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赵志峰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第二部分基坑工程 1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开挖施工中降水的作用为 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 保持坑底干燥 方便施工 增加边坡和坑底的稳定性 防止边坡上或基底的土层颗粒流失 减少土体含水量 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提高土体固结程度 增加地基抗剪强度 防止基坑的隆起和破坏 2 基坑控制地下 水位的方法 基坑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 隔离地下水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重力式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强制式降水 水泥土搅拌桩地下连续墙化学灌浆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 S h R H 原地下水位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水井理论与水井涌水量计算水井的分类2r 降低后水面 不透水层潜水完整井 S 原地下水位 R不透水层潜水非完整井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4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水井的分类 R 承压完整井 M R不透水层2rS含水层不透水层承压非完整井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5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水井理论的基本假设 井点系统的理论计算 是以法国水力学家裘布依1857年提出的水井理论为基础 该水井的基本假定是 含水层为均质和各向同性 水流为层流 流动条件为稳定流 水井出水量不随时间变化 6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水井涌水量 完整潜水井 当在完整潜水井内抽水时 周围潜水流向水位降低之处 经过一段时间抽水后 井周围原有水面就由水平面变成弯曲液面 成为向井倾斜的水位降落漏斗 当含水层为均质土层 原地下水位为水平时 其水位降落漏斗为规则的旋转面 其轴线与水井轴线重合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7 流线 Q Fv Fki Fk Q 2 xyk y2 lnx c y2 y1 lnx21 lnx k kx1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R H 2r y1x1 yxx2 y2 Sl不透水层流线 等势线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取铅直的圆柱面作为水流断面 其面积 为 F 2 xy dydx 该断面上的水力坡度为 i dy dx裘布依微分方程 dydx积分后得 Q k对任意两点 2 QQxln2 8 y y lnx21 lnx QQx2 k kx1 流线 H2 l2 kr Q k 1 366k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R H 2r y1x1 yxx2 y2 Sl不透水层流线 2221 ln 若欲求一个水井的涌水量 可将水井作 用范围最远处点的坐标作为x2 y2 即取x2 R y2 H 再将最近点处的坐标作为x1 y1 即x1 r y1 l 则 QRlnH2 l2即 Rlnr将l H S代入 并用常用对数代替自然对数 H2 l2 2H S SRRlglgrr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Q 1 366k等势线 9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根据水井理论可求得单井的涌水量 但是基坑周围往往布置多个井点 使得各个单井的水位降落漏斗互相干扰 应考虑群井的相互作用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可把由各井点组成的群井系统 视为一口大的单井 设该井为圆形 可推导出潜水完整井群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 10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基坑 等效圆井 R R r0 Q 1 366k 2H S SlgR lgr0 r0 由井点管围成的基坑 等效半径R 群井降水影响半径 R r0R 单井降水影响半径SHl 11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Q 1 366k 2H S SlgR lgr0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几个关键参数 1 渗透系数的确定渗入系数的确定可通过室内试验或室外现场渗入试验求得 一般勘察报告提供的渗透系数多半是室内试验的结果 可作为计算依据 如无试验资料 可依据经验取值 2 降水影响半径R降落曲线稳定后的半径即为降水影响半径R 计算降水影响半径R的应用公式很多 一般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 三级时 可采用下式计算 1 潜水含水层 2 承压含水层 R 2SkHR 10Sk 12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2 降水影响半径R降水影响半径R也可通过现场抽水试验进行测试 通过抽水试验测得Q与S的数值 可反求出R值 Q 1 366k 2H S SlgR lgr 2H S SQ lgR 1 366k lgr 3 基坑的等效半径r0对于圆形基坑 基坑等效半径即为井点系统的半径 当基坑的平面形状不是圆形时 其等效半径可按规程进行试算 1 矩形基坑等效半径r0 0 29 a b 2 不规则块状基坑等效半径r0 A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13 S H H lgR nlg r12r rn lgR nlg r12r rn 2 1 Q1 366k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降水水位预测管井降水水位预测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 面状基坑 潜水完整井 2 面状基坑 承压水完整井 S 0 366Q 1Mk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承压含水层厚度 ri r1 r2 rn降水井至任意计算点的距离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14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降水方法及其选用 重力式降水 排水沟及集水井属重力式降水 是普遍应用的一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排除明水 保障施工的方法 它具有施工方便 设备简单 并可应用于除细砂外各种土质的施工场合 集水明排法 集水明排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及基础施工中 在基坑四周开挖集 水沟汇集坑壁及坑底渗水 并引向集水井 当基坑深度不大 降水深度小于5m 地基土为粘性土 粉土 砂土等 地下水为水量不大的潜水时 可考虑集水明排 15 集水井 排水沟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外缘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集水明排法在坑底四周距拟建建筑物基础0 4m以外设排水沟 排水沟比挖土面低0 3 0 4m 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 40m设一个集水井 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0 5m 设计排水量应大于基坑总涌水量1 5倍 抽水设备可以是离心泵和潜水泵 在开挖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 每隔30 40m设置一集水井 使地下水汇集于集水沟内 再用水泵将水排出基 坑外 排水沟应设置反滤层 以防流土和管涌的发生 集水井四周应进行简单支护 断面不小于80cm 80cm 16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降水方法及其选用 强制式降水 通过对地下水施加作用力来促使地下水的排出 从而达到降低 地下水位的作用 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主要是将带有滤管的降水工具埋设到基坑四周的土中 利用抽水工具 在不扰动土结构的条件下 将地下水抽出 按工作原理不同 可分为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等 17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轻型井点系统由滤管 集水总管 连接管和抽水设备组成 抽水时 先打 开真空泵抽出管路中的空气 使之形成真空 这时 地下水和土中空气在真空 吸力作用下被吸入集水箱 空气经真空泵排出 当集水点管存水较多时 开动离心泵抽水 轻型井点 1 7 2 3 5 6 8 41 集水总管 2 连接管 3 井点管 4 滤管 5 水泵房 6 基坑 7 原地下水位 8 降后的水位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18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19 1 井点管 2 滤管 3 进水总管 4 排水总管 5 高压离心泵 6 循环水池 7 低压离心泵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喷射井点喷射井点的管路布置与轻型井点的相同 但其井点管分为内管和外管 下端装有喷嘴 用高压水泵将高压水自上向下经喷嘴进入内管 由于喷嘴断面突然缩小 水流速度加快 从而产生负压 并卷吸地下水同工作水一起沿内管上升 排出坑外 喷射井点能量消耗大 工作效率一般只有30 且设计复 杂 喷嘴等设备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换 20 1 外管 2 内管 3 喷射器 4 扩散管 13 逆止球阀 14 逆止阀座喷射井点管构造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喷射井点用喷射井点降水 为防止产生工作水反灌现象 在滤管下端最好增设逆止球阀 喷射井点用作深层降水 应 用在粉土 细砂和粉砂中较为合适 在较粗的砂粒中 由于出水量较大 循环水流不经济 此时宜采用深井泵 一般一级喷射井点可减低地下水位8 20m 21 井点管本身作为阴极 用金属管作为阳极 埋在井点管 内侧 间距0 8m 1m 阴极与阳极数量应相等 分别接在直流发电机的相应电极上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电渗井点电渗井点其原理是利用 2 3 1 基坑 2 1 1 井点管 2 金属棒 3 地下水降落曲线通入直流电后 带有负电荷的土粒向阳极移动 而带有正电荷的水向阴极方向移动集中 使地下水从内向外流入井点管 电渗 从井点管连续抽水 地下水位就逐渐下降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22 黏性土 淤泥 淤泥质土 此时一般单纯利用井点系统 的真空产生的抽吸作用较难将水从土体中排出 利用粘土的电渗现象 一方面可以 加速土体固结 另一方面也 可以达到较好的降水效果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电渗井点电渗井点降水适宜于渗透系数很小 0 1m d 的饱和 1 井点管 2 金属棒 3 地下水降落曲线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2 3 1 基坑 2 1 23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管井井点沿基坑外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井点 每眼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而使地下水位降低 管井井点的吸水管采用直径为50 100mm的橡胶管或钢管 其下端沉入管井抽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 管井间距为10 50m 其降水深度一般大于5m 1 水泵 2 管身 3 滤网 4 滤料 5 吸水管 6 钢筋骨架 7 沉砂管 8 降落水位线 24 2020 1 27 25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沿基坑外围每隔一定距离设 置一个井点 每眼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而使地下水位降低 水泵放在井管中 依靠水泵的扬程把深处的地下水送到地面上 因此降低水位可达30 40m或更深些 深井井点 1 滤井 2 滤水管 3 电动机 4 传动轴 5 扬水管 6 立式多级离心泵 7 吸水管 8 滤管头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26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真空深井降水 27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降水方法适用条件 28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范措施井点降水影响范围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即降水漏斗曲线的平面内半径 也就是井点抽水的影响半径 1 潜水含水层 2 承压含水层 R 2SkHR 10Sk 由于土层一般成层分布 纵横向渗透系数差别较大 影响范围受土层的影响显著 因此对重要工程应先进行抽水试验来确定影响半径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29 s s Es1 2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降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在井点降水无大量细颗粒随地下水被带走的情况下 周围地面所产生的沉降量可用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 ni 1 pi hi ai 1 2 1 e0i 各土层的厚度 在降水期间 降水面下的土层通常不会产生较明显的固结沉降 所以通常降水所引起的沉降主要以降水面至原地下水位面之间的土层为主 此时可用简易方法 p h估算沉降量 各土层因降水产生的附加应力降水深度 为降水面和原水面的深度差降水产生的自重附加应力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0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防范井点降水不利影响的措施 在降水前认真做好对周围环境的调研工作 合理使用井点降水 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防范抽水带走土层中的细颗粒 适当放缓降水漏斗线的坡度 井点应连续运转 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 防范开挖基坑时 基底以下承压水形成流砂 致使坑周产生大 量地面沉陷 对不适宜采用井点降水的土层 不要盲目使用井点降水 如果降水场地周围有湖 河等导 贮水体时 应考虑在井点 与贮水体间设置挡水帷幕 以防范井点与贮水体贯通 31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防范井点降水不利影响的措施降水场地外侧设置挡土帷幕 减小降水影响范围 截水 基础桩 水平防渗 悬挂式竖向防渗 除了在基坑外围采用封堵 导流等措施控制地下水外 还可采用垂直防渗和坑底水平防渗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涌入基坑或引起地基土渗透变形 用于基坑工程的垂直防渗措施主要 包括各类防渗墙和灌浆帷幕 防渗墙和灌浆帷幕一般应插入下卧的相对不透水岩层一定深度 但当透水层厚度较大时 可以采用悬挂式垂 直防渗和坑内水平防渗相结合的方案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2 回灌 范围内的地基土会因为有效应力增加而沉降 导致建筑物或地下设施 管线等受到损害 这时除了隔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降水场地外缘设置回灌水系统基坑降水时 在周围会形成降水漏斗 在降水漏斗 水之外 还应采取回灌措施减少降水的不利影响 回灌井点就是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地区之间打一排回灌井点 在利用降水井点降水的同时 用回灌井点向土层内贯入一定数量的水 从而减少降水区域外的地下水流失 采用回灌技术时 要防止降水和回灌两井相通 因此一般回灌井与降水井相距不小于6m 回灌水宜用清水 回灌水量可通过水位观测孔进行控制和调节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3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4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的监测与控制1 基坑工程监测的作用 根据开挖过程中的监测结果 及时获得岩土体的变形等信息 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设计和施工方 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并判断现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基坑土体 挡土支护结构及邻近建筑物与地 下管线当前所处的状态 通过反分析方法计算和修正岩土力学参数 对后续的开挖方案与 开挖步骤提出建议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的预测与预报 防患于未 然 确保工程安全 35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2 基坑工程监测对象与内容挡土支护结构和边坡土体的 竖向和侧向位移基坑周围地表的沉降和裂缝基坑底部回弹和隆起挡土支护结构的裂缝 基坑平面和高程监控点岩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变形支护结构和边坡土体的应力 邻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变形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振动 噪音等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位的变化支护结构内外孔隙水压力抽排水量的测量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36 基坑降水与基坑监测 坑底隆起变形 坑外深层土体变形孔隙水压力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 坑外深层土体变形降水漏斗曲线 基坑开挖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全球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信息技术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石墨烯行业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量子安全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崇左市2025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自然资源局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年浙江宁波财经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招聘拟聘事业编制人员(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四川广安市前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见习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5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GB/T 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 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 12YJ6 外装修标准图集
- 阅读与思考(选学)为什么要证明课件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中医诊断学望诊
- DN1000顶管施工方案
- 《外科学》第七节 直肠癌
- DB32∕T 2975-2016 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