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技术交流ppt课件.ppt_第1页
压接技术交流ppt课件.ppt_第2页
压接技术交流ppt课件.ppt_第3页
压接技术交流ppt课件.ppt_第4页
压接技术交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B 压接技术的标志 压接技术交流 1 目录 4 压接概念的介绍 1 2 3 5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稳定性分析 实时监控 不良品切断 6 2 压接概念的介绍 1 WhatistheCrimping什么是压接 压接是汽车线束生产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 压接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导电体连接方法 压接是将原材料 端子 导线和密封圈 生产成线束部件 电路 的重要工序 压接是决定端子和导线连接的物理性能 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重要工序 3 压接概念的介绍 2 Howisthecrimping 压接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压接模的钳口把铜线和端子结合在一起 铜线 压接后的端子 端子 4 压接概念的介绍 3 material原材料 3 1 Terminal端子材料 镀层 外形 特征尺寸 压接范围 5 压接概念的介绍 3 material原材料 3 2Cable导线芯线截面积 绝缘层 芯线股数 3 3Seal密封圈材料 特征尺寸 压接范围 Max MinCableOutsideDiameter导线的最大 小外径 MinimumWallThickness导线壁厚 StrandDiameter芯线直径 NumberofStrands芯线股数 Maincablecodeusinginourproduction 生产中用到的导线类型 SAE DIN JIS ISO 6 压接概念的介绍 3 material原材料 3 4Crimptooling 压接刀具 小上钳口 上钳口型腔宽度 刀片厚度 型腔类型 小下钳口 下钳口型腔宽度 压接区长度 压接类型 7 压接概念的介绍 3 material原材料 3 5压接刀具和端子间的关系 小上钳口 上钳口 小下钳口 下钳口 芯线压接翼 塑线压接翼 8 压接概念的介绍 4 压接术语的介绍 9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压接连接要保证的三种性能 良好的物理属性保证压接后的端子对插 穿护套等几何性能不出问题 包括喇叭口 料边 扭曲等评测手段主要是目测或用卡尺等工具测量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压接后的端子有较高的拉力评测手段是做拉力试验良好的电性能保证压接后的端子有低而稳定的电阻抗评测手段是做电性能实验 10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剥线的要求 剥线须使用专用的剥线工具 不许可出现绝缘层切口不齐 绝缘层损伤 绝缘剥离不彻底 导体切口或缺失 跑丝 导体散开 导体过度扭曲现象的发生 如果电线的导体是镀银的 剥线过程中又须要用手接触到电线的导体 必须戴手套操作 11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剥线的要求 剥线的时候 导体切口和缺失的铜丝数的总数量必须符合上表的要求 根据导体面积计算的导体许可的切口和缺失的铜丝数须直接舍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值取整 例子1 电线是0 35mm2的电线 根数为7根5 X7 0 35 结果舍去小数点后的数值后为0 不许可有导体的切口或缺失例子2 电线是1 0mm2的电线 根数为32根8 X32 2 56 结果舍去小数点后的数值后为2 最多许可有2根铜丝的导体切口或缺失 12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剥线的要求 剥线长度应符合端子制造商图纸或说明书中规定的剥线长度 得不到端子制造商图纸或说明书的 作为替代的方案 对于开式压接端子的剥线长度取0 75 A B 2 见图9 为方便生产也可形成系列3 0 4 1 4 6 5 1 5 6 6 4 7 1 8 1 8 6 9 7 10 2 由公式算得剥头长度后取最接近的系列内的值作为剥线长度的要求 13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2导体出头的要求 导体末端在压接后要伸出导体压接区前平面 但最大为1mm 导体伸出的部分不允许影响端子工作区的插接功能 自锁功能或螺丝的固定功能 对于孔式等电线接头类端子 导体末端不可进入螺丝固定圆形面区域 14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3导体和绝缘压接位置的要求 电线的导体 1 和绝缘 2 应当在导体压接区 4 和绝缘压接区 5 之间的后连接区 3 内清晰可见 15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3导体和绝缘压接位置的要求 16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4端子工作区要求端子压接后 端子工作区不许可出现损坏和变形 压接后端子工作区必须仍然符合端子图纸对工作区的尺寸和性能要求 17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5端子压接区的弯曲和扭曲 在压接区域 压接部位向左右方向形成的最大弯曲角度相对于中心轴线为 3 在压接区域 压接部位向上下方向形成的最大弯曲角度相对于中心轴线为 5 18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6喇叭口的要求 导体压接在压接区域1内必须闭合 后喇叭口3是需要的 后喇叭口处的宽度不允许大于绝缘压接的宽度 后喇叭口尺寸要求遵照下表 前喇叭口的尺寸要小于后喇叭口 19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6喇叭口的要求 对于阶梯压接的端子 在第二个阶梯处是不须要喇叭口的 20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7绝缘压接翼的位置差异要求 压接后 绝缘压接翼的前后倾斜角度必须控制在先前5 向后3 的范围内 21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对称压接 压接形状见图 要求至少有1 3 环绕120 的绝缘层被绝缘压接翼包住 绝缘压接翼必须浸在绝缘皮内 绝缘压接翼可以刺破绝缘皮 但不可以伤到电线的导体 22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圆形压接 压接形状见图 电线的绝缘被绝缘压接翼至少应当在180 范围内紧紧包住 绝缘压接翼的开口小于等于45 是被认可的 23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环形压接 压接形状见图 电线的绝缘被绝缘压接翼至少应当在180 范围内紧紧包住 当端子压接最大截面电线时 两个绝缘压接翼的末端至少交替一个端子材料的厚度 24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叠包压接 压接形状见图 要求至少有2 3的电线的绝缘被端子的绝缘压接翼包裹 两个绝缘压接翼必须交替叠加在一起 绝缘压接翼可以刺破绝缘皮 但不可以伤到电线的导体 25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对于后续端子在护套中有自锁要求的3中压接形式 绝缘压接要求依据端子制作商说明书的要求来设定 26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8绝缘压接的几种形式 双线压接的例子见图 要求至少60 的绝缘被绝缘压接翼包裹 对于叠包压接 两个压接翼的末端最少应当是封闭的 绝缘压接翼可以刺破绝缘皮 但不可以伤到电线的导体 电线绝缘明显被固定 没有滑动或转动的风险 上下放置电线的时候 截面最小的电线放在最下边 27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9绝缘压接压力点和飞边 注 绝缘压接时 在端子绝缘压接翼与电线绝缘层的摩擦与挤压作用下 会形成压力点 飞边或绝缘切口 压力点和飞边不足以造成电线绝缘层的机械性能的改变 是可以接受的 但那种透过绝缘层的可以看到电线导体的损伤的切口是绝对不许可的 见图 绝缘损伤 透过切口可以看到电线的导体 不可接受 28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0绝缘弯曲试验 对于绝缘压接必须做下图1所示的绝缘弯曲试验 要求绝缘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曲试验后 在图39所示的b区域内仍可看到电线的绝缘部分 29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1密封栓的压接 压接后 在图示的a区内 应可见密封栓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密封栓压接后的位置及相对端子的平直度应符合端子说明书中的要求 30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1密封栓的压接 圆形压接和环形压接是最常用的两种压接形式 绝缘压接翼应当尽可能的卷曲 包紧密封栓 保证端子在穿入护套的时候密封栓不脱落 密封栓不要压接的过紧 绝缘压接翼也不可刺入密封栓内 31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1密封栓的压接 对于在端子的后连接区的下面开有窗口的端子 压接后 如图那样放置 防水栓必须在窗口内可见 绝缘压接时 在端子绝缘压接翼与密封栓的摩擦与挤压作用下 在密封栓上会形成压力点 飞边或很小的切口 压力点和飞边在端子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不足以引起防水栓的脱落或开裂 是可以接受的 但那种透过防水栓的可以看到电线绝缘层的损伤的切口是绝对不许可的 见图47 切口过大 透过密封栓可以看到电线的绝缘层 不可接受 32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2绝缘压接的尺寸要求 绝缘压接的宽度和高度 必须满足对后续穿护套不造成影响 绝缘压接的公差在端子说明书中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 要求遵照下表 33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1物理性能的保证 1 1 12切断料边的要求 料边在压接后应当仍然可见 但长度不可以长于端子材料的厚度 并且最大不超过0 5mm 料边切断处的毛刺 在端子说明书中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 要求遵照下表 料边和料边毛刺不可以影响端子穿入护套或端子的对插功能 对于压接密封栓的端子 料边长度最大不超过0 3mm 料边禁止伸出 只许可指向端子工作部分方向的毛刺存在 料边和料边毛刺禁止划伤密封栓 34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2机械性能的保证 1 2 1机械性能的评测手段 机械性能的评测手段是做拉力试验 拉力速度是100 25mm min 拉力值参照标准中相同截面拉力值 如没有相同截面的电线 需要选择比所做拉力试验电线截面大的数值作为参照 做拉力测试的样品应当是在绝缘压接不压接的情况下测试 35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2机械性能的保证 1 2 2双线压接的拉力测试 选择截面小的一根进行拉力试验 拉力值参考截面小的拉力的标准 36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2机械性能的保证 1 2 3多线压接的操作方法 比较多线压接端子两边电线的截面 选择最小的一根固定在拉力仪的夹紧装置上 左边0 3MM2的线首先固定在拉力仪上 在多线压接端子的另一边比较电线的截面 选择电线中截面最小的一根线作为被拉的一根固定在拉力仪另一边的夹紧装置上 如上选择0 5MM2的线固定在另外一边被拉 拉力值应参照所有电线中 截面最小电线拉力的标准 37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3电性能的保证 1 3 1 电压降测试 1 3 1 1需按下图所示的要求测试 1 3 1 2至少要将10根样线分类有序的连接在木质的测试台上 1 3 1 3连接计时器 加载稳定的电源 1 3 1 4测试时间为200小时 通电45分钟然后断电15分钟 端子接插部位的电压降测量B C两点间 端子压接部位的电压降测量A B两点间 38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3电性能的保证 1 3 1 5Standardtestcurrents 标准的测试电流 Gaugesize导线截面 mm2 Current电流 amps 0 35100 5140 8181 0222 0303 0405 065 1 3 1 62小时和200小时后分别测量电压降 1 3 1 72小时和200小时后分别测得的电压降值之间的差值必须小于0 3毫伏 安培 39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3电性能的保证 Thisisatestof drycircuit resistancestability itonlyrunwithunsealedparts 这是小电流工作环境下电阻稳定性的测试 其只针对不带密封圈的压接 Samplesize 10piecespergaugesize测试样品的数量为每种规格10件 Measuredrycricuitresistancewitha4 wiremilliohmmeter使用4位的毫欧表测量电阻值 1 3 2 加速的环境测试 40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3电性能的保证 1 电阻测量 2热冲击72次循环30分钟 40OC30分钟 125OC 3 电阻测量 4 潮湿温度交替变化的循环4次循环16小时温度65OC湿度95 98 2小时温度 40OC2小时温度 85OC4小时温度 25OC 5 电阻测量 10根样品线中每一根的最初和最后的电阻值差异必须小于0 3毫欧姆 下列是快速环境测试的顺序 41 压接质量的评测方法 1 3电性能的保证 1 电阻测量 2热冲击72次循环30分钟 40OC30分钟 125OC 3 电阻测量 4 潮湿温度交替变化的循环4次循环16小时温度65OC湿度95 98 2小时温度 40OC2小时温度 85OC4小时温度 25OC 5 电阻测量 10根样品线中每一根的最初和最后的电阻值差异必须小于0 3毫欧姆 下列是快速环境测试的顺序 42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1 如何保证端子压接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我们知道端子压接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好坏的考核指标是拉力和电压降 那么怎么能够保证压接后的端子很容易通过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测试呢 我们引入了剖面分析这个很重要的工具手段 我们通过剖面分析的方法手段 做出符合规范的剖面来 这时候的端子往往就非常容易通过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测试 43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2 为什么说具有符合规范剖面的端子 非常容易通过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测试 44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3 剖面分析的重要作用 我们了解了剖面和端子机械性能及电性能的关系 就会发现剖面分析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剖面分析的方法做出符合规范的剖面来 然后进行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测试 如果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没有问题 就可以将这时候端子的压接宽度和高度记录下来 作为标准 指导生产 从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端子的压接质量 45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剖面分析的10要素 46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1 压接高度CH 压接高度是根据端子制造商端子说明书或模具制造商模具说明书的要求通过调整模具获得 如果在端子制造商端子说明书或模具制造商模具说明书中没有特殊的说明 那么压接高度的公差遵照下表执行 47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2 压接宽度CW 压接宽度是压接刀具的轮廓尺寸 它指的是两成型圆弧两侧象限点间的距离 它难易测量 作为端子的控制尺寸是不现实的 48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3 可测量的压接宽度Cwm 可测量的压接宽度是位于导体压接截面的底部 可以用测量工具测得 它是由端子制造商在端子说明书中发布 或由模具的制造商在模具的说明书中定义 它不可以通过调整模具获得 一般情况下Cwm的值在1 Cw到1 1 Cw之间 在端子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Cwm执行下表的公差 49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4 支撑角度Sa 导体压接翼切线相对竖直线最大角度不许可超过30 Sa 30 50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5 支撑高度Hs 导体压接翼必须相互支撑 支撑高度大于等于1 4材料厚度是被认可的Hs 1 4XS 但最小Hs 0 1mm 如果出现不能满足该条件的情况发生 往往是电线的平方数相对于这个端子的尾部来说有点大了 这种情况不是通过更改压接模具的刀具可以解决的 需要更改端子或电线的型号来解决 51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6 卷曲末端距离Fc 只要支撑高度 支撑角度和压接翼的落差符合导体截面的要求 压接翼不完全对称的状态是可以接受的 压接翼尾端离底部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1 2个端子材料的厚度 Fc 1 2 S 对于电线截面小于等于0 5mm2的情况 Fc不受Fc 1 2 S的约束 只要保证Fc 0 1 S 就是许可接受的状态 如果出现不能满足该条件的情况发生 往往是电线的平方数相对于这个端子的尾部来说有点小了 这种情况不是通过更改压接模具的刀具可以解决的 需要更改端子或电线的型号来解决 52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7 压接翼落差CFE 两个压接翼末端的距离小于等于1个端子材料的厚度是被认可的 CFE 1 S 53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8 毛刺高度Bh 小于等于1个端子材料的厚度的毛刺是被认可的 Bh 1 S 54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9 毛刺宽度Bw 小于等于1 2个端子材料的厚度的毛刺是被认可的 Bw 1 2 S 55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4 10 底部材料厚度Sb 导体过压缩或导体剖面位置不正确 会发现导体压接翼底部变薄 所以要求底部材料的厚度必须大于等于0 75个端子材料的厚度 Sb 0 75 S 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切割位置是否正确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这个指标是导体压接剖面所有要求的前提 必须在保证这个指标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其它指标的评判 对于这个指标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端子的过压缩 56 剖面分析 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 5 裂纹 裂纹是不许可的 但端子导体羽翼本身固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