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防范火灾安全知识.doc_第1页
04防范火灾安全知识.doc_第2页
04防范火灾安全知识.doc_第3页
04防范火灾安全知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范火灾安全知识近年来,全国各地火灾警报长鸣,火灾的发生给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作为青年学生一定要高度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学习防火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有效防范火灾的发生,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火灾逃生、救灾须知一、火灾发生时被围困在23楼的居民应该怎样逃生?1、选一长杆或长木板,在一端捆上较重的器物,然后将捆有器物的一端朝下,抱着另一端往楼下跳,这样可以使长杆或木板着地后稳定性增强,从而减轻受伤程度。2、如果没有木板或杆子,可将棉被或沙发等扔到楼下铺好落地点。之后,应先用棉被将老人或孩子包在里面,然后用绳子系牢,从窗户或阳台慢慢地放下去,让楼下救援的人员配合接好,然后青壮年人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将手攀在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跳,这样可以避免受伤。二、大厦失火时如何逃离?1、当大厦失火时,为了迅速离开现场,你可以搭乘观光电梯逃生2、正确识别消防专用电梯,然后借助它来逃离三、怎样利用楼梯逃生?1、应冷静,不要推搡拥挤,防止前面的老人或孩子等摔倒,欲速则不达2、向下走时应流出楼梯的另一半,供消防队员等使用3、人们可以沿着安全出口的指示灯逃生四、如果所有安全通道都被切断了怎么办?1、进入卫生间后把门窗关紧2、将开水龙头将浴缸放满,这样既可以用水灭火,又可以在水中避难3、此时应不断地向卫生间门上泼水,使门降温五、怎样利用绳索从高曾逃生?1、应同时用手抓住,用胳膊抱住,用腿和脚夹住再向下滑2、有可能的话,尽量两手交替抓住绳索向下滑,避免双手同时着力,支持的时间有限3、只要脚能卡住(如卡在绳结上),应设法喘息一会再向下滑六、乘电梯遇到火灾如何逃生?1、当发现火灾,电梯未停驶时,应立即将电梯停在离火灾最远处的楼层,迅速跑出去2、当电梯停在两个楼层中间,应尽快用电话与外部取得联系,用手或其它工具打开电梯门,逃往就近的楼层,或打开电梯间天井的安全出口,逃到上层楼面七、宾馆着火怎么办?1、若听见报警铃声,应迅速从安全出口逃离2、发现着火应,应立即按报警铃或向总机打电话报警3、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4、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迅速关门,将窗打开,站在窗台上暂避一时八、商场发生火灾怎么办?1、.应马上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听从指挥,不要盲目的随人流拥挤2、逃离时应尽量避开电器等易燃易爆区3、如果遭遇浓烟时,应躬身采用低姿态或匍匐逃向逆风方向4、在商场购物时,如果听到消防警铃响起,应马上丢弃手中商品,不要在意售货员是否找钱,马上采取措施逃离才是上策九、发生火灾时,报警的方法有几种?1、大声呼喊,以着急人员前来救火2、若有手动报警设施,应立刻敲碎玻璃,按动按钮进行报警3、迅速利用电话进行报警4、若与消防队距离不远,应立即派人去报警5、农村可使用农村特有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如敲钟等十、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那些?1、灭火的基本方法可根据火灾环境情况和受灾程度不同而定2、抑制法是利用灭火剂参与火焰燃烧当中,使燃烧中的游离基被清除3、窒息法是稀释燃烧区的氧气,使燃烧缺乏氧气而停止4、隔离法是指将未燃烧物与可燃烧物进行隔离,使燃烧因缺乏可燃物而中止5、冷却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温度,时期低于燃点而结束燃烧十一、如何使用室内消防栓?1、着火时应立即打开消火栓,取出水枪、水带,将水带一端接在水枪上,另一端接在小房拴上2、将消防栓手轮开启,即刻便喷出水来3、若水枪、水带已经接好,应迅速开启消防手轮,喷水救火火场逃生法则一、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二、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三、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四、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七、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的功能抛下做缓冲物。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九、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十、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十一、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十二、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十三、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十四、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十五、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炎热夏日里,有很多朋友喜欢到各地的名山大川旅游避暑,掌握一定的森林火灾常识和技能对于保全生命财产安全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同时这对于提高当地的森林消防安全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应当尽力保持镇静,就地取材,尽快作好自我防护,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和逃生技能,以求安全迅速逃生:1、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延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2、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风向的变化,因为这说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这也决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伤亡。3、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切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4、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火头会跑到你的前面。5、一旦大火扑来的时候,如果你处在下风向,要做决死的拼搏果断地迎风对火突破包围圈。切忌顺风撤离。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当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6、顺利地脱离火灾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要防止蚊虫或者蛇、野兽、毒蜂的侵袭。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应当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队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如果朋友们喜欢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绿色,也不要忘了大自然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掌握一定的自救常识和基本技能,会让你的旅程有惊无险。最后提醒大家乘车路经山区或林区的时候一定不要向车外扔烟头,一定要遵守禁止使用明火的要求。校园防火须知校园寝室火灾与学生自身关系最大,因为寝室人员密度大,书籍、棉被、衣物、蚊帐等易燃物品多,一旦失火,火势蔓延速度快。因此,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在寝室里乱接电线,易燃物要进行及时处理。最危险的是将电线埋在被褥下面,如果电线发热造成绝缘层起火,后果更不堪设想。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5、不焚烧杂物,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不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热设备,如电茶壶、电炉、热得快、电炒锅等。7、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8、要人走灯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