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第一课时.doc_第1页
1新闻两则第一课时.doc_第2页
1新闻两则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 :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 新闻两则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7、15 主备人:段希艳 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导入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二、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溃退(ku) 锐不可当(dng) 业已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四、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 (以上小组讨论,可以参考练习一;教师参与) 五、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不料”:有嘲讽意味。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新闻有它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六作业1、 基础训练2、 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划分层次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分述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写作背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