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资料1.doc_第1页
瓷器资料1.doc_第2页
瓷器资料1.doc_第3页
瓷器资料1.doc_第4页
瓷器资料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釉原料在组成釉药的三组氧化物,各因其属性的不同在釉中的性质和功用亦有所不同。故在配制釉方的同时,对于原料的名称,以及其在釉内的性质、功用,都得要有透彻的明了,以便于灵活运用。兹将原料在釉内的性质功用详述于后:长石(Feldsper)长石是花冈岩成份之一,也是最普通和分布最广的矿物。其种类有四种如下:(1)正长石(钾长石) K2O Al2O36SiO2(2)曹长石(钠长石) Na2O Al2O36SiO2(3)灰长石(钙长石) CaO Al2O32SiO2(4)叶长石(灰幼辉石) Li2O Al2O34SiO2性质:呈碱性反应,不易酸蚀,熔点则因其种类不同而异。用途:(1)高温具助熔性。 (2)使坏体易透明。瓷料中长石含量过多,同样之温度,烧成易变形。如含量过少,瓷体中因缺乏玻璃质,瓷体无透明性,适当之加入,经均匀之处理,其所烧成之瓷体,可构成半透明性。在釉料中长石为高温釉中主要的助熔剂,因为长石含有不溶解于水的钾、钠,它可视为天然熔块。钾、钠长石太多的釉容易开裂,因含有钠和钾膨胀系数高的物质。我国古代的瓷器,如龙泉窑及哥窑,就是含长石特别多的釉,高温裂纹釉含长石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矽石(SiO2)、石英、硅酸(quartz)来源:石英为火成岩矿物之一,生于伟晶花冈岩之矿脉内。性质:熔点1710,在高温下易与他物化合为矽酸盐,酸碱不易腐蚀。用途:在坏体中(1)在瓷料中对瓷质之白地有助益。(2)减低烧成瓷体之收缩率。(3)增强瓷体成熟点之站立性。在瓷料中加入过量石英时,则影响坏料之可塑性,成坏困难,生坏机械弱,其烧成之瓷器气孔率高,无釉处有渗透性。如用量过少时,其所烧成之瓷体收缩率较大,且烧成之较薄坏体易变形。氧化钠Na2O,碳酸钠(Na2CO3),苏打氧化钠为强烈的助熔剂,且从低温至高温釉里都可使用。苏打有助于色彩的光泽和浓厚,如:土耳其蓝、埃及蓝。但钠的热膨胀系数大,故含高氧化钠的釉在陶坏上易开裂。且釉面较软,易损坏、剥落,轻微溶解于酸,有风化和变质的倾向。苏打亦为水溶性物质,故应先制成熔块,或者须从钠长石中得到氧化钠。氧化钾(K2O),碳酸钾(K2CO3),珍珠灰氧化钾在釉内的作用与钠极相似,实际上这两种氧化物的符号,通常用KNaO,它的意思就是钠和钾在任何比例之下混合。钠和钾具有同样的好处与缺点,它和苏打一样,可使颜色灿烂,在色彩上有些不同而已。例如锰在苏打釉内产生带红的紫色,在钾釉上呈蓝紫色。钾比钠的膨胀率低,但仍然很高,能引起开裂。若需要大量的钾于釉内,因供给氧化钾之原料碳酸钾易溶于水,因此很少直接用于釉内,应先制成熔块再使用。微量的氧化钾可由钾长石得到。氧化钙CaO,碳酸钙(CaCO3),石灰石氧化钙的熔点为2572,一般釉内都使用氧化钙,主要的氧化钙可由碳酸钙得到,它是由石灰石、白垩、大理石或方解石矿研磨而成的,特别纯净的钙白是由沈淀制成。因为碳酸钙价廉,且所提供的氧化钙为高温釉内主要的助熔剂,对釉只有良性的影响,可算是釉内最具价值的原料。在低温釉中氧化钙必须与铅、锌、钠等其他助熔剂一道使用,才能使釉熔化。钙在釉内可提供釉的硬度和耐久性。但若加得太多会有耐火及无光的现象。氧化铅(PbO),铅白(2PbCO3Pb(OH)2),铅丹(Pb3O4)氧化铅的分子量是223,熔点为888,世界各地大多数釉都是以氧化铅当作主要的助熔剂,它是低中温最有用的助熔剂,其优点为熔点低,对颜色有助于发色效果,亦能增加光泽和亮度。膨胀率低,对大多数坏胎易适合而无开裂倾向。其缺点为只能氧化烧,若还原烧会变黑和起泡。氧化铅的助熔范围常在六号锥(1200)以下,超过1200时就会变为有挥发性。另一个严重问题为这种原料有毒,应减少由伤口及嘴、鼻进入人体内。若温度低或配置不当会熔出轻微的酸性,可能会从食器中进入身体,可采用含矽酸铅烧至1100以上的熔块釉,减少施釉及烧制过程的危害。釉内的氧化铅可由铅白和铅丹中取得,前者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它的优点是成份纯净、分子细小、熔点低。后者则为红色氧化铅,因含有额外的氧,有助于釉内的氧化,同时避免还原为金属铅。另外氧化铅(PbO)可称为密陀僧或黄丹,因含氧量低较易还原,又原料分子较粗,亦是为其缺点。氧化镁(MgO),碳酸镁(MgCO3)氧化镁在釉内主要的作用为高温的助熔剂。它太耐火,故无法用于低温釉内,除非想做成不透明或无光。在高温釉内氧化镁会有光滑或奶油状的釉面。含镁的高温釉,通常是不透明光滑或紧密,在触觉上给人快感。但过多的氧化镁会引起釉面干燥有皱纹和针孔。并因其热膨胀率小,故多量亦会引起缩釉。若将钴加入含氧化镁的釉内会偏粉红的蓝色。若含有高量的氧化镁会在蓝色上有粉红色的斑点。釉内的氧化镁可由碳酸镁、白云石或滑石中取得。前者是由菱苦土矿制成。软蓬蓬的质地非常的轻,避免由口、鼻进入人体。氧化锌(ZnO)氧化锌在中温和高温中是非常有用的助熔剂,少量可能产生强烈的助熔作用,若大量使用易造成结晶,甚而会产生无光和干枯。在1080 (Cone 01)火度以下则无助熔效能,由铅、长石、或硼酸组成的釉,以氧化锌来当助熔剂,可减少许多釉药的缺点。然而全用锌来做助熔剂,则釉会起皱纹、麻点或针孔。锌与铜会产生土耳其蓝的颜色,若与铬会生成棕色,而不是绿色。锌与钛一起使用易促进釉内的结晶。氧化锌调成之布里斯脱釉,釉的熔融温宽大。氧化钡(BaO),碳酸钡(BaCO3)氧化钡在釉内与氧化钙相似,但钡为低温釉中的耐火物,在高温釉中为助熔剂,但用量需较氧化钙少,否则亦会造成耐火或无光的釉面,故钡通常也拿来制造缎面的无光。但若有大量的硼砂在釉内,加入氧化钡则不会产生无光釉。釉内的氧化钡是由碳酸钡原料而来,在釉内是做为助熔剂,或者是帮助无光结构之形成。碳酸钡之生料有毒,故在施釉过程应避免由伤口或口鼻进入人体内。氧化锡SnO2氧化锡早就是各种不透明釉的失透剂,在釉中的用量约有28 %即可产生不透明。氧化锡可给予釉较高的光泽和流动性,即使是少到12 %,对光泽也有显著的改善。氧化锡是珐琅、陶瓷釉白色主要发色剂的成份之一。粉红色和紫红色就是用氧化锡、铬酸盐和石灰等所制成的。氧化锡和氧化钒可制成黄色色料。氧化锡又可安定铜红的胶体粒子,使铜红不致于发挥。氧化硼B2O3,硼砂Na22B2O310H2O氧化硼是熔点非常低之物,比铅或钠的助熔力还要强。可做为釉内主要助熔剂,或次要助熔剂,能从最低温至最高温,它形成硼酸盐,可减低釉的膨胀,因而可改进釉裂。氧化硼的来源是由硼砂而来的,硼砂用于釉内可供给做钠和硼的原料来源。可惜是水溶性的,需先制成熔块方可使用,少量的硼砂对于降低釉的熔点有很大的效用。氧化锶SrO,碳酸锶SrCO3锶在釉内功用与钙非常相似,然而锶贵又比钙无多大好处,故用途少。碳酸锶是提供釉内氧化锶的主要来源,但价昂故很少用。氧化锂Li2O,碳酸锂Li2CO3,叶长石Li2O Al2O34SiO2氧化锂是强有力的助熔剂,它在釉内的作用和钠有些相似,加少许锂对釉的流动性和光泽有改良作用,且其热膨胀远较钠、钾为低,不会引起釉药的开片,并可增长烧火范围。碳酸锂是提供氧化锂的来源,但价钱昂贵,具微溶性,可以不制成熔块即使用。氧化锑Sb2O3氧化锑可用做失透剂,在这方面不一定比锡或锆优越,锑与铅可混合成锑黄。滑石3MgCO34SiO2 H2O滑石在釉中是一种助熔剂,可提供氧化镁和矽酸做为釉药,亦可用做陶土坏胎的助熔剂,并可使坏土具较好的耐热震性,.滑石是需要氧化镁的釉中最便宜的来源。硼酸钙(硬硼酸钙石) 2CaO 3B2O35H2O硼酸钙是含有硼和钙的天然矿物质,是唯一不溶解的氧化硼的来源,它的组成会有一些不一致,不适宜大规模陶瓷工厂。硼酸钙当做主要助熔剂于釉中时,会产生碎纹和杂色的动人质地。可单独用于极低温度的助熔剂,.对釉的光泽和增长火度范围有好效果。白云石CaCO3 MgCO3白云石是天然矿物,含1:1 mole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可同时提供氧化钙和氧化镁做为釉内的助熔剂,亦可加入土内制成白云土。骨灰Ca3(PO4)2磷酸钙有天然的称为磷石灰,但含有少量的氟和氯或锻烧骨头,再以研磨而成的骨灰。骨灰在釉内是做为乳着剂和钙的来源,在低温可引起不透明和乳白光,如用量太多或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泡沫,骨灰亦可加入陶石或高岭土中调配成骨瓷。磷酸对红色的发色有助益,故制红色釉多采骨灰,如辰砂釉即是。萤石(氟石) CaF2不溶于水,在陶瓷釉中可提供钙的来源,亦容易使釉有麻点和针孔。冰晶石Na3AlF6冰晶石又称为氟铝酸钠。因熔点低,为釉中强力的助熔剂,它是钠在天然状况下可用的原料,但是氟会在釉熔化时引起过份的沸腾,故易使釉有麻点和针孔。矾土Al2O3矾土又称氧化铝,极为耐火,其本身要在2040左右才能熔化。矾土可使釉的黏性增加,不易由垂直面流下,这种特性是釉内不可缺少的。矾土另外的作用是防止釉在冷却时结晶,矾土于熔融的玻璃作用,是阻止其他原料聚集成为结晶状,若欲制成结晶釉应减少Al2O3的用量,矾土同时也使釉具有耐用和抗张强度。因为矾土的熔点高,若使用太多,超过了一定的比例和烧成温度的不够,对任何釉都有不透明和无光。科学的鉴定陶瓷年代的方法l 热释光断代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原始能量都会因高温而全部释放掉,就像是把时钟重新拨到零点。此后陶瓷重新开始积累信息,最后所测量得到的信息,与陶瓷的烧制年代成正比,这就是热释光断代的基本原理。而热释光断代主要是通过把陶瓷样本加热,来测试它释放出的光强,从而定出陶瓷器的烧制年份。在热释光测试中,年份较久远的陶瓷,光的强度较强。相对年份较近的陶瓷器,如明清瓷器,光强会较弱,测试难度也相应地提高。l 脱玻化技术是怎么来检测的原理。古陶瓷的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是一种玻璃,而经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的均质体一直是处在亚稳定状态,有均质体向晶体转变,我们称这种过程为釉质的脱玻化转变,脱玻化技术,又称釉质脱玻化技术,它的原理是,在同一种成分、同一个温度的前提下,烧成的釉,在自然状况下,时间越长,它的脱玻化程度越高。通过光谱来分析,从而测算出陶瓷的年代。脱玻化本身技术也确实不是非常的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影响一件器物脱玻化,它不光是年代造成的,它的釉子的成份也对它的脱玻化会有影响。所以目前来对景德镇的瓷器那透明釉现在看来做得比较好,那么对一些比较厚的釉子呢现在看来还要有待于去进一步地努力。l 元素分析的方法使用元素分析的方法鉴定古陶瓷,是一种排除法,就是说建立一种数据库,先肯定文物中应该有的元素,而仿品由于是现代制作的,物理元素中常会有锌、皓等不应当有的因素,通过发现古陶瓷不该有的现代元素来排除赝品。像藏家所作的这个实验,研究所就通过先分析大量出土的元青花瓷标本和传世品,检测它的元素成分,得出数据,再对藏家这对瓶进行系统对照分析,做出详尽的数字对比。如果消光剂,像氧化锌、氧化钡、氧化锆这类的,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个瓶子肯定是假的。如果没有,那么跟基本的,跟古代的元素是相符的。成份和它的含量是相符的,也不能做肯定的回答陶器的仿釉毛晓沪瓷器和部分陶器的表面有一层美丽的外衣,人们称为色釉。各类陶器物上釉层的色彩和质地有很多差异,因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这些不同色彩和质地的色釉是研究和鉴赏古陶瓷器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陶瓷器物的展览修复和商品修复中,如何修补部位表面呈现出原有的质感和色彩效果,并同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给人以完好如初之感,这正是仿釉工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陶瓷器物表面的色釉是在特定气氛和高温条件下焙烧而成的。在修复古陶瓷的过程中,由于前章所述的种种原因,不可能也不允许彩用同样的材料和方法对釉层进行修复,而只能采用其它材料和方法进行仿制并取得与原釉同样的视觉效果,使用什么方法和材料来仿制古陶瓷器物上的色釉,一直是陶瓷文物修复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仿釉材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颜料,指“釉层”的呈色物质;二是基料,指“釉层”的成膜物质。(一)仿釉基料的选择对仿釉基料的选择,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1便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高温焙烧,也下会对原器物造成损害和污染。2涂层固化后,要有较好的釉质感,最起码在视觉效果上是这样。3涂层对修复部位来说,要有较好的附着力,不起皮,不脱落,结合紧密。4有较好地被着色能力,能与颜料很好地结合,并且易于分散,不起化学反应。5在自然环境中,能保持长期稳定,有较好地抗老化性能,不易变色和变质。早些时候,由于化学工业尚不发达,涂料的品种较少,性能也较差,因而人们在修复古陶瓷器物时,只是用虫胶漆来做仿釉基料,使用时,把虫胶用酒精溶解制成含虫胶量1520%的酒精溶液,再调入颜料或醇溶性染料(酒色)制成下透明或半透明的仿釉涂料,然后将其涂覆于修复部位,一般要涂多道才能形成较丰满的涂层。它的优点是施工简便,干燥速度快,可以打磨抛光;其缺点是普通虫胶的颜色较深,不能制成浅色和白色“釉”面,涂膜的釉质感欠佳。而已耐酸腻和耐老化等性能均较差,现今已很少有人单独用它做仿釉涂料了,只是在作旧工艺中、陶器的应急修复和部分仿釉的打底工作中还用到它。目前,在国内的陶瓷文物修复界中、使用最普遍的仿釉基料是醇酸清漆和硝基清漆,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性能更为优良的丙烯酸涂料。现分别介绍如下。1醇酸清漆醇酸清漆是以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一般为黄色透明液体。其优点是涂层流平性好,便于用毛笔、毛刚刚徐施工。涂膜固化后柔韧坚牢,附着力强并耐磨擦,有良好的抗矿物油和抗醇类溶剂性能,使用低温烘烤后的漆膜耐水性、绝缘性和耐油性都能大大提高。涂层有较好的釉质感和耐光、耐侯性能,老化程度较慢,除上述优点外,笔者在实践中体验到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在仿釉施工中不易出现“翻底”现象。所谓“翻底”,是指在进行多道涂层施工中,制做上面的涂层时,由于涂料中的溶剂向下渗透,而使下面已经固化干燥的涂层又被重新溶解,并翻到表面来的现象。除在少数情况了,根据釉面的呈色需要有意让它“翻底”外,多数情况下不希望在制作中出现“翻底”弊病,因这往往要造成前功尽弃,重新返工。使用醇酸清漆施工之所以不易翻底,是由于其涂层在固化干燥时,不仅仅是内部有机溶剂挥发的物理过程,而且还发生有氧化聚合反应的化学过程。涂料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吸收空气中的氧,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聚台反应,使成膜物质的分子量增加,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最后变成网状体型结构的高分子漆膜。由于氧化聚合反应的速度比一般溶剂的挥发速度慢,所以它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化聚合反应速度。为了与氧化聚合反应速度相适应,多采用200号溶剂汽油、松节油等高沸点溶剂做它的稀释剂;又因这类溶剂的溶解力都较低,不易在短时间内破坏已固化的涂层,因此使用醇酸清漆制做仿釉涂层不易发生“翻底”现象。醇酸清漆做仿釉基料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调色工作的难度大。一是由于醇酸漆的固化时间较长,因而在涂层干燥过程中,颜料易产生沉浮和絮凝等分离现象,至使湿涂层与干涂层之间色差较大;二是干燥后的涂料不能再用溶剂将其溶解后重新使用。这会使操作者一旦发现色彩不对时已为时过晚,不能再用已经调制过的涂料进行修正,而只能重新调制新涂料。但重新调制对经验不足的操作者来说也未必能调准确,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调色难度。醇酸清漆的完全干燥的时间较长,这对多层次施工来说就要大大延长修复周期,工作进程缓慢。另外醇酸清漆的耐水性差,不耐碱,涂料本身的颜色较黄,老化后黄色加深,用它修复浅色和白色器物效果极不理想。陶器的仿釉(续一)毛晓沪(接上篇)2硝基清漆硝基清漆是目前国内陶瓷文物修复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仿釉基料。它的特点是涂层干燥速度快,涂膜光泽较好,坚硬耐磨,可以擦蜡打光,便于整饰,操作方便,用途广泛。硝基漆的干燥过程不同于醇酸漆,它不产生氧化聚合反应,而是完全依靠内部溶剂的挥发,使漆的粘度逐渐增加,由流动变成丁流动状态,溶剂完全挥发,涂层即完全干燥形成固体漆膜。硝基漆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涂料中的溶剂挥发速度。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来选择挥发速度不同的有机溶剂做硝基漆的稀释剂。此外使用硝基漆做仿釉基料,调色工作较容易掌握。由于硝基漆干燥速度较快,颜料在涂层中的沉浮和絮凝现象较小,因此干涂膜与湿涂膜之间色差较小。又由于干燥后的涂料只要再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即可复原仍能继续使用,不影响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可把调制好的涂料制成试板,待其干燥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如与器物原色有差异,可在现己调制的涂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直至颜色完全相同时再进行使用,不需重新调制涂料、十分方便,便于掌握。使用硝基清漆作仿釉基料其缺点是:(1)在进行多层次不同颜色的仿釉施工中,对经验不足者来说,较难掌握,易出现“翻底”现象。(2)耐光性能差。紫外线对硝基漆有破坏作用,长期光照会使硝化棉逐步分解,张力降低。增加脆性。涂层老化程度较快,特别是用它做浅色和白色器物时,在室内光线作用丁,一两年后涂层会明显变化,清漆中黄色加重。甚至出现涂层“粉化”。(3)热稳定性差。因为硝化棉是一种热塑性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容易分解,一般涂层在70以上就会逐步分解、起泡,机械强度下降,涂层变软或变色。所以下能在使用热固型材料之前,用硝基漆进行施工,否则在使用热固型材料时,会出现涂层起泡、变质等弊病。(4)耐化学腐蚀性差。在5%NaOH溶液中浸24小时,可使涂层脱落并有部分分解。(5)涂料的固体成份,一般只有20%左右。(6)清漆本身带有黄色,不适宜仿制白度较高的釉面和在已制好的浅色釉面上进行罩光。(7)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这些溶剂易挥发,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有经验的古冈瓷修复工作者在选择使用仿釉基料时,往往是把硝基漆与醇酸漆结合起来交替使用,以取各自之长来补各自之短。例如,可用硝基漆进行打底工作和做下面几道涂层,当有可能出现“翻底,时,再改用醇酸漆做上面的涂层,最后再簿薄地喷涂一层硝基清漆进行罩光。3丙烯酸漆丙烯酸漆是一种新型的涂料。由于它问世时间较短,目前尚未校国内的陶瓷文物修复工作者普遍采用。它的许多优良特性,远远胜于传统仿釉基料醇酸漆和硝基漆。它不仅具有前两者各自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它们都无法比拟的其它优点。丙烯酸漆分为热塑型和热固型两大类型。在仿釉工艺中采用热固型丙烯酸漆多数情况下效果更佳,而热塑型丙烯酸漆除耐老化性能优于硝基漆外,其它方面与硝基漆基本相同。热固型丙烯酸漆优点主要有:(1)具有优良的色泽。丙烯酸清漆色泽可达水白程度,透明度极高没有颜色,且漆膜光亮。白磁漆色泽纯白。(2)具有良好的保光性能和保色性能。丙烯酸树脂在大气中性质稳定。紫外光照射下,不易发生断链、分解或氧化等化学变化,因此耐久性强,抗老化程度高。在紫外光照射下下变黄,其颜色和光泽可长期保持稳定。(3)耐热性能好。热塑型丙烯酸漆可在180以下使用,热固型丙烯酸漆的耐热性能更佳,在170温度下不分解、不变色。(4)耐化学腐蚀性能好。具有较好地耐酸、耐碱、耐盐、耐油脂和耐洗涤剂等化学药品的沾污及腐蚀性能。(5)颜料的适应范围广,丙烯酸树脂大多是不具有活泼基因的,不易与颜料起化学反应,因此颜料适应范围很广。由于可制成中性涂料,所以调入铜粉、银粉能使涂层具有似金银一样光辉夺目的色泽,并能长期保持颜色不会变暗。(6)兼有醇酸漆的流平性好,不易“翻底”和硝基漆的干燥速度快调色方便等优点。热固型丙烯酸漆的漆膜在溶剂挥发后,表面已基本干燥,但其结构中的可交联的活性基困尚未完全交联固化,其性能必须要在烘烤固化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漆膜自然干燥后,如观察到色泽变化与原釉色有差异时,可用溶剂将其溶解后进行调整,直至满意后再放入烘箱内加温固化。为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翻底”现象,可以做完前一道涂层后进行烘烤,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引起侧链活性基因之间的交联,形成高度网状结构的聚合物时,涂膜就具有一定的耐溶剂性能了,再进行下一道涂层施工时就不易出现“翻底”现象了。(7)质感丰富,品种多样。先用不同性能的涂料工加入不同的性质的辅料和改变施工工艺,可产生丰富多彩的釉质效果。例如,在配料中加入丙烯酸桔型漆,可仿制出惟妙惟肖的“桔皮釉”,使用丙烯酸的透明彩色涂料制做的“釉层”玻璃质感强,其“釉”下彩栩栩如生。(8)有突出的防温热、防盐雾和防霉菌等性能。有资料证实,丙烯酸漆的防霉性试验,经过四星期一般可达到01级的水平。涂料长期贮存不会变质。丙烯酸漆的缺点是,热固型材料要有比较严格的烘烤温度,温差一般不起过10,因此要备有恒温烘干设备。另外在施工中,同硝基漆一样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应注意人体防护与环境通风。陶器的仿釉(续二)毛晓沪(接上篇)4无机仿釉涂料无机仿釉涂料是一种后固型仿釉材料。目前还仅用于修复唐三彩、汉绿釉等釉陶器物。未经固化处理的无机仿釉涂料溶于水,在施工中用水作稀释剂。它的特点是:(1)釉质感好。固化后的涂层不但看上去坚硬光亮,有极好的釉质效果,而且用手触摸也感觉不到其它有机涂层那种不同于真釉的温润之感。另外根据需要,固化后的涂层可产生出自然的碎“开片”,其纹理与真三彩釉上的“开片”几乎完全一样,可达到乱真的程度。(2)无毒等副作用。在施工中它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作稀释剂,而只是用普通水进行稀释,因此在施工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毒害。(3)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使用期长,不易老化。无机仿釉涂料存在的不足是,固化后的涂层附着力较差,为提高其附着力要做好打底工作。另外在调色时不能使用不耐碱的颜料品种。(二)仿釉颜料的选择仿釉工艺中使用的颜料,基本上离不开着色工艺中所使用的各种颜料,但为了使用方便,提高质量,在调色时可以根据基料的性质选用油漆厂生产的各类色浆或成品磁漆。例如,使用硝基清漆做基料,在调色时可使用与之相匹配的硝基色浆或丙烯酸磁漆进行调色。要特别注意,不同性质的色浆和磁漆不能混用。在调制透明度高的仿釉涂料时,则要选用粒度细、分散性好的透明颜料。过去有人使用盐基染料调制透明色釉,但由于盐基染料的耐光性差,易退色,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内已生产出高质量的丙烯酸透明彩色涂料,这就为古陶瓷修复工作者调制透明“色釉”带来了极大方便。(三)仿釉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对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来说,一件古陶瓷器物修复质量的优劣,仿釉极为关键。与其它工艺比较,仿釉工艺的技术复杂,操作难度最大。要使陶瓷器物的修复部位不留修复痕迹,呈现出原釉相同的釉质效果并达到浑然一体的乱真效果,这不仅需要有优良的仿釉材料,而且需要操作者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仿釉和着色技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刻苦的实践,才能使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各类陶瓷器物表面的釉层,不仅存在着颜色的差异,而且在质地上也有许多不同。有的厚实凝重,也有的稀薄光润;有的平整光滑,也有的流挂不匀;有的布满不同类型的“开片”,还有的呈现出“棕眼”或“桔皮”等等。尽管各种“釉”的配料和加工技法有所不同,但仿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大体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调制涂料、制做试板、打底和施“釉”这四步进行。1调制仿釉涂料调制仿釉涂料,包括调色和配制基料两个方面。釉色的调色与作色一章中的调色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这里要更加强调仿釉基料和辅料对色彩效果影响的因素,要考虑颜料对“釉层”质地感的作用。特别是在基料比例增加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避免浮色现象。必要时可加入少量悬浮剂,如在丙烯酸漆或硝基漆中加千分之一的硅油来调整。基料的调制,在选择好所需的涂料后,它包括调整涂料的粘稠度和溶剂的挥发速度。而这些又都要根据施工工艺而定。一般在采用毛笔和毛刷施工时,涂料的粘稠度可高一些,为60秒(涂4号粘度计)左右,此时溶剂的挥发速度多要求慢一些,以提高其流平性,而采用喷笔施工,涂料要稀一些,为1050秒(涂4号粘度计)溶剂的挥发速度多要求快一些,另外,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其目的,是要掌握涂层的自然干燥时间以便于操作。在材料一章中,我们对各种常用有机溶剂挥发度和溶解力已做介绍,操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外,为达到一些特殊的釉质效果,在调制基料时还要加入一些必要的辅助材料。调制釉涂料时,要掌握好颜料与基料的比例,这需根据所采用的工艺和釉面的质地情况而定。对于光泽好、或玻璃质感强的釉面,在调料时就应提高基料比例;反之,对于光泽差或浮浊感强的釉面以及找底工艺,则要减少基料,加大颜料比例。这里所指的颜料,包括各种体质颜料。体质颜料对于消减涂层光泽,产生特殊质效果往往是有独到之处的。调制仿釉涂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涂料调不好,就不可能制作出效果好的仿釉涂层。在这里实践经验十分重要,因为各种釉面千变万化,所以不可能提供统一的配方和系统的参数供操作者使用,操作者只有在实践中去不断总结和积累自己的调制经验。2制做试板在正式对修复部位进行仿釉实施前,可通过制做试板进一步检验仿釉涂料的调制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正确与事。这样做如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以免造成返工和浪费。试板的制作方法是把调制好的仿釉涂料,按照事先似定的工艺要求在试验板上进行实施。试验板可以使用建筑用的“马赛克”或普通白瓷砖,也可选择其它适合的材料。待涂层完全干燥后,进行观察对比,看其是事能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仿釉工艺中进行最后一两道涂敷后,一定要与原器物釉面进行比较,如有差异,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纠正,直至满意为止。在实践中,虽然不要求操作者在修复每一件器物时,都必须进行试板实验。但在无确实把握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实验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陶瓷种类繁多,各品种的釉面质地和色彩都不一样,即使同属一类,也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比如,同是西晋青瓷,其釉色就有深浅及黄、绿之分,其质地也有薄、厚、平、涩之别,就连釉面上的“开片”,也有疏、密、大、小和形态上的区别。因此在修复每一件器物时,都很难说原有的工艺和配方是确定的,不需进行任何更动就可实用。古陶瓷的修复工作,可以说是“常修常新”,新接手的每一件器物,都有可能在修复时,采用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方法和配料,必须不断总结提高。制作试板是检验新工艺、新方法、新配方的必要手段。陶器的仿釉(续三)毛晓沪(接上篇)3打底打底是在涂敷仿釉涂料之前,对仿向部位进行的表面处理工作。打底工作在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提高仿釉部位的平整程度,粘接或配补后的部位,其表面的平整程度往往达不到仿燠工艺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打底处理以达到要求;二是提高改善修复部位表面材料与仿釉涂层的结合力。仿釉涂层与修复部位的表面材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固休,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表面处理,它们之间就不能很好结合,涂层的装饰和耐久性就会因此而受到不良的影响。通过打底处理,可以起到偶联作用,提高仿釉涂层对修复部位表面的附力。打底是采用打底泥子,在修复部位表面进行乱涂或点涂加工。打底泥子的制备要视仿向工艺和仿釉材料而定。一般来说,如果使用醇酸漆,硝基漆或丙烯酸等清漆业调制仿釉涂料,要用与之相匹配的醇酸、硝基或丙烯酸等清漆进行调制打。打底泥子的主要成份是清漆、体质颜料、彩色颜料和烯释剂。常用于调制打底泥子的体质颜料有硫酸钡,白炭黑或碳酸钙(老粉)等。清漆与体质颜料的调制比例没有严格规定,一般为1:1,也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清漆比例。加入稀释是为了调整泥子在施工时的稀稠度,泥子的稀稠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修复部位表面平整度较差的器物,在打第一遍泥了时,所用泥子要调稠一些;反之,修复部位表面的平整度较好,或在打第二遍和第三遍泥子时泥子就要调得稀一些,颜料是用于调整泥子的颜色。泥子的颜色要以釉面上的最浅部位的颜色为标准进行调制(不包括釉上彩的颜色),色彩要调得准确,千万不能调深。如果釉面的色彩有明度高低之分,要以明度高的部位为标准调制。如果釉面颜色的色相和明度基本一样,可以彩度高的部位为标准。这样调色为下一步施“釉”奠定基础。打底泥子调好后就可以采用刮涂或点涂方法进行打底工作了。如果修复部位表面平整度差,打第一道泥子时可以采用刮涂的方法。其方法是:使用牛角刀从调制板上刮取少量泥子,沿修复部位的边沿向中心刮抹,刮抹得要平整、匀均,不能高一块低一块。刮涂的整个涂层平面可以稍稍高于修复部位的接茬处,因为泥子干燥后,由于有机溶剂的挥发,会使涂层产生一定的收缩,这样高出的部份就可能不高。涂层干燥后即使还略高于四周釉面,还可用400号水砂纸,沾水轻轻打磨起来就十分费力了,搞不好还会损伤泥子周围的釉面,所以泥子也不可刮得过高,一般高于接茬部位0.050.1毫米就可以了。第一道打底泥子刮涂完毕,要等整个涂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砂纸打磨。打磨时作要轻,摆动要小,特别是打磨修复部位与原釉面的接茬处时更要小心谨慎,不要伤及周围釉面。打磨完毕,仔细检察修复部位是否完全平整,特别要注意接茬处,可用手指进行抚摸,抚摸时如感到有硌手现象,那怕感觉极其微小都说明接茬处不平,如果仍是泥子高于釉面,可以改用细一些的600号水砂纸继续打磨,反之,就要在打第二道泥子时进行修补。一般第一道打底工作完成后,修复部位即以基本平整。在进行第二道打底时,一方面要加大泥子中清漆比例并调得稀一些;另一方面不应再使用刮涂法打底,而要用毛笔进行点涂打底,否则会发生涂层过厚,并破坏原有的平整度。用毛笔点涂打底,笔不要蘸得过饱,只要有涂料泥子把笔尖湿润就可以了。然后把笔杆横过来,用笔尖从修复部位四周中心,一笔挨一笔地进行点涂,后笔笔迹要压住前笔笔迹的1/2到2/3,在点涂接茬部位时,应特别注意笔要干一些,点涂得要薄而均,如果遇到有低凹处,可多涂几道。点涂完毕待涂层完全干燥后,再使用800号水砂纸轻轻打磨。打磨后如感觉还不满意,可用毛笔蘸打底泥子再进行修整,直至完全平整后为止。4施“釉”施“釉”,就是在修复部位涂以仿釉涂料,使其呈现出与原釉相同的色彩和质感的工艺。它是仿釉工艺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施“釉”方法基本上与上一章作色工艺中讲过的各种着色法相同,如刷涂、喷涂、擦涂等等。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灵活运用,没有严格的规定。无论采用哪些方法施“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使仿釉部位呈现与原釉相同的视觉效果,并与整个器物浑然一体,不留修复痕迹。另外在操作中要把握快、均、节、净四个标准。所谓快,就是动作要娴熟快速。操作时最忌讳的就是在一个地方反复涂抹,这样做往往是越涂越差,弄不好还会“翻底”均,就是要整个“釉面”呈色均匀自然。这里的均,千万不要理解为是在上每一道涂层时都均匀分布。涂层的分布要视整个“釉面”的呈色情况而定,有的部位可多,也有的部位可少,但制出的整个“釉面”呈色应均均自然,不给人以虚假之感觉。此外在使用喷笔(喷枪)喷涂时,喷嘴与喷涂面的距离要相等,行走速度要均匀。使用毛笔施工时,多数情况下要求蘸料要少,下毛要稳,涂敷要均。节,是指在施涂料时,用料要有节制,要恰如其分不能过量。特别是在修复部位与原釉面的茬外,决不能应用大面积的仿釉涂料将原釉面覆盖,其覆盖面越少越好,净,就是指做活要干净利落,不允许有涂料污染器物其它部位的现象。仿釉部位与原釉面接茬处的处理,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当会留下明显接痕。一般来讲,采用喷涂方法施工,只要打底工作做好,消除接痕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使用毛笔涂敷施工,其难度就较大了,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渲染加工,即在涂敷的涂料未干燥之前,及时用毛笔蘸取稀释剂,沿涂层边沿将其轻轻晕开。采用渲法要极其耐心细致,不能有一点马虎。另外用泻法消除接痕时,应选择使用挥发速度较慢的溶剂,否则不等把涂层完全晕开,涂层就干燥了,这不仅会影响施工速度,也将影响施工质量。在采用热固型丙烯酸漆作仿釉涂料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格控制烘烤温度。不同型号的丙烯酸涂料,其烘烤温度有差异,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多数情况下是在110120之间。如果烘烤温度过高,涂料中的颜料可能退色或变色,而烘烤温度过低,其涂层的固化硬度就会下降,影响修复质量。二是不能使用硝基漆等非热固型涂料进行打底或做底“釉”。否则,再经过烘烤,涂层就会出现起泡,变色、剥落等弊病。另外,仿釉工艺的施工场地的温度和温度应保证相对稳定。环境温度应在1525之间;相对温度不应超过85%时,会影响涂层质量,严重时涂层表面会发花或泛白。在配制仿釉涂料中使用溶剂时,要考虑施工场地温度因素。室温较高就要适当增加高溶点溶剂的比例,室温低时则反之陶器的仿釉(续四)毛晓沪(接上篇)(四)几种常见釉面的仿制方法1单色釉单位釉是指色相基本一致的釉面。单色釉器除极少数品种釉面颜色完全一致,十分均匀外,大多数器物的釉面颜色色相基本相同,但明度或彩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越窑青瓷为例,一般越窑青瓷的釉面基本呈现为彩度较低的青绿色或黄绿色。由于整个器物釉层薄厚不均,其较厚部位彩度略高,而明度较低;较薄的部位彩度变低而明度略高。特别是釉面流挂现象严重的部位,上面那种变化更为突出。再做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其釉层内的色素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密度很高的散点状分布。这种散点状分布的色不在釉面上有疏密之分。另外,由于釉层内存在一些杂质,有的釉面上还散布着一些彩度和明度很低的棕黑色小点,有时釉面还显露出许多气泡、棕眼或形状不同的“开片”。由此可见,大多数单色釉面的仿制,并非仅施工遍涂料就可制成,而往往需根据这些变化经多道施工,才能获得效果逼真的仿釉涂层。仿制这类单色釉面的方法如下。以釉层最薄,明度最高位的颜色为标准,进行打底工作,打底涂层要均匀,接口要平整。在做第一道仿釉涂层时,可在底色的基础的上,适当降低涂料的明度或提高其彩度。这道涂层应使用毛笔,笔端蘸取涂料要少。涂料也不能调得过稠,最好稀一些;涂层要尽量薄,一般是采用点涂法而不是采用平举法制做。在做第二道涂层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涂料颜色,并加大一点基料的比例,以后每做一道都如此,直到仿釉涂层的色彩同原釉一致时为止。要注意每做一道涂层时,都要适当增加涂料中的基料。开始做时,颜料的比例较大,基料的比例较小,而后应每道逐渐增大基料比,减少颜料比,到最后时颜料的经例已变得很小,而基料比例很大。这样帛出的仿釉涂层才能有较好的釉质感。每做完一道涂层,待涂料完全固化后要进行抛光打磨,方法是用软布蘸粒度为M7的碳化硅研磨膏在其表轻轻磨擦,打磨后要用乙醇、汽油等有机溶剂把涂层表面擦干净,然后才可以做下一道涂层。做完最后一道涂层并打磨擦净后,可以用清漆喷涂一层,以提高其光亮度。制做釉层内的深色小斑点可以在制做最后两道涂层之前用掸拨法往涂层上掸拨深色涂料,掸拨时要掌握恰到好处,点不宜过多,如果感到掸拨上去点比较呆板,可用毛笔蘸少许溶剂将它们轻轻渲晕一下。从理论上讲,釉面上的棕眼、气泡等是釉层的一种病态。由于古代的制做技术和烧制条件等原因,在古陶瓷的釉面上常出现这种现象,修复这类器物、仿制的釉面不应过于平整,也需要相应地做出一些棕眼和气泡,否则会给人一种虚假之感。制做棕眼的方法,是取长100毫米,直径1毫米左右的钢丝一根,将其一头磨扁磨尖做成一支手捻。做完打底工作后,用手捻。做完打底工作,用手捻在修复部位上适当捻出一些大小不一的针眼,然后再在上面做仿釉涂层。有些棕眼周围的釉面明显拢起,制做这类棕眼可在基本完成仿釉涂层后,再捻针眼,使针眼四周的涂料微微拢起,犹如一个微型的火山口,这样做出的釉面上的棕眼就会栩栩如生。釉下气泡的呈现情况也有多种,有的面积小而密集,也有的面积较大而稀疏,有的气泡透明度很高,也有的气泡呈乳浊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仿制方法。仿制细小密集的气泡,应使用热固型涂料,可以在打底泥子中,或前一两道仿釉涂层的涂料中,加入微量的发泡剂,并分散均匀,做完涂层后,放入烘箱内烘烤1小时左右,经过烘烤后的涂层内就会产生气泡。千万注意发泡剂用量不宜多,否则整涂层会呈泡沫状。仿制稍大而稀疏的气泡,可以采用掸拨法。即在制做最后几道仿釉涂层时,可在涂层前面掸拨法。即在制做最后几道仿釉涂层时,可在涂层前面掸拨上透明或乳浊色的涂料小点,然后再在其中做下一道涂层,待涂层干燥后,再用研磨膏抛光。这样反复做几道,涂层内就会呈现出有气泡的效果。如果釉面上的气泡和棕眼只是个别现象,在做仿釉涂层时就不应再苛意去做泡和棕眼。2窑变花釉仿制窑变花釉是在掌握仿制革色釉的基础上,采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施工,窑变釉上的颜色不仅有较大的明度和彩度变化,而且还有色相变化,因此需要采用多种色彩的仿釉涂料同时施工。窑变釉上的色彩变化一般都是推移变化,其色彩变化中有一定的过渡过程。要仿制好窑变釉,不但要做到调色准确,而且还要细心揣摩它们的互化过程。掌握仿制窑变花釉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使仿制的釉“色表现出这种自然生动的过渡过程。在上色钥完全不同的两种仿釉涂料时,上完第一种颜色的涂料(基本色),要不等涂层干燥就紧跟着上第二种颜色的涂料。并在两色的交接部位用渲法将其晕开。使之相互渗透,如果两色差别较大。必要时还需调制出它们之间的主要中间色,使用三种甚至更多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仿窑变花釉,只要掌握了仿单色釉的各种技艺,再经过一段努力是下难掌握的。3唐三彩釉修复唐三彩等低温袖陶时,可用无机仿釉涂料制做仿釉涂层,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工艺中使用的硝基漆、醇酸漆和其它有机涂料,关于无机仿釉涂料的优缺点前面己做过介绍,为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在涂敷仿釉涂料前要做好打底工作。其方法不同于前面介绍的使用有机涂料的传统打底方法。对需要仿釉的部位进行粘接或配补工作时,要注意留出打底泥子的余地,因力打底的底层要求较厚,粘接时胶液不可过多,必要时还需沿接缝处,做出一道深1 毫米左右的浅槽供打底用。对于需要配补的部位,可以用打底泥于做配补材料进行配补。如果器物胎上有剔、刻花纹饰。可在泥于未完全干燥前,用刻刀等工具进行雕刻。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等泥子完全干燥后使用牙钻机上的各种异型刀头进行打磨和雕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配方是:白水泥或普通水泥6份石膏粉 4份20%的107胶水溶液适量颜料少许使用水泥配制打底泥子,是为了提高固化物的强度和硬度,加入石膏粉是为了消除水泥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以避免在干燥过程中出现裂缝和空隙。107胶起粘接作用,是为提高泥子与底层或器壁之间的结合力。三彩的胎多呈灰白色或浅砖红色,因此在修复露胎部位时,需加入少量颜料使其与胎色相一致。配制打底泥子时,先把水泥和石膏粉按比例搅拌均匀,然后缓缓加入107胶的水溶液,边加边进行搅拌。直至搅拌成较稠的糊状后即可使用。泥子调好后应马上使用。因为配方泥子一般过10分钟左右就开始明显固化,如果修补和打底的部位较多。操做需时较长,可分次调制泥子,用一点儿调一点儿,以免造成浪费。等打上去的泥子基本固化后,应该检查一个。是否还有低洼不平的地方,如有可用毛笔蘸胶水,再蘸水泥石膏干粉将低洼处点平。泥于完全固化需时间48小时以上。等泥于完全固化后,可用200#左右的水砂纸将表面打磨平整。在打磨时要注意,不能损伤泥子周围的釉面。打磨用的水砂纸也不应过细。否则会降低仿釉涂层的附着力。仿釉涂料是由基料和颜料两部份组成的,因此调制时还要根据原釉色选择颜料。选择颜料除斋考虑其色相,比重、过度、遮盖力,着色力和分散力等性能外,还要特别重视其化学性能,由于基料在固化前呈弱碱性,因此所用颜料必须有较好的耐碱性能。另外,由于涂层所需的十燥时间较长,颜料就尽量选甲那些粒度细、悬浮力好、遮盖力强、比重较轻和分散匣高的品种,以免在涂层干燥过程中出现絮凝和变色等弊病。其调色方法与使用其它涂料相同。施“袖”时,要尽量把仿釉部位水平方向放置,然后用毛笔或软毛刷蘸取涂料,均匀涂覆在仿釉部位上。如果有多种颜色可同时进行。一般要涂两至三道,每道间隔时间约34小时,要等前一道基本干燥后再涂第二道。无机仿釉涂料是以水做溶剂,其干燥速度远比硝基漆慢,因此易出现流挂现象,如果器形较大,很难水平放置。为减少流挂现象。可甲理发用的热吹风机对仿釉部位先进行局部加温预热,这样在上涂料时。可以加快干燥减少流挂。如果釉面的玻璃质感较强,在上完第二道有色涂料后,还可以再加上一道无色透明基料。涂层与原釉的接在部位应予以处理,不能留下明显接痕,消除接痕的方法是甲毛笔蘸清水少许,沿涂层边沿将其渲开。此工作应细心,不可过急,要一点儿一点进行。当最后一道涂层完全干燥后,就可以进行固化处理了,固化方法是用毛笔或毛刷蘸取固化剂,均匀地存在涂层上,涂过固化剂的涂层经24小时左右即可完全固化。不会再被水溶解。固化后的涂层表面会自然出现“蝇翅纹”样的开片,另外、固化后的涂层表面、会残留一些由固化剂中释出的无机盐,可用干净的棉布蘸水将其清除。当太阳光、灯光等三色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各种频率的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各不相同,折射率也不同,因此复色光中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将按不同的折射角分开形成一个光谱,这种现象称为色散。出上的唐三彩器釉层表面多有一层玻璃质感极强的物质,它对自然光能产生色散现象,再加上釉层上的细小开片,看上去有一种游动的五颜六色的感觉,人们称其力”蝇翅纹”。而仿制的假唐三彩的釉层表面就很难观察到这种“蝇翅纹”现象,有无“蝇翅纺”是目前陶瓷鉴赏家们用内眼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条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涂层的附着力并使涂层表面能产生理想的光色散现象,可在涂层上再喷涂一层极薄的透明丙烯酸涂料。陶器的仿釉(续五)毛晓沪(接上篇)4龟纹釉龟纹釉是指釉面上呈现有较大的自然开片。如南宋官窑。哥窑等器物的釉面均属龟纹釉。人们在鉴赏这类器物时,不但要观其釉色,而且要着其裂纹,色浅发黄的裂纹称做“金丝”。色深较黑的裂纹叫做“铁线”。仿制这类釉面除“釉”色要调准外,对于”金丝”“铁线”,目前还只能用勾勒画线的方法制做,这里画线技巧是关键,原釉上的纹线是从釉内自然裂出,有一种立体感;而仿釉部位靠人工画,技法不对画出的线就没有立体效果,给人以呆板、虚假及平淡之感。制做这类釉面使用热固型丙烯酸涂料尤力理想,而醇酸漆和硝基漆都很难做出理想的龟纹。其制做方法和步骤如下:龟纹釉的打底工作与单色釉相同。使用热固型丙烯酸涂料打完底,在常温下干燥1小时左右后放人恒温烘箱内烘烤。烘烤温度恒定在110一120之间,经1.5一2小时的烘下固化后就可取出。待其冷却后用M7的研磨膏进行抛磨。抛磨后用汽油或酒精清洗干净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