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散步 导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 2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3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学习重难点】1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2品味语言的生动准确,体味浓浓的亲情。【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内蕴浓浓的亲情,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强烈的抒情意味。【学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睁大美丽的双眼看黑板,展现在你面前的的是国际家庭日标志,你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画面的含义吗?(2-3人说) (明确:画面的含义是屋檐下的一颗心连着一颗心) 的确,只有每个家庭成员心心相连,家庭才能幸福和谐。那么我们今天就随同莫怀戚,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四)研读课文。第一章 生命的季节1.请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沉淀思绪,细细品味。2.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南方初春,文中有一部分景物描写集中表现了季节之美,请你找出来并试着朗读。揣摩:(1) 这部分的写景有什么特色?(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2) 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明确:读出诗情画意、读出生机勃勃的初春之美。)3.作者由这样的美景想到什么?(生命)为什么作者会想到生命?提示:之所以想到“生命”,是因为:(1)看到健康的孩子想到春天。(2)母亲大病初愈、枯木逢春,衷心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由此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了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我们再把这段文字齐声朗读一遍,感受这美丽的初春田野风光,也感受作者的浓浓孝心。(学生齐声朗读)4.我们说自然界中有四季,其实生命中也有,那你觉得文中“我”和妻子处在生命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处在生命中的哪个季节?“儿子”处在生命的春季,因为他年龄还小,是新生的生命,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我和妻子”处在生命的夏季,我们是最成熟的生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事业有成,在家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或处在秋季,收获的季节。)“母亲”处在生命的冬季,年老体衰,处在生命的迟暮之际。过渡:成熟的果树会被果实压弯枝条,成熟的生命要肩负起沉重的使命。这就是生命的重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第二章 生命的重量.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分歧)2.散步时发生了分歧,处理分歧的关键人物是谁呢?(我)换言之,对于能否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分歧,我(责任重大)请大家找出强调我责任重大的一句话,用直线划出来。(齐读2遍)思考:为什么说我责任重大?3.文中还有哪句话也表现了这种生活的使命感?找出,齐读,再齐读。“我”和妻子背上背的究竟是什么?为何加起来是整个世界?4.细细品味生活你会从点滴中发现,其实每个父母身上都具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对生活的责任,是对家人的关怀和爱。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举例说说自己父母身上的这种使命感。过渡:同学们,你们的父母肩负承前启后的生活使命,是他们的努力造就了家庭的和谐。冰心曾经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下面就让我们领略这份生命的和谐。第三章 生命的和谐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你认为能够体现生命和谐,家庭和睦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赏析。插入公益广告爱心传递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过渡:大家读得用心,也品得到位,看来这真是个心心相印的家庭,他们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彼此都有一颗尊老爱幼的心,彼此都有一颗相互理解的心。第四章 生命的感悟体会了文章的浓浓亲情,感受了父母对家庭的责任,那么作为年幼的一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提示:我们的读书就是在赚钱,我要好好读书,考最好的高中、大学,考硕士、博士。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担子。减轻父母的精神负担。(你看问题真深刻,你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父母是否会烦恼、会伤心,一定要让他们开心,只要他们开心了,那么他们即使累些也会很愿意去做的。当然我们要把学习学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过渡:看来同学们很会关心人,很懂如何孝顺父母,我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认识而高兴。虽然我们同学还年幼,不能做得很多,但是孝心是无价的,请看屏幕,请大声齐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节选部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结语:一切伟大的爱都默默穿行于平淡的岁月。在我们带着亲情,带着成长走出“散步”的时候,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送给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有知识和精神的双重收获。但愿你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用眼睛去发现爱,用心灵去感悟爱,同时也要把自己的爱奉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三、课堂巩固阅读下面散步一文,完成15题。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刹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同着他的时日还长,我同着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哪三方面内容:(1)通过散步,写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3)“我”是个中年人,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2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表明了这个家庭的怎样的关系?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景下,更爱孙子。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3从文中划出描写“小路有意思”的语句,第4段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是指“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简要说说加线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走路很留神,体现了我和妻对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四、拓展延伸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 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巳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1.体验细腻情感,回答:(1)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弱等)(3分。如只答因天冷感冒而掉泪给1分)。 (2)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带来的快乐,“分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关心)带来的快乐或是与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3分。答出前一点1分,答出后一点2分) 2.理解鲜明形象,回答:(1)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母亲决定让女儿经受一次锻炼,在生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转意(3分。如只答因女儿有叛逆倾向给1分)。 (2)“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既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又表现母亲善解人意或照顾女儿的自尊(3分。只答出前一点1分,答出后一点2分)。 3.揣摩生动细节,回答:请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 初中物理教研方案
- 初中生演讲稿视频
- 2024-2025 学年度成都市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物理治疗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专项突破试卷
- 2025年护士的素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礼仪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深部真菌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停车场租赁合同范文
- 不确定条件下跨区域应急物资调度优化研究
- 《农机电器设备使用维护》课件-项目一:农机电气系统基础
- 格兰仕微波炉G80W23YSL说明书
- 滨州医学院《人体形态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监控摄像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校园餐资金管理制度
- 手术麻醉管理授权培训
- T/JSWP 01-2021政策类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
- 小学二年级家长课堂课件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的范本
- 绿化工程安全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