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doc_第1页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doc_第2页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doc_第3页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doc_第4页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获奖作品评析嚣臻肇翁庇糍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语言优势以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口徐维林文秀【摘要】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纸媒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是大趋势.但是,传统纸媒也拥有自身的优势.在对新闻信息的相关报道与解读方面,纸媒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本文以解放军报的获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为例,阐述其成功的语言艺术,诠释纸媒语言的优势.【关键词】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纸媒;语言优势2009年1O月1日,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庆60周年大阅兵.国内外的广播,电视以及网络都报道了这一空前盛事.在无以计数的同源新闻报道中,解放军报的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脱颖而出,荣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一等奖.其成功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纸媒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报道角度,报道形式,报道顺序,这些制胜的法宝,为纸媒从业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角度,彰显语言优势国庆大阅兵,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为了报道这场十年一遇的盛事,广播电视,网络和纸媒各显身手,由于报道角度不同,报道效果各异.电视报道展示现场画面,有解说词配合,图像,色彩十分醒目.但是报道角度往往是现时的,平面的.解说词也亦步亦趋紧随画面转换.网络报道则涉及了阅兵村,阅兵前的训练,以往的13次大阅兵以及国庆庆典演练,公交地铁调整运营等方面,报道主题多样,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纸媒虽然不能做现场报道,在报道时效性上弱一点,但是语言优势明显.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通过创造性地组织语言,把现场与幕后,点与面,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并融入记者自身的现场感触,全方位多侧面94奢I嘲如fI2012年第03期地报道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过程及其意义.在纸媒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读报刊杂志时似乎更有耐心.因为纸媒能够抓住新闻背后相关的信息,能将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读者.如“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把现场观众看不到的,数字背后的意义,精炼地解说出来,既让读者明确了”169步”的深刻内涵,又补充了视觉形象.“受阅三军身上,流淌着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血脉.他们来自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洋,万里蓝天,汇集中国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全部武装力量的精华.”将历史和现实,点和面结合来写,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扞卫每一寸土地的赫赫军威.文中还插入吉鸿昌女儿吉瑞芝,新四军老战士吴成,1999年大阅兵总指挥李新良的现场感言,揭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装备的巨大变化,赋予大阅兵深厚的历史意蕴.这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跨度的调度文字的效果,独显纸媒的魅力,这是现场的解说词无法实现的.“这是人民军队走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10年风雨征程,第一次向祖国,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面貌,新阵容.”则是全面报道这次阅兵的历史地位,预示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未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二,散文诗式的报道形式.彰显语言优势电视解说词往往运用散文语言,紧扣电视画面,解说画面内容,展示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精神.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人如潮涌;装点一新的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概括叙述了等待检阅的情况.网络语言多以叙述事件为主,虽然经过编辑的加工,但是其速成性往往造成缺乏现场感,很难震撼人心.传统纸媒有专业采编队伍,选择报道形式比较慎重,也比较灵活.今天,我们豪迈受阅开创性地运用散文诗式的报道形式,以优美的语言,报道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突破了以往用通讯语言的藩篱.比如还是等待检阅的场面:”清晨,东方,从古观象台一路向西,8000多名官兵和500多辆战车绵延2公里多,像一条凝固的铁流,等待着国庆6O周年阅兵的庄严时刻.”仅用一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庄严的场面,”像一条凝固的铁流”,这是记者的现场感触,是内心无比骄傲自豪的流露.与前面的电视解说词相比,更生动,更具体,显示出纸媒语言优美的意境.这是电视画面,摄像机镜头,网络叙述无法传达给受众的.由于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形式上短小灵活,内容上富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使现场感更强烈.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临沧海,引长弓.”“西北望,射天狼.”都是引用或化用诗词原句,壮怀激烈.既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增加了读者的现场感触,又赋予了各个场面悠远的意境,深厚的历史感,突出了纸媒语言的魅力.这些诗词不仅扬我国威,壮我军威,彰显中华民族自豪感,而且起到了转换场面,推进阅兵进程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令人赞叹.这些都是网络叙述无法做到的.三,用诗词转换场面.彰显语言优势传统纸媒在叙述事件,选择叙述顺序时,也很用心.特别是对于国庆大阅兵这样的重要事件,选择恰当的叙述顺序,能够彰显现场的威武雄壮和历史的厚度.通讯的前半部分用”清晨”,”上午1O时”,”1O时9分”,”1oN37分”有序叙述阅兵式的前奏.后半部分,则改用变换场面的方法来展示阅兵进程.并且用诗词引入下一个场面,这是记者的匠心独运,是结构上的创新,也是电视解说词和网络语言无法做到的.比如叙述铁甲方阵的出场,首句引用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展示陆军的雄壮军威.而”临沧海,引长弓.”是化用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展示了人民海军的飒爽英姿.”西北望,射天狼.”直接引用了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句子.”车辚辚,阵容新.”化用了杜甫兵车行中的诗句”车辚辚,马萧萧”等等.依次引出不同的方阵,展示阅兵进程,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实感受,彰显了纸媒语言的优势.电视新闻力求展示事件本身,采用实时监控的叙述顺序,让观众全身心的参与,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发展进程.但是其解说词受画面限制,无法经营如此优美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而网络新闻,往往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叙事结构单一,语言缺乏张力.四,重视语言表达效果.彰显语言优势传统媒体非常注重新闻语言的表达效果.首先是如何把话说对,其次是运用修辞把话说好.网络上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打酱油”“小月月”等,显示了网络言论的模糊,没有章法,让受众感受到网络信息太无序,太没有规范.电视画面让事件的进展和场景直面观众,镜头的快速变化,让观众很难顾及或回味语言美.报纸,杂志跟网络,电视直播相比,有更充裕的时间斟酌报道主题及其语言表达.其严谨,客观地报道,也适合大众对新闻真实性的需要.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综合运用了叙述,细节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在叙述阅兵式进程时,文中插叙了方志敏烈士的深情告白,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红黄两色的花束簇成中国军人的钢铁誓言”,这个典型细节,突出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显示出记者的炼字炼句之功.”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写出了吉瑞芝此时此刻万分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而电视的现场直播,重在展示阅兵式,所以不适合增加这些人物,内获奖作品评析贬W8鳓ffSKAP,CH容和感慨.为了增加语言美感,记者选择了修辞格的套用.比如,排比和比喻套用,如叙写通信兵方队,无人机方队,后勤装备方队”像电子丛林,像轻盈银燕,像移动城堡”亮相长街.这里用比喻词“像”引出三个状语组成的排比,不仅有序地指出了三个方队各自的外形特征,而且使语句疏朗醒目,结构严谨,字里行间透着无比的自豪感.还有对仗和比喻的套用,如”铁阵,如山如岳.口号,如海如潮.”在对仗中套用两个比喻,展示出阅兵现场铁流滚滚,步伐整齐,口号震天的雄壮气势.另外,文中的对比也很有特色.对准确描述阅兵现场和深化通讯的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比如”人力车”和”铁流浩荡”的强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震撼人心的阅兵现场,展示了祖国的沧桑巨变,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字里行间洋溢着记者无比自豪之情.这一点也是网络语言所不及的.综上所述,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的成功,旨在说明全媒体时代纸媒语言的优势,强调记者的语言文学功底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基础,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注释引文均出自李选清,武天敏,胡君华今天,我们豪迈受阅【N】.解放军报,20091002四版)秦胜南.信息碎片化时代纸媒的竞争优势新闻爱好者,2D1102)李新文.标题画龙点睛新闻时效性强写法富有创新】新闻研究,2011(04)(作者简介:徐维,武警工程大学语言教研室教授;林文秀,武警工程大学管理和后勤教研室讲师)(上接第105页)济.做媒介实际上就是做品牌,要建立和维持受众的忠诚度(包括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一定要通过做品牌来培养起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使自己的传播产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认识社会,判断问题的基本资讯”支点”.媒体可以制造一些事件,从而拉动媒体的影响力.媒体通过创办各种活动,不仅可以成为一个热点事件的制造者,参与者,推动者,更成为一定话题的舆论引导者,所以我们说活动影响力和媒体的影响力的关系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媒介的活动借助媒体之力凝聚更多的人气和吸引更多的关注.反过来媒体通过活动之力来扩大知名度,影响度和权威性.二者相互依托,在共同制造媒介热点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