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1页
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2页
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3页
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4页
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工作方案为更好的落实永吉县“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实施方案,建立学校之间积极、开放、灵活的交流机制,在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学区化管理机制,按照“强校引领,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学区内部以强带弱,共享学区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内不同学校的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从而为促进区域内不同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教育人才资源保障。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以学区建设为依托,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建立区域协作、多元互动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统筹发展、资源共享、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实现我县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具体目标:到2012年底,学区管理制度化。构建学区运行模式,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考评制度,初步形成学区化管理机制和体系,保障学区内研修工作有效开展;到2013年底,学区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实践、探索、总结、推广各学区管理运行经验,使教师教育资源更加优化组合,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校际间教师资源差距不断缩小,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到2015年底,学区管理科学化。建立起区域协作、多元互动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运行机制,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新格局,城乡校际间教师资源基本均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三、学区划分以优质学校为核心,依据办学规模、资源分布,将初中分为3个学区,小学分为4个学区,学区内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不同学校的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具体划分为:十中学区 基地校:十中成员校:十三中 二中 二十五中 官厅九年制学校(初中部) 三十五中学区基地校:三十五中成员校:八中 十二中 朝一中(初中部)金家乡九年制学校(初中部) 七中学区基地校:七中成员校:三十中 黄榆乡九年制学校(初中部) 西阳镇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大岗子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实验小学学区基地校:实验小学成员校:口前镇中心校 开发区中心校 三家子中心校 第二实验小学口前镇第一小学学区基地校:口前镇第一小学成员校:口前镇第二小学 一拉溪镇中心校朝鲜族实验小学 大岗子九年制学校(小学部) 北大湖镇中心校学区基地校:北大湖镇中心校成员校:双河镇中心校 春登中心校黄榆乡九年制学校(小学部) 西阳镇九年制学校(小学部) 岔路河镇中心校学区基地校:岔路河镇中心校 成员校:万昌镇中心校 官厅九年制学校(小学部)金家乡九年制学校(小学部)四、组织体系1、实施三个层面的管理。第一、教育局成立学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区实施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及评估方案;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业务指导;第二、通过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学区机制的运行。第三、各成员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机构,由校长、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和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具体落实学区的各项研修任务,开展本校的校本研修活动。2、指派学区联络员。每个学区由教育局指派一名联络员(十中学区:王文功 三十五中学区:刁丰林 七中学区:何兰 实验小学学区:王铁英 口前镇第一小学学区:张鸿雁 北大湖镇中心校学区:孟庆元 岔路河镇中心校学区:李元彪)。联络员主要职责为落实教育局工作领导小组和进修学校业务指导机构工作安排部署。3、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联席会议为学区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校长联席会议由学区内学校校长和联络员组成。设立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即学区长一名,学区长由学区基地校校长担任。学区长主要职责:组织召开校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学区内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统筹安排学区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学区内学校课程资源、师资及教育教学活动共享;加强学区间教师的培训、学习、交流提高,促进学区内教师专业均衡发展;指导学区内各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区工作情况。校长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协调学区内教师培训和管理工作,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工作要求,制定学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区管理的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学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4、建立学区研修工作执行组。工作执行组负责落实校长联席会议制定部署的各项研修工作任务。工作执行组由学区内各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设立工作执行组组长一名,由基地校教学副校长担任。五、工作要求1、科学计划、总结学区研修工作。各学区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校长联席会议,根据教育局、进修学校工作安排部署,根据学区内各校的实际,确定学区年度研修主题,有效整合、利用学区内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制定学区研修工作计划,科学总结学区研修工作。各学区成员校每校每年度至少承办一次学区研修活动。各校要依据学区研修主题和工作计划确定学校研修工作主题和计划。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由教研人员、专家和学区内相关教师等共同构成的团体,通过这种方式将学区内各校的专任教师组织起来,在学区内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开展校际联动、学区一体的各项研修活动,经常性地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以强带弱,共同提高。(1)以学校为基础,打造领军式专业团队。开展以中小学为协作基础的主题式校本研修,各学校树立标杆式样板型学科教师团队,在学区内起辐射牵动作用,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区内其他学校教师的提高,进而形成学区内学科教师的专业团队。(2)实施名优骨干教师321引领工程,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即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培3名教师,其中本校教师1名,其他成员校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名师带培2名教师,其中本校教师1名,其他成员校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带培1名教师。各学区可据此要求,自行制定学区名优骨干教师带培方案,通过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多种形式,加强师徒间的交流,实现共赢。教育局将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考核骨干教师,要看其在全县发挥的作用,更要看其在学区、在学校发挥的作用;要看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更要看其带动下所作用的范围内教师整体队伍提高的情况。对不发挥作用的骨干教师要进行淘汰。同时可采取送教到校、跨校兼课、开放课堂等名优教师资源共享方式。(3)组建学区学科联合教研组,加强交流。联合教研组由各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领军,学科教师人人参与。在学区内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各学科可以采取研讨课、说课、教学反思等形式,通过展示观摩、合作对话、研讨反思、分析跟进,旨在搭建教师间互学互动、互帮互助、民主和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形成学区内专业团队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做到备课、教学、教研、培训、课程与研究成果的学区共享,提高整个学区教师教学能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建设域外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开阔视野。主要形式为:跨县学区互动联盟,城乡学校互动联盟,和国内外优质学校结成友好学校等。(5)成立学区专家指导组,提高工作质量。各学区均成立专家指导组,聘请市级以上的教育专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及本学区的龙头教师为专家组成员。专家指导组负责学区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师资培训等工作。3、建立学区内教师交流制度。本着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学区内教师要互动交流,基地校教师要到成员校传、帮、带,成员校教师要到基地学校跟岗学习。4、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依托永吉县教育信息网建立学区管理专用网站,创建学区网络互动平台。学区各校共同开发建立学区互动网络平台,依托互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即时研训,各个层面的充分交流,做到交流全方位、全天候。建立学区教学资源库,通过资源库提供大量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发展资源,集中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信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解决教师的教学疑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一方面,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工作安排,把可供学区共享的资源上传到学区资源库中,供学区内学校共享;另一方面,有资源需求的学校可以到学区资源库中查询资源,从而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有序共享。 六、驱动策略1、行政推动。把建立基于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的改革纳入永吉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教育局要把学区管理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的重点,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学区管理运行情况的汇报,及时解决学区管理运行的实际问题;建立学区工作年度督导评估制度,对学区一年来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总结学区运行中各种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2、指导拉动。注重专家、名师对改革实验的高端引领。建立“永吉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的优势,聘请省内有影响的名师、高校专家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学区管理工作的指导,学区日常学科教学的分析、诊断,教师的培训提高等工作。3、制度驱动。制度建设是新体制有效运行的保障,逐步完善学区管理制度,规范开展学区管理。建立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制度、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等。学区要建立各类教育教学制度,主要有:联合教研组(研究小组)活动制度,听评课制度,学区工作指导评估制度,教师结对制度,学区内教学研讨公开制度,学区课题合作研究制度,学区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学区人力资源共享制度,学区信息互通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