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doc_第1页
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doc_第2页
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doc_第3页
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doc_第4页
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462?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5月30日第18卷第5期HospAdminJChinPLA,Vo1.18,No.5,May30,2011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的模式与实践张立新(解放军第155医院医务处,开封475003)摘要本文介绍医院在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各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探讨完善组织指挥体系,合理抽组保障人员,制定应急保障预案,加强针对性训练,进行实战演练在完成保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保障模式【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85(2011)05046202MedicalSupportModelandPracticeforInternationalMarathonGameZHANGLixin(DivisionofMedicalAffairs,No.155HospitalofPLA,Kaifeng475003)AbstractVariousstepswereintroducedinourmedicalsupportininternationalmarathonGameasaccom-plishingthissomewhatsophisticatedtask,perfectingcommandsystem,settingupareasonablesupportingteamandanemergencymeetingplan,targetedtrainingandpracticaldrilling.Keywordsinternationalmarathongame;medicalsupport;supportmodeHospAdminJChinPLA,2011,18(5):462463.作为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医疗保障单位,医院连续4年为大赛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期间共接诊参赛运动员168人,抢救31人,死亡0例,圆满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1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特点赛程长,保障线长.马拉松赛全程42.195千米,竞赛项目多,分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小马拉松.参赛人员多,现在每届参赛人员超过20000人.参赛队员年龄跨度大,参赛队员年龄从1065岁.伤病员发病集中,多发生在后半程,肌肉痉挛,肌肉拉伤,外伤,中暑,脱水,关节扭伤居多,保障任务重.2医疗保障模式的构建2.1保障环节2.1.1伴随保障沿途设救护车l0辆,依次编号,负责伴随保障.1号救护车随第1名选手行驶,其余车辆依次跟进,每车间距保持2千米.另设机动救护车1辆,随参赛队尾跟进.救护车均为监护型救护车,每辆救护车配急救箱1个,内,外科医师各1人,护士1人.当有车辆实施后送任务时,由后方车辆依次跟进顶替前车.完成后送任务的车辆随参赛队尾依次跟进.2.1.2现场保障沿途前半程每隔5千米设医疗救护站1个,后半程每隔3千米设医疗救护站1个,每个救护站配内,外科医师各1人,护士1人,配急救箱1作者简介】张立新,男,副主任医师,主任:电话:03783958805个.起点和终点分别开设救护所1个,每个救护所展开网架式卫生帐篷3个,l顶帐篷作为急救处置室,另2顶作为观察室,各设观察床位l0张;急救处置室配内,外科医师各3人,护士6人;观察室各配内,外科医师各1人,护士2人.救护所配备足量的急救药品,器材,并配救护车2辆,担负伤病员向后方转送任务.2.1.3后方医院保障设后方救治医院2家,依托急救中心,分别备床位30张,负责后送伤病员的收治工作.后方救治医院分别成立专家救护组,由急诊,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骨科,普通外科,麻醉,心理和护理专家组成.2.2指挥通讯开设移动指挥所,配指挥车2辆,分别由医疗保障总指挥(1号车)和副总指挥(2号车)带车.指挥1号车随第1名选手行驶,2号指挥车随参赛队尾行驶.现场采用对讲机进行通讯,指挥车,每辆救护车,每个救护站,救护所,后方医院分别配对讲机1部.与后方医院采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讯.2.3保障实施当发生伤病员时,伤病员直接到就近救护站,或由救护车送至最近救护站实施救护;救护车急救人员判定患者需要直接后送或救护站不能完成救治时(此时由救护站立即通知指挥所就近派出救护车),由救护车立即将伤病员送至救护所实施救治;救护所伤病员需要后送后方医院时,由救护所直接派出救护车将伤病员送至后方医院,同时报告指挥所(图1).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5月30日第l8卷第5期HospAdminJChinPLA,Vo1.18,No.5,May30,2011?463?圈一r一l一一:一一Y一1指挥所一一一工一一一图1伤病员救治流程_病员流._.通讯流3体会3.1组织指挥坚强有力是完成保障任务的前提做好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有效的组织指挥是完成保障任务的前提.医院成立由院长,政委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通信组,医疗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舆论宣传组4个职能小组.各组由院常委分工负责,明确职责,建立责任制.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机关各部门通力合作,全院上下协调统一,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确保了任务的完成.3.2合理抽组保障人员是完成保障任务的基础马拉松赛赛程长,对运动员体力消耗大,伤病以肌肉痉挛,肌肉拉伤,外伤,中暑,脱水,关节扭伤居多,重点防范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因此,在抽组保障人员时,以急诊急救,心血管内科,骨科专业为主.院内专家组主要负责重症患者的集体会诊和救治指导,抽组时以急诊,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骨科,普通外科,麻醉,心理和护理专家为主.由于人员抽组合理,在医疗保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抢救成功率达到100%.3.3完善应急保障预案是完成保障任务的保证应急预案的制定,变即时管理为超前管理,间接管理为直接管理.医院根据马拉松赛医疗保障任务要求,广泛调研,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完善的应急保障预案,包括心跳骤停处置预案,中暑处置预案,休克处置预案,骨折处置预案,关节扭伤处置预案,批量伤员处置预案等,并反复进行演练,务求预案科学有效.实践证明,完善的应急预案在比赛保障中发挥了有效作用.3.4加强针对性训练是完成保障任务的重点要确保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必须结合任务特点,针对性加强训练.为了提高马拉松赛医疗保障救治能力,结合马拉松赛医疗保障任务特点和伤病发生特点,医院对现场保障组和院内专家救治组进行了全员培训.重点强化心肺复苏等急诊急救技能培训,以及休克,中暑,关节扭伤,骨折处理等救治技术.医院还聘请院外专家授课,播放创伤急救处置和心肺复苏等多媒体课件进行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系统掌握了马拉松赛医疗保障模式和相关医疗救治技术,为高标准完成马拉松赛医疗保障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持.3.5积极进行实战演练是完成保障任务的关键马拉松赛比赛时间短,但参赛人员多,有可能发生批量伤员,对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虽然参加历届保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每次比赛前,医院均在实地认真进行了反复实战演练,内容涉及指挥通讯,快速反应,现场救治,伤病员转运,现场与医院对接等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关键环节和流程.通过实战演练,保障人员熟悉了预案,掌握了流程,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参考文献】1胡小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运动伤病和猝死调查分析J.中国运行医学杂志,2006,25(6):7l9720.2苗宁,张坚,常李荣,等.支援奥运医疗保障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l6(1):4445.3姜合作,李志韧,王开平,等.院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J(12):11181119.军队医院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解放军医院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