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爱情词.doc_第1页
宋代的爱情词.doc_第2页
宋代的爱情词.doc_第3页
宋代的爱情词.doc_第4页
宋代的爱情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的爱情词浅析(宽泛:总体看待+具体分析)总体看待宋代的爱情词一、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 委婉曲折、含蓄蕴藉四、 用一颗欣赏的心灵去品读自古以来,描写爱情的名句数不胜数,众人皆知的那句唯美浪漫的“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唐代歌谣中抒发相恋无奈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还有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生死分别;“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决心与气魄;“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苦闷太多太多的句子,因为背后的爱情故事而变得圣神伟大,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因为如此唯美的句子而而变得脍炙人口,宋代的爱情词便不例外。男女情爱,离别相思,是宋人婉约词的基本题材。这类作品,因成于封建文人之手,往往被今人视为士大夫阶层风流闲逸生活和腐朽没落感情的反映,而轻易予以否定或者贬低。(宋代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在那时被看成是与自然规律一样天经地义的,摧残人性的理和顺应人性的情,本是互相对立的东西。在理学肆虐的情况下,人性便受到压抑。敢于抒写人的真实情感的词人,至少比一面伪善地高谈道、理,一面却大张声色之好的达官贵人,要胜过一筹)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古代那些人总是闲着没事情做,尽写些这样的东西,无病呻吟,或者无聊之极。所以,他们会觉得他们庸俗,是的,也许他们有时候的确有些庸俗,但是文学作品却不能被认定为庸俗,如果说爱情是庸俗的,那么我们也不能否定生活其实也是庸俗的,否定爱情诗词美的人,他也一定是否定了生活这种东西,但是不管怎么样,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是无辜的,爱情也是无辜的,它可以无关于作者的背景,无关于背后真实的故事,无关于风花雪月,它仅仅只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词,尤其是那些写得很美的爱情词,它是一种美,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今天,我们讲宋代的爱情词,并不是要宣扬爱情至上,无条件地讴歌所有涉及男女情爱的作品。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美好的爱情词,就像一条明澈清润的溪流,潺潺流淌在整个宋代文学的长河中,宛如一位清丽如歌的女子,以绝美动人的姿态,始终带着温婉浅淡的微笑,步履轻盈地翩跹于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卓尔不群,美而不傲。下面,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欣赏美的心灵,走进宋代的爱情词中,让那些传承下来的千百年的美好的东西,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一、“离别相思”类(一)柳永凤栖梧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ppt)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ppt)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若说爱情诗生命的火焰,痴情的人便是那扑火的飞蛾吧,这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那样的孤绝、义无反顾、执着与痴迷,又是如此温柔到锐利痛楚,奢侈到完全不计成败。念这样的词句,常常会觉得自己贫瘠荒凉,仿佛被神性、诗性和激情弃绝了。(二)晏殊玉楼春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晏殊说:“无情不似多情苦。”伤离别的,受相思之苦的,都是多情之人。那无情之人倒是一身轻,但他们其实更不幸,因为他们的心是空的。我们看一下这首词。春日凌晨,一个女子在钟声雨声中醒来,想起一个离她而去的少年,没有怨恨,只有无尽的相思。刻画的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首句写景,点明离别的时地。时间是绿杨依依的春天。地点是长亭。次句叙事,写男子对离别的轻率态度。反托出女子的多情。后二句用互文见义之法描写情人离去后的相思之苦。夜里失眠,刚入梦境又被“五更钟”惊破,连个好梦都做不成。白昼观花,又飘洒着蒙蒙细雨。以钟声惊梦况其神经衰弱,状其相思之深,以“三月雨”烘托心情之暗淡,离愁之深广,情境俱观)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楼头”两句,把少女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五更钟”半夜醒来 。“残梦”和“落花”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很凄凉的场景。刻画很到位。(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 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埋怨对方的无情,反衬自己的多情。 “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 “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 “一寸”句暗用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句意而尤精炼凝重。 “千万缕”说愁之多而无绪。)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两个比喻,一说愁多,一说愁长,化抽象为具象,意蕴丰富而生动形象。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本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综观历史,有多少相思情节浑然不觉地随着时光而洗去原来的色彩,铸就错误。待到黄昏染白头时,蓦然心痛,那遗弃的记忆。世态的炎凉、陆游的软弱,导致唐琬演不完生人生悲剧,哀怜地离去,万般无奈嫁与别人,将泪掩盖于心底。写下了伤感缠绵的诗词,化做云烟一缕情也去。柳永的茫然,让谢娘几多轻叹,苦痛漫延,剪了青丝,丢弃了胭脂,匆匆穿梭于黄土地,含恨而去。时光似流水,可以卷走一切,似乎没有可以与历史的长河里永驻。更何况是看不清、摸不着的情感世界。写相思之词的词人,太多太多,比如李清照、柳永,包括苏轼、欧阳修等等,有很多经典的,流传千古的,在这里,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例举了。二、“别后相逢”类相恋的人重逢,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秦观笔下相逢的心情。(一)秦观鹊桥仙侧重于“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情。(“金风玉露”:“金”“玉”暗示了相逢的可贵。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聚会的宝贵难得。)那是熬过一年整整365天才赢得的一夕短暂小聚,但就是这短暂的聚首,恰恰比人世无数凡夫俗子的庸俗爱情伟大得多,由此可见牛郎织女爱情的弥足珍贵,也多用于形容爱情的高尚伟大。(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是什么样的爱情,到了相逢胜却无数的地步呢? )可以想象,这是一对久别的情侣,相爱而不能相见,在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因为相逢难得,那一种无法言语的喜悦,那种激动,那种相逢的美好,便是省胜人间无数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中一些意象:(词人用“纤云弄巧”形容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总评: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 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秦观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美好爱情。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这是一种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联想起来,让人不禁为这样的感情所折服。在秦观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否定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正因为忠贞,那种相逢才省却人间无数,这便是我之前说到的,秦观他把爱情描写成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正是这样美好的一面,让我们的现实的生活多了一份精彩,这种精彩或许我们只能仰望,但就是在我们仰望的姿态下,那些美好的东西才变得神圣清润,出淤泥而不染。/我们不多想秦观之后是如何忘记自己曾经写过这样美的词句,就像我们不用管元稹在为妻子写完离思后,又是如何的风流多情。人活着,往往也只是一种心态,爱如昙花一现,但是这些爱情词是美的,惊心动魄的感动着我们,这就够了。(二)晏几道鹧鸪天久别重逢,是人类普遍的生活现象之一,也是文学作品习见的表现题材。晏几道在这首词里以高度的艺术腕力将异性恋人久别重逢的体验和感觉,形诸笔端,真切而又感人。(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词人回忆当年与恋人的首次相逢,恋人玉手捧杯,殷勤劝酒,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当时词人心情兴奋,喝得满脸通红。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到月亮升至中天的深夜,一直到月亮落下西山时分的黎明,他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彻夜不眠,以至连手中的桃花扇再也无力摇动。有多少回自己在睡梦里与恋人欢聚相见。今天真得重逢了,却又难以相信这是真的,所以点亮银灯,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还是在睡梦里相见。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这句词。(“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久别难忘及重逢之后的悲喜交加之情。“今晚再三把银灯照,还担心这相逢仍是在梦中。” 曲折深婉,乍喜乍惊。“变质直为宛转空灵”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使词义更婉丽雅致。)是啊!“犹恐相逢是梦中”。杜甫也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客,翻疑梦里逢”呢!梦,自古以来都是绚丽的,又是虚幻的,但它却给人以自由。许多现实中不可思议、不可想象的事情,都可以在梦中异乎寻常地变为现实,使人体味到理想实现、愿望得到满足和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此曲曾被列为宋金十大名曲,这首词,很能代表晏几道词句工丽、意境空灵、语调婉转的风格。细品全篇,词情婉丽,曲折深婉,浓情厚韵。尤其是这首作品同传统的恋情词大不相同,格调欢快,意境清新,语言活泼,具有极大的创新性。故成为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晏几道的爱情词中,他沉浸在以往生活的回忆中,以沉郁的悲伤来缅怀一种宿命的、必然的心情,他在以挥霍大把青春来生存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女身上谋求着一丝温暖、以及心理的平衡,生活对他的粗暴和伤害给他带来终生无法弥补的创伤,他的一生,始终感觉到精神上的不圆满。虽然他有过“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少年狂情,但是,他永远都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他把握不了现实。“今宵胜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他所能做的,也只是“殷勤理旧狂”罢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晏几道,用他的多情,为后人留下一首首精美绝伦的小令,让我们仿佛步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像“久别相逢”类的爱情词,远不止这两首,下面让我来看一下一类。三、“相恋相守”类这一类的爱情,无疑要比其它类的爱情更让人欣慰,觉得美好。同样,我们举了两个例子。减字木兰花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天真美好的心愿。此词,当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表现女主人对春花的喜爱,对容貌美及爱情的追求。远用心理描写、拟人等手法。语言活泼、清新。(上片写买花、赞花。春天到了,买来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花朵上仍浸染点点晓露,花色妍如彤霞,楚楚动人。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腮染红霞,面挂晓露。人们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词人此处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别开生面,绝妙传神。下片首句便直吐痴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丽,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要让情郎品评一下,自己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统观全篇,笔法虚实相映,直接写花处即间接写人处,直接写人处即间接写花处;春花即是少女,少女即是春花,两个艺术形象融成了一体。)有人怀疑这首词并非李清照所作,原因是其“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赵万里辑漱玉词)。在他们看来,这首词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甚或有些浅薄,怎会出自李清照这样的大文学家之手?然而,这恰恰才是李清照的本色,爱憎分明,毫不犹豫,决不含糊。只有这样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写出真文章,才会感动后人!有人也许会问:这难道就是赵明诚、李清照的美满幸福生活吗?也无非是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并无特别之处。的确,作为新婚夫妇,他们的常规生活一如一般人的想像,但我们要知道,甜蜜美满不过是幸福的表面现象,关键在于为何会感到甜蜜,感到幸福?四、“悼亡”类提到悼亡词,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苏轼的江城子,的确,老师、以及之前的同学都讲过了,我还是要不厌其烦的拿出来讲。读宋词,看惯了词人的优柔和多情,他们的文字伴随着他们各自的风流事件,让人感觉他们的爱情很是飘忽。但是,比起其他词人,苏轼的爱情,要言行真切得多,感情诚挚得多,让我感觉有几分真实和凝重。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他那首为结发之妻王弗千古第一的悼亡词的缘故吧。让我从他的爱情观上找到感情真挚、情意深厚的支持点。一个平静如水的人,千古第一悼亡人。真情难寻,千古一人,这样的人的爱情,越是显现得高贵。(一)江城子 苏轼(背景简介: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 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另外,还有一首悼亡词。(二)鹧鸪天 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在问内诗中写到,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很深的。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就这样的一句话,又多心酸在其中!伟大的爱情经典源自于伟大的爱情,而伟大的爱情又有赖于刻骨的相思或永世不得相见的绝望。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无比奇妙的世界,好像无所不能,有电话,有网络,有火车,有飞机,相见不难,于是有人说,想象力将是今后最为珍贵和稀有的资源,有人说,在那些自以为经历过爱情的人当中,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爱情,所以,有时候,无论是阅读古代的爱情诗词,还是观看电影中的古代爱情故事,我们无法完全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