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doc_第1页
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doc_第2页
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doc_第3页
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doc_第4页
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的保护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摘要要解决好环境问题, 不仅需要技术, 更需要管理。国家通过环境政策的有效介入, 在减轻或消除环境资源经济学特性的条件下, 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 而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是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的经济学基础, 合理划分各主体的事权是提高环境保护投融资效率的关键。以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的原则是: 社会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 污染者付费、 使用者付费、投资者受益。应当合理选择政府、 企业和公众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参与手段以及相应的投融资事权划分。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短期来看, 主要是摆脱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 从长期来看, 则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政策、 资金、 技术通常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要素。 无论是政策要素的制定和执行, 还是资金、 技术要素的引进和投入, 都必须结合环境资源自身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惟此才能更加有效。环境资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不同于一般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分析 市场机制能够在各经济主体之间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 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架构。在环境保护手段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但是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尚未实现。 这主要是因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问题、环境资源、 环境产品和环境信息等具有不同于一般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需要对环境保护理念和体制的市场机制不断创新。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 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往往属于公共物品或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 使用者往往不考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 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最终可能导致环境资源越发稀缺。 在环境资源上, 每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导致所有人遭殃。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 “公地的悲剧” (The T ragedy of theCommon s)。环境资源缺乏市场性。环境资源缺乏市场是由于环境资源价格扭曲造成环境资源市场根本不存在或基本没有发育起来。很多环境资源由于价格为零, 因而被过度使用, 日益稀缺, 如公共牧场、 空气资源等。有些环境资源的价格很低, 只简单反映劳动和资本成本, 而没有反映生产中环境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当价格不能反映环境资源的真正价值时, 环境资源市场的调节功能就会失效, 导致环境资源严重浪费。 例如在计量木材成本时, 往往只计算木材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 而没有考虑木材在生态系统中所起重要作用的机会成本。 这样, 木材价格的严重扭曲必然导致严重的乱砍滥伐现象。环境资源自然垄断较为严重。环境资源的自然垄断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 但由于不存在竞争, 就容易导致市场效率损失。 如水、 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往往只需要一家厂商来进行, 由于这些行业取得了垄断地位, 导致开发生产后的环境资源价格过高, 服务质量较低, 经常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私人利润。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或不存在性。产权具有排他性、 有限性、 可交易性和可分解性等特征。产权制度具有能够减少不确定性、 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对经济主体进行激励和约束、 有效地配置资源和有效地进行收入分配的功能。由于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性程度很强的物品, 它不具备一般产权所具有的特征, 产权制度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很多情况下, 环境资源的产权都是不明确和不存在的, 这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例如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河流、 空气、 原始森林、 公海等产权都是不明确和不存在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污水无节制排放、 空气质量不断恶劣、 森林面积迅速减少、 公海资源日显贫瘠。环境产品的外部性。人类经济系统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既是一种行为, 也是一种产品, 作为产品, 它可被称为人类作用了的环境, 包括污染了的环境和保护了的环境, 统称环境产品。 环境产品多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存在显著的外部性, 具体表现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因此, 环境产品的生产与一般产品的生产存在很大不同。主要表现为生产环境产品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一致。 私人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 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所必须承担的费用。社会成本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时, 整个社会必须为此付出的代价。 在市场经济中, 大多数产品的私人成本都等于社会成本, 该种产品不存在外部性。 但是, 对于环境产品而言, 私人成本往往不等于社会成本, 这就会产生一个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外部成本是负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它是指生产或消费某种物品时, 除了该生产者或消费者必须承担的部分费用外, 社会上其他人所承担的其余费用部分, 如环境污染就是一种存在着外部成本的典型负外部性行为。 外部收益是正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它是指生产或消费某种物品时, 除了该生产者或消费者享受到收益外, 社会上其他人也因此享受到的收益部分, 如生态环境建设就是一种存在着外部收益的典型正外部性行为。外部效益的存在, 导致了经济学中 “搭便车” 行为的产生。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信息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信息是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取决于获取它的高成本性。环境信息的高成本性主要是因为: (1)信息供给不足。 环境系统像一只 “黑箱” , 人类对它的了解十分有限。与人类对环境信息的需求相比, 信息的供给显得不足。 (2)“信息封锁” 的存在。 由于环境信息一旦公开就成为公共物品, 那么一部分人的信息消费就不能排除另一部分人的消费, 为了保证自身的信息优势, 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实行信息封锁。同时环境信息又是不对称的。 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导致的。如污染者通常对其生产过程、 生产技术、 排污状况、 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了解比受污染者和政府多得多, 但受个人利益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驱使, 往往会选择隐瞒这些信息的做法, 实施污染行为。 二、 市场帕累托最优与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家通常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 “帕累托最优” , 并将其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种准则。市场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无论作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 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反之, 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 那么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 至少一部分人提高福利水平, 而没有任何人境况恶化。这种状态要求满足三个边际条件: (1)要使两种商品X 和 Y 在两个消费者A 和B 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 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这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要使两种生产要素L 和 K 在两个生产者C 和D 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 这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这就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要使交换和生产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 这就是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假设条件: 经济主体完全理性、 市场完全竞争、 完全信息、 不存在公共物品、 不存在外部效应和不存在交易费用等。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 环境资源的无市场性、 环境资源自然垄断较为严重、 环境资源产权不明确或不存在、 环境产品的外部性、 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等特性的存在,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从理论上讲, 只有在消除或减弱环境资源的这些不利的经济学特性后, 才可能趋近于市场经济下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要消除或减弱这些特性, 不能依赖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 而必须借助于政府的环境政策与规制等超越市场作用的力量。 当国家的环境政策制定合理、实施严格、 运作高效时, 就可以大大减弱甚至消除环境产品的这些经济学特性, 趋近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 从而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是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的经济学动因。环境保护的帕累托最优是环境保护所追求的最佳状态和动态目标, 环境保护只有处在不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才可能实现。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就是要在国家环境政策的有效作用下, 明确各投融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可获得的利益, 进而提高各主体参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积极性。明确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的事权是实现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的基础, 而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是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的经济学动因。 三、 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的事权划分原则 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的事权划分原则必须遵循环境保护帕累托最优的本质和要求, 以减弱或消除对环境保护不利的经济学特性。 (1)环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原则。 环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要求以现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通过最优配置和使用, 生产出最多的环境产品, 并使环境产品在使用中达到最大效益。为了使环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 必须分散环境产品的公共性, 建立明确的环境资源产权, 提高各环境投融资主体的积极性; 必须对环境资源的自然垄断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防止其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私人利润。 (2)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就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 包括污染控制与预防措施的费用, 通过排污收费征收的费用以及采用其他的一些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所发生的费用, 都应由污染者来负担。污染者付费原则主要解决的是环境产品的负外部性、 公共性和环境资源无市场性等问题。 通过对污染者收费, 把环境污染的所有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以达到使环境污染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减小以至消除厂商因污染带来的超额收益的目的。通过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可以将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分割为不同的投融资主体所有, 把环境保护的利益与害处, 权利与义务完全与各主体挂钩, 使环境保护的公共性减小。同时, 污染者付费原则也表明,任何对环境资源的耗费都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 环境产品的价格并不低于其他市场商品,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环境产品价格的扭曲, 解决环境资源无市场性问题。 (3)使用者付费原则。 使用者付费原则(U PP)就是谁使用谁付费原则, 是指对某些业已发生, 已经没办法查究污染者或者查究成本太高的环境问题的治理, 发生的相关费用应由该环境产品的使用者来承担。使用者付费原则主要解决的是环境资源的公共性、 环境产品的正外部性、 无市场性和环境资源的信息稀缺性等问题。通过对环境产品的所有使用者收费, 把生产环境产品的一切社会成本分割给各受益者来承担, 这样就可以克服部分使用者 “搭便车” 行为的产生, 从而减弱或消除环境产品的正外部性。 为了减少费用, 环境产品的使用者就有积极性去监督环境污染者的行为并收集相应的环境资源信息, 把它们公开出来, 减小了环境资源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 (4)投资者受益原则。 投资者受益原则就是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是指由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投融资主体从事环境保护, 其效率和效益要比一般的环境问题产生者从事环境保护高, 这样, 可以把环境问题的解决任务交由这些专门的投融资主体来进行, 收益也自然归其所有。 环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要求以现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通过最优配置和使用, 生产出最多的环境产品, 这种环境资源最优配置必然导致由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来从事环境保护, 同时获取其收益。可见, 投资者受益原则是污染者付费原则、 使用者付费原则和环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原则存在的基础。 四、 我国市场转型期投融资主体事权的划分 我国的环境保护主要还处在国家和政府主导下进行。据统计, 我国有 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都是国家和政府投入的。这与市场经济国家恰好相反, 在大多数的O ECD 成员国中, 60%左右的环境保护支出是由企业和居民直接支付的。 因此, 我国要根据目前已有的环境保护手段的特点,逐步改变现阶段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的环境保护投融资状况, 合理划分各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的事权, 建立起一个以政府、 企业和公众为投融资主体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我国政府、 企业和公众之间合理的环境投融资事权分配如下表所示。*1 (1)政府在环境保护投融资中的事权政府应当是环境保护技术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宣传教育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主要参与者, 具体表现在其环境保护投融资事权上。政府应当按照社会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原则, 首先行使规制、 管理和监督职能, 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和约束机制,使企业把污染治理事权转嫁给消费者的可能影响减至最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政府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对建立市场经济进行规制和监督。 因此, 与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相比, 我国更应加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规制和监督作用。 如统一制定环境法律法规、统一编制中长期环境规划和重大区域和流域环境保护规划、 统一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变化监督管理、 组织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标准制定、 环境监测建设、 环境信息发布以及环境宣传教育等。政府还应当承担一些公益性很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跨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 同时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义务。 在政府范畴内, 还应明确各级政府的环境事权划分及其投资范围和责任。 对那些可盈利的、 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技术, 其开发和经营事权应全部划分给企业。对那些不能直接盈利而又具有治理环境优势的环保投资的企业或个人, 政府应该出面替该投资者向污染者和使用者收费, 以帮助其实现投资收益。 (2)企业在环境保护投融资中的事权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应当是技术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主要参与者, 具体表现在其环境保护投融资事权上。 企业首先要根据市场规则进行经济活动, 在守法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但是企业应承担投资经营风险(包括环境污染的风险) , 不能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转嫁给社会公众, 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 直接削减产生的污染或补偿有关环境损失。为了降低削减污染的全社会成本, 可以允许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处理、 委托专业化公司处理、 排污权交易、 交纳排污费等不同方式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 但是,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或手段, 企业都需要为削减污染而付费。此外, 按照投资者受益原则, 有些企业可以直接对那些可盈利的、 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技术开发进行投资; 也可以通过向污染者和使用者收费, 实现其对某个环境产品投资的收益。 (3)公众在环境保护投融资中的事权在市场经济中, 社会公众应当是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的主要参与者, 具体表现在其环境保护投融资事权上。社会公众既是环境污染的产生者, 往往又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作为前者, 公众应当首先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 交纳环境污染费用, 这样可以促使其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以减少污染行为。 同时要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 在可操作实施的情况下有偿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用品或设施服务, 如居民支付生活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作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公众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 积极参与对环境污染者的监督, 成为监督企业遵守环境法规的重要力量, 以克服市场环境资源信息的稀缺性, 防止或减少环境问题的进一步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小蒂. 论市场化与环境保护的兼容性 J . 管理世界, 2003, (2). 2 夏光. 环境政策创新 M .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