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小学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点.doc_第1页
四川省中小学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点.doc_第2页
四川省中小学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点.doc_第3页
四川省中小学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点.doc_第4页
四川省中小学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中小学“平安电力 从我做起”宣传教育活动讲义第三章 安全用电知识第一节 安全用电标志安全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图形标志和灯光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同。1、颜色标志 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纽等,都是用红色传递“禁止”的信息。 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如用来标识“注意安全”、“危险”之意,如“当心触电!”等。 绿色:传递表示安全的提示性信息,如用来标识“可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像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边框。白色:作为安全标志红、蓝、绿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电力企业采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相为黄色,相为绿色,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2、图形标志 A、禁止性标志 类似的标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进行标志所禁止的行为,否则,不仅会危及自身的安全,还有造成停电的危险,给大家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B、警告性标志 这类标志是提醒大家不要去踩踏、触摸、攀爬,并保持适当的距离。C、宣传性标志这类标志主要以标志牌形式出现,可以是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也可以是通告保护区的范围等,要求、提醒群众不要从事禁止的作业或活动。3、灯光标志 红灯:表示“危险”或“用电器正在工作”,如电热器的红灯表示工作,警戒器的红灯表示危险,电器设备重地门前红灯表示“闲人禁地”。 黄灯:危险与正常的临界区标志,如电热器的“恒温”,警戒器的预警等。 绿灯:表示正常工作或安全用电。第二节 安全用电常识(注意举实例和图片展示)掌握了安全用电的标志只是安全用电的基础,要做到安全用电,还要了解安全用电常识。1、不能使用挂钩线、破股线、地爬线和绝缘不合格的导线接电 2、电灯线不能过长,要将灯头固定,不要将灯头拉来拉去,当手电筒用。3、不能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遮栏。4、不能往供电线路、变压器上扔东西,不能在供电线路附近放炮、采石、修房屋、立井架、砍伐树木。5、不能在供电线路下盖房子、打机井、堆放柴草、栽种树木。6、不能在电线杆附近挖坑取土。7、不要在电感上拴牲口,或用强力撞震电杆。8、晒衣服的铁丝要远离电线,更不能在电线上挂、晒衣物。所种藤蔓植物不能缠绕电线。9、不要攀登变压器,不爬电杆,不晃拉线。10、不要在灯泡开关、闸刀盒附近放置易燃物品。若发现异味时,应立即拉开家用闸刀,查清原因。火灾时,应立即断电,失火来不及断开电源的,不要泼水救火,要用盖土、盖沙的办法救火。11、不要将电话线、广播线与供电线路混装在一起,同孔入室。12、架设电视天线时,要使天线杆与供电线路的距离保持在3m以上。13、跨越房顶的电线,要与房顶保持2.5m以上的距离。14、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5、更换灯泡,要站在干燥木凳等绝缘物上,擦试灯泡或其它电器时,应断开电源。16、家用电器异常时,要断开电源,再做修理。17、新购或长时间停用的用电设备,使用前要检查绝缘情况。18、发现电线落地,人要离开8m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并要看守现场,及时通知电工,立即处理。19、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应尽快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20、雷雨时不要靠近电杆和铁塔、避雷针等高电压设备。21、不要玩弄电线、灯头、开关、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不要到电动机和变压器附近玩耍。22、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万一风筝落在电线上,要由电工来处理,不要自己猛拉硬扯,以免电线相碰引起停电和触电事故。23、不能私设电网防盗、捕鱼、狩猎、捉鼠。24、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用电要申请,安装、修理找电工,不准私拉乱接用电设备。25、临时用电要经供电部门同意,由电工安装,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电线,用后要及时拆除。第三节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注意以下事项: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第四节 常见触电类型人体是导电体,一旦有电流通过时,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触电的种类、方式及条件的不同,受伤害的后果也不一样。 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类。(1)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2)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2、触电方式单相触电这是常见的触电方式。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跨步电压触电雷电流入地或电力线(特别是高压线)断散到地时,会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当人畜跨进这个区域,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在这种电压作用下,电流从接触高电位的脚流进,从接触低电位的脚流出,从而形成触电。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站立点与接地点的距离,距离越小,其跨步电压越大。当距离超过20m(理论上为无穷远处),可认为跨步电压为零,不会发生触电危险。接触电压触电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接地故障时,如人体两个部分(手和脚)同时接触设备外壳和地面时,人体两部分会处于不同的电位,其电位差即为接触电压。感应电压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时所造成的触电事故。一些不带电的线路由于大气变化(如雷电活动),会产生感应电荷,停电后一些可能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如果未及时接地,这些设备和线路对地均存在感应电压。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通常含有储能元件,如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在退出运行和对其进行类似摇表测量等检修后,会带上剩余电荷,因此要及时对其放电。3、影响电流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越大。电流频率: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高,危险性将降低。高频电流不仅不伤害人体,还能治病。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使人体发热和人体组织的电解液成分增加,导致人体电阻降低,反过来又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触电的危险亦随之增加。电流路径: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人体状况: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精神状况等人体本身的差异与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五节 触电急救知识(举例本地的实际说明)对触电者应采用“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八字方针进行救护、禁止打强心针。1、迅速脱离电源(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A、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可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B、电源开关远离触电地点,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C、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断开开关。C、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在抛掷金属线前,应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地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3)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A、救护人员不可以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采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且单手操作,以防止自身触电。B、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摔伤。C、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当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2、就地急救处理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应当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对症进行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只有现场对安全没有威胁时,才能把触电者抬到安全地方进行抢救,但不能等把触电者长途送往医院进行再抢救。 3、使用准确抢救方法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仅心慌,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还没有失去知觉,应让他安静休息。如果病人心跳存在,只是呼吸停止,那么就应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呼吸都停止,就一面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其衣领和腰带。B、触电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使其呼吸畅通,必要时可用金属匙柄由口角伸入,使口张开。C、救护者站在触电者的一边,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触电者颈部上抬,头部后仰,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嘴,大口吹气,接着放松触电者的鼻子,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每5s吹气一次,不断重复地进行,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对儿童施行此法时,不必捏鼻。开口困难时,可以使其嘴唇紧闭,对准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效果相似。(2)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触电者仰卧在结实的平地或木板上,松开衣领和腰带,是其头部稍后仰(颈部可枕垫软物),抢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两侧。B、抢救者将右手掌放在触电者胸骨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端,左手掌复压在右手背上(对儿童可用一只手)。C、抢救者借身体重量向下用力挤压,压下3 4cm,突然松开。挤压和放松动作要有节奏,每秒钟进行一次,每分钟宜挤压60次左右,不可中断,直至触电者苏醒为止。要求挤压定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防止用力过猛给触电者造成内伤和用力过小挤压无效。对儿童用力要适当小些。(3)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允许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单人救护时,可先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交替进行。双人救护时,每5s吹气一次,每秒钟挤压一次,两人同时进行操作。抢救既要迅速又要有耐心,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此外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泼冷水或压木板等。4、坚持抢救坚持抢救就是触电者复生的希望,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第四节 中小学生如何保护电力设施保护电力设施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义务,保护电力设施也是保护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1、保护电力设施从我做起A、熟悉安全用电常识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保护自身安全,防止用电设备损坏;B、了解急救知识,必要时可采用正确的方法救援;C、不做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不在电力设施附近放风筝,不拆卸电力设施器材等等;D、发现盗窃、破坏、损坏或违法收购电力设施的行为时,应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警察、电力职工等人员,或拨打“110”报警、“95598”报告电力部门。2、保护电力设施从身边做起A、积极向家人、亲友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触电急救知识、保护电力设施的法律知识,保护家人、亲友的安全,防止用电设备事故;B、提醒家人不要做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不在保护区内建房、种植高杆植物等等;C、发现亲朋好友实施盗窃、破坏、损坏或违法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要及时劝阻和制止。若制止和劝阻无效,应报告相关人员和部门。第五节 维护正常供用电秩序由于电的不可储存性和产、供、销瞬间、同时完成的特性,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使电力供应和使用都处于有序状态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对此认识不够,不仅私拉乱接电线、拖欠电费,甚至还窃电,破坏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侵占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还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危害。1、窃电的定义窃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隐蔽或者其他手段不计量、破坏计量装置或者少计量用电的行为。2、窃电的主要表现形式(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