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益阳市2005年人才资源统计分析 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地处著名的洞庭湖畔,全市辖7个区县(市),总人口450.48万,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我市为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十五”期间,严格按照“十五”人才规划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市情,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开发政策和配套改革,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选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中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我们根据我市2005年人才资源统计情况,对此作了简要分析:一、我市人才资源现状(一)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05年12月31日止,我市人才总量为14.56万人,其中:机关党政人才为1.4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10.03%;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6.98万人,占人才总量的47.93%;国有控股企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0.47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22%;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其他方面的人才为5.65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8.80%。人才密度由“九五”末的2.2%提高到了3.23%。 (二)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改善。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人才中研究生学历的有117人,本科学历的有16055人,具有大专学历的有3577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 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3008人。十五期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和党政人才队伍素质都有所提高。高级职称人才总量由2000年的2300人增加到2005年的3008人,增加了708人,每年递增6%。2005年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62.02%,比2000年的46.1%增长15.92%,年均递增3.18%。至2005年底止,我市党政人才中拥有博士生2人,硕士生27人,研究生39人,本科生4050人。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占党政人才总量的78.73%。(三)人才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1、职称结构比趋于合理。“十五”期间,高级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3.7%、3.82%、4.06%、4.18%、4.56%,增幅为0.86%;中级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性技术人才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5.34%、43.13%、44.93%、44.09%、45.58%,基本保持;初级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5.71%、48.87%、46.47%、45.83%、44.92%。“十五”期间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构成情况: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专技人员总量665426426067465637286658265905高级职务230023802580259027893008其中:正高425566495556中级职务297912913329099286312953830057初级职务769829375329672961330514296072、学历结构有所提升。“十五”期间,研究生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0.14%、0.13%、0.05%、0.07%、0.74%;本科生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39%、11.13%、11.51%、16.40%、18.22%;大专学历占专技人才总量比例分别为37.51%、39%、41.32%、43.72%、43.06%。“十五”期间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专技人才总量6426067465637286658265905研究生969291344649本科68556678751073391092512005专科237232401526317263302911228381中专205212712426228243822099820339高中及以下6845635173195642550152313、行业结构有所改善。2005年末工程、农业、科研、卫生、教育人员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93%、2.48%、0.28%、20.07%、59.82%,2000年相同行业所占同期专业技术人才比为10.64%、2.4%、0.02%、13.24%、59.62%,“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比较,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增长了0.08%、0.26%、6.77% 。“十五”期间专业技术人员分行业情况: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工程技术708373017593737136225884农业技术160214091679188818791633科学研究153816997122188卫生技术88138444980592741158913227教学人员397103865939196376663983139424其他人员931984099023743235405549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十五”期间,我市加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18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干部20人,科级干部142人;交流处级干部198人,科级干部1647人;接受、吸引中央、省直单位和其他市(州)来我市任职、挂职的县处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70人。2002年10月,益阳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益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几年来,我市积极稳妥的推进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从上至下竞争上岗;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政策规定外全部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优秀人才。目前全市已有90%以上的事业单位实行了人员聘用制。“十五”期间,我市共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优秀人才900余人,大大充实了事业人才队伍。(二)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依照湖南省2000年-2005年干部教育规划和湖南省国家公务员“十五”培训计划的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国家机关人员的初任、转正、任职等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特点,开展了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灵活有效方式的培训。“十五”期间,全市人事部门共培训各类人员80534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4875人次,计算机培训20692人次,工勤人员素质培训13000人次,行政许可法培训1269人次,公务员法培训18000人次。(三)人才政策进一步倾斜。为更好地吸引人才,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引进给予了一些优惠措施。规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者以及副高以上职称者,经用人单位推荐可免试进入事业单位;考试制度进一步打破身份和户籍限制,确保公正、公开、公平;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事特办,及时为其解决家属安置、生活待遇等后顾之忧;特别是对益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还予以重奖。(四)人才环境进一步改观。“十五”期间,我市人才环境有了进一步改观。 2002年我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 2005年9月1日我市成立了市政务中心,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以“留山水风光,建现代新城”为理念发展益阳新城,2004年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城市。其空气环境指数达国家一级标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面积1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优良城市。(五)人事工作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十五”期间,我市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实行人事代理2500 人次,为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评聘职称270人次,2005年尝试了为事业单位实行人才派谴制。同时我们积极完善益阳人事网,及时公开各类人事信息,为各类人才招考、招聘、交流等提供服务。针对我市是一个农村大市的市情,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为农村人才营造绿色通道。如桃江县制定并实施了桃江县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及办法,四年来先后为36位乡土人才办理了中级技术职称资格证书,为桃江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多个亮点。三、目前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阻碍我市经济发展。全市450万人口,人才总量为14.56万人,全市人才密度为3.23%,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6.59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量仅为68人,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才增速还不快,这与我市积极对接长株潭,纳入长株潭一体化的目标不适应。 (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创业平台狭窄。我市经济欠发达,无一家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也只有几家,人才待遇不高,就业机会少,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人才队伍的需要,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创业平台相对狭窄。加上我市国企改革的推进,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我市于2003年开始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现已改制完成的国有企业有350家,占全部国有企业的80%以上。企业改制后,由于待遇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人才纷纷外流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省内的长沙市。2005年国有控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3708人,比2000年12455 人减少了 8747人。且流失人员中大多数为技术骨干和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学历人才2005年为49 人,比2000年96人减少了47人。留住的人才也因为单位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以致人才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效率不高。(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虽有所改善,但年龄结构尚需优化。2000年末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36岁45岁、46岁至54岁、55岁以上占专技人才总量的比率分别为45.26%、30.87%、20.05%、3.82%,而2005年末相同年龄段占同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率分别为35.69%、35.16%、24.39%、4.9%。高级人才中很多已接近退休年龄,有青黄不接的危险。(四)高精尖人才缺少。我市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人才3008人,中级人才30057人,初级职称人才29607人,高、中、初的比例为1:9.99:9.84,距我省“十五”人才计划目标1:8:11的比例还有距离。高新技术人才紧缺,科研人员只有188人,占专技人才总量的0.29%;研究生只有49人,只占专技人才总量的0.07%。四、创新思路,落实措施,认真贯彻“十一五”人才规划。(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1、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全新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在我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关注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力求在资金上多投入,事业上多扶持,感情上多贴近;使他们在益阳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奉献全心。2、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作用,积极宣传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使人才强市战略深入人心。组织开展学习型人才活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等继续教育(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严格贯彻转发中组部 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工作的通知(湘人发2003166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公务员招考力度,对实施和参照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单位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严格把住资格审查、笔试、体检、面试、考察录用等五关,进一步规范入口,确保新进公务员素质。招考工作坚持“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做到单位、个人、社会三满意。二是进一步推行体制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已起草即将出台我市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文件对建立职称的科学评聘机制、创新人才使用培训机制、建立智力流动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完善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十一五”期间,我们还将以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6号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程序,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力度,为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实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继续推进我市农村税费综合配套改革:合理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坚持制止新债,积极化解旧债;更加人性化地进行人员分流。三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荐农村实用人才到省农科院等地进行学习进修,在各区县(市)举办农村实用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组织各行业的专家成立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直接服务“三农”,实行无偿服务。争取和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 “联姻”,进行技术合作,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针对我市高、精、尖人才引进难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的现状,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更好地落实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我市制定了关于人才引进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引进人才的重点行业和产业、引进对象及引进人才的待遇做了详细规定。一是为人才引进解除后顾之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用人单位帮助安排住房,三年内由用人单位每年给予一定的安家费。对引进的正高职称人员或博士,三年内由用人单位每年发给不低于3万元的安家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其配偶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安排;不能安排的,由用人单位每月发给其配偶适当的生活补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随调、随迁人员在办理落户手续时,免收一切费用。对要求择校或择园办理其子女入学、入托的,可优先办理入学、入托手续。对于不愿意或不能办理户籍迁移、人事关系调转的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行业人才,被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上工作的,由市人事局审核,市公安局颁发湖南省人才居住证,享受我市居民身份的同类人才待遇。二是创造便利条件,为高级人才科技攻关提供平台。我市将选择部分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开向国内外招标,由我市提供项目开发经费、科研环境,吸引各类高级人才以项目承包方式来我市创业。我们将加强与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带项目、带成果来我市开发新产品,进行科技公关和短期工作。三是强化奖励机制,为高级人才投身事业注入活力。对来我市的高层人才或稀缺行业人才带技术、项目、专利在用人单位投产并取得经济效益的,连续三年按该项目当年的税后利润不低于20%的比例提成奖励,也可将其发明、专利、技术以入股的形式转为个人股份。对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的,除享受国家有关奖励待遇外,由同级政府另行一次性分别奖励课题组或主要完成者50000元、30000元、10000元;荣获省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的,除享受省有关奖励待遇外,由用人单位另行一次性分别奖励课题组或完成者5000元、3000元。(四)加大人才培养措施。为留住现有人才,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吸引外来人才,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把优秀人才聚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共同财产中车辆分割及补偿协议书
- 跨境电商企业股东股权分割与风险控制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配调解协议
- 物业接管与查验、住宅小区物业设施设备维护合同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赔偿协议范本详解
- 离婚财产分割执行起诉范本及程序指引
- 高职招生培训课件
- pe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培训国保知识课件
- 农业银行2025广安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水电工程监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超高层工程投标述标答辩指南
- 锚喷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DeepSeek+AI智能体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玄武岩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婚介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协会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 办公烟酒领用管理制度
- 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
- 淀粉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 T/CSPCI 00001-2022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