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说“屏”.docx_第1页
15说“屏”.docx_第2页
15说“屏”.docx_第3页
15说“屏”.docx_第4页
15说“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说“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积累相关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生动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弄清屏风的功能和种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古诗句的含义。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常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二、速读文本,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2关于屏风的常识: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扆(y)”,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辞海上载有“黼(f)”“斧扆”“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作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3速读课文后,扫清字词障碍。4快速阅读、把握内容。什么是“屏”?找出课文原句,并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解释。“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来作为遮挡、阻隔的东西。5 学生速读课文,概括屏风的相关知识。(1)屏风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2)屏风种类:按空间分类为室内屏和室外屏;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3)屏风作用:室外屏作用,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仍然是流动的。室内屏作用,“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4)屏风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风的大小要因地制宜,它的造型、色彩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它的设置要与整体相称,它的安放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得体。小结: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全面了解了有关屏风的知识,屏风将功能与审美相结合,重在“巧”,在设置上重在得体,掌握了这两个关键,无论在使用屏风还是设计屏风方面都能将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完美结合。三、精读课文,赏析美点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提示: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 “更觉得它实在微妙”)分析: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2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好处?分析: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3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诗,起什么作用?分析: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的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课文引用牡丹亭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句子,起什么作用?分析: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封建礼教阻碍了杜丽娘对青春、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这句话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韵味无穷。5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分析: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愁多转觉心闲。纸窗竹户屋三间,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真是引得妙!闲来无事,摆一张小椅,优哉游哉,摇啊摇,视线转到屏风处,这里有天光云影,有风云人物,有世间稀奇怪事,天下间凡所应有都可以无所不有地呈现在那小小的一方屏风上,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小结:文中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6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李贺屏风曲:“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7选几个美段品一品。(体悟情感) (1)小时候:“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心生向往之情”。分析:对一个小孩来说,诗中描绘的情景不能不让人“销魂”:“银烛、秋光、画屏”多么美妙的景象,还有“轻罗小扇扑流萤”这种让儿童着迷的事情,更诱人的还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相伴,这不销魂都不能。向往有屏相伴,向往见到更多的屏,向往长大后能够研究屏。(2)研究时:“神秘作用”,“实在微妙”。分析:神秘、微妙功能多多;阻隔人际;遮挡隐私。直接称赞: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侧面烘托: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3)现在生活中: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分析:缺少诗意的屏风制作和审美素质的下降,深感遗憾。期盼改变现实,超越前人。小结:小时候:喜爱、向往; 研究后:痴迷、赞赏;生活中:遗憾、期盼。四、大胆实践,拓展延伸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五、课堂作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孕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中都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提示:扇子、椅子、床、窗、土炕、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