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无线生意不得不了解的背景知识最近一段时间,和商业行业部的同事们一起走访了很多医院用户和项目集成商,对医院行业应用无线的需求背景了解到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对我的触动很大,以前很多只存在于理论上的说法在这里我看到了实践,在这里,我把我的感想写下来,还没在医院推过无线,或是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同志们,算是我抛个砖头吧。软件开发商突破医疗行业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对医疗行业看不懂,这不奇怪,我自己也没怎么看过病(本人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男人嘛,身体好才是硬道理!),不瞒你说,直到去年我还搞不清楚看完医生是该先划价还是先交费,这样能搞清楚这个行业才怪。我司传统又是做设备厂商,专注于硬件和网络的部分,教育行业、金融行业搞了这么多年才弄清楚一点点,更别说医疗了,如果我们去和医院的网络科的技术人员大谈HIS/PACS等,那可是人家天天在琢磨的东西,等于去送死。客户不愿和我们谈这么“基础”的问题,我们如何了解医院的业务?刘兵同志说得对,从医疗行业软件开发商入手是最佳途径,这话一点也没错,通过他们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可以看清楚医院的业务,再通过他们,还能切入与医院客户的直接沟通,这条路的确是最快的。移动医疗我司切入的一个新机会相比我司在华山医院等客户大卖交换机产品而言,其余产品想进入医院不容易啊!因为我们不了解人家的业务,存储产品从容灾着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客户之“痛”成功了,但是如果想找到大规模还有创新机会,而且可以部分避开大多数厂商的常规竞争,无线的确是一个好机会。因为无线背后代表的是移动医疗这一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新亮点。起初我也对这个结论并不太认可,但是近期的调研所得到的信息,使我改变了这一观点。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华东大名鼎鼎的移动医疗软件集成商浙江银江集团,以及他们的典型案例杭州邵逸夫医院,以下我的诸多观点将会围绕对他们的调研来展开。医院信息化能为医院带来什么?医院的高速发展和不断的盈利,是院长们最关心的话题。除了拥有大量的医术高超的医生们,还有什么是衡量一所医院是不是业内标杆的指标?上海业务员王志宏曾经告诉我,“主要有三点:病床数、日就诊人数、专家人数”,的确,用这三个指标来衡量,让王志宏引以为傲的华山医院的确是业内标杆,至少在华东地区,光是病床数就5000张,真的吓死人,很多省里最大的医院的病床数据说也不到2000张而已。但是,这与信息化有什么关系?光靠这个,负责信息化的科长/处长们就没法生存了。基于这个问题,杭州邵逸夫医院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答案。邵逸夫医院是国内第一家通过JCI(国际医院)标准的,这个标准说明该院已经迈入国际一流医院的行列,据了解,当时JCI评审组织考察完邵逸夫医院后,专门对其信息化这样评价,邵逸夫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超过了JCI要求的标准,其移动医疗领域的某些水平甚至在JCI的评价标准里面都还没能涉及到呢。对于邵逸夫医院的信息化,特别是移动医疗的水平,JCI的评审结论留下这样三句话:“实现了医护过程的零差错,实现了医护过程的完全临床化,实现了对无保护能力人群的关注”。粗看这三句话和信息化,特别是移动医疗的关系不大,让我来为大家一一分析。院长最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们最先想到的能为劳苦大众带来康复,带来幸福生活,那是我党才说的话,院长们最关心的其实就是钱,说文明点是医院的盈利能力。顺着这个逻辑,就很好推理了。医院有高盈利能力需要更快的治好病人,好让下一个病人住进来接着收钱因此需要提高医护效率因此一定要降低医护差错,最好是零差错,一次事故,医院可能就元气大伤了。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本,就知道信息化和院长们的关系了,不论医生水平再高,如果医护过程出现差错,一切都完蛋了。所以,现在有些走在前面的医院已经不谈什么病床数了,毕竟病床数要看医院的规模,你这家医院就这么多医生、这么几栋楼,你上哪儿加床去?现在院长们关注的是“病床周转率”!比如邵逸夫医院,其实只有800张病床,但是一年下来,他们医院的收入和杭州另一家医院(好像叫杭州人民医院,1500张病床)一样多,都是6个亿,为什么?因为杭州市的医院的平均病床周转率是16天(即一个病人从住进来到出院的天数),而邵逸夫医院只有8天!所以他能以一半的病床数,等于人家的收入。从医院收费来讲,挣钱的不是门诊,不是卖药,而是做各种各样昂贵的检查、开刀、化疗等等(听起来就觉得很恐怖),而且一个病人从第一天住进来开始,往往头三天医院是最挣钱的日子,因为这三天病人要大量的做检查、开刀等,后面几天的恢复期病人仅仅是吃药了,那收入就相对很低了,所以,病床周转率高了,就能多搞一个病人进来度过那三天最挣钱的日子,院长最开心了,我估计院长私底下巴不得劳动人民都得大病,都来住院,千万别就感冒啥的,那医院没法干了。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该说说与信息化、网络、无线有关的事情了。(1) 如何做到无差错的医护?是人就会出错,要想不出错,就必须不是人,这话一点没错。无差错的医护,就是不能靠人,而是要靠信息化来完成。我终于看到类似我们在高校卖SAM的场景了,为了准确地收费,网络中心主任们不辞辛苦的更换接入层设备,不嫌麻烦也要上802.1x,就是为了准确确认学生的身份,然后就是收钱。医院也是这样,只是目标不太一样,首先是为了零差错。用的东西也不太一样,这里面会用到两种我们其实听过的东西,一个叫条码式腕带,一个叫移动医疗/护理系统。条码式的腕带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二维的条码纸,是病人身份唯一的标识,对应在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数据,就是以前大家住院时挂在床头的那张卡,上面有你的姓名、住院号之类的信息。但就是这么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一个转变,就改变了整个医护过程。你不信?我给你举几个应用的例子:利用条码识别完成门诊输液的无差错这是一个令人辛酸的故事,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女的,名字记不清了,好像脸蛋长得还不错,可惜那时候我对异性还没什么爱好)就不幸死于门诊输液,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她去输液,好像是对什么药过敏,但是医生配药之后,错把别人的药注射进了她的身体,结果偏巧那个错误的药液是她过敏的药,结果不说大家也知道,连往急救室推的时间都来不及了(她的药输给另一个病人,那人没事,病居然还有好转,唉)。所以当银江公司的工程师给我讲移动输液的解决方案时,我突然特别感到心痛。目前在我国传统的门诊输液的流程是这样的,病人拿着处方去卖了输液的液体,到输液室交给护士,护士就拿到配药间配药去了,配好后会叫“刘兵!”这时候如果不幸有5个叫刘兵的病人,刚好有个刘兵是需要这个药的但没听到、没注意、睡着了、上厕所去了,等等,另一个刘兵听到了,答应了一声,这下就有可能出事了,错误的要给这个刘兵兄弟注射了,万一他药物过敏,剩下的事情我就不用多介绍了。这事在国外更悬,如果有20个输液病人,护士叫一声Michael,估计搞不好能有10个人答应。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在信息化时代就不难了,在移动输液的场景下是这样完成无差错的:病人领了输液的药后,会同时领到一张条码纸,然后到输液室交给护士,护士会让给病人把条码腕带带到手腕上,然后开始配药,配好后把另一张条码(与病人的条码一致)直接贴到药袋(瓶)上。等到该给病人输液的时候,护士喊了病人的名字,病人答应后,护士来到病人身边,掏出手持EDA(医疗专用PDA,Enterprise Data Assistant),带红外扫描的那种,先扫病人腕带上的条码,这时EDA上就会调出病人的信息和该输什么药,护士在核对药品上的条码,再次核对病人和药的对应关系,并核对药品带上的药物名称,这样就不可能出错了,开始输液,护士会在EDA上同时点选开始注射,这个流程就算是开始了,等病人输液完毕,病人的椅子上有个基于WLAN的无线呼叫器,会呼叫护士来换药或者拔针头,此时护士的EDA上面就会显示是哪个病人在呼叫他,在哪个位置(事先已经输入是坐在哪里了),并再次重复流程扫描,核对身份,换下一瓶药,或者拔针头,然后在EDA上面点选输液完毕,这就算一次输液流程完毕了。这个过程看下来,你能看出会搞错病人的可能吗?当然就不可能了。而这一切,都需要护士有那个手持的EDA才能干活,才能到病人身边扫描,所以必须用到无线网络,而且还得是瘦AP,因为需要漫游(输液室可不止一间房),就这个过程,如果没有无线,没有移动医疗,无差错根本无从谈起。利用条码识别完成病房的无差错护理病房也是一样,就不用多说了,每天病人都要用药,如果不能保证核对病人身份和药品的完整正确对应关系,按照搞错的医嘱给人家吃药,其后果更加可怕。这里就不多说了。利用条码识别完成手术的无差错这事更危险了,本来你开刀就是想切个盲肠之类的,结果给你切了一个肾咋办?我本来也没想到,还是北京肿瘤医院的主任告诉我的。病人被推上手术台,麻醉师实施麻醉完毕,万一是全身大面积麻醉,如何还想往常一样和病人清楚的再核对一次他的身份?你叫什么名字?住院号多少?之类的。这时候有腕带条形码就完全靠谱了。当然,这一切还得有无线网络。诸如此类的应用应该还有很多,限于我的调研水平,先介绍这么多。总之一句话,大家和气生财,别出错,医院里面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出错,就可能要人命,就会断了医院的财路,院长就会跟你玩命。院长们是很紧张这种事情的,我们的无线网络的应用价值点如果往这方面提炼,是不是院长就会大腿一拍“哎呀妈呀,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可算救了我的命了,赶紧上无线,花多少钱都上!”我刚刚了解到,北京肿瘤医院上了我们的无线后,今年的重点就是要上腕带了。(2) 如何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增加医院收入)?刚才说到,让病人满意,病人就愿意乖乖掏钱,积极配合,让做什么检查做什么检查。再加上医治水平比较高,医疗效率比较高,病床周转率就会高,医院的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医疗行业一直在提无线查房,其实我看应该叫无线医护才对。利用基于移动的无线护理,可以真正做到医护过程完全临床化,这几个字可不是白说的,能做到还是很不容易的。病房区的角色一般有三种:病人、护士、医生。在移动医护的场景中,病人躺着就行了,护士需要有一部EDA,医生需要有一部平版电脑(或者是为医生专门设计的医用便携笔记本),所有的病人信息其实都在后台的数据库。我们看看护士的EDA吧。这上面会有很多业务功能,分别对应护士的很多工作,如执行医嘱、病人基本信息、检查结果查询、生命体征记录、异常情况告警、护理评估、交接班档案等等,可能还有其他的,我还没彻底了解完。护士的一天会有如下工作:病人住院先核对腕带和身份,进行入院评估;病人该作检查时跟踪病人及时检查,检查完毕后第一时间,检查的科室的数据会传到服务器上,护士和医生的移动终端都会同时显示,以往可没这么高效率,一个病人上午做了CT,其实当时报告就出来了,但可能下午甚至第二天早上,护士、医生才会看到报告,才会提出进一步的医治、护理方案,现在只是十几秒的事情,而且病人做完检查回到病床,问护士,我的检查结果如何?护士第一时间就能告诉他;执行医嘱,该吃什么药,都是要核对腕带的条码,确认病人身份的,个别执行比较坚决的医院,是要求护士一定要看着病人服完药才能在EDA上打勾勾,这才算是一次执行医嘱的流程结束了;生命体征的记录和跟踪,这以前我也不知道,比如,一个病人住院,会量多少次体温?答案是有可能每小时一次!这么多次的量体温,每次都是护士到病人床前量好,然后在EDA上做好记录,此时就能在护士工作站上直接不断显示该病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并能结合异常变化,直接通知到医生,是否该病人有啥问题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比如大便情况、痰的情况、呼吸、心跳等等,听起来有点恶心和恐怖,但事实就是如此。护士正在病床前询问这个时刻病人的情况并录入EDA另一个角色是医生。众所周知(也不一定,没住过院的就不一定知道),传统的病房,主治医师每天会有一次“大查房”,其实就是主治医师带着一群普通医生,一个个病房转,分别询问病人今天的情况,此时,主治医师哪里记得清这个病人的信息啊,负责该病人的医生就会掏出一个纸本子,给主治医师看这个病人的信息、啥时候进来的、检查情况如何等等(一般还会包含比如这病人是不是欠费,够狠!绝对不是来打酱油的)。如果有了无线网络,首先可以实现第一步,普通医生这时候会掏出医用平版电脑,或者是移动小推车(就是装着一台PC叫无线网卡的推车),调出病人信息、各种检查结果、影像图片等等,这当然比纸的强多了。但如果无线网络加了腕带,那就更加不一样了,还可以扫描一下,平版电脑上就直接显示想看的信息了,如果无线网络加腕带再加好的应用软件系统,那么就更加不一样了,其实大查房都可以不要了,因为病人的信息第一时间就会通知医生,医生搞不定的自然也会再通知他的领导主治医师,第一时间根据病情来查房,生命,也许就在那么几个小时被拯救也是可能的。这是ICU(重症监护室)的一幕,令人心酸,注意桌上的EDA以上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点,通过无线网络,配合EDA、腕带、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医护过程的完全临床化,所有工作都在病人床边干,别一会儿床边一会儿又跑回工作站去,搞不好就出错了。而完全临床化就一定会带来很高的医护效率,加上好的医治水平,就一定可以提高病床周转率,就能多治病人,就能多收钱,就这么简单。在采访邵逸夫医院的一个护士长的时候,在我们反复强调和追问“上了这个系统,你们现在到底还会不会出错?”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下,人家还是坚定的说:“只要完全按照这套规定的流程走,就一定不会错!不按流程办,就可能出错!”其实,这是我们的机会,因为这种高度信息化的系统,必然依赖健壮的无线网络的支撑,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组网架构等要求都不低,当然也就不会花小钱了。这里不会要SOHO产品的。(3) 还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移动应用?其实,就一个零差错的概念,就已经足够说服院长上无线了,在加上一个医护过程完全临床化,院长估计就要抱着你的大腿求你上无线了。但是还没完,因为在交谈中我还发现,移动医疗没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应用是更加出彩的,搞不好能让病人住在医院不想走了,觉得在家里养病还不如在医院舒服,真有这回事?我粗浅的列列我的调研结果,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无线点餐居然也可以玩出彩病人住院总是要吃饭的。但不能残忍到让病人自己去医院餐厅吃饭吧。所以一般,医院的护士都会到病床前给病人一个菜谱,让病人自己点,但是对不起,护士不是餐厅的服务生,病人不能大喊,那个XXX,我的菜怎么还不上?(这病人肯定不想活了)所以,一般病人点了餐,要过很久(怎么也得半天,人家还在当班呢,这事儿护工不管)。所以,很多医院都要求病人一点就是一天的饭菜,有个别够狠的医院,要求一次点三天的餐(这可是人家医院说的,不是我杜撰的),不要说病人了,作为一个正常人,让你预计你三天后吃什么你也会晕掉,恨不得去做三个俯卧撑,要不就去躲猫猫也行。再说了,万一第二天,病人去做手术了,那天的饭就没法吃了,第三天刚做完手术更没法进食,但医院餐厅可不管,反正你付了钱,到时间饭菜还是会送到你的病床前,你不吃就到掉呗,这是极大的浪费,病人也会很不爽,邵逸夫医院的统计,每年光这类浪费就达到几十万。更加要命的是,有些病人由于病情,不能吃盐、不能吃糖、不能吃辣等等,他自己点餐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候没有什么信息化系统来监控啊,营养师也起不了作用,这里面还可能存在因吃了不合适的饭菜对病情恢复不利的,那就更麻烦了。在移动医护的场景下,可以做到无线点餐。根本不用点三天的饭菜,病人告诉护士要吃什么,护士从EDA录入,马上就会出现在餐厅人员的系统中,马上就做还来得及,完全可以中午点下午的饭菜,这样就不容易浪费了。而且,结合了软件系统,营养师会规定哪些饭菜这个病人的病情是不能吃的,那么护士在录入饭菜时,那些不能吃的饭菜根本就不能选,这样营养师也能发挥最及时的作用了,也能避免饭菜刺激病人病情了,真是好啊。据北京肿瘤医院的主任讲,北京301医院的高干病房更夸张,老干部们每个病床都有一个私人液晶电脑,带WLAN的,自己按触摸屏点餐,连护士都不麻烦,这太牛了,主任感叹说,还是当官好,住院都这么好的待遇。这一切,还得有无线网络是不是?手术全过程记录居然还真是个大事我说怎么老是有医院的客户咨询我们关于手术室的无线网络项目呢,原来是这么回事。手术过程中,不论是出不出事故,医院都希望将全过程记录下来,搞的比较豪华的是搞头带式摄像头,支持WLAN,通过手术室的无线网络传回后台存储来存档,万一出点事也有个证据,而且也可以实现远程会诊,院外专家可以实时指导手术过程,北京的大拿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远程指导一名广州的手术师该怎么做。搞的比较简单的,至少也要在手术大夫身上搞个可以及时通话和全程录音的终端,这位同志一边做手术,可以一边念叨:“我现在要切开肚皮。我现在把肠子拉出来了。我看到坏死的组织了。我要切了。”这个过程,人家医院是希望记录下来的,备个档,以后有事也有个证据(真坏!),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个随身的终端和手术室外的专家通话来获得指导,以前我不相信,还真有一边做手术了一边请教别人的,早干嘛去了?北京肿瘤医院的主任告诉我,这是真的,真有这种情况。这个随身的终端,一般就是无线语音终端,比如WLAN手机,背后的支撑,当然就是无线网络。无线运音的用武之地手机是护士、医生的私人物品,一般人家不愿意用于日常工作,你又不给报销。至少这次在邵逸夫医院是这样(院长真扣!省钱省到家了),北京肿瘤医院还好点,北京移动给做了大客户捆绑,还每个人每个月送100元话费,这算不错的,可不是每个医院都能有这个待遇的。这次在邵逸夫医院就遇到这个需求,软件集成商准备利用护士们的EDA(带有麦克),开发一个软phone,就可以给医生发短信或者直接打电话了,说院长很喜欢,他们正在谈。无线语音如果在医院能获得认同,那无线设备在医院卖的数量可就不是小规模了,不是因为语音流量大,而是要完全无缝覆盖,那个规模可就不一样了。病房远程探视这也是刚了解到的。病人生病住院了,家属们都伤心,大家都想来看望和安慰病人,但是如果病人没在家门口看病怎么办?江苏的病人慕名上北京求医住院,不能家属们都跟来吧。于是有些医院希望搞基于无线的远程探视。说起来也简单,每层病房区配2-3个很便宜的笔记本电脑,只要支持WLAN,带摄像头就行,然后在医院的网站上开一个远程探视专区,如果家属在远方想看病人,就登录网站预约,病房里面有无线网络,到预约时间,护士拿着笔记本电脑来到病人床前,打开定制好的及时通信软件(这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家属就可以远程与病人通话,看病人的样子,该安慰的安慰。这给病人的心情和家属的心情带来多大的满足啊。很多医院还准备靠这个收费,作为一项增值服务,比如,预约一次远程探视要50元,你说这钱挣起来多容易啊。有钱我也开医院去。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邵逸夫医院想上的婴儿防盗、北京肿瘤医院想上的医生工作时间的查岗、门诊收费的无线链路备份等等,是利用了无线定位等技术,在这里就不细谈了,因为实在是太先进太超前了,目前我们先不考虑这些。该总结一下了罗嗦了这么多,对不住大家,实在是信息量比较大,我不得不先说痛快了再来总结。我一直都认为,无线所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工作方式,因为它会改变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各个科室试题及答案
- 机电自我试题及答案
- 对护生的年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汽车模具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智慧社区项目市场发展评估及产业协同与资金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社区服务产业市场深度挖掘及未来走向与投资机会评估指南
- 厦门市人民医院儿童危重评分应用考核
- 2025-2030智慧消防设施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及投资发展趋势研究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消防系统行业分析及技术应用与管理政策策略报告
- 2016年上外杯-初赛英语试题(原卷版)
- 道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 PKPM系列之-PKPT项目管理软件使用说明
- GB/T 37546-2019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GB/T 32381-2015全地形车辆轮胎
- GB/T 231.2-201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 GB/T 17505-2016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 建筑工地电动车辆安全检查验收表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课件
- 医院医疗器械询价采购相关表格(套)
-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章 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