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中的水00.doc_第1页
第一节 生活中的水00.doc_第2页
第一节 生活中的水00.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水在哪里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学习内容: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那么水存在于哪里?海洋中有水;河湖泊中有水;气中有水;人体中有水;沼泽中有水;冰川中有水;土壤中有水,地下有水-一、地球上水的分布问:地球上的水又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呢?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态和_态形式存在。例如:湖泊水、冰川、空气中的水蒸汽等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2水 陆地淡水 2.53% 其他水体 P2 地下淡水 30.06%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3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它覆盖了地球大约_的表面。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_,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_用水。思考:图表中的列出的水中哪些不可以被人们直接且方便饮用?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海洋水、湖泊咸水、地下咸水不方便饮用:冰川水、深层地下水、永冻土底水、大气水、生物水。说明:经计算可方便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水只占2.53中的3.472,也就是该占全球总量的0.00759。分析:刚才同学们都将我们周围常见的河流水、湖泊淡水等列为可以直接利用且方便利用的,而实际上近年来,这些水真的可以直接饮用吗?列出:被污染的水。思考:刚才同学们从水的分布情况来分析,将地球上的水分成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那么,请再次研究图表,能否从其他角度去对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呢?按咸度分类:咸水,淡水按水的存在状态分类: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_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二、水的重要性1水是生物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人体中含水量占总重的 _以上 ,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_,其中水母占_,草本植物中约占_。问:生命活动与水有什么关系?你能以一种生物为例来说一说吗?答:种子萌芽需要水分。缺水就不萌发;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血液里有大量的水,如果没有水就不能流动-(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即生物的_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_问:有同学说我一天中几乎不喝开水,也相当健康,相当正常,怎么回事?其实,我们食物中有大量的水分,不过我们多喝水是有益的(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问:沙漠中缺少,动植物极少,但也有少量的生物能顽强生活着,如仙人掌。它有哪些特殊结构?答:根系发达,有利吸收水分。 叶呈针状,减少蒸腾。(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说明: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约2.5升的水【讨论】1。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2地球上的水除了供生物体吸收外,还要供人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那么陆地上的水含量不多,但也不见得越用越少,什么原因? 三、水的循环 1阅读p5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 _ 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 _和_进人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 _ 、_ 、_、 _ 和_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2)内陆循环。(3)海上内循环。问: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水的循环有那些特点?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问:水循环的路线有哪些?分别通过哪些方式?水循环:1、(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问:水循环动力来自何处?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问: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拓展思维】: 其实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地球人口不断增长,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的功能逐渐退化,水体遭到破坏,导致了水危机。对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怎样做呢?水对生物生长的作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水分供应失调,就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为水分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植物都含6080%的水分,有时甚至达90%以上。一切养分首先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细胞内一系列变化都必须有水的参加才能完成。水分也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昆虫体内含水量达4692%,人体内63%是水分。水是一切生命过程得以正常进行的生理要素,一切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营养物质和异化作用的产物主要以水溶状态输送。同时水中含有钠、钙、镁、钾等无机盐尖,是大多数动物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水的摄入与排泄还有助于陆生动物调节体温。右图节约用水的标志、世界水是及中国水周的日期(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水利部决定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解析】 本题的解答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地球上水体总量确实不少,但有9653是海洋水,淡水只占253,且淡水的主体又是目前尚无法利用的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0.3;(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世界上各个地方水资源不同;同一地方,在不同季节相差也很大;(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要提倡节约用水。 【例2】 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课内练习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2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A青蛙 B水母 C人体 D植物种子4地球上的水呈 _态、 _态和 _态,分布于_ 、 _ 和_中,形成 _水、 _ 水和大气水,大气水主要是由海洋表面水蒸发而来。5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 _ 、 _、 _水、 下渗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6_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因为水不仅是_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 _ 也离不开水,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且保护水资源。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A液态和固态 B液态和气态 C气态和固态 D固态、液态和气态 2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3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的蒸发 B江河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4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问 5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存在于 ( ) A海洋与陆地之间 B陆地与陆地之间 C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D地表面与地下之间6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 ) A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7地球上的 _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_ 水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