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 第2章 探索生命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章探索生命 考点1探索生命的器具考点2探索生命的方法 中考考点清单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1探索生命的器具1 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识图要点 1 目镜与物镜 目镜 物镜 2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都能使物像更清晰 但粗准焦螺旋调节的幅度较大 3 遮光器 调节光圈的大小 即视野中光线的强弱 光圈越大 光线越 光圈越小 光线越 4 反光镜 有两面 一面为平面镜 一面为凹面镜 若视野较暗 应调节反光镜的 5 光线穿过的路径 反光镜 通光孔 载玻片 强 弱 凹面镜 光圈 物镜 目镜 2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详见实验突破p83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所成的像与装片上的图像相比 成180 旋转 即旋转180 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比是 而且是 放大的 倒立的 1 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 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了物像 应如何把它移至视野的中央 提示 向右上方移动 2 如果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那么物像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提示 右下方 4 显微镜的对光 光线强时用 平面镜小光圈 光线弱时用 凹面镜大光圈 5 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物像大小 数量 明暗比较 小 多 大 少 下列镜头中 哪个目镜与物镜的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提示 在目镜5 和物镜4 的组合下 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6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 观察器具 放大镜等 2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刀片等 3 量筒 天平等 4 加热器具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等 5 通用器具 烧杯 试管 试剂瓶 培养皿 研钵 滴管 药匙等 解剖器具 计量器具 考点2探索生命的方法1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实验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作出假设 2 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 1 实验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主要包括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包括实验 观察 调查及搜集证据 等方面 2 科学探究通常要设置对照实验 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在对照实验中 实验组和对照除了变量不同外 其他因素 完全相同 3 实验原则 单一变量 一个 对照实验 不同 3 其他方法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显微镜考向1直接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例1 15娄底 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 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 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a b c d c 解析 显微镜成倒像 因此物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 甲图的物像偏在视野的左方 移到视野中央 物像应该向右方移动 标本应该向其相反方向移动 即向左方移动装片 两图中的物像相比 甲图中的物像较小 不够清晰 是低倍镜下的物像 所以转为乙图时应转动转换器换为高倍镜 再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使视野变亮 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1 物像方向的调整 物像偏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就能把物像移至中央 2 标本大小的调整 增大或减小放大倍数 3 视野明暗的调整 调整光圈的大小 更换反光镜的凹面或平面 考向2结合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方式考查放大倍数 15武威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 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a 目镜5 物镜10 b 目镜10 物镜10 c 目镜10 物镜40 d 目镜15 物镜100 a 1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特点 物镜有螺纹 镜头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 镜头越长 放大倍数越小 2 掌握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成像特点 考向3结合实例考查显微镜的玻片移动 15泰州 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见的某个视野 为把图中所观察的染色体移向视野中央 该同学想把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如果这样移动 视野中染色体移动的方向是 a 右下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左上方 b 命题点2探索生命的方法考向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例2 15枣庄 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 不但影响学业 而且更易患上近视 要了解枣庄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我们应选用 a 观察法b 测量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 d 考向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5宜宾 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 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 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b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c 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d 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a 实验突破 实验2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图示过程 1 选择目镜 一般先选取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 如图甲 2 选择物镜 通过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 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 如图乙 图甲选择目镜图乙选择物镜 观看视频 练习使用显微镜 3 对光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 直到目镜中可以看见一白亮的视野 如图丙 4 将临时玻片 标本 放到载物台上 并用压片夹压住 移动载玻片 使物像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如图丁 5 粗调节 调节粗准焦螺旋时 眼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物镜的下降 将低倍镜与载玻片靠近 注意不要压碎盖玻片 如图戊 6 细调节 细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如图己 2 装片的移动 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 的 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 即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 如物像偏左上 装片就向 移 3 显微镜上污点的判断方法 污点可能在目镜 物镜和载玻片上 依次移动或转动这三个部位 移动或转动哪个部位时污点消失 就说明污点在哪个部位上 相反 相反 左上 注意事项 1 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2 对观察材料的要求 薄而透明 3 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步骤 在低倍物镜下仍看不到物像 原因是 1 转动细准焦螺旋速度太快 超过焦点 应按操作步骤重新调节焦距 2 物镜没有对正 应对正后观察 3 标本没有放到视野内 应移动玻片标本 再寻找观察对象 4 光线太强 视野太亮 尤其观察透明的玻片标本或没有染色的标本时 易出现这种现象 这时应将光线调暗一些后再观察 4 如果在高倍物镜下看不到物像 原因是 1 要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内 应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对象后 移到视野中央 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2 焦距没调好 应仔细调节焦距 典例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 其结构模式图如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在对光过程中 要转动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 应使用结构 的 镜 若在 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 说明对光成功 反光镜 凹面 目镜 2 在观察过程中 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应调节 3 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 p 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 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要将其移至中央 则应将透明纸向 方移动 4 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 分别标有 10 和 40 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 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 的 细准焦螺旋 d 左上 10 40 补充设问 5 安装在镜筒上的镜头是 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二者都有 物像的作用 6 转动显微镜的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