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往事依依.doc_第1页
6往事依依.doc_第2页
6往事依依.doc_第3页
6往事依依.doc_第4页
6往事依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往事依依一、教材分析: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回忆少年读书生活中的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二)过程和方法: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读中注意圈点勾画。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大篇幅引用诗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引用诗句的含义并能熟读成诵。四、教学难点: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时数:5课时 六、教具:ppt七、预习要求1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2了解作者于漪。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二、明确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三、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四、学习本课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徜徉(chng yng) 浩淼(mio) 阴晴雨晦(hu) 素娥() 婵娟(chn) 谆谆教导(zhn) 雕镂(lu) 镌刻(jun) 慷慨(ki) 心旷神怡(y) 2会用手语读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淼:形容水大。 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素娥:嫦娥。 婵娟:美好的容态。 芳菲::花草的芳香。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雕镂::雕刻。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镌刻:雕刻。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五、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不会的手语)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字词、初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七、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徜徉(chng yng) 浩淼(mio) 阴晴雨晦(hu) 素娥() 婵娟(chn) 谆谆教导(zhn) 雕镂(lu) 镌刻(jun) 慷慨(ki) 心旷神怡(y) 1. 齐读词语 2请个别学生读词语二、新授正确地朗读课文 1.分段跟老师一起读,统一手势。 2.学生自己读。 3.请学生读。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正确地朗读了课文,下节课我们来研读课文。四、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 徜徉(chng yng) 浩淼(mio) 阴晴雨晦(hu) 素娥() 婵娟(chn) 谆谆教导(zhn) 雕镂(lu) 镌刻(jun) 慷慨(ki) 心旷神怡(y) 1. 齐读词语 2请个别学生读词语二、新授:整体感知,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思考: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哪些往事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件事吗?语言力求精炼、准确。(1)学生自由朗读。(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2)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教师板书学生的回答内容)(一)读水浒传 (二)读千家诗 (三)听老师教南乡子 (四)听老师教南归(3)复述四件事: 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 全班交流。 2理解作者写作思路:(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 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三、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四、作业1补充习题一、二、三2熟读课文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 徜徉(chng yng) 浩淼(mio) 阴晴雨晦(hu) 素娥() 婵娟(chn) 谆谆教导(zhn) 雕镂(lu) 镌刻(jun) 慷慨(ki) 心旷神怡(y) 1. 齐读词语 2请个别学生读词语二、新授:阅读思考(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3)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学生畅言)(借此体会作者提倡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用意)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1)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2)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 本文的语言优美,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一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分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2体会描写方法: (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况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聚在眼睛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2)全班齐读,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可借鉴之处。 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四、拓展延伸:1训练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2写作后选35位朗读所写内容,全班点评。五、小结 本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我们要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六、作业1将文中优美语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加以点评2制订一份初一读书计划,按计划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六、板书设计:6 往事依依 于漪引出回忆 看 读 品 听 登 选材精当 山 水 千 国 北回忆往事 = 水 浒 家 文 = 固 语言优美 画 传 诗 课 楼 前后照应 蕴含哲理篇末点题第五课时一、 看拼音写词语 su su k chn chn yn ho mio s ( ) ( ) ( ) ( ) dio lu jun k yn hu lio lun j m( ) ( ) ( ) ( )1. 出示题目,和同学一起拼读。2. 请同学上黑板写。二、 成语填空 ( )索枯( ) 记忆( )( ) 烟波( )( ) ( )( )有味 气( )万( ) 美不()收眼花()()心()神()五彩纷()()然而生滚()烂()()()无声1. 出示题目,和学生一起补充成语2. 写在课堂作业本上三、 选词填空。1 凝视 凝注(1)有时 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2)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 在诗的意境之中。A出示题目,分析“凝视”“凝注”的意思。B请同学选词填空。2. 沉醉 沉浸(1)吟诵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