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2).doc_第1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2).doc_第2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2).doc_第3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2).doc_第4页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半期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机械增长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d.人口的年龄构成2.下列属于人口增长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3.有关人口空间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改变b.小明到广州出差一个月,属于典型的国内人口迁移c.小李去美国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会议,属于国际人口迁移d.人口的临时性地理位置改变,属于人口流动根据所学国际人口迁移相关知识,回答下题。4.有关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二战前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战前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人口迁移以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为主二战后西欧成为人口迁入地区a. b. c. d. 5.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 )a.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b. 政府采取措施强制移民c. 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 d. 海外的就业条件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淹没涉及范围之广、淹没损失之大、移民数量之多,在国内外建设史上是空前的。据1992年统计,三峡按正常蓄水位方案,库区淹没涉及21个县,需要移民84万,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到2009年工程建成,共需动迁113万人。所以有人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为此,国家设计了多种方案来解决移民问题:城镇新建、农村移民的后靠安置、鼓励农民自愿外迁安置等等。试根据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回答6-7题。6.三峡移民有自身的特点,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峡移民是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的国内人口迁移现象b.三峡移民的安置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影响不大c.从实际情况考虑,三峡农民绝大多数能够以国家为重,能做到自愿外迁d.三峡移民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7.从另一角度来考虑,三峡移民会成为迁出的的受益者,下列说法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从三峡的建设中受益,可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b.从国家的政策中受益,得到一定的赔偿以及到达适宜的生存环境可以稳定发展c.当地调整了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建设高产、稳产、高效的农业,使移民的收入稳定提高d.移民的生活更安逸,不会存在一点儿社会经济压力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也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8-10题。8.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9.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10.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应该为自由迁移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相信有一天,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会很低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11.有关城市功能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分区一个城市通常只有工业区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abcd12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特征是(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频繁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建筑物高大稠密、存在明显分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abcd13.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越小b.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c.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14.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出于以下哪种考虑(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了寻找交通方便的地区 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展城市地域范围abcd15.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主要有(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区域农产品的生产中心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a. b. c. d.16下列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b.小城市基本没有服务范围c.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 d.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17.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镇有:省会;地级市;县及县级市三类,其数量关系应该是( )a. b. c. d. 18.县城与集镇相比较( )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小 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 县城等级较高,不具有低级集镇的一些职能 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一些较高级的职能。 abcd19.关于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20.下列关于城市特征和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b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d城市化的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21.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d.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22.同时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生产部门是( )a工业 b商业 c运输业 d服务业读下图回答23-24题23.图中各地段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用材林地 耕地 果园b、果园 用材林地 耕地 c、耕地 用材林地 果园 d、用材林地 果园 耕地24.影响该地农业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水源 d地形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图回答25-26题。25.图例、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6.作物西北分布区较东部分布区的优势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 d.无霜期长 27.下面四幅粮食作物产量构成的扇形示意图,表示东南亚地区情况的是( )28.在季风区内,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 )a地震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 d台风袭击29.一般来说,农业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充足b大城市众多c商品经济发达 d气候条件多样30.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31.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到集约型商品牧业的过程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32.对于乳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b乳畜业都分布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没有分布c乳畜业是粗放的畜牧业d乳畜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联系不大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此回答33-35题。33.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b原料产地c廉价劳动力d雄厚的技术力量34.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a消费市场b廉价劳动力c原料产地d交通便利35.为了应对加入后我国乳制品工业面临的冲击和竞争,也为了打造“中国伊利”的品牌,伊利集团应该走()a.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b.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道路c.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d.参与国际分工的外向型道路 高一( ) 班 姓名 座号 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半期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综合题36.读我国部分年份人口自然变化表,回答问题。(6分)年份出生率(%)死亡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752.30.7319523.701.7019781.830.6319573.401.0819801.820.6319623.701.0019852.100.6819653.790.9519902.100.6719703.340.7519951.710.65(1)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初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其突出的特点是_ _;自70年代中期后开始接近_,其突出的特点是_.(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速的原因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何不同?37.“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9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b_,c_,d_,e_。(2)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3)分析回答下列各地农业类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38.我国某中学同学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问题感兴趣,他们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学习。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大城市病”出现较早的国家,因此研究性学习以英国为案例。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材料二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图是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1)结合材料一,分析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2)结合材料二,描述图中不同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的地区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的自然因素。 (3)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少于两点) 39.下图是“西欧某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8分)(1)a阶段农业生产以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为主。(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3)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差异。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气候区,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气候区和_气候区。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对乳产品需求量大。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_的作用。 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半期考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ddaddbca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aabbdabaadd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cbccdbabac二、综合题36.(6分)(1)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速的原因主要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国家政策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