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的15条法则.doc_第1页
批评孩子的15条法则.doc_第2页
批评孩子的15条法则.doc_第3页
批评孩子的15条法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评孩子的15条法则 不少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方式、方法不科学,父母出了气,可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有些父母采取的批评方式过于生硬、严厉,结果越批评,孩子反弹力越大,对着来、顶着干,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其实,批评未必要话中带刺,更不能以泄愤为目地进行讽刺挖苦、翻旧账。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丢弃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因此,我们批评孩子时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讲究艺术。 1.要有明确的目的 批评不是目的,是手段。批评的目的决不是使孩子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而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丢掉缺点,大踏步地前进。批评孩子的目的决不是自己出出气,而是为了教育孩子。批评孩子也决不是单纯因为孩子伤害了父母,不是因为孩子的过失给自己丢了面子,使自己伤了心、生了气,而是因为孩子的思想言行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不及时给以强刺激,孩子的缺点、错误就会越来越严重。为了挽救孩子,为了使孩子改正缺点和错误才批评孩子。如果这个目的自始至终十分明确,父母就会理智、冷静地对孩子进行批评而不会为出气,说出出格的话、做出过火的行为了。 2.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如果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是绝不肯真心地听从父母的。 批评并非是横眉立目、训斥、挖苦,它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威压人。“心中有剑口中无剑”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有些父母批评孩子像旧式警察审问犯人一样,气氛过分紧张,甚至连吼带叫:“当初我就不该生你!”“闭嘴!你这个小混蛋!”同时,伴随着圆睁的双目和尖厉的叫喊,这些表情、动作构成一个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对这些话终身难忘。他们可能会因此认为:原来爸爸妈妈是这样看待我的。如此,他怎么能接受你的批评教育呢? 3.要带有启发性 如果只是一味地责骂,只不过是伤害孩子。对孩子说明他的错误何在,才能使他充分地反省,改正错误。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最好是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做决定,而父母只是给予启发而已。 4.要注意态度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打骂孩子却是不正确的。父母不姑息、不纵容、严格要求孩子是完全正确的,但讽刺、挖苦孩子却是错误的。要取得批评的效果,父母一定要注意态度。对孩子的批评可以严肃,但不能粗暴,真诚的、善意的批评,孩子就容易接受,这才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错误。孩子不接受批评往往不是因为父母的道理不对,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父母那咄咄逼人的态度。 5.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就急了,批评起来过火,以为这样的强刺激对孩子会起到较深刻的教育作用。殊不知,越过火孩子越反感,并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你算完了,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孩子!”“你算完蛋到家了,这一辈子全完了!”“你真混蛋透顶,不可救药!”这样的过火语言只能使孩子感到无所谓,反正我错误没那么严重,爱说什么说什么吧,批评的效果无形中就削弱了许多。当然,批评、惩罚太轻也不行,太轻不足以引起孩子警惕。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查清楚,合理、公正、适度地批评。所谓“度”就是质与量的界限,超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我们的批评一定不要夸大其词,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6.要一分为二,不要全盘否定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爱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全盘否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对教育孩子也是无益的。孩子小,有缺点、犯错误是正常的,绝不要一见孩子犯了错误就对孩子全盘否定。我们对孩子应该有个全面的认识,孩子有缺点,也有优点,犯错误不等于一切全完了。有了错误的行为不等于动机全是坏的。有时孩子犯错误是好心办了坏事,有的是经验不足,有的是能力不佳。我们在批评时一定要客观分析,一分为二地对待孩子,尤其注意要用发展眼光看孩子,相信孩子会有变化。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进步。 7.批评要具体,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了错事,我们只需告诉他:“你这件事做得不好。”而不要说:“你是个坏孩子。”这两句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有具体的批评,孩子才会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了,才容易改正。如果把问题上升到对孩子定性,就容易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尤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而是希望他更茁壮地成长。 8.要掌握好批评的时间 一般来说,父母都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立即就批评,但应该考虑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以当时批评,有的孩子则需要缓冲一下再批评。这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性格来决定,还要考虑孩子当时的情绪。我们对待批评的时间也要研究,有些时间就不宜进行批评,如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批评,吃饭时批评对孩子的消化器官影响很大,容易使孩子得肠胃病。睡觉前批评也不好,睡前受到严厉的批评,孩子往往郁闷而寝,影响睡眠,易得神经衰弱症,况且,流着眼泪睡觉,对眼睛也不好。 9.要抓好批评的时机 批评孩子的时机很重要,孩子在不同时期心理状态不同,对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来说,人在心情平静时,有利于认识错误。父母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针对孩子的心理给予适当的批评,这才能算是理想的批评方法。所以,批评要选择有利时机,有时可以在与孩子玩耍中提起孩子的过失,有时可以在孩子受奖、高兴时,提醒孩子改正不足之处。 10.要选择批评的场合、地点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避开他人,一般不要当着孩子的朋友、同学、邻居、亲戚的面批评孩子。因为当着众人数落孩子,孩子面子上下不来,往往顶牛,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时,最好与孩子私下单独谈。如边散步边谈、坐在花园里谈。适当的场合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容易让孩子接受意见。 11.要注意批评的次数 对孩子的错误不要翻来覆去批评个没完没了,对一次错误批评一两回就可以了。连续的负强化会使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无所适从,严重的会产生自卑感,甚至破罐破摔,“反正我算完了。”所以,父母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错误反复,避免连续负强化。 12.不“揭疮疤”,不“算老账” ,不“揪辫子” 批评不要“翻箱倒柜”、数罪并罚。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某些不良行为,就忍不住把孩子过去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数落一番。在父母没完没了的叨叨声中,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为哪一个错误挨批评。批评孩子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原谅孩子的过错,批评孩子时不要“揭疮疤”,不要“算老账”,更不要“揪辫子”。 13.要善于等待,允许孩子有个认识过程 孩子对错误有个认识过程,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孩子经过批评得到猛醒,可有的孩子还有个消化的过程。在孩子还没彻底认识错误时,要求孩子百分之百“认罪”,其实是自欺欺人,就是孩子低头认错了,也是假的。因此,父母应善于等待,允许孩子一点点加深认识,不要心急。即使孩子当时认识了错误,行动上也还有个转化过程,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现象,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能操之过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应允许孩子部分保留,允许孩子反驳,这样才能体现出批评是民主的。有时我们批评得不完全符合事实,孩子提出意见我们应该接受,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效果,孩子感到父母是公正的、民主的,才会更愿意接受批评。有时等待也是一种教育。 14.适当增加身体接触 对于胆小的孩子,父母在批评时可以搂着它的肩膀,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有些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