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位人生的引导者访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潘一禾教授作者: 学生记者 朱海洋 阅读数: 176人物名片:潘一禾,女,著名学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政治、世界文学、跨文化交流学。已完成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任教多年来教学质量深受浙大学生好评,曾获浙江大学1997年度金庸人文基金教师奖、浙江大学1998年度华为优秀教师奖、浙江大学2005年度先进工作者、浙江大学2010年第五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写关于大学生活的回忆录时,特别提到了潘老师上的一堂课中的“趣事”:课前潘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到浙江大学来,有同学说是因为“苏杭出美女”,潘老师笑问:“那你考证的结果如何呢?”把同学逗得捧腹大笑。“我确实特别喜欢幽默风趣的风格,但是真正的幽默是智慧、是心境,不仅仅是大家开心的课堂氛围,所以我还要不断追随幽默的指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和尊重学生。”任教近三十年,潘老师热爱课堂、关爱学生,既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研成果保证教学的质量,又以生动的教学效果和长期稳定的教学工作量保持着教师的本色。通识课也可以“人气爆棚”“潘老师的课每次都是座无虚席,从不会有人翘课,她讲得那叫一个精彩,乃史上最超值的选修课。”但凡上过潘老师通识课的同学,都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潘老师讲课有一种“魔力”般的吸引力,亲切生动,平和流利,旁征博引,听她讲课完全就是一种享受。潘老师每学年都会承担大量高质量的本科生课程,包括浙江大学在新世纪教学改革中推出的精品课程、重点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荣誉课程等,其中西方文学经典、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世界文化名著导读都广受欢迎。“上通识课的价值,绝不亚于上专业课。”潘老师认为浙大的优势正是在于跨学科的交流,而通识课正是这个优势的体现。虽是人文类课程,但是潘老师的通识课也是名列“需要人品才能入选”的课程之一,往往会出现“人气爆满”的现象。在潘老师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们为了讨论一个问题而“唇枪舌剑”的现象,而促成这样一种“观点交锋”状态的正是潘老师。“启动思考、教学相长,才能让学生和老师都很享受共处的时光,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名著,似乎与我们现代生活有些距离,但我会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大师们思想和人生体会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在上经典文学名著课的时候,潘老师非常强调名著与现代生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她将今天的社会现象和名著里讨论的问题结合起来,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名著永不过时的光辉。“现在的学生都比较个性,所以老师也要努力让自己有多元的视角和心态,去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我愿意做一个陪读的老师。”潘老师的课如此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课堂中她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选择浙大是带着信任和梦想来的,身为老师一定要珍视同学的这种信任和梦想,珍惜同学的才华和青春。”而这一种尊重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上好课”。“要想上好课,就需要不断地看书和学习。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家两个浙大老师的基本生活节奏和规律仍是大学生式的,除了吃饭休息,就是看不完的书和文章,做不完的作业。永远没有时间应酬和消遣,而且乐在其中。”教育需要“人文关怀”“到大学来读书,除了要学有用之学外,更要学一点无用之学。”潘老师口中的“无用之学”正是和本身专业不相关、非应用性的学科,基础性的人文类学科。“正因为无用之学不是上午学了下午就能挣钱的学问,所以它更能引导学生摆脱狭隘的功利和机械的计算,远离奴性和麻木,不让自己的心灵和肉身成为专业化的工具。”潘老师一直关注着中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看到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看到了随之带来的问题。“我们似乎在过多地强调相互竞争,强调胜者为王,强调一定要比他人优秀,而忽视了一个人作为个体,需要得到来自周围人的理解和温暖,需要一起分享生活点滴的简单快乐。”当流行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像一股巨潮涌向青年学生的时候,潘老师认为教育不能只关注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人性的培养。“真正把人文类的课程上好,学生自然会有人文关怀。”人文类的课与理工类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文类课程不是学懂专业知识,而是通过一定的文史知识,交流真诚与真知。而潘老师所打造的“关怀之路”就是鼓励学生首先有一个大写的、健全的、关爱的人格,再去成为一个专业人士。“文学的文本,对于开启人的智门和慧根、培育人生价值观有独特的作用。”潘老师用悠悠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智慧和发现、思想和情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无用之学”的天堂。“人文关怀”这份蛋糕做好了,如何让学生去“享用”呢?在课堂中,潘老师经常会鼓励学生主动与其他人争论或分享自己的体会、发现、见解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人际交流能力,尤其是情感体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课堂上她不断激发学生们创新、创造的意识,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学术个性。“文学的世界很大,经典并非一成不变。”潘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文关怀”,每个阅读者和评论者都能成为拥有者和创新者。让理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苏格拉底讲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老师把你当黏土,他很用劲地捏你,捏成他理想的模式;第二种学生也可能是很出色的,老师把你当草木,辛勤地浇灌你,但不会过分地来干预你;还有一种就是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者。“我想建立的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打造的是名著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理想”二字,在潘老师的课堂中时常出现。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的中心观点“人是理想的动物”是潘老师反复强调的,“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不管境遇如何变化,心中依然不会改变的那份坚持。”诚然,现实常常击碎理想,无论曾经多远大的志向都将面临现实的考验,此时,应该如何坚守住那一份信念呢?潘老师用她一生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理想不是目标和结果,它是深埋在心中的信仰和信念,始终伴随左右,促使我们产生改变生活的精神动力。”在潘老师心中,理想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三尺讲台,不求名誉、不图功利、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远离各种喧嚣和诱惑,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而这一切竟源自于一种“瘾头”。“学习和科研是非常辛苦的,但一旦在学习中收获乐趣和自我认同,就会上瘾,也就是终身受益。”对于理想,潘老师这样告诉学生:“毕业之后,希望你是一个学者,一个具有独立学术人格的人。”她心中的“学者”并非特指从事科研的人,而是关心公共事务、会独立思考与判断,有信念坚持原则、有意志落实行动、有勇气敢于创新的人。潘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更多是绵延至一生的:她会“逼”学生真正学会欣赏经典著作;她会帮学生理解人世的重大基本问题;她会教学生如何让自己的梦想不被“大流”拖下水;她会给学生插上理想飞翔的翅膀正是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毕业若干年之后,仍然会记得她上课的内容,因为学生是带着潘老师的“无用之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民航工程师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组织发展面试题库及答案
- 邹城幼儿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证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安徽怀宁辅警笔试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信托受益权让与及回购担保服务合同
- 万科物业租赁合同范本:租户入住及退租管理协议
- 汽车抵押贷款合同示范
- 股东退股条件及企业品牌形象保密合同
- 互联网公司注销及知识产权清理合同
- 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西游记第16回课件
- 医院微笑服务培训
- 2025年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4年佛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武专干军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 疲劳综合征治疗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期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核心素养教案)
- 郑和下西洋课件
- 小学生宿舍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爱牙日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