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2课时【学习目标】1、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2、举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3、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5、生物膜的应用【学习重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学习难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自主学习】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1)运输方向 ,(2)是否需要载体 ,(3)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的意义 3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膜方式(1)、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 作用进入细胞(简称胞吞);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吞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白细胞吞噬、变形虫吞噬等。(2)、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 作用排出细胞外(简称胞吐);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吐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分泌蛋白的产生等。【共同探究】活动一:主动运输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的胞内k浓度为胞外的30倍,胞外的na浓度比胞内高约13倍,但细胞仍然不断地积累k和排出na;有些海藻细胞内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得多,但细胞仍能继续吸收碘。1、上述物质运输的方式的特点符合被动运输方式吗?2、概念(特点):物质 梯度进出细胞,既需要膜上的 参与,又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 的运输方式。举例:植物根细胞对 的吸收, 、 进入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3、 意义:(1)使活细胞主动选择吸收 ,及时排出 和对细胞 的物质,保证细胞 的顺利完成。(2)体现了细胞膜的 ,即 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 或小 也可以通过,其他小分子、离子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如应用于人工肾的 。小资料: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呼吸抑制剂等)。载体是细胞膜的一类蛋白质,具有下列特性: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载体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运输某种物质的载体已经达到饱和,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输的物质的速率不再随该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加快。例1:如右图所示是主动运输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点时氧气浓度为零,为什么对物质的吸收速率不为零? 。中耕松土能促进植物根系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吸收的原因是 。(2)ab段、bc段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3)请在图中绘出主动运输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曲线。活动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项目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运输方向动 力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举 例例2: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思考:判断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否为主动运输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三: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膜方式 阅读教材p48“知识海洋”,分析问题:1、作用:细胞摄取或排出大分子物质2、原理:细胞膜的 3、特点:不需要载体但消耗能量(atp)4、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衰老损伤病变的细胞,细胞排出分泌蛋白、神经递质等例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小资料:生物膜的应用1. 工业方面: 海水淡化处理 处理污水 2. 农业方面: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研究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的机理,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3. 医学方面:人们尝试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人体的病变器官行使正常的生理机能。第三章 第3节 作业与巩固【课后作业】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2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甘油和二氧化碳 b. 葡萄糖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糖元3把蚕豆叶表皮浸在7%的尿素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溶质透出细胞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被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a. 简单扩散、易化扩散b. 易化扩散、主动运输 c. 简单扩散、主动运输d.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所示,为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1)据图指出a、b、c所示物质运输方式:a是 b是 c是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乙醇、co2和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本节巩固】1. 将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kno3溶液和清水中,其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分别是( )a. a、b、c b. b、c、a c. c、b、a d. b、a、c2.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是顺浓度剃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主动运输可以在细胞逆浓度剃度时吸收物质,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3. 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茄子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 ) a. 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 水温的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 加温使其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 加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4. 与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海水中碘的浓度 b. 细胞中的atp c. 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 d. 细胞的死活 5. 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6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表面具有糖蛋白 c细胞内产生蛋白质 d细胞膜内有磷脂双分子层7.大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的结构是( )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壁和核孔8.如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据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甲、乙、丙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 、 、 。(2)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3)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4)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9. 法囊藻的细胞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很不相同,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非阴影部分代表海水的离子浓度。(1)k和ci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 。(2) k和c1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叫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3)na和ca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 ,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公立学校招聘编外员工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嘉兴海宁市许村镇中心幼儿园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教职工2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苏州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讲座课件
- 2025浙江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招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培训考试题》答案
- 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保健按摩师初级复习题(附答案)
- 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带答案
- 动物外产科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湖北宜昌市远安县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定向增发业务培训
- (2025)国库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美容师理论知识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库人选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餐饮店长转正汇报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昆山校医考试题库
- 8-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台账模板(2024-2026年)
-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试卷解读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