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周练三十五1“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梭伦改革措施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设立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b.轮番而治c.君主专制d.代议制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佛教进一步盛行c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d汉化政策的影响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融合7对于发生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反对信仰上帝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c大力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8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作者用作品中人物的话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这里“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措施 b加强农奴制的措施 c开展工农运动的措施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措施9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10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b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11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13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14“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这句话应出自于( )a阿奎那 b詹姆士一世 c洛克 d孟德斯鸠15“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我们认为这是不可争辩的,理智的范围是真理与智慧,神学的范围是虔敬与服从。”斯宾诺莎这句话表达的主张是( )a神学应服从于理智 b神学不应干涉理智c理智应服从于神学 d神学与理智不应并存1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面对国王查理一世的任意征税和强行借债的行为,英国人民说:“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须通过议会!”英国人民表达出的态度是( )a拒绝向国家纳税 b主张由王权须受议会制约c主张由议会取代国王的统治 d主张推翻国王的统治17观察右图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此图反映了( )a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b议会不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c克伦威尔企图建立封建君主专制d克伦威尔已背叛资产阶级利益18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是( ) a否定本国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c反抗殖民压迫,获取民族独立 d都是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1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意味了( )a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b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关紧要c英国议会开始获得限制王权的权利 d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这一条款主要体现了( )a责任内阁制 b联邦制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君主立宪制原则21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1791年宪法,关于这部宪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具在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长期推行而影响深远22“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应属于19世纪中国下列哪一派别(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d革命派23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意义在于(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4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发表演讲:“今日变乱,非帝政与民政之争,非新旧潮流之争,非南北意见之争,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随后,他发动了(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25毛泽东在一次大会上发布报告指出:“立即宣布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一个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和无党派分子代表人物联合组成的临时的中央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报告发布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敌后抗日根据地遇到空前困难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抗日战争爆发初期26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图一 图二 图三请回答:(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w(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谋自强,必谋之礼仪之士。”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材料二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是一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三 “令成之称西人者,日必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荀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同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在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与中学优劣的争论?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材料二: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10 aabdc bdddb 1120 bddab babdc 2125 dacda二、非选择题26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2)民族危机加深;工业文明的冲击。(3)结果:阿里改革: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明治维新: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善。戊戌变法: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识:向先进国家学习,进行改革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改革不会一帆风顺。27 (1)顽固派和洋务派。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引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统治危机。(2) 材料三认为西学的先进主要在于先进的政治体制,而材料二认为西学的先进主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