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上册 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doc_第1页
苏教版 上册 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doc_第2页
苏教版 上册 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doc_第3页
苏教版 上册 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目标 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点 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教学难点 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教 具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1. 导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到底是谁?何以赢得人们如此高的赞誉?相信学完本课,你不但能得到答案,而且还会收获一笔精神的财富。(板书课题)2、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2.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2)了解线索在文章中的作用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用课件展示或写在小黑板上)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萌发( ) 诬蔑( ) 与世隔绝( ) 据理力争( ) 遨( )游 眷( )恋 非法逮捕( ) 庚子赔款( )拘( )留 募( )捐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下: 摇篮:眷恋(jun lin):(对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地方)深切地留恋。得意门生: 萌发: 募集: 软禁:2、解题:这是一篇人物通讯 题目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提示:在自学过程中,利用工具书做好圈点批画,搞不清楚的问题记下来,准备与他人合作探究。)(1)文章标题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始终怎样理解?请你从原文中找到证据,证明钱学森早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就眷恋祖国。 明确:“始终”一词说明钱学森“回到祖国去”的念头不是在1949年10月1日才突然产生的; 第五段中两个“不止一次”证明钱学森早有了归国的念头。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能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明确:按时间顺序来写。表明时间的词语有:1911年、1943年、1947年、1949年、1950年(3)这篇人物通讯主要写了什么?明确: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 (4)文章主要写了钱学森的那五件事?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回来(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回)(三)自学检测 (方法: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三、合作探究(依学情和时间选择问题)1、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作用:起点题和过渡作用。也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2、这篇通讯线索清楚,脉络分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时间的先后为序。 暗线: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3、理清文章层次: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618):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生的祖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坚如磐石之志。 四、堂清检测:练习册 预习反馈以及感知探究一(1)堂清结果:课后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第二课时一、目标导学1、复习导入:1、文章的内容2、出示目标:(1)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2).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用课件展示或写在小黑板上)1、钱学森归国的路是坎坷的,他遇到了哪些险阻?面对这些钱学森夫妇怎么做的?他最后是怎样回到祖国的?这件事与中心有关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险阻有三:美移民局的无理阻挠;美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美移民局非法限制。做法:“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准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的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人。最后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同志亲自过问此事,才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这件事既表明了他对新 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也表现了祖国对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有力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2、阅读阅读课文第5 -11段,回答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 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两个不止一次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明确:不完全一样。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惰。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 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不好,如果改为客观叙述既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3).第6段中说钱学森夫妇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揣摩他俩尚未说尽的话。 明确:新中国诞生了,人民扬眉吐气、当家做主了。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也该回去看看了,为新生的祖国贡献微薄之力。三、合作探究(依学情和时间选择问题)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他(美国海军次长)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钱学森) ,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明确:这组关联词表明了不准钱学森回国的态度的坚决,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2、为了回国的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他们竟搬了五次家。明确:竞字强调搬家次数多,突出了钱学森为了回国,克服了重重困难。 课堂小结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可让学生先归纳主题)钱学森教授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让我们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虽然现在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我们现在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时刻想着我们的祖国,把爱表现在细微之处。尊敬我们的父母,热爱我们的朋友,珍爱身边的一点一滴-这都是爱国。我们不敢想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国,也不敢想像,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会热爱我们的祖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继承我们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