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详案.doc_第1页
西风的话详案.doc_第2页
西风的话详案.doc_第3页
西风的话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五单元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课型:唱歌课执教:陆 萍学校:第十三小学一、 教材分析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二、 教学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更具有培养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的使命。为更好地实现音乐培养人的功能,本节课我以“风的声音,风的问答,风的歌唱,风中音画”为主线,通过在节奏模仿、旋律问答、旋律音高的力度对比演唱等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并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在演唱及音筒、风铃、沙盘鼓即兴创编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鼓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曲家黄自及歌曲的背景,在演唱及音筒、风铃、沙盘鼓即兴创编活动中感受歌曲的意境,鼓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2、通过在节奏模仿、旋律问答、旋律音高的力度对比演唱等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西风的话。3、了解歌曲的乐段结构,学会掌握运用气息支撑的状态轻声高位置演唱歌曲。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筒、沙盘、阿钩钩、课件教学过程;一、 “风的声音”气息训练1、 以“听”自然界的风声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与自然界的声响有关,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声音,请大家猜猜看是自然界的什么声响?(播放自然界的风声)生汇报2、 学生模仿自然界的风声。(有声响的“呼”和没有声响的“斯”)3、 随老师手势高低来表现风声的力度。(气息和发声训练)(先是无声响的,再有声响的)二、 “风的问答”导入新课师:除了刚才大家用人声模仿的风声外,今天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乐器也能模仿出带有音高的风声,它叫音筒。1、 师敲击音筒发出音高。师:敲击演奏能发出音高,但它如何演奏才能发出风声呢?请学生思考。2、 学生思考音筒发出风声的方法并汇报。3、 课件出示节奏,师生节奏问答完成“风的问答”(老师拍节奏,学生吹音筒节奏模仿)师:下面老师要和同学们玩一组游戏,叫“风的问答”,老师按照一条节奏来和同学们进行这个问答游戏。注意要按照老师拍击节奏的力度变化来吹你们的音筒回答。师拍击: x x xx xx x - x - 生1、2组吹音筒:呼 呼 呼呼 呼呼 呼 呼师拍击: x x xx xx x - - 0 生3、4组吹音筒:呼 呼 呼呼 呼呼 呼 - - 0 4、 师模仿风声“呼”唱西风的话旋律,学生在每乐句结尾长音处分组音筒接龙。(“0”处老师加上风铃。)师:同学们的“风声问答”真好玩,引来了一个乐器,它叫“阿钩钩”,我们来听听他像什么声音?(生:铃铛,风铃。)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别吹各自的音筒和风铃合作一下,你们先吹风铃再响。(学生吹三拍,第四拍风铃响)三、“风中歌唱”新课教学1、师生合作,旋律接龙师:下面老师要加上旋律音高来和同学们完成玩一组“风的歌唱“接龙,这次与刚才有区别,请大家在老师演唱每句结尾拖音最长的地方分组吹音筒接龙,注意老师手势指到那一组,哪一组接龙吹音筒,(注意:老师现在琴上找准音高,按照f调的音高唱) 5 5 5 1 3 5 5 - 4 - 3 3 3 2 1 7 6 - - 0 师:呜 呜 呜 呜 呜 呜 呜 呜 生吹音筒:呼- - (依次乐句接龙。)2、 老师弹钢琴旋律,与学生接龙乐句结尾长音。(结尾处“0”请一位学生加上风铃。)3、全体学生随琴用呜高位置演唱风声。(一位学生在“0”处加上风铃。) 师:风铃伴奏的孩子真棒!老师想问一下,这个风铃声在我们的演唱中共响了几次? 生:4次。 师:铃声响了四次,并且每次都在每一句的结尾处“0”处,因此可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有4个乐句组成的一个乐段,这个乐段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叫西风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聆听老师范唱。 师:同学们边听边想两个问题,(1)歌曲中西风用歌声告诉了我们什么?(2)歌曲的速度及情绪是怎样的?生:汇报 5、出示课件介绍黄自及歌曲创作背景。 师:西风的话是一首我国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作品。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不但点出了初秋的特征,很富有情趣,也告诉了人们时间不等人,要珍惜时间。 6、师生填词旋律问答。下面老师来和同学们一起在问答的旋律中再一次感受一下歌词的意境,注意老师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样模仿老师的旋律回答好吗?师问:去年我 回去,你们刚穿什么衣?生答:去年我 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袄。师问:今年我 来看你们,你们 变化很大吗?生答:今年我 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师问:你们可 记得,池里什么变莲蓬?生答:你们可 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师问:花少不愁没颜色,谁 把 树 叶 都 染 红? 生答:花少不愁没 颜色,我 把 树 叶 都 染 红?7、 请学生翻开课本完整随范唱填词演唱。8、 学生随琴演唱一遍。学生找找不容易唱准的地方。9、提示学生一字多音唱不准的地方(课件中曲谱提示)10随琴再准确演唱一遍。学生评价给自己打分。11、出示曲谱旋律线,学生用手划旋律线随琴唱谱。(课件曲谱旋律线)12、老师随旋律行进走向,加上力度演唱。师: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时而平稳,时而连续上行或下行,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一遍,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你发现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老师的在演唱的力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师:随着歌曲旋律的上行,演唱的力度要渐强,反之渐弱,旋律较平稳时课用p、mp或f、mf ,师板书力度记号:渐强 渐弱 mp f mf 13、学生随老师手势加入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强调强弱的对比不要太过,始终启发孩子情感是第一位的)如:“回去”处力度是强的,因为回家的心情是激动的,看到孩子们穿“新棉袄”心情是疼爱的,喜爱之情。力度渐弱。“变胖又变高”处力度是渐强的,心情是惊喜和喜悦的。“我把树叶都染红”渐慢渐弱,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不光树叶红了,大自然还有许多地方都有西风留下的足迹。14、 师生合作最后一句加入二声部演唱,更加提升歌曲的意境。 5 5 5 4 3 2 3 - - 0 我 把 树叶 都染 红 5 5 5 2 1 7 1 - - 0 15、 学生随伴奏带随老师指挥有感情的演唱一遍。16、 师生评价。4、 “风的音画”拓展创编 1、 聆听不同风格版本的西风的话 韩国组合super junior M 版西风的话 天使合唱团版西风的话 台湾歌手陈绮贞版西风的话(推荐学生回家可以听听。)2、 学生谈不同版本的听后感。师:不论流行组合的和声版还是合唱的童声版,都让我们觉得很享受并且感觉到有了多声部的和声加入使这首歌更加的丰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让这首歌曲更加有丰富表现力和美的意境。3、 请学生讨论利用音筒、阿钩钩、沙盘、人声或其他为歌曲开头创编一个30秒的以”风来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