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注 意 事 项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星宿(xi) 谂知(rn) 金钏(chun) 疾风劲草(jng)b城垣(yun) 旧醅(pi) 红缯(cng) 酩酊大醉(mng)c缧绁(xi) 老趼(jin) 渔夫(f) 长歌当哭(dng)d栏楯(shn) 祚薄(zu) 坳堂(o) 呱呱而泣(gu)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项脊轩志很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五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篇有价值的经典课文。b表达真情实感不是一种写作的小技巧,而是显示你生命质量的大问题。c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d同学们在初中就学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说,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对同学们是不陌生的。3在下面这段话中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在微风中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 ; , 。4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捡起丢进了垃圾桶。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镜头一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画外音一 (3分)镜头二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画外音二 (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被称道b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c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责罚d下流多谤议 下流: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b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可以濯吾缨d乃如左丘无目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7下列句子中与“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彼且奚适也c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常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分) (2)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2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2)借书满架, , ,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3)四围山色中, 。(王实甫长亭送别)(4) ,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6) ,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三首(之一)(7)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听蟋蟀歌唱钱续坤 大雁南飞,黄叶遍地,在刈割后的田野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比赛捉蟋蟀,小心地装在用竹篾做成的笼子里,听它们唱歌,看它们打斗,那份愉悦,至今都享用不尽。到了晚上,草丛下,瓦砾间,墙缝中,厨房里,这些夜游的民间歌手,不知疲倦地奉献着清纯朴素的鸣唱,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些许生机,使得我们的童年始终充满了欢乐、幸福和憧憬。 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秋夜的蟋蟀,在线装的中国里独具魅力。诗经豳风里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对蟋蟀的描写完全遵循着它的活动时序。宋朝词人周邦彦云:“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蛩即蟋蟀,古人听蟋蟀鸣叫,好像是劝人机织一般,因此蟋蟀又称促织。乡下的孩子解释蟋蟀鸣唱的歌词为“浆浆洗洗,预备寒衣”,这样的儿歌与“促织”的意思相距不远,只不过不是织布做新衣,而是浆洗旧衣裳,做好过冬御寒的准备罢了。加之秋天总会使人伤怀悲悯,愁肠百结,蟋蟀还往往作为悲秋的载体,宋朝姜夔齐天乐咏蟋蟀词云:“瘐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此词从“愁赋”起,到“更苦”终,满纸尽是凄凉之音,哀婉之语,读来令人怅然万千,慨然万千。 尽管蟋蟀的鸣叫会引来悲怨愁苦,但还是有人愿意去听它的“哀音似诉”。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这些深宫佳丽夜夜与蟋蟀为伴,是同病相怜,互诉悲怨,还是排遣寂寞,聊胜于无,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这些宫女与被她们关在小金笼中的蟋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两样。 蟋蟀不仅仅是悲秋的载体,同时也是乡愁的化身,它在游子的窗前和床下歌唱,在月亏月盈的夜晚歌唱,唱得多少人牵肠挂肚,唱得多少人潸然泪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深深触动了作家流沙河的灵感:“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那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 我是不会徒生故园之叹的,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长时间离开家乡,缺乏那种离愁别恨的故土情结吧。但我生活的地方是个新兴的县城,与生我养我的乡村只有百里距离,我常常有机会回到母亲身边撒娇,或者蹲在村头,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今夜,我与无数只蟋蟀相聚在乡村的一隅,先是轻轻地敲打墙根,尔后屋顶,尔后窗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那声音就像木兰家的织机,细细密密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柔婉,唧唧复唧唧;那声音又像摇着摇篮的母亲在那哼吟,清雅自然,充满磁性,唱得人心里服服帖帖的,似用熨斗熨过,瞿瞿又瞿瞿枕着蟋蟀的和鸣入眠,今夜,我一定会做一个甜美的梦。梦中,我也变成了一只鼓噪着翅膀的蟋蟀,在那荡气回肠地歌,在那自我陶醉地唱!(选自钱续坤散文选,有删改)12作者在第自然段引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3理解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4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15文章的标题是“听蟋蟀歌唱”,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 题。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的这些底层人物能如此真实感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要注意选材,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出人物的个性。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7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6 分) 18综观全文,如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请简要概括。(6 分) 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它说:“如果你不俯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抬头看看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5c(责:同“债”)6b(a连词,表顺承/表并列;b然而c因为/用来d连词,表示他转,至于/副词,于是,就)7c (被动句)8b(据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b项中“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9(1)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大底”1分,“发愤”1分)(2)考察其中的事件,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行事”1分,“稽”1分)(3)现在(如今)少卿你竟教我推荐贤士(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乃”“无乃乎”“剌谬”各1分)10(10分)(1)(2分)拟人;(1分)清冷(哀愁)。(1分)(2)(4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11(1)门衰祚薄 (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3)一鞭残照里 (4)怒而飞(5)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长安回望绣成堆 (7)发愤忘食12内容上:突出蟋蟀是乡愁的化身,表现了诗人余光中对故土的思念。结构上:照应了题目,与文中有关“蟋蟀”的诗句相呼应,也为作者夜听蟋蟀并梦化蟋蟀作了铺垫。表达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更富有意蕴。(内容2分,结构3分,表达1分)13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蟋蟀具有丰富的意蕴,它常常作为悲秋的载体和乡愁的化身。(一点1分)14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长句与短句相结合,多用叠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倾听蟋蟀歌唱的种种感受,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比喻和拟人长短句或叠词2分,内容概括1分,情感1分)15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表达作者对故乡浓浓亲情的无比眷恋。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点2分)16首先,揭示个性的内涵(含义),引出下文;然后,从不同方面(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