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论文修改稿.doc_第1页
2011 论文修改稿.doc_第2页
2011 论文修改稿.doc_第3页
2011 论文修改稿.doc_第4页
2011 论文修改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的原因和对策浦东新区 南汇三中 范辉青 一、引言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享受学习的过程是衡量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但是从教十多年了,笔者常常在校内的公开课上看到或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受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保持沉默,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几乎没有学生主动举手作答,课堂教学气氛随着年级越高越沉闷。我们的学生普遍经得起笔头的磨练,但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英语会话和交流却完成得结结巴巴,主动的有意识的在平时开口讲英语少之又少。学生为什么在英语课堂上如此沉默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效益呢?二、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分析1教材和环境的因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学校七、八年前就开始使用上海版初中牛津教材。新教材容量大,生词多,整本书找不到一个中文,改版后才有了在每个单元后的单词和词组整理,列出了本单元的生词和词组的中文意思。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任务重,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都不会花很多时间去做交际练习。一切围绕着考试为中心,学生一味地抄单词、背课文、记语法、做练习。在许多人的眼中,英语只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在农村初中,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往往老师因学生回家作业没有保质保量完成,找到家长,家长总是以自己不懂英语,不能辅导而推脱。也有重视英语的家长,但也只把目光投在试卷的分数上。很少有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堂表现。好像大家都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得个好分数。最终导致英语课堂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始终保持沉默,学到的只能是“哑巴”英语。2学生的因素1)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牛津教材较以往的教材虽然生词多了,但是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文并茂。学生想要用英语表达,但是大多数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比较滞后,词汇量少、句型及语法知识贫乏、听力和口语较差,学生苦于无法像自己的母语那样自由地表达,一开口就是错误连篇,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讲英语的兴趣。2)学生爱面子,怕丢脸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时候,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担心自己说出的英语是错误的,怕同学耻笑或老师的责怪,为了不丢面子,懂和不懂都以沉默不语来应对老师的提问。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呆久了,多数学生的应对之策就是“沉默是金”。3)学生自信心不足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不自信,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加之,农村孩子较城市的孩子腼腆。也几乎没有机会能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接触。他们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一直很自卑,更不用说在全班同学面前主动回答问题了。3教师的因素1)教师眼中只有标准答案,没有学生在“升学率至上”的大背景下,我们很多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的任务抛之脑后,一切围绕着中考这根“指挥棒”转,教师眼中只有标准答案,只关心学生的分数。笔者曾经听到一节6B M3U9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 的公开课,老师出示几张关于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学习生词,starfish, sea horse, shark, dolphin等。在领读了几遍后,老师指着图片,让学生依次用英文讲出图片中海洋动物的名称。在轮到一名男生读海豚这个单词的英文时,站在那里卡了壳,最后总算憋出了一句,”I dont know.” 。老师的脸马上晴转多云,让他站着,叫另一名学生回答。在接下来,老师的提问 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 。一名学生的回答是”Water comes from toilet” ,再看老师的脸,已经由阴转怒了。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未尝不可啊。其实,这样的提问还可以有很多的答案,答案的不唯一性,往往让课堂生成精彩。但可惜的是,执教老师当时肯定是以为该男生在故意捣乱。经常听到同事们的抱怨:学生在初中低年级还有主动举手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现象,到了初二,初三主动举手回答的现象就寥寥无几了。我想,如果老师不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比较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凡是回答都要听到标准答案,否则就受冷遇,学生哪还有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呢?2)教师长期霸占课堂,缺少师生互动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非常努力,也很辛苦。但学生并不领这份情。课堂教学中,往往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唱“独角戏”,结果是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笔者在一次本校的教研活动公开课上,就听过这么一节课。一开始上课,执教老师就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把各个段落和它的主要意思进行搭配。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分别采用回答问题,对所给句子排序,选择本段落中的重点单词的英文解释和填写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逐段进行检测。每个练习的答案都在相应的幻灯片上。有时,看到气氛比较沉闷,没有等到学生的反馈,老师就把答案呈现给了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观察到在这整堂课中,执教老师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讲台附近,要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几乎都是老师点名,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我听课的位置靠近一名男生,他的练习纸上,基本就是空白,思路根本就没有跟上。老师在备课时,只是关注了老师的“教”,但没有关注学生的“学”。师生互动少。教学效益当然就差了。3)教师的教学呆板,学生没有思考的乐趣某日的一节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进行pair work.S1.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S2: Id like to travel to Beijing/ GuangzhouS1: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travel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 Guangzhou by air?S2: It takes me about -hours.S1: How much does it cost?S2: - yuan.这是7A M1U1 Planning a trip to Beijing一课中的内容, 执教老师在投影呈现之后要求学生两两进行操练的一段对话,其目的是让学生操练掌握“How long does it take sb. to do sth? ”和“How much does it cost?”。在上述对话当中,可供学生选择的城市只有两个,而且估计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去过这两个城市,根本不了解所用的时间,所需的费用。只是根据课文提到的信息在重复“对话”,然后站起来向全班展示。整个过程学生就像鹦鹉学舌一样生硬模仿读记,结果只是对两个重要句式有了一定的机械记忆,整个交流过程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毫无发展。感觉学生在对话时也是索然无味。学生根本没有输出“过自己脑子的话”。Pair work 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活动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语言,进行有效输入,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因此,pair work 活动设计要充分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英语,提高语言能力。英语可以这样教的作者沈丽新老师就提出: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她认为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重要场地之一。课堂的组织教学则是师生心灵对话的主要渠道。反思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在听说课上,更普遍的是在阅读课中,在面对比较长的阅读材料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只“吝啬”地只给了学生一两分钟的阅读时间,便忙着拿出问题来检测阅读效果,往往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课堂的很多活动只是走过场而已。久而久之,学生就懒于开动脑子了。课堂的沉闷气氛也就产生了。三、激活农村英语课堂的相应对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天天进学校入课堂,天天面对学生,该怎样才能改善这种“沉闷”的课堂现象,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1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思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学习和探究英语的兴趣、敢于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和建议。教师的责任远不是将知识从一个脑袋搬进另一个脑袋这么简单。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称赞他们的良好表现,激发他们生命的潜力和活力,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苦,喜爱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才能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在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倾注的感情都将十分丰富,英语课堂效益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效果的好与差,与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俗话说,你教了十年初中,你就是初中水平。你教了十年小学,你就是小学水平。虽然这种说法不是绝对正确,但却说明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如果没有进步的话,就只能是退步。以前有这样的说法: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现在,处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学习和反思。老师在备课时,既要关注老师的“教”,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要做到精讲精练,正确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 优秀教师的发展途径可以有很多,但基本的大致有两点:动笔与问为什么。(鲁子问 2009)。优秀教师的发展始于动笔。因为教师写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深对教学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教师的问就是一个思考问题,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并经过分析后再回到教学实践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的那样去做了,离成为优秀教师的距离也就不远了。3依托教材,创设语言的环境我校使用的是上海版牛津教材。本教材容量大、生词多。农村学生英语底子比较薄弱,所以教师让学生背单词、抄短语、记语法、做练习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套教材较其他教材也有明显的优点:语言生活化,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课文彩图生动活泼。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中,进行无限的创造。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课堂中多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比如辩论、游戏、唱英语歌等学生喜欢的形式。新课程强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只有有效地输入,才能保证有效地输出。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学”,防止沉默现象的发生。四、结语回顾历年的中考试卷,越来越重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试题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了很多的历年的社会热点。试卷对教学的导向就是要摆脱题海,减轻负担,狠抓基础,突出能力。英语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语言情景化,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英语思维的能力。当学习真正成为一种求知的途径,真正被学习者感受到分享愉悦的时候,其目的和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培养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记得有一句被大家所认同的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们的英语课堂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