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 背诵这首诗 2 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 藏问于答 明暗结合 的表现手法 新课导入 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 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 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 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 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 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 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 少年 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 心情沉痛激愤 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 三吏 三别 一 初读诗歌 1 朗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读音 把握节奏和重音 读出感情 2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以男女生对读 也可以小组合读 也可以选择一部分读 3 播放录音朗读 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 品读赏析 1 用原文中的一句诗来概括一下 有吏夜捉人 2 请以 从 字 词 诗句 中 我读出了 官吏 老妇 作者 的 的方式走进文本 品读诗文 明确 1 我认为官吏是一个凶狠的人 因为 有吏夜捉人 中的 夜 字表明了是黑夜突袭 老百姓没有防备 可以抓到人 说明了官吏的凶狠 2 从 有吏夜捉人 中我读出官吏是残暴的人 捉 字带有强制性 有暴力倾向 3 从 吏呼一何怒 中 我读出官吏的蛮横 怒 表明怒气冲冲 明确 从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中 我读出作者的无奈 因为 幽咽 表明作者整夜未眠 作者的心在哽咽 为这一家人的遭遇而哽咽 为所有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而哽咽 三 品读探究 1 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2 为什么诗人要用 藏问于答 明暗结合 的手法呢 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 怎样逼问的 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 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 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3 全诗是通过什么展开情节的 你从诗歌中感受到什么 明确 1 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 藏问于答 明暗结合 如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概括了双方的矛盾 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 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2 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 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 认为唐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 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 捉 人没错 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明确 3 主要人物 老妪 石壕吏 过对话描写描写展开情节 全诗内容的核心 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 二男死 孙方乳 媳无裙 翁逾墙 妪夜往 父子 兄弟 祖孙 婆媳 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 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课堂小结 人民的痛苦 国家的危亡 诗人的情感煎熬 这一切都是战争 惹得祸 时至今日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 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 然而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 无论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 让我们珍惜和平 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 布置作业 1 想象并补写 老妪和她的儿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