准则每一个人的任性的自由,都能够与任何人根据一个普遍法则的自由共存,就是正当的.”】这里的普遍法则就是指道德法则.因此,法是调整个人意志与他人意志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条件,法的目的是使得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并非个人愿望,偏好的实现.康德对法律的定义是来自于他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既有认知理性的能力,同时又具有实践的理性.人的行为选择必须被道德律所指引,不然每个人只为争取个人自由而侵犯他人自由必将导致混乱,也失去了真理的自由.法律是在普遍自由原则即道德律指引下构建起来的,是对意志行为外在形式上的规制,以便人们朝着善去行动.所以法律具有强制的功能,也具有教化的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康德那里,自由是一切权利取得的基础,也是人取得自主和独立,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基础.而所有权自由,人格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私法上的重要原则.2.法权的划分.康德从乌尔比安关于法权义务的三个公式开始进行分析.(1)”做一个正派的人.”康德认为,法律上的正派在于在社会交往中始终维护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不能使你自己仅仅成为供别人使用的手段,对他们说来,你同样是一个目的.(2)”不要对任何人做不正当的事.”其含义可以转换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为了遵守这项义务,必要时停止与别人的一切联系和避免一切社交.(3)“进入(如果你无法避免社交)与他人的社交,在其中要能够维护每个人他自己的东西.”康德认为,这句话可以翻译为:”进入一种状态,在其中能够针对每一个他人来保证每个人他自己的东西.”f2结合上述法权义务的公式,康德在法权的一般划分中,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法权作了分类.(1)在法权作为系统的学说时,法权可以划分为自然法权和实证法权.自然法权建立在全然的先天原则之上,实证法权则来自于一个立法者的意志.实证法权又称为”按照规章的”法权,即成文法所规定的法权;自然法权则是实证法权之所以可能的前提.1(2)作为使他人承担义务的(道德的)的能力,亦即作为对他人的一个法律根据的法权,其最高划分就是划分为生而具有的法权和获得的法权,其中前者是那种不依赖于一切法权行为而应天生归于每个人的法权;后者则是需要这样一种法权行为的法权.:】在这两种划分中,生而具有的法权就是自然法权,获得的法权是实证法权.这种生而具有的法权只有一种即自由.所谓”自由(对另一个人的强制任性的独立性),就它能够与另一个人根据一个普遍法则的自由并存而言,就是这种唯一的,源始的,每个人凭借自己的人性应当具有的法权”.,】之所以将法权划分为生而具有的法权和获得的法权,”其意图在于:一旦对获得的法权发生争执,出现了问题,谁有责任作出证明,要么证明一个受到怀疑的事实,要么当这个事实被澄清时,证明一个受到怀疑的法权,否认自己具有这种责任的人,就可以在方法上像依据不同的法权条文那样援引生而具有的自由法权”.2也就是说,自由法权不仅是获得的法权的前提,也是衡量一切具体法权的最终标准.三,私人法权的主要思想1.外在的”我的”和”你的”的界定及其本质.康德没有使用所有权概念,而是使用了外在的”我的”和”你的”的概念.康德认为,”法权上的我的是这样的东西,我与它如此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一个他人未经我的许可而使用它就会伤害我”.C2康德的”外在的我的和你的”的概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包括物品法权,人身法权及物人法权(采用物的方式的人身法权).物品法权指的是财产所有权.康德的所有权建立在其权利二元论(自然法权和实证法权)的基础之上,因此,康德的财产权既是自然权利又是实在法权利.康德认为,对某物的占有可分为感性的占有和理知的占有.前者是对一个对象的有形的占有,后者是一种无须持有的占有,是纯然法权上的占有.2外在的”我的和你的”本质上是理知的占有而不是感性的占有.这种理知的占有是一种自然法权.但是自由是每一个人都生而具有的法权,当把我的任性的任何一个外在对象作为我的来拥有时,就会与别人的任性发生冲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康德提出了一个实践理性的法权公设,即”把我的任性的每一个对象都当作客观上可能的我的或你的来看待和对待”.2】从义务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这样对待他人,使得外在的(可使用的)东西也能够成为任何一个人的他的,这是一项法权义务”.2】一种纯然法权上的占有概念本质上是理知的概念,”但它仍然具有实践的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必须可以运用到经验对象上去,对这些对象的认识依赖于那些条件”.所以财产权又是一种实在法权.为了说明占有的本质,康德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第一,一种外在的”我的”和”你的”是如何可能的?第二,一种纯然法权上的占有是如何可能的?第三,一个先天综合圆2011第5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o?总第452期?【哲学百家】的法权命题是如何可能的?C2J这三个问题构成了康德所有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康德认为,”法权上的我的是这样的东西,我与它如此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一个他人未经我的许可而使用它就会伤害我”.感性的占有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一个分析的先天法学命题.理知的占有与感性占有不同,它剥离了空间和时间中经验性占有的一切条件限制,即便我没有经验的占有,也可通过我的意志占有它们.无论它们在何时何地实存,只要我在纯然法权上占有,它们就是属于我的财产,因此,理知的占有是本体的占有.“把外在于我的某种东西当做我的来拥有,其方式是主体的意志和那个对象纯然在法权上的结合,不依赖与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关系,遵循的是一种理知的占有的概念.”C23因为”在一个理论的先天原理中,必须给被给予的概念配上一个先天直观,因而必须给对象之占有的概念添加某种东西;然而在这种实践的原理中,程序正好相反,给经验性占有奠定基础的一切直观条件必须排除掉,以便把占有概念扩展到经验性占有之外并且能够说:任性的每一个外在对象,我无须处在对它的占有中就能够控制它(并且也仅仅就我能够控制它而言),都可以被算做法权上我的”.C23康德将占有分为感性的占有和理知的占有,并指出所有权的本质是理知的占有.揭示了所有权的真正意义.现代法学认为所有权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对物的实际控制,而在于充分发挥物的效用,因此.既使物脱离所有人的占有,有偿或无偿交给他人使用,所有人并不因此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占有方式就是一种理知的占有,现代法学称为间接占有.康德也认识到在一个自然状态中,外在的”我的”和“你的”的可能性是暂时的,因此,基于实践理性公设的法权只是一种可能性,偶然性,”就一个外在的,因而偶然的占有而言的单方面的意志不能用做对每一个人的强制法则,因为这样的强制法则会损害根据普遍法则的自由.所以只有个赋予每个其他人以责任的,因此是集体普遍的(共同的)和掌握权力的意志,才是能够向每个人提供那种安全的意志”.2这种状态就是公民状态,”唯有在公民状态下,才能有一种外在的我的和你的”.C2)康德的这一思想从哲学上揭示了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的社会关系这一本质.2.私人法权的类型.康德根据私人法权的获得方式的不同,把私人法权分为物品法权,人身法权及物人法权.康德认为,通常物品法权被定义为”反对该物的任何占有者的法权”.【2作为一个直观的概念是正确的,但在这里,康德又提出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为什么丧失实际占有的权利人能够凭借原物返还请求权,强迫实际占有人交还原物,恢复占有呢?权利人的这种自由意志所指向的法律关系,是直接指向某有体物的法律关系吗?前者是关于物的权利人对抗他人的权利之效力来源问题,即为什么他人会负有不使用该物的义务;后者是关于物品法权关系的本质问题,即其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后一个问题,康德认为”通过单方面的任性,我不能使任何别人承担责任放弃对一个物品的使用,他本来对此没有任何义务,因此,我唯有通过所有人在一个共同占有中联合起来的任性才能这样做”.C23因此,物权关系不是人对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共同占有状态(ap公民状态)是通过所有人的意志形成的,由于这种集体意志的在先,我才能对抗他人,要求实际占有人交还原物,恢复占有,从而解决了物权的对抗效力是如何可能的.通过上述论证,康德指出物品法权的实际定义是”对我和所有别人都处于其(源始的或者建立起来的)共同占有之中的一个物品的私人使用的法权”.C2)康德认为,人身法权是”对他人任性的占有,作为通过我的任性规定他人任性去采取某种行为的能力”.康德认为,对一种人身法权的获得不能是原始的和专横的,因为这会违反自由意志之间的合意原则;人身法权也不能通过违法行为获得,因为既使获得赔偿,我也是只保存下我原有的东西,别无他获;人身法权也不能通过消极的抛弃或拒绝而获得,因为这样一种消极行为只能表明他的权利的终止,并不表示取得一种权利.因此,只能通过积极的转让才能获得人身法权,这种转让则只有通过一个共同意志才成为可能.根据这种共同意志,客体总是处于某人的支配之下,然后一个人退出了这共同体,这样客体通过接受而取得.而这种以转让为目的的”两个人格联合起来的任性的行为”,2就是契约.但康德进一步指出:通过契约,权利人并未因此而直接取得一个外在的物品,而是他人的一个行为.通过他人的行为,该物即被置于权利人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之成为所有权人,亦即通过契约,权利人仅取得了他人的允诺,而非所允诺的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订单管理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气自动化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脚本编写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顾客体验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房产分析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应用心理学专家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官方网站维修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事件策划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侧重于设计的市场营销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学编审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定额〔2025〕3号文-关于发布2023版西藏地区电网工程概预算定额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口蹄疫病毒课件
- 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仪器仪表制造工(智能制造传感技术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徐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数学试卷一(有答案)
- 2024届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数学学科笔试试题(附答案)
- 健康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性与生殖健康讲堂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 DL∕T 516-2017 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
- 2024艺术品买卖合同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工作制度
- HPV感染与HPV疫苗知识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