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非标设备吊装.doc_第1页
浅谈大型非标设备吊装.doc_第2页
浅谈大型非标设备吊装.doc_第3页
浅谈大型非标设备吊装.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大型非标设备吊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型设备的吊装已经成为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氧化铝厂种分槽工段的槽体吊装就是大型非标设备吊装的一个典范,现我就大型槽体吊装我谈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内桅杆的吊装计算和设置:吊装主桅杆共21根,均有21910无缝钢管及=28钢板构成,桅杆高均为4.5m,其中20根桅杆沿筒体内圆周均匀分布,为承重桅杆,另外一根设置在槽底板中心位置,主要起支撑缆绳连接盘作用。20根桅杆之间采用20钢管进行剪刀型支撑,20根缆绳用角钢75756替代,即起缆绳作用又起支撑作用。起吊设备为20T倒链20个与20个桅杆配套使用,起吊桅杆的设置见附图二,为尽量减少对底板的损害,当一台槽子吊装结束后,桅杆只从其底脚板上面割除,桅杆底脚板留在槽底板上,并将割除桅杆时在其底脚板上面残留的割疤修磨平整。12.4利用内桅杆倒装法吊装分解槽具体步骤是: a.当所要安装的分解槽底板铺设完毕后,沿槽基础铺设一圆形活动平台及滑道。b. 沿槽筒体内圆设置桅杆,20根承重桅杆沿半径为6700mm的圆周上,尽可能的均匀分布。c. 组对第一节筒体并在筒节高度的中心位置对应桅杆设置吊鼻,并在吊鼻下面距所吊筒节下口内壁约300mm处设置20加固圈一圈。d. 然后将组对好的第一节筒体吊起,用25吨汽车先将靠十组种分槽一侧的第二节筒体壁板,分别吊到活动平台上,通过圆型滑道逐一运送到位进行组对。 待第一、第二节筒体组对,焊接成整体后,一并吊起,用同样的办法组对第三节筒体,当第一、二、三节筒体组对焊接成整体后,用50吨汽车吊配合,安装槽盖之“H”梁及型钢结构之后,各节筒体的组对均沿用上述工序逐节拔高,直至最后一节在底板上就位。12.5五台槽子吊装过程中实际起吊重量分别为:8、9槽、10槽238吨;11槽、12槽243吨。20根承重桅杆最大受力均为11.9吨。此时,每根桅杆平均所受的正压力为11.78t;角钢水平拉撑的水平受力为1.19t;4.5m高21910钢管桅杆临界载荷为89.89t。各部具体受力计算如下:每根桅杆平均所受的正压力为:F桅=Fcos cos=(1sin2)0.5=0.99F=11.9t得:F桅=11.78t角钢水平拉撑的水平压力为:F水=1.19t 4.5米高21910钢管桅杆临界载荷: Fcr=2EI/(I2)=9.92061093.5105/(24.5)2=88.12104(N)=89.89(t)外桅杆10#、11#、12#槽的安装采用十六吨卷扬机与“八字”型双臂桅杆配合抬吊,吊装主桅杆以53014钢管作为主杆,再用24连接,桅杆垂高34米。桅杆的立装、移位必须采用200吨和100吨汽车吊辅助进行。在911#组对桅杆,每副桅杆上6根风绳,后面4根,前面2根。用工字钢I32拼装成一个600032000mm大小的滑道,再在此滑道上安装滑动组对平台1500016000mm一座,用于筒节组对及传送。槽体采用倒装法:第一节组对完毕后,再把上口角钢圈按图纸尺寸组焊到槽壁上,然后把H型钢梁及I32连接梁按图纸要求组对焊接到第一节上部(为确保后续槽内导流筒的安装,预留1/4的结构只组对点焊,待导流筒安装时整体移开,安装结束后拼装焊接好).然后把第一节吊起,把第二节用滑动平台推到第一节下部,再把第一节落下来与第二节组焊,组焊完毕后再把支撑大梁筋板组焊到槽壁上,然后按图纸要求刷油,接下来把这两节吊起,再把第三节送入与第二节组焊,按同样方法依次类推,逐节拔高,最后与底板焊接。10#12#槽均采用三次吊装点进行吊装。吊装前先装H型钢梁“井”字架,“井”字架上焊上第一钩吊点吊装环,起吊第111节;在距第六节下口偏上500mm处设置第二钩吊点,起吊第二钩,吊装第1215节;在第8节中心处设置第三钩吊点,吊最后一节筒体。详见吊装示意图。的吊装:揽风绳的选用及固定点计算1、分槽安装最大起重量为:Q=250t 双性人字桅杆中每个桅杆的吊重最大量:G=Q/21.3=250/21.3=162.5t 桅杆高度:L=34m2、北侧揽风绳的固定点为十组对应种风槽槽顶框架:揽风绳桅杆顶距离固定点:LX=3m LY=0F=Gcos(arctg140/12)cos(arctg25/107) =162.50.08540.9738=14.24t 采用四根揽风绳,则每根揽风绳最大受力Fmax:Fmax=F/40.7071.5=14.2440.7071.5=3.36t所以此处揽风绳选用绳:619 20或以上。3、南侧揽风绳的固定点为预制混凝土地锚揽风绳桅杆顶端距离固定点:LX=25m LY=34mF=Gcos(arctg140/12)cos(arctg345/307)=169.50.08540.6648=21.76 t采用四根揽风绳,则每根揽风绳最大受力FmaxFmax=F/4=0.7071.5=21.7640.7071.5 =5.13t所以此处揽风绳选用绳:637 30或以上桅杆的选用在10#12#分解槽的吊装过程中,最大起重量为250吨。选用53016无缝钢管“八”字型双桅杆应属长细杆类。根据桅杆的实际最大载荷桅杆高度确定如下:依据欧拉公式P=2EI/(I2) L2=2EI/P 许用载荷P=nwP/4 nW的安全系数:nW=2 P总吊装量:P=Q1+2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