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为重庆市主城区控规编码系统的茶园-鹿角组团F标准分区,周围与茶园-鹿角组团A、C、D、G和J标准分区相邻,具体范围为:东至樵坪山郊野公园为界,南以龙门浩职中为界,西以世纪大道为界,北以规划的茶园路为界,用地属于南岸区长生桥镇管辖范围。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1自然环境(1)自然地理1)区位关系本区位于茶园-鹿角组团茶园部分的中部,东面紧邻樵坪山郊野公园,南面是石庙片区(茶园-鹿角组团G标准分区),西面紧靠世纪大道,与茶园-鹿角组团A标准分区隔街相望,北面是长江工业园区(茶园-鹿角组团C标准分区)。2)地形地貌规划区用地属于丘陵地带,地形呈梯形,东邻樵坪山,地势东西高、中部较低,多浅丘平坝,海拔高度190米(苦溪河出镇处)至308米(樵坪山),平均海拔高度235米,相对高差117m。3)气象水文规划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之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0(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较差:11.9(出现日期:1953年7月)。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82.6mm左右,一日最大降水量:192.9mm(出现日期:1956年6月25日),雨季平均起讫日期(日/月):5月2日9月27日,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mm):190.9mm,出现日期:1956年6月24日21时00分6月25日15时46分,经历时间:18时46分,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6mm。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出现年份: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mb,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风向为西北,出现日期在1981年5月10日。规划区属长江流域,区内苦溪河为常年性河流,属长江一级支流。河流纵坡为15%左右、切割深度58m。在规划区内河道长度为4000m,河道沿线部分建有防洪堤岸。调查评价区除以上河流外,有零星的小水塘分布,大小不一,一般面积为5001000m2。4)地质条件根据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F标准分区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重庆市勘测院编制)的结论:1、重庆市茶园鹿角组团F标准分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1722km2,由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构成;地形坡角变化小,平缓地段坡角510,斜坡局部达25;沟谷纵坡15%左右,沟河切割深度510m;岩体中有2组裂隙,裂隙不发育;岩土界面倾角变化大,一般515,局部30;岩体结构为中厚层状结构;土层厚度一般13m、局部达5m、且种类多,岩性差异中等;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调查评价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调查区未见断层通过、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斜坡、边坡现状稳定,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调查评价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复杂。2、评价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中易发区(III)。其中,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面积4.89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92.74%;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I)面积0.2783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5.38%;另外,不应规划建设项目的河道面积为0.097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1.88%。3、建议:地质灾害低易发II规划建设基本不受限制,但在宽谷段深开挖应慎重;缓坡段应依山就势高,有层次、分阶开发规划用地。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I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但III3、III4区规划建设中应考虑建设项目与通江大道及住宅小区的互相影响,不宜规划可能诱发边坡滑塌的建设项目。河道区规划建设项目应符合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为边坡滑塌,应尽量避免高切、深填方,以防人为造成地质灾害。当挖方边坡坡向存在以裂隙、层面为主的外倾结构面及其组合时,边坡坡角不宜大于外倾结构面倾角,故在规划用地中应依山就势布置建(构)筑物,使该地块的建(构)筑物符合地质环境条件要求,有层次的开发或分阶开发规划用地,尽量避免出现有外倾结构面的高边坡,积极做好人工边坡防护。 5)地质构造及地震调查区位于广福寺向斜西翼,岩土层序正常,下伏岩层无突变、缺失、重叠等现象,调查区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通过,岩层产状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调查区岩层呈单斜构造,岩层单斜产出,产状1201218,一般为12015,层面结合程度较好。据调查区实地调查测绘,区内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即:组(J1):1701906070,优势产状18065,延伸15m,裂面平直,裂隙张开,宽15mm,无充填,结构面结合差。组(J2):2803006070,优势产状29065,延伸13m,间距1.55.0m,闭合,裂面平直,无充填,结构面结合差。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调查评价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调查评价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2)自然生态1)土壤以褐色、紫色黄褐色土壤为主。2)植被长生镇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内植物群落和植被类型具有多样性,地带性植被属常绿阔叶林,成片林地主要是次生的马尾松林、黑松林,还有人工香樟林、竹林及零星分布的楠木、槭树、扳栗、麻柳、按树、衫木、柳杉等。灌木主要有白栎、铁仔、悬钩子、栀子等。草本主要有禾草、小二仙草、多种蕨类植物和多种菊科植物。地带性土壤为紫壤、黄壤,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规划区域部分是平坦的农田,也有部分是坡地丘陵,现状大部分是农田,按土壤和气候条件适种树种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几乎无裸地,乔木和灌木均生长旺盛。2社会经济环境(1)人口概况现有集镇人口10000人,非农业人口2500人。(2)用地情况现状用地以居住、商业、办公和工业用地为主。(3)现状主要单位:长生镇镇政府、长生桥中学、长生镇中学、长生镇第三小学、南岸第三医院、长盛花园、长生桥综合市场、重庆装饰材料厂、重庆天源燃料有限公司、重庆长生锅炉厂、长生导航台等。(4)发展态势已发件项目14项,列表如下:编号项目名称发件时间发件单位上锦星城一、二期南岸分局渝规选2005南茶字第0014号浩铭锦园2005.05.13南岸分局渝规设(2004)南茶字第0012号世纪花园2004.04.29南岸分局重船厂破产异地安置项目2006.10.27南岸分局渝规设(2003)南茶字第0020号宏宇屠宰厂二期2003.10.23南岸分局地产集团储备用地南岸分局康家花园镇政府力川竹园小区镇政府科明嘉园镇政府南岸三院镇政府丹阳商城镇政府远铭大厦镇政府平安世纪城镇政府(5)现状建设用地约80公顷,已发件的用地约47公顷,合计127公顷。 3基础设施条件(1)道路现状规划区位于通江大道东侧,现状对外主要通过通江大道、玉马路经内环高速公路联系主城各区。通江大道已实施一期工程,红线宽度44米,规划区内城市道路大都为长生镇区原有道路,等级低,路况较差。苦溪河以东片区城市道路已按照原有规划实施。S103线在规划区内穿过,是主城区通往巴南区东泉、二圣、木洞等镇主要通道。规划区内现状道路总长15.3公里,现状道路密度3.83公里/平方公里。(2)市政管网现状规划区北部有35KV迎大线自西向东穿过规划区,规划区另有10KV架空线若干。(3)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导航台(长生导航台)及其电磁环境、场地保护要求资料导航台属性:NDB中波导航台。导航台位置:南岸区长生镇石桥坪街107号,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940、北纬293101,标高为242.5米,相对跑道中心点距离22491米。电磁环境和场地保护要求:(A)NDB中波导航台与机载无线电罗盘配合工作,用以测定航空器与导航台之间的相对方位角,引导航空器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来自非航空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会干扰或影响机载无线电罗盘的正常接收和测向,从而引起定向误差、指针摆动和导航覆盖缩小。(B)保护区场地及其环境具体要求: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米以内的地区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150米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46.5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4.0米);半径150-300米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48.5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6.0米);半径300-500米以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50.0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7.5米);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200米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金属堆积物、金属栅栏、电力排灌站、架空金属线缆(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等);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米以内不得有建筑物(不含机房)、公路、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木。(C)NDB中波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100-200公里。(D)在NDB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dB,对其他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三、上一层次规划对本区的要求总体规划中规划以居住用地为主。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7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8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重庆市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规划(2002-2020)。五、规划原则1. 深化、细化城乡总体规划及东部片区规划;2. 充分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3. 努力提高土地使用价值,优化配置城市空间资源,节约用地;4. 明确功能分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5.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系统;6. 作好城市各种防灾部署。六、规划目标结合旧城改造,合理开发,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一个环境优良的综合性居住区。七、规划区功能与规模1用地功能用地功能主要以居住为主,兼有其他城市用地。2规模规划区用地面积443.5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为10.0万人。八、用地布局规划区按功能分为东、西两个片区。西区:以长生镇旧城为主的居住区。东区:新居住区。九、土地使用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了2个居住区,总居住用地208.55公顷。居住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75.56公顷。2公共设施配套批(1)规划区规划了6处小学,其中保留并扩大现状长生镇第三小学,36个班,位于F39-2/01(1.93公顷)地块;扩大现状的长生镇中学并调整为1处小学,48个班,位于F28-1/01(2.84公顷)地块;规划3处小学,36个班,分别位于F03-2/01(2.11公顷)、F48-2/01(1.60公顷)和F59-1/01(1.77公顷)地块;规划1处小学,48个班,位于F60-1/01(2.36公顷)。(2)规划区规划了3处中学,其中保留并扩大现状的长生桥中学,78个班,位于F08-3/01和F09-1/01(14.18公顷),由于学校被道路分隔成两部分,在设计时应考虑交通流线和功能布局的结合;规划2所中学,规模为48个班,分别位于F20-2/01(2.86公顷)和F58-2/01(3.35公顷)地块。(3)规划9所幼儿园(9个班),分别位于F04/01、F12-1/01、F15-1/01、F18-2/01、F26-1/01、F41-4/01、F49/01、 F58-5/01和F62/01地块。(4)规划5处社区保健站,分别位于F04/01、F15-1/01、F26-1/01、F50-2/01和F59-2/01地块。(5)规划4处综合市场,分别位于F06/01、F18-2/01、F41-3/01和F56-1/01地块。(6)规划3处文化活动站,分别位于F12-1/01、F16-4/01和F53-4/01地块。(7)规划4处体育活动场地,分别位于F02/01、F07-1/01、F42-1/01和F58-1/01地块。3商业用地结合长生桥镇现状商业在旧城区规划布置商业带,在新区结合主干道和公园绿地规划布置商业区。4文化娱乐用地规划区北部规划重庆市群众文化中心,位于F12-3/01、F12-4/01和F14-1/01地块(5.26公顷)地块;重庆马戏团,位于F07-2/01(4.65公顷)地块。5医疗用地保留现状南岸区第三人民医院,位于F34-2/01(1.10公顷)地块;规划茶园妇幼保健站,位于F54-3/01(1.43公顷)地块。6.市政设施用地保留现状朱家岩水厂并预留发展用地, 沿水厂周边控制10米保护距离,位于F42-2/01(5.30公顷)地块;保留1处加油站,位于F09-2/01(0.52公顷)地块,规划1处加油站,位于F53-2/01(0.17公顷)地块。在F17-1/01地块规划1处消防站,面积0.28公顷,和石庙站一起为规划区服务。保留机场导航站 ,严格按照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导航台相关对电磁环境和场地保护要求控制:(A)NDB中波导航台与机载无线电罗盘配合工作,用以测定航空器与导航台之间的相对方位角,引导航空器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来自非航空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会干扰或影响机载无线电罗盘的正常接收和测向,从而引起定向误差、指针摆动和导航覆盖缩小。(B)保护区场地及其环境具体要求: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米以内的地区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150米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46.5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4.0米);半径150-300米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48.5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6.0米);半径300-500米以内建筑物及设施标高应控制在250.0米以内(以导航台标高为基准,高7.5米);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200米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金属堆积物、金属栅栏、电力排灌站、架空金属线缆(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等);以NDB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米以内不得有建筑物(不含机房)、公路、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木。(C)NDB中波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100-200公里。(D)在NDB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dB,对其他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7绿地(1)规划10处公园绿地,改善规划区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园绿地总面积71.20公顷。(2)沿110KV电力线两侧控制走廊距电力线边导线10米;防护绿地总面积37.98公顷;沿苦溪河两侧各控制不低于20米的绿化防护带。城市道路和快速路两侧的防护绿化带中严禁修建围墙、门卫、值班室、消防车道和活动场等。十、道路交通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原则与依据以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满足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为目的,结合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地形条件,使本规划区内各功能分区有着合理的布置和交通联系;建立满足未来交通出行需求的安全畅通城市交通系统。(二)规划内容在分析该片区的地形和现状的基础上,规划基本内容为核实已建交通设施,打通对外交通瓶颈,理顺内部道路关系,完善步行系统,按照规范布置相应交通设施。打造适合未来土地开发,便捷、人性化的交通系统。1、城市道路规划由于规划区内已发道路红线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本规划以保护用地红线和保证车行道宽度为原则,对已发道路红线进行梳理,并落实在规划路网中。受已发件的限制,规划路网中存在部分道路中心线有偏差、部分路段未采用标准分幅等情况。(1)通江大道在规划区西侧南北向通过,腰子岗至玉马路段现状宽度44米,腰子岗以北段红线宽度78米,根据规划,通江大道未来全线控制红线宽度78米,双向六车道。(2)本规划落实了总规确定的南北向32米主干道,此条干道是贯穿茶园鹿角组团的重要干道,在原F区控规中未能得到落实,导致此主干道系统不能形成。(3)茶园路在规划区北侧东西向通过,利用互通立交与通江大道实现转换。茶园路东接茶涪路,西至南山隧道,是茶园鹿角组团东西向联系的重要通道,2007年即将开工建设,规划红线宽度54米,双向六车道。(4)在规划区中部苦溪河西侧布置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作为通江大道的辅助通道,红线宽度24米,双向四车道。(5)在规划区内布置四条东西向城市次干道和三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共同构成路网骨架,次干道红线宽度2226米。受发件情况和现状建设情况限制,部分路段预留道路宽度不足,导致原规划次干道系统无法形成,其中包括F23-3/01地块、F23-2/01地块与F29/01地块之间的路段、F21/01地块与F27/01地块之间的路段。(6)在主次干道的基础上规划新增若干城市支路,以加强地块间的交通联系。2、交通设施规划(1)公交停车港规划沿规划干道设置八处划线式和一处港湾式公交停车港,每处直线段长度不小于40米,宽49米。(2)公交首末站规划在规划区内F28-4/01地块、F53-1/01地块和F45-1/01地块布置三处公交首末站,面积为0.59公顷、0.46公顷和0.34公顷,总面积1.39公顷。(3)公共停车场规划规划区内F16-2/01地块、F54-2/01地块、F07-3/01地块、F28-2/01地块、F22-2/01地块和F08-2/01地块布置六处公共停车场,面积分别为0.35公顷、0.37公顷、0.38公顷、0.43公顷、0.25公顷和0.48公顷,总面积为2.26顷。(4)规划四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均设置展宽段,展宽段的宽度最低为3.5米,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外侧自路缘石半径的切点向后展50-80米。(5)本规划区限制机动车开口路段的控制按相关规定执行。(6)本规划区配套停车指标按相关规定执行。3、轨道交通规划规划轨道六号线和轨道八号线在规划区西侧沿通江大道通过,在规划区周边设有长生桥车站,轨道地面线沿线区间自轨道中心线两侧各控制36米的控制保护带,车站自轨道中心线两侧各控制42米的控制保护带,轨道地下线沿线区间自轨道中心线两侧各控制56米的控制保护带,车站自轨道中心线两侧各控制62米的控制保护带。在轨道交通保护范围内的任何建筑物、构筑物均应征求轨道交通建设主管部门意见,以确保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4、步行道规划(1)本规划在苦溪河两侧布置有步行道以加强河两侧间的交通联系。(2)步行道的设置结合用地与景观要求,强调步行道与公交场站、停车场间的无缝连接。主次干道人行道上应设置无阻碍通道。(3)人行过街设施与步行道间的衔接应尽量平顺,以减小行人的绕行,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残疾人对步行出行的需求。(4)规划区内结合两侧用地性质设置15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5、道路红线宽度本规划区内道路共有三种等级,九种道路分幅分别是78米、54米、32米、26米、24米、22米、18米、16米和12米。78米城市主干道,分幅形式: 18+16+10+16+18 20+16+6+16+2054米城市主干道,分幅形式: 13.5+12+3+12+13.532米城市主干道,分幅形式: 8+16+826米城市次干道,分幅形式: 5+16+524米城市次干道,分幅形式: 4+16+422米城市次干道,分幅形式: 4+14+418米城市次干道,分幅形式: 5+8+516米城市支路,分幅形式: 4+8+412米城市支路,分幅形式: 1.5+9+1.56、道路规划指标规划区内道路总长31.63km,道路网密度7.24km/k(含支路)。规划区道路广场总用地84.03公顷,占总用地19.25%。十一、工程管网规划(一)电力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北部有35千伏迎大线自西向东穿过规划区,规划区另有10千伏架空线若干。2、规划:(1)、负荷预测:根据重庆市市域体系规划用电负荷标准,结合规划区用电负荷的分布、性质、特点和功能的不同,对电量要求的差异,参照国家城市电力规划规范所需供电负荷按分类负荷指标进行计算:居住建筑用地20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为0.85;公建用地30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为0.85;道路广场用地5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为0.90,市政设施用地20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为0.90。各类负荷同时率取0.9,再加上路灯照明等工程用电,本规划区总用电负荷为47388千瓦。(2)、供电电源:规划区10千伏电源由位于茶园G标准分区内的规划110千伏变电站提供。(3)、中、低压配电设施:根据规划区用电负荷及其分布状况,规划4座10千伏公用开闭所(带配电房)。每个开闭所转供容量不大于15000千伏安。进出线按2进10出考虑,不作独立建筑物。规划10千伏及以下线路(包括路灯线路)埋地敷设。(4)、高压线路走廊防护:规划区内现有及规划110千伏架空电力线路,应按有关规定留出防护走廊,110千伏线路按边导线两侧各10米控制。(二)通信规划1、现状概况:本规划区电话主要属于长生电信局范围。中国电信通信电缆已沿通江大道敷设于共同沟内。2、规划:(1)、电话需求量预测:根据规划区实际发展情况,按住宅1.5线对/户;公建用地150线/公顷;市政设施用地120线/公顷;道路广场20线对/公顷预测电话需求量,本规划区电话需求量为45725线。(2)、规划区通信由位于A标准分区内的规划通信交换局提供。(3)、线路敷设: 沿规划区主干道敷设1830孔(其中34孔供CATV 电缆和除中国电信公司外的其他通信公司用)电信管道。规划区通信线路全部下地敷设,居住区内实行户线工程,在小区内按话机规模设立交接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有线电视等线路纳入统一规划,埋地敷设,共用走廊。(三)燃气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内无天然气管网设施。2、规划:(1)、用气量预测:本规划区生活用气量按1.5立方米/户日计,供气普及率为100%,公建用气量按30%计入,总用气量为50142立方米/日。(2)、规划气源:规划区气源由规划迁建的长生配气站(位于标准分区)提供。(3)、网络系统:规划燃气管线主要沿道路敷设,构成纵横的“田”字形骨干,形成D273D219D159D108的燃气配气系统,公共建筑设置箱式调压器调压配气入户,民用气部分设楼栋箱式调压器调压配气入户。(四)、给水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目前无成规模的城市给水管网设施,规划区内有已建的迎龙湖(朱家岩)水厂。该厂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2、用水量预测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居住用地按250升/人日;公建用地用水量按100立方米/公顷日;道路广场、市政、绿地等估算指标按10立方米/公顷日预测用水量;未预见量、漏失率按上述各项之和的10%计,总用水量约为3.25万立方米/日。3、规划水源本规划区用水由现状的朱家岩水厂提供,该水厂以迎龙湖作为原水水源。4、管网布设:本规划区供水主要来自上述水厂,从规划区西面的通江大道DN500供水主干管上引出次干管与配水管构成给水管网系统,满足规划区用水要求。主干管连成环状,内部管网以DN200、DN300、DN400、DN500为主,管网同时考虑与外围管网的联系。本规划区地势较平规划采用统一压力给水系统,以简化管网结构。个别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需自行加压解决。5、消防给水:规划区消防供水与城市供水共用一套管网。沿城市道路设置市政消火栓(全部为地上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凡设置市外消火栓的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DN200,并按环状管网布置。(五)、排水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区属苦溪河流域。现状排水均经苦溪河由南向北汇入长江。规划区无现状的排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2、规划排水体制:规划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3、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给水总量(道路广场、市政、绿地用水除外)的95%计,污水总量约为2.64万立方米/日。4、污水处理:规划区污水近期应作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中、远期全部纳入苦溪河下游东侧的规划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放。5、雨水规划规划区雨水排放量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升/秒公顷),其中设计重现期P取25年,集水时间T取510分钟,综合径流系数取0.60.75。6、管道布置规划区内雨、污水管道一般沿规划道路敷设,污水、雨水最小管径不的小于DN400。十二、城市设计导则本规划区沿世纪大道、苦溪河沿线和中心公园为重点景观控制区,其余均为一般景观控制区。1保护和强化苦溪河的自然景观资源。2加强世纪大道沿线的建筑风貌景观设计,沿线的建筑宜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进行统一设计,以保证世纪大道两侧的城市景观风貌。3建筑景观控制(1)建筑尺度居住建筑尺度不宜过大,应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布局。(2)建筑高度控制临近世纪大道和樵坪山郊野公园的建筑不宜太高,避免造成景观上的影响。(3)建筑色彩建筑形体与色彩是城市各种建筑功能的外在表现方式,应通过总体的设计加以适度的引导和规定,使城市整体建筑空间健康有序,并通过特定的建筑空间给市民提供丰富多彩活动场所,表述城市文化内涵。规划对片区内建筑的形体与色彩原则上做如下规定。两侧公共建筑以浅色为主,居住建筑以浅暖色调系列为主,檐口、阳台、门窗等可运用不同色彩。(4)灯饰工程应科学、合理的按有关规范进行灯饰工程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成。建议进行茶园组团的灯饰工程专题规划,统一控制。(5)标识系统健康有序的城市空间需要一套有序明确的指示系统,以设计简洁、易识、连续和多样为特点,标识与建筑、广场、绿地、公共场所和设施有机结合,直接反映城市品质。标识包括建筑标志系统、设施标志系统、机动车路标系统和步行道标志系统等,都充分体现着城市环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为突出城市的环境特征,避免视觉上的杂乱,一般除商业广场的步行街区以及集散广场外,禁止设置固定的大中型商业广告。广告的安置不应破坏原有的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立面。沿干道两侧的多层建筑可安置一些造型简洁的广告牌,一般以高出地面6米为宜。严禁杂乱的安置商业广告,小型广告可结合建筑、设施、小品以及标志系统的灵活设计,为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提供点缀。 (6)无障碍设计规划区地形复杂,无障碍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几个特色活动空间、步行系统、广场、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出入口等区域,有高差的地方均应设计方便步行或轮椅通告的坡道。在城市主要的人行道按国际惯例铺设连续的盲人行走的专用线设施。结合步行空间设计带座椅的休息场所,以给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步行困难者提供方便。公共场所中的电话厅和公厕设计须考虑为残疾人和儿童设置专用的设备。十三、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布局(1)利用自然地形中的冲沟、崖线等作为绿化用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布局体系。维护城市自然地形风貌,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优化生态环境。(2)规划区绿地系统主要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公建及单位附属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化用地组成。规划绿地不准置换,不得侵占。2绿地指标(1)绿地总面积为109.18公顷。(2)根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小区(含组团)公园绿地不小于1平方米/人;组团公共绿地不小于0.5平方米/人,每处不小于400平方米,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3公园绿地规划10处公园绿地,分别位于F02/01、F07-1/01、F10/01、F16-3/01、F23-1/01、F28-3/01、F42/01、F45-2/01、F53-3/01和F58-1/01地块,总面积71.2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7.12平方米/人。4防护绿地沿110KV电力线两侧控制走廊距电力线边导线10米;防护绿地总面积37.98公顷;沿苦溪河两侧各控制不低于20米的绿化防护带。城市道路和快速路两侧的防护绿化带中严禁修建围墙、门卫、值班室、消防车道和活动场等。十四、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区范围作为城市建设区,使用清洁能源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2依靠节能和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气化率,控制油烟排放量。3按国家有关大气环境保护规定,该地区执行空气环境质量2级保护标准。4按区域水环境保护要求,达到三类地面水水质保护标准。5生活污水进入规划的长生污水处理厂处理。6声环境治理规划的世纪大道和茶园路为城市噪声的主要声源。规划声环境达到国家标准,局部地区采用隔离带工程措施(隔声屏障)处理。沿通江大道和茶园路的相邻居住用地应控制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防护距离。7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对生活垃圾采取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本规划区内共布置垃圾转运站3处,位于F14-2/01、F28-3/01和F52-2/01地块,每处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公厕7处,分别位于F02/01、F07-2/01、F12-3/01、F23-1/01、F28-3/01、F42-1/01和F58-1/01地块。 十五、防灾规划 1城市防震城市防震贯彻“预防为主,防、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城市防震采取就地疏散和集中疏散相结合的原则,各功能区的绿地、广场、停车场均兼作避难疏散场地。建筑工程和一般设施按抗震烈度6度设防,城市生命线工程和重要工程(如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重要公共设施经过地震安全评价后提高设防标准。2地质灾害防治(1)根据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F标准分区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重庆市勘测院编制)的结论:1、重庆市茶园鹿角组团F标准分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1722km2,由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构成;地形坡角变化小,平缓地段坡角510,斜坡局部达25;沟谷纵坡15%左右,沟河切割深度510m;岩体中有2组裂隙,裂隙不发育;岩土界面倾角变化大,一般515,局部30;岩体结构为中厚层状结构;土层厚度一般13m、局部达5m、且种类多,岩性差异中等;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调查评价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调查区未见断层通过、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斜坡、边坡现状稳定,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调查评价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复杂。2、评价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中易发区(III)。其中,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面积4.89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92.74%;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I)面积0.2783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5.38%;另外,不应规划建设项目的河道面积为0.097km2,占规划用地面积的1.88%。3、建议:地质灾害低易发II规划建设基本不受限制,但在宽谷段深开挖应慎重;缓坡段应依山就势高,有层次、分阶开发规划用地。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I一般不宜规划可能导致高切坡、高填方、深开挖的建设项目,但III3、III4区规划建设中应考虑建设项目与通江大道及住宅小区的互相影响,不宜规划可能诱发边坡滑塌的建设项目。河道区规划建设项目应符合河道管理条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钉广告发布合作协议书
- 3月PLC控制技术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水电维修协议合同范本
- 文创制作服务合同范本
- 伤残赔偿团队协议书
- 金华全屋定制合同范本
- 党建外包协议书范本
- 业主离婚购房协议书
- 数控刀具买卖合同范本
- 水文地质勘查合同范本
- 十二指肠溃疡科普
- 喝酒出事故赔偿协议书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01
- GB/T 46509-2025玩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测定
-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2025年考点精讲测试试卷(含答案)
- 电气火灾知识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分类模型平均方法精准预测汽车售后客户流失:理论、实践与创新
- 202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医疗康养机构实木环境设计规范建议书
- 2025年淮北市安徽相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冷库维护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