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2].doc_第1页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2].doc_第2页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2].doc_第3页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2].doc_第4页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本节知识结构 起源:六千多年前,“文字起源” 演变脉络: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总趋势:由繁到简 过程: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楷阶段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正式书体:隶书、楷书;辅助书体:草书、行书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笔墨丹青中国画 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的高峰 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 京剧的出现 元杂剧、昆曲 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重点难点知识解析1.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戏剧、小说成就突出的原因:封建专制逐渐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元、明、清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比较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文人借助戏剧、小说、书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个性,抒发情感)2.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三个高潮时期从戏曲艺术的起源,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曾出现了三个高潮时期,分别是以元杂剧为代表的戏曲初兴时期;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其主要特点是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大胆抨击时政,歌颂人民群众的抗争。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成就最高的伟大戏剧家。他与郑光祖(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第二个以明清传奇为代表的戏曲高峰期;明代前期,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之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明传奇。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第三个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地方戏高度繁荣时期。徽班进京: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三庆班,由高朗亭率领进京献艺。随后又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相继进京,统称四大徽班。徽调与流行于北京的昆曲相互融合吸收,形成京剧。几经艺术家努力,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明传奇和京剧这三个在我国戏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反映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文化戏剧艺术最高成就。作为“国粹”的京剧,更是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成为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的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3.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进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代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这也标志着文人画形式的完善。 明代前期文人画处在继承发展时期,出现了“吴门画派”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石涛最为突出。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 另外,文人画重意、文人画重书、重墨趣,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4.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唐朝的绘画艺术发展非常全面,首创了绘画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宋代兴起了文人山水画,并发展到独立画种,开始注重意境。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豪放,体现了国家局部统一后开阔的心态。南宋的“残山剩水”反映了南宋偏安东南的心情。明清时期的绘画继承宋元画风,艺术风貌不拘成法,风格奇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文化的专制等时代特征。5. 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6.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本节学习方法点拨1.列表总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就时期特征成因绘画名家及作品备注原始社会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鹳鱼石斧图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壁画、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秦汉门类丰富,线条流畅,色彩绚丽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夫妇宴饮图魏晋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反映汉末社会危机,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众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理论隋唐创制法度、题材多样、手法创新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展子虔游春图、“吴带当风”的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宋元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重文,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冕墨梅绘画艺术全面发展明清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兴盛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竹图2.三种书体的特点、成就书体特 点功能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功能魏钟繇、 东晋王羲之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审美功能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审美实用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轼、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3.学习本课之前,应该先自主学习一些有关书法、戏剧的基础知识。分析认识各个时期的文学、书画、戏剧等艺术特点时,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4.学习本课内容要注意戏剧发展的阶段特征。注意认识文学、艺术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联系。本课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记忆。易混易错知识点提示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2.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4. 楷书、草书、行书等书法的特点: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实用价值。草书: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是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草书实用性不大,但却是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随堂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篆刻、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部分是( )A.魏晋时期的人物画 B.隋唐山水画C.北宋风俗画 D.元明清的写意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2.下列对京剧形成的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统治者的重视 C徽调与昆曲的融合 D民间艺人的努力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错误在京剧应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3.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绘画的特点是(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信息与中国文人画的特点一致。4.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答案:C解析: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1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下列有关中国绘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B.中国古代绘画形成了写实、写意两种风格C.画卷体现的山水画以汉代艺术价值最高D.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答案:C解析:汉代帛画艺术价值最高,山水画在汉代还未兴起,故C项错误。5.下图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的吉祥物福娃。这种风格继承了中国画的那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答案:D解析:对吉祥物五福娃画的思想性、艺术性要认识清楚。五福娃各有丰富的喻义,注意从画风上观察。A项错误在对战国人物帛画讲求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认识不清;B项错误在对秦汉工笔色彩绚丽,线条流畅认识不清;C项错误在对隋唐山水画的写实特点认识不清。8.汉字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请按照汉字演变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书体。( ) A B C D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演变发展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而四项字体分别是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因此答案为D项。6.下列关于楷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与其它书体相比实用价值很高 B.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对楷书定型贡献最大 C.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 D.唐代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是其中代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行书。7.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绘画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顾恺之潜心研究绘画理论,追求“得意忘形” B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C涌现出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 D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答案:A解析:A项错误在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提倡“以形写神”。8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某种字体的基础上艺术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A草书B隶书C楷书D篆书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根据图中图片中所显示文字的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 右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你知道这种书体是什么吗?(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11. 2007年 9月3日至5日,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山东临沂成功举办。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张仲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可知,只有顾恺之和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人物,而顾恺之属于绘画领域,因此答案为C项。12.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 A汉赋的出现B宋词的出现C风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风俗画和小说出现的背景均是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3. 某个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中外名画鉴赏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形式、内容、艺术价值,不超过100字)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书名项目清朝红楼梦意大利十日谈时代特征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内容特点描写了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