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的发展变化 古猿 猿人 直立人 智人 现代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社会生活的改变 千姿百态的世界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4 封建制度确立 知识结构 石器 骨耜 青铜铲 如果给你一块试验田 让你亲手耕作 你会选择哪种工具 人类生产工具变化表 取材容易 不坚固 成形困难 成形优于石器 轻巧锋利 自然界蕴藏量少 自然界蕴藏量大 质地坚硬 锋利 因为当时解决了炼铁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铁农具得以大量制造 价格比较低廉 而且较石器工具坚硬 耐磨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所以能够得到较快的推广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管子 记载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山海经 上记载的铁矿山 达三十多处 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 铁农具的使用 春秋开始出现 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时期青铜牛尊 材料1 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 说 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 牛却纹丝不动 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 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 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 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条件 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 牛耕图 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 铁农具的使用 春秋开始出现 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2 牛耕的使用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进一步推广 3 铁农具和牛耕的作用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 著名的都江堰 岷江 岷江 都江堰示意图 江 位置 修建时间 主持修建者 今四川都江堰市 四川岷江中游 战国时期 李冰 秦国蜀郡太守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4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个江水患 灌溉了大片农田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 两千多年来 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闻名世界的防洪 灌溉工程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劳动工具的改进 耕作方法的改进 铁农具 牛耕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都江堰 基础设施的建设 小结 一 农业的发展 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 商鞅 约公元前390 前338年 战国时期政治家 改革家 思想家 法家代表人物 卫国 今河南省安阳市 人 卫国国君的后裔 故又称卫鞅 公孙鞅 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 号为商君 故称之为商鞅 立木取信 商鞅舌战 三 秦国的商鞅变法 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 18 秦国变法舌战图 变革是曲折的 充满阻力的 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 秦孝公 改革派 旧贵族 商鞅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土地私有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1 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2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合作讨论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你有什么启发 评价标准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标准 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开垦荒地私田出现 政治变革 各国变法 废奴隶制 建封建制 封建社会形成 小结 练一练 1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 牛耕b 兴修水利c 变法d 私田2 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 是指什么工程的作用 a 大运河b 都江堰c 郑国渠d 灵渠3 春秋以来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a 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b 战俘奴隶的不断增加c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 更加讲究精耕细作 a b c 4 战国时期 各国掀起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确立封建统治 发展封建经济b 推广铁农具和牛耕c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d 增强实力 在争霸中取胜5 商鞅变法中 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a 废除井田b 奖励军功c 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