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答辩状(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doc_第1页
民事答辩状(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doc_第2页
民事答辩状(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答辩状答辩人XXX,男,1969年11月16日出生,汉族,湖南省攸县人,住湖南省攸县网岭镇荷叶塘村坪里组。答辩人因原告XXX、XXX、XXX诉答辩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一、造成XXX死亡的是道路交通事故,而不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以下简称赔偿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构成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第一,用人单位属于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的非法用工单位;第二,伤亡人员是非法用工单位的职工;第三,必须是在非法用工单位受到的事故伤害,即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第四,事故伤害造成职工伤残或者死亡。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才构成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构成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XXX虽然是答辩人单位职工,但并不是在答辩人单位受到事故伤害,而是在答辩人单位以外受到机动车伤害。因此该事故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并非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只有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才发生非法用工单位的赔偿责任;非法用工单位以外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依法不发生非法用工单位赔偿责任。二、应当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立法本意和适用范围,不能任意曲解其立法本意,也不能扩张其适用范围。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属于授权性规范,授权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本着不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原则,制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颁布的赔偿办法正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这一授权。赔偿办法第六条本着高于工伤待遇的原则确定了死亡赔偿金标准。结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和赔偿办法的规定,不难看出,工伤保险条例的授权范围仅指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确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标准,并没有授权参照工伤认定办法认定非法用工单位伤害事故。查遍我国所有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及其相关解释,只有赔偿办法规定在非法用工单位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才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只有这样的事故才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规定在非法用工单位以外受到的事故伤害的职工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以外发生的伤害事故是非法用工单位伤害事故。据此可以得出:第一,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不是工伤事故;第二,非法用工单位人员受伤不是工伤;第三,非法用工单位受伤人员不是工伤人员;第四确认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只能适用赔偿办法的规定。而原告套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认定工伤的规定来确认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显然是对法律的曲解和适用范围的任意扩大,当属适用法律错误。三、退一万步说,即使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XXX发生的死亡事故也不属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其相关解释的规定,“上下班途中”是指职工在合理时间内,为上下班而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之中。所谓“合理的时间”应当是从住处到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径按照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所需的时间,而且上下班途中应当是连续的不存在不合理的中断。工作单位与XXX的住处之间骑摩托车所需时间在10分钟左右(工作单位与事故发生地点骑摩托车所需时间不过3分钟),即使遇到合理中断的事由,最长也超不过20分钟。XXX在出事当晚12时下班,凌晨1时05分在国道106线1819线KM+500M(网岭马头岭)路段发生了交通事故,此时XXX已下班一个多小时。这就充分说明XXX下班后并没有立即回家,下班和回家之间出现了长达40-50分钟的中断,大大背离了上下班连续性的特点,也大大超出了上下班合理路径所需合理时间的范围。XXX虽然是在工作单位与住处的路径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但不属于工伤认定所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而是XXX骑摩托车与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也不属于工伤。四、XXX违反工作单位的企业管理制度,未经答辩人同意,擅自回家时酿成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答辩人针对XXX的死亡事故,已与XXX的近亲属达成协议。在三原告起诉前,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终结。答辩人开办的矿粉厂共雇请了7名职工,每个职工在进厂后,答辩人将企业管理制度(下称该制度)都进行了告知,并且请该制度张贴在食堂(又是接待室)的墙壁上。该制度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厂内提供住宿,要求员工住厂。下班时间若超过晚上八点钟后,必须在厂住宿。私自外出造成不良后果,厂内概不负责。”XXX违反工作单位的企业管理制度,未经答辩人同意,擅自在晚上12点钟下班回家时酿成交通事故。根据制度规定,答辩人无须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答辩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针对XXX的死亡事故,已与XXX的近亲属达成协议。在三原告起诉前,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终结。综上所述,XXX依法不属于非法用工单位死亡人员,XXX死亡的原因是交通事故不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事故,XXX在交通事故中死亡与答辩人非法用工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