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案.doc_第1页
《望月》教案.doc_第2页
《望月》教案.doc_第3页
《望月》教案.doc_第4页
《望月》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旷远的月 飞扬的心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东县宾山小学 於桂兰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文本,感受月亮的美好,体会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富于幻想。3开展对诗竞赛,积累关于月亮的诗词。教学思路:看图美读赏月对诗比赛诵月幻想比喻论月板书设计: 赏月 清幽旷远望 月 对诗幻想 童心飞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赵丽宏,乘着月亮的翅膀,去感受那美妙的月夜。(指课题)齐读。(1)响亮:这样读,感觉月亮也太刺眼了吧,再读一读。(对了,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受。)(2)柔和:同学们读得轻轻柔柔的,对了,这就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受。再读一遍。2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吐洒着它皎洁的光辉。播放月景图。(音乐起)3. (轻轻地问)同学们是一脸的专注,什么感觉?(教师评价:月色很美,你说得更美;听得出来,你已经被这月夜陶醉了;这样的境界,真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二、看图美读赏月1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也欣赏到了一幅月下美景图。(板书:赏月)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第二小节,感受作者眼中的月。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银色的花边” 3看着你们的表情,老师知道大家是用心在触摸这段文字。谁来读一读?(1)评价并体会文本,同时适时指导朗读。A.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给你竖大拇指!有什么经验给大家介绍介绍吗?(速度稍慢:说得对,这样读才能让人感受到月夜的安静。这是你的第一点经验,还有第二点吗? 这位同学也有经验介绍,好,请你!)就请你来读一读。B.不好: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谁能给他指点指点的?听到了吗?再试一遍,好不好?(不错,有进步!特别是)(2)体会文本。温柔、恬静:“安详”本来是形容人温柔、从容的神情,用在月亮身上,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呢?活力:“跳动”(对,静中有动,动静相宜。)请你读这句话。皎洁:“清辉”、“镀上银色的花边”(多么形象的比方啊!)芦荡就是江边生长着芦苇的地方。剪影大家看,(看图片)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后贴出来似的。“镀上”这个词让你体会到什么?3作者眼中的月夜宁静、优美,这段文字动心动情,特别适合女同学朗读。哪一位来读一读?给你配上音乐。文章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二、对诗比赛颂月1.过渡:沐浴在这明月的清辉里,作者今晚是睡不着的,而月下的美景把小外甥也叫醒了!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月亮一直以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着。小外甥就知道不少写月亮的诗,他还向作者提出了对诗的挑战呢。(板书:对诗)2出示:“我们来背诗词好么影入平羌江水流”(1)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读,叙述部分可以省略,直接读对话。(2)哪一对同桌读给大家听听?谁是作者?那你就是小外甥了。3引领体会提示语。(1)他们像对诗吗? 想想:“我”和小外甥当时对诗是什么样?(2)学生自由回答。(3)提问:同样是对诗,为什么后面几句不用上“他背”、“我回他”这些提示语呢?A避免啰嗦重复。B说明俩人对诗接得快,很流畅。C作为一名博学多才的作家,作者对写月的诗张口就来似乎不足为奇,小外甥对诗这样迅速,这说明(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聪明好学)(4)对了,你一句我一句,一句接一句的,这才叫对诗!懂了吗?谁愿意和别人对一对诗。好,对诗的味儿越来越浓了。4.你看,(指屏幕)这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是多愁善感的,他们对着月亮在倾诉着什么呢?(3次机会)(1)学生汇报交流,并指导朗读。A.(思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是李白的静夜思,后两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愁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张继满心愁绪,月儿即将落下,可他仍无法入睡。谁来吟诵这句诗?C.(思念亲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思亲不见亲,所以诗人才会慨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幼时的天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真、有趣,请你吟诵吟诵。E.(友情: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影像个朋友陪伴着诗人,一路顺江而下。F.(愁绪: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明月让诗人获得了慰藉,但也让他平添了更多的新愁。(2)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呢?是呀,月儿本无情,情在人心间,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一轮怎样的月。(3)懂得了诗句的意思,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我们再来吟诵这些诗句,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哪一位同学把这些诗句连起来吟诵吟诵?多美好的境界呀!5这一老一少对的诗远远不止这些,12小节的省略号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这个省略号有点特别这更说明6对,还有许多诗人,曾经乘着月光思绪飘飞,留下了描写月亮的千古佳作。我知道同学们心中一定也藏着不少关于月亮的诗,有没有兴趣我们来个现场的对诗擂台赛?(1)说清比赛要求:咱们全班分成两大组,这一半当舅舅,那一半当外甥。既然是比赛,就得定好规则:1.三分钟之内,谁说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多,谁就获胜;2. 看课文不算数;3.对的时候接不上茬儿,等的时间不能长。这样,大家先做个准备,好不好。(你们俩给舅舅计数,你们俩给外甥计数,相信你们一定能公正。)我宣布舅舅和小外甥对诗擂台赛现在开始!小外甥先来。(2)现场对诗比赛。(3)教师小结:这一轮比赛,舅舅、外甥棋逢对手,不分上下。你们都是胜利者。(很遗憾,XX输了,一句之差。XX取得本次擂台赛的胜利!)看来,咱们五(2)班的同学课外积累非常丰富!7月光就是一缕一缕情思,月光就是一段一段情怀。让我们来吟诵这多情的诗,多情的月!(音乐起)(1)出示,开火车读: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教师引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板书:清幽旷远)四、幻想比喻论月1过渡:欣赏过作者和诗人眼中的月,让我们回到江轮的甲板上,再来看看小外甥眼里的月又是怎样的。2学习课文。(1)请同学默读课文1419小节,画出描写小外甥对着月亮展开想象的句子。(2)学生汇报交流。(3)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月亮困了,”(4)读读这几句话,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幻想)(5)你们推荐三位男同学读这三段话,大家听听谁最像小外甥。就直接读他说的话。学生评价,教师指点。好,我们就请所有的小外甥一起读。(对,全体男生。)4我们也和小外甥差不多大,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5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出示月夜美景图,音乐起。 你们认为作者幻想的翅膀飞向了哪里? (教师评价)3看着画面,听着音乐,老师仿佛置身于那美妙的月夜;再听听同学们的回答,更让我感受到了一颗颗展翅飞扬的童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