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一:教材分析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氢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和氢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CO、H2CO3、CaCO3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解释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的原理,并学会操作;能初步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即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和运用,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科学体验;通过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辩证理解,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三:学情分析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等,可是但对于二氧化碳的其它知识还不太了解。初中三年级学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知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教学内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探究为基本策略,通过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的方式方法。采用比较法,归纳法,讨论法五:重难点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难点: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西游记和演唱会舞台云雾缭绕的图片,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图片里的云雾是什么吗?”那你们知道是什么造成这种效果的吗?干冰是冰吗?我下面来看一下二氧化碳三态图片:当干冰升华时就又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气态的;气态的二氧化碳加压或者降温变成无色液体;再降温会凝结成雪花状固体,然后压缩就变成块状的干冰了,所以干冰是冰吗?不是事实上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二氧化碳。【思考,回答】干冰【思考】不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于一种物质,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它的性质了,那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桌子上都有一瓶二氧化碳,大家观察一下它的颜色,状态,闻闻它的气味那它的密度呢?【演示实验】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有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呢?【过渡】大家都喝过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当打开瓶盖的时候会有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那老师就有疑问了: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的溶解于水中呢?还是像打火机里面的气体一样,只是被压缩了?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演示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补充:一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总结】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是否支 持燃烧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一般不支持【回答】无色,无味的气体【回答】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1、CO2的密度比空气大;2、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回答】塑料瓶瘪了;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归纳】记忆这两个实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多,耗时较长而且实验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应由老师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过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如何验证?思考环节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下面同学们依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1:醋酸喷在小花上;2:水喷在小花上;3:将小花放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4:将水喷在小花上然后放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这个对比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讲述】这种酸性物质叫碳酸,反应方程式:CO2 + H2O = H2CO3【提问】碳酸是否稳定?如何验证你的结论?进行演示实验现象:烘干时,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方程式:H2CO3 = H2O + CO2【提问】我们继续探究,如果我们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会有什么现象呢?大家进行实验来验证发生了什么反应呢Ca(OH)2 + CO2= CaCO3+ H2O因为生成了不溶的碳酸钙,所以溶液变浑浊【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PPT展示】居民进入地窖结果昏迷不醒的新闻。【提问】出现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讲解】正确,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PPT展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对人的影响【讲述】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提问】既然二氧化碳过量时会对人体有害,那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吗?【讲述】我们需要进行灯火实验,PPT展示【分组实验】现象1:小花遇醋酸变红;2:小花遇水不变色;3:小花遇二氧化碳 不变色;4:小花同时遇水和二氧化碳,由紫色变成红色【回答】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回答】第四朵变红色的小红花烘干,如果不变色,说明碳酸稳定,如果又变回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进行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回答】由于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太高【观看】【思考】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再次以学生熟悉和生活情景引导学习培养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有它的功与过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气体,干冰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化学性质: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 + Ca(OH)2=CaCO3+H2O 【理解,记忆】通过课堂小结使今天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环节五:课后作业1:下列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制冷剂 B、灭火器 C、化肥 D、燃料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3.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其成分是_,化学式为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此污渍_(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污渍的方法是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课后习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